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電子信息類課程觀摩與思考

2016-07-06 23:42張焱何遵文費澤松
大學教育 2016年6期
關鍵詞:研究生課程國際化教學方式

張焱 何遵文 費澤松

[摘 要]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特別是研究生階段教育,與英美等發達國家尚有一定距離。提升研究生教學質量,對于我國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借鑒外國高校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對于推動我國高校研究生課程教學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與啟示作用。通過借鑒英國赫瑞瓦特大學電子信息類研究生課程,總結英國大學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經驗,結合我國國情,為我國建設高水平國際化電子信息類研究生課程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研究生課程;電子信息類課程;教學方式;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 G4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6-0005-03

一、引言

隨著經濟和科技全球化趨勢的快速發展,人才的培養對于未來各國科技發展與競爭戰略的影響越來越重要。研究生教育作為培養科研生力軍和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擔負著創造高水平科研成果、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供一流社會服務的重任,對于我國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能否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處于領先地位具有重要意義。2010年,我國政府發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1],其中明確提出把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充分發揮高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作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我國研究生教育需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不斷提升自身水平與國際競爭力。

盡管我國高等教育在近30年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在國際影響力方面,與發達國家的知名高校相比仍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在研究生教育方面。1999年教育部大幅度擴大高等教育招生規模,并同步擴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規模。到2006年以前,全國高校研究生錄取的增長幅度達到10%以上,到2014年研究生的計劃招生人數已經達到了60.8萬人。隨著研究生規模增加,我國已經成為研究生教育大國,但與研究生教育的強國如英、美等國相比仍有一定距離。因此,有必要借鑒國際上發達國家的研究生教育經驗,結合我國具體國情,盡快縮小差距,提升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

課程教學在研究生培養中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12月發布的《教育部關于改進和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意見》[2]中指出,“課程學習是我國學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必備環節,在研究生成長成才中具有全面、綜合和基礎性作用。重視課程學習,加強課程建設,提高課程質量,是當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和緊迫任務”。當前我國研究生課程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國際化方面,均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正是為了提升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和國際化水平的目標,筆者赴英國赫瑞瓦特大學(Heriot-Watt University,以下簡稱瓦特大學)進行了教學觀摩。瓦特大學是一所以理工科為主的大學,創辦于1821年,前身為愛丁堡工學院,是世界上最早的工業??茖W院,其創校歷史之悠久在英國高等教育學院中排名第八。瓦特大學在電子學和光學、金融學、建筑環境、石油、計算機等領域皆擁有一流的研究中心,該校參與英國教學質量評選結果表明,在接受評比的19個學科領域中有16個被評為“優秀”、“非常滿足”或“同等水平”。該大學在工程教育,特別是電子信息類教育方面在全英具有領先水平,特別是注重教育與工程實踐的結合,是蘇格蘭地區在學術與工業合作上最成功的大學。瓦特大學的單位學術人員獲得工界的研究經費資助金額為英國前五名,畢業生就業率為蘇格蘭地區最高,在全英國排名前十名。[3]

本文即基于在英國期間的課程觀摩成果,對我國電子信息類研究生課程教學展開了思考,總結了觀摩課程在內容設置、授課方式、教學方法和考核機制方面的部分經驗,并結合我國國情,相應的提出了具體的對策與建議。

二、觀摩課程內容介紹

英國的研究生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而不斷改進和變通,實行“授課式”研究生教育和“兼讀制”研究生教育相結合。[4]英國研究生教育與我國不同,學生大學本科畢業后通過一年以上的學習和研究,取得碩士學位。[5]如果修完一年的課程并能通過學位論文就可獲得講授式碩士學位。修完講授式碩士學位課程的優秀學生也可申請再學一年以攻讀研究式碩士學位。[6]具體教學實踐中,將一個學年劃分為秋季學期、春季學期和夏季學期三個部分,其中秋季和春季學期用于課程教學,每個學期教學為12周左右,考試周為2周,學生在夏季學期參與實際的科研工作并撰寫論文。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研究生掌握必備的知識與技能,對于英國研究生教育尤為重要。在瓦特大學期間,筆者觀摩了移動通信等部分研究生課程,同時參與了部分本科生課程的教學環節,以進行對照,從中汲取經驗。

從觀摩過程中,總結得到英國電子信息類課程在教學內容的設置方面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國際化程度非常高。由于英國的高等教育特別是研究生教育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因此英國大學研究生中國際學生的比例非常高,在個別學科甚至遠多于本國學生的人數。此外,英國具有母語方面的優勢,因此在研究生課程的國際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課程設置和課程教學內容均針對國際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實際情況展開,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不會因為本科教育課程設置的不同導致無法跟上教學進度。在教材的選擇上,選取國際知名專家的經典著作作為主教科書,同時提供多本專業書籍作為教學參考書,供學生自學。

其次,教學內容和科研成果結合非常緊密。工程學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在英國電子信息類課程中,非常注重課程內容與最新科研成果的結合。

最后,教學內容與工程需求結合非常緊密,學生在學習必備的知識以外,需要從產業角度對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進行審視和學習,了解具體的工程需求,并通過實驗等環節鍛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觀摩課程教學方法與授課方式

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沒有適當的教學方法,就不可能有效實現教學的目的和任務。瓦特大學在電子信息類研究生教學方面也非常注重教學方法和授課方式的設計和執行,主要的幾點體會包括:

