?

高更油畫作品中的審美意蘊

2016-07-04 16:09衣冠宇
學園 2016年3期
關鍵詞:審美意蘊

衣冠宇

【摘 要】高更是法國著名的印象派繪畫大師,他的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這也讓他的繪畫作品擁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一直以來,關于高更油畫作品的國內外學術研究不曾停止過,人們贊賞他的畫技,更是為他的人格魅力所嘆服。本文立足于對高更油畫作品的賞析,在此基礎上重點分析其作品中的審美意蘊。

【關鍵詞】高更 油畫作品 審美意蘊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3-0103-02

高更出生于法國巴黎,28歲才正式開始繪畫,但是從一開始他就對繪畫創作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他對繪畫有一種執著的特殊理解,他認為繪畫的本質是一種獨立于自然物質之外的事物,把繪畫當作一種全新經驗的創作過程,他通常會采用抽象或象征的手法來表達他自己的主觀認知。

一 善于感知創作的象征主義繪畫理念

高更并不是學繪畫出身的,他對繪畫理念的研究很少,相反,作為一位半路出家的繪畫大師,他更專注于繪畫技法的研究。他的油畫作品帶有很強的神秘性和象征性意味,代表他推崇的“綜合主義”繪畫理念。他認為繪畫是一種抽象的獨立經驗事物,而非過度對自然的臨摹練習,人們在面對自然、感受自然的過程中才會從中提取那種獨特的抽象感知進行創作,繪畫創作就是要多去想這種抽象經驗能夠帶給你哪些新的創造,而不要將意志完全集中于對自然本身的想象。這樣的思維理念一直伴隨著他的整個繪畫生涯,因此,很多時候,他都是憑自身的記憶和感知印象來作畫。這種抽象的與自己的精神和思想溝通而不是直接觀察自然或者模特的創作方式被他認為是繪畫創作者最應該有的創作態度。他將創作者自身的主觀感受放在很靠前的位置,認為創作者自身的主觀感受能力與藝術表達的相互融合才是最真實、最有價值的藝術,這樣的藝術理念后來也在他的油畫創作中得到展現。

人們都說高更的油畫作品永遠給人一種很神秘的感覺,一種象征主義的色彩感知。這也是他被人們稱為象征派開創者的原因之一。他的象征主義來源于他一直認為繪畫創作的內容應該是繪畫者內心感知的事物而不僅僅只是其眼睛看到的事物,呈現出來的作品不是對事物簡單的原樣重現,而是應該加入創作者自身的思考和新的觀點內容的事物。他認為繪畫與音樂一樣,繪畫者要有像音樂家那樣很強的藝術感知能力,要能夠通過感知著的繪畫來進行創作,這樣的時候,其創作很顯然就會帶上象征性的意味。此外,他的象征主義繪畫創作的另一個特點還表現在,他認為繪畫者個人的創作不要過度地影響觀畫者的思想,好的繪畫作品應該給觀畫者留下一定的想象和思考空間,一幅作品從繪畫者的情感表達開始,但并不是作品完成之后,作品的情感就固定了,它的情感應該由觀畫者繼續下去,繪畫者的情感表達只是激發其自身情感的一把鑰匙而已。他強調繪畫創作要加強與觀畫者的精神交流,這就會讓作品的余味得到延長。

二 獨具個人特色的繪畫形式美

高更的畫作具有非常強烈的形式美感,這種形式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他的畫作用色比較濃郁并且略帶一種凄涼的妖艷之感,從不少作品中都能感受到高更獨特的審美個性,他善于將色彩的運用帶上一種神秘色彩,使其畫作的象征性意味更濃重。例如在《神的兒子》這幅畫作中,畫面中出現的是一位躺在床上且表情極度痛苦的婦女,畫面的左邊是一位象征著鬼魂的抱著嬰兒的老父,畫面中人的身體呈棕色,床單是黃色的,畫面的整體背景呈綠色。這樣一種奇異的色彩搭配展現的是高更擅長的色彩裝飾和追求形式的簡單化,表現的是一種特殊的神秘感。從這里就能很清晰地感覺到高更對自己的抽象化繪畫理念的執著,僅僅從自己的主觀感受與藝術形式的結合來展開個人繪畫創作,擅長用略微粗糙的線條來進行主體的勾勒,用單純的色彩來為主體提亮和增加純度。

其次,高更本身深受東方藝術的影響,尤其是受到日本傳統版畫的影響很深刻,以至于他在自己的油畫創作中也追求類似于版畫的那種極致平面化的繪畫構圖。追求極致的平面化構圖,不用暗影透視,徹底拋棄立體化構圖的創作,只是用簡單的一種種色彩進行排列。高更在構圖的平面化處理上已經到達了一個非常高的位置,不要任何說明性的元素,僅僅是淡出的形式。而正是因為他追求極致的平面化,才讓這種平面化結構的畫面同時又具有一種獨特的裝飾性意味。第一眼看高更的畫并不會覺得這些作品是很輕靈的,但是仔細觀察后會發現,他的畫作都帶有一種類似天真的情感,他追求形式簡單,單純的色彩平涂,不會在細節上過多糾結。正是這種簡單的溝通處理讓他的畫多了一層神秘感,在《雅格與天使摔跤》這幅作品中,高更就是使用了平涂的技法,用單純的色彩排列平涂,消除了暗影部分。此外,高更在這幅畫中采用了非常大膽的結構,它打破了日常畫面中的連續、平順之感,用斜著置入的樹干來讓畫面的空間深度變得更大,同時增加了畫面的變化性。

三 充滿人文色彩的主題表達

高更經歷了充滿坎坷、曲折的一生,這些看似苦痛的人生經歷讓他的油畫創作多了些人文思考,濃厚而深沉的感情表達不僅表現在單純的藝術價值上,而且客觀上讓他的眾多作品都具有深刻的人文主題,引人深思。從一開始,高更的油畫創作就帶有很強的現代藝術特色,他注重內心感情的真實表達,追求事物的客觀外在與個人的內在感受的相互統一,這樣的結合讓高更的作品不僅具有視覺上的表現力,同時又具有非常深刻的主旨意蘊。他創作于1897年的名作《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就是他內心真實情感的一種表達。這一年是他人生中最不幸和經歷最多痛苦的一年,1897年年初,他從妻子處獲悉他們年幼的女兒因病夭折,中年喪女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讓他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之中,而這時的高更疾病纏身,但是債臺高筑的他連治療自己眼疾等疾病的費用都無法湊出,生活給了他一連串沉重的打擊,重壓之下的他被擊垮,決定自殺。自殺之前的他在無盡的絕望中完成了這幅后來被大家稱之為驚世之作的偉大作品。這幅作品里有高更對生活的體悟,對生命的感慨,也有對自己塔希提島生活經歷的總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更像是高更“最后”的人生慨嘆。但是在作品完成后高更自殺未遂。

這幅作品依然采用的是高更最擅長的象征主義創作手法,畫面一如既往的色彩單純而又富于強烈的神秘色彩,色彩平涂的手法讓作品呈現濃厚的東方裝飾畫的神秘、浪漫色彩。畫面最右邊的嬰孩表達人的誕生,中間部分一個人在采摘智慧果實,表明人因有智慧而獲得發展,生命得到延續。畫面平移到最左邊是身體衰弱的老人,這里用它來象征人終究要歸于死亡。整幅畫作從生到發展到死亡,預示了人生必須經歷的三個階段,被稱為人生的三部曲。與此同時,高更在畫面里還隱晦地表達了他的宗教理想。這幅畫也是他對自己塔希提島生活的一種印象總結。從畫作中,人們可以窺探到高更這時的內心,他自己也曾經說過,這幅作品對他的意義重大,是他人生中最具價值的作品。他在決定自殺前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瘋狂地作畫,似乎是想耗費所有精力來完成他的人生慨嘆之作。這是他為自己創作的墓志銘。

四 獨特的內心審美表達

塔希提島是高更油畫創作中一個不能回避的主題,他曾經獨自到這個南太平洋上的小島生活過。這里的生活經歷讓他真切地認為藝術的原始性表達就是自身感知與精神對自然事物的一種巧妙運用。那段在塔希提島原始、自然的生活經歷在他的諸多畫作中都有展現。這是他所推崇的,優秀的繪畫者都應該回歸最原始、最純真的狀態?!端L岬哪贻p姑娘》《我們朝拜瑪麗亞》等作品都能看到他對塔希提島的描述,后者正是在島上創作完成的,這幅作品描述的就是在野外采摘水果的塔希提婦女在舉行神秘的祈神活動。身著土著衣裙的婦女肩馱著小孩,頭頂閃著光芒,象征著她就是圣母瑪麗亞,而身旁半裸的婦女們雙手合十對她虔誠地膜拜著。畫面中塔希提婦女的模樣、衣衫,顯著的熱帶環境特征等,呈現出一種帶有原始特點的神秘色彩。高更作為一位優秀的畫家,他將自己的親身經歷放入到他的創作中,這是他對藝術精神的一種追求,即講究真情實感,用畫家自身的感觸讓創作變得更加動人。就如他自己說的那樣,優秀的藝術創作迸發出讓人意想不到的力量,這種力量來自創作者自身的心靈感受。塔希提生活經歷只是一個方面的表現,他對個人親身經歷的創作幾乎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有體現。

高更無疑是偉大的象征主義畫派巨匠,他的作品表達了他的深思、他的情感、他對人生的態度和無限的感慨。他追求的是精神的表達,他的人格魅力表現在他的繪畫作品中,質樸又充滿力量,對現當代藝術的發展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龐躍雷.一個孤獨的靈魂——高更[J].大舞臺,2011(4)

[2]郭詩遙.心中的野性——淺析高更繪畫的藝術風格[J].大眾文藝,2011(19)

[3]王小珺.淺析高更繪畫中的形式美感[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2)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

猜你喜歡
審美意蘊
陶淵明詩歌中“琴”意象的審美意蘊
解析李清照花意象的自喻特征
戰國楚漆器鳳鳥紋飾之審美意蘊探析
淺談中國古典舞作品《粉·墨》的文化傳承
論明代文人茶畫中的審美意蘊
《大魚》的意象敘事及審美意蘊
試論朝鮮朝文人李廷龜的中國山水游記創作
化妝品外包裝設計中中國元素的審美意蘊
舞臺朗誦藝術的審美意蘊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