(一)細化課程大綱和教學日歷

所觀摩的課程在大綱和教學日歷設計方面頗費心思,其中教學日歷細化到列出每節課的授課方式、授課教師、時間、主要內容、關鍵點等,通過網絡課堂在課程開始之前就公布給學生,使學生在學習課程之初就對整個課程的結構和邏輯關系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做到有的放矢的準備。同時非常強調教學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層層推進,把孤立的知識點串接成一條邏輯清晰的鏈條。

(二)小班教學,強調交流互動

小班化教學是提高教學互動的基礎環節,所觀摩研究生課程的班級人數都沒有超過30人,其中部分課程只有十幾個學生,因此老師和學生的互動非常多,學生在課上和課下提問與交流非常主動,老師也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三)廣泛采用助教制度

所觀摩課程的任課教師都在各自領域有著很高的學術造詣和科研水平,每年同樣要承擔繁重的科研任務,同時在國際高水平期刊會議發表大量學術論文,因此時間非常寶貴。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教師通常選擇一至兩名博士生作為自己的助教,幫助自己完成習題課和實驗課環節,同時承擔部分答疑和作業批改的任務。由于助教本人通常在研究生階段也學習過相關課程,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有著切身的體會,因此可以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輔導。同時由于小班教學,通常十幾個人的班級都可配備兩名助教,從而幾乎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對一”式的輔導。任課教師從批改作業等繁重的重復性勞動中解脫出來,可以將精力更多地投入備課和課堂教學中,而助教本人從學校也可以獲得一定的津貼作為勞動報酬。

(四)非課堂講授內容占據較大比重

在所觀摩課程中,除了必備的課堂講授教學環節以外,習題課、實驗課和作業等環節在課程設置與評估中占據了較大比重,部分課程甚至超過了課程教學的學時數。其中習題課不僅僅是講解作業答案,更多的是結合教學內容,引入部分發散性的題目供學生思考,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實驗課則側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通常要求學生通過編程解決實際問題。對于實驗課和作業等平時成績的評估一般要占到最終成績的40%~50%,這使得學生在平時也非常注重課程學習,而不是僅僅在考試周進行“突擊”。

(五)嚴格的考核和考試制度

瓦特大學對于學生成績的評定非常嚴格。在課程的考試環節,所有學生均需在答題紙作答,其姓名、學號將用專用的密封紙進行遮蓋,這樣閱卷教師就無法知道學生的姓名和學號,保證了閱卷工作的公正性??荚嚦煽円涍^任課教師、同學院其他教師、學院和學校的層層復核,保證分數沒有錯誤。同時對于日常成績的考核,要求保留學生的實驗報告和作業,以供未來核驗。

四、我國開展國際化研究生課程建設的啟示

結合以上觀摩體驗,在這里為我國電子信息類研究生教育提出以下建議與對策,分別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方面展開:

首先,在課前準備方面,需要結合工程實踐需求,規劃好課程內容。要實現教學內容與科研發展方向的緊密結合,同時從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設計規范的課程培養計劃,制訂詳盡的教學日歷和教學大綱,并在課程開始時提供給學生參考。采用本學科國際公認的經典著作作為教材,同時通過給定部分參考書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其次,在課程教學環節,擺脫傳統的“聽+講”的模式,增強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盡量采用小班教學的模式,將單班人數控制在30人甚至20人以下,同時配置相應的助教參與教學環節,提高師生間互動環節所占的比重,實現有問題及時提出及時解決。同時逐步開展研究生課程的國際化進程,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同時針對國際學生的知識結構基礎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因材施教。

最后,在課后考核中,避免采用“一卷定總分”的考試方式,豐富教學形式,綜合評估學生在實驗課、習題課和日程學習中的表現,同時嚴格考試紀律和評分過程,保證學生成績評定的公平、公正和公開。

五、結論

本文結合在英國觀摩電子信息類課程的情況,為我國建設高水平國際化研究生課程提出了部分建議。需要指出的是,盡管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與英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但我們也不應妄自菲薄。通過觀摩,同樣發現我國的研究生教育具有自身優勢。一方面,我國學生雖然在英文水平、創造力和互動性方面尚有待提高,但學業的平均素質要高于國外學生,通常專業基礎知識更加扎實,也更加勤奮。另一方面,隨著我國高校在研究生課程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以及教師隊伍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與發達國家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等環節方面的差距不斷縮小。相信在不遠的未來,通過國家、高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我國研究生教育必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 注 釋 ]

[1] 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年.

[2]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戰略報告》編寫組.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戰略報告[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02(6):1-21.

[3] http://www.hw.ac.uk/

[4] 劉春芝,宋錦萍.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的比較研究與經驗借鑒[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817-821.

[5] 易紅郡.英國現代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及特點[J].比較教育研究,2002(10):23-26

[6] 畢研韜,劉孟臣.個性化的英國研究生教育[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3):42-43.

[責任編輯:鐘 嵐]

猜你喜歡
研究生課程國際化教學方式
強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學與國際化人才培養
“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
活動預告
淺談新型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談民辦高校教育國際化發展之路
云計算環境下研究生課程信息化體系的重塑與優化
加強和規范研究生專業課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策略
生命科學學院開設研究生掃描電鏡課程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