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分析

2016-07-06 15:27劉林浩魏亞玲
2016年21期
關鍵詞:前景分析管理會計發展現狀

劉林浩 魏亞玲

摘 要:管理會計是從西方引入我國的,現在沒有形成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但是近幾年管理會計新方法在我國的一些企業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一些企業已經開始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并取得了很大成效,它也成為企業創造價值強有力的工具。本文將從管理會計內涵出發,通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對比,了解管理會計的發展現狀,分析管理會計中存在的問題,更加深入地討論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會計;發展現狀;前景分析

一、引言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同屬于會計信息系統,是企業會計的兩大分支。管理會計是決策工具,它著眼于控制現在與籌劃未來。管理會計的主要職能是向企業內部的管理當局、職能部門、董事會等信息使用者提供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指導他們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理財決策與投資決策。

雖然目前已有很多企業運用管理會計的方法管理企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但管理會計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以及進行決策的靈活性,使得它的應用并沒有得到普及,現階段我國管理會計尚存在許多缺陷和不足。

二、管理會計的內涵

從“管理會計”一詞在1952年倫敦世界會計師聯合會上被正式提出后,管理會計的涵義也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改變。1958年AAA管理會計委員將管理會計定義為“運用適當的技術與概念來處理某個主體的歷史的與預期的經濟數據,幫助管理當局制定符合合理的經濟目標的計劃,并為實現這些目標做出明智的決策”,因此管理會計第一次有了明確的定義。1988年IFAC和2005年C IM A分別對管理會計進行了新的定義。每一個組織都有其對管理會計獨特的理解,但管理會計還是要適應時代的變化。于是2008年間管理會計師協會給了管理會計的新定義,即管理會計是一種深度參與管理決策、制定計劃與績效管理系統、提供財務報告與控制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幫助管理者制定并實施組織戰略的職業。

管理會計引入中國后,國內的學者也有自己的見解。李天民認為管理會計是一套信息處理系統;孟焰則認為管理會計的本質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潘飛認為管理會計是會計與管理的直接結合。雖然國內外對于管理會計的定義并不是很統一,但大多數觀點還是傾向于管理會計是一系列的專門的技術和方法或是一種信息系統。

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對比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同屬于會計信息系統,管理會計其實是財務會計工作的延續和發展。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不同主要體現在服務對象側重點、著眼點和應用前提。

(一)服務對象側重點不同

財務會計以整個企業為核算對象,考核和評價整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管理會計以企業內部的管理者為核算對象,制約和考核企業日常生產的實績和成果。

(二)著眼點不同

管理會計“向前看”,財務會計“向后看”。這是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最根本的區別。管理會計通常使用已經發生的經濟事項和有關信息對尚未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預測、規劃和對比分析,并選取最佳方案。財務會計是對已經發生的經濟事項進行歷史性的描述,不能為預測和控制未來經濟事項提供依據。

(三)應用前提不同

財務會計將成本按經濟用途分為生產成本和非生產成本,采用完全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和利潤。管理會計將成本按照性態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采用變動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和利潤。變動成本法和固定成本法的區別主要在于將固定間接制造費用作為期間費用進行核算。

四、管理會計在國內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國家對市場經濟和會計體制都進行了巨大改革,財政部在2014年第一次發出官方文件提出全面推進管理會計的改革與建設,改革的方向已經逐漸明確。改革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改革是為了適應時代的潮流。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既有其特色又有其缺陷

(一)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中的特色

管理會計作為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信息系統,為企業完成計劃、控制、與決策等各項管理工作提供了寶貴的信息。管理會計根據特定管理需求將成本按性態分成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管理會計在對成本進行了這樣的分類后,與完全成本法下算出的利潤有時是有差距的,也由此印證了管理會計是給企業內部使用者提供信息的說法。

在傳統的企業管理中,企業都是根據已經發生的業務進行記賬、算賬、報賬,是一種事后控制,我們從以往的經驗中也可以知道這其實是不利于管理者對企業進行控制的。而自引進了管理會計后,企業可以對成本進行事前規劃、事中控制和事后評價,彌補了傳統企業管理的缺陷。除了變動成本法外,管理會計在中國發展了這么多年后,也有了新方法,如作業成本法與作業管理、目標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約束理論、及時存貨制、客戶獲利能力分析等。這些都是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中的特色。

(二)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管理會計還沒有形成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建設還不完善,并未形成統一的管理會計規范。究其原因,國內研究學者對翻譯文獻或者介紹類的規范性研究情有獨鐘,比較偏向于歐美管理會計理論,因此沒有形成自身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脫節。全面預算作為管理會計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編制方法還存在不足。目前全面預算編制的方法主要有彈性預算、滾動預算和零基預算,這幾種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陷,這些方法中不免有管理層和職工的博弈成分。另外人的行為素也妨礙了全面預算的編制。全面預算是由人編制的,整個編制過程和執行過程都包含著人的行為因素。從人的行為因素來考慮,一種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編制方法,即強加性預算;另一種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的方法,即參與性預算。這兩種方法都不能消除人的行為因素給全面預算造成的影響。

五、管理會計在我國的發展前景

管理會計是隨著管理理論、管理環境及管理人員的需要不斷發展變化的,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的好壞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為了使管理會計更好地造福我國企業,針對管理會計在企業運用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當采取一些對策。

(一)完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建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我國對管理會計的研究主要在引進國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上,這些成果并不能用于我國企業的實際經營中,而且脫離實際的研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能否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能否將成功的經驗科學系統地歸納、總結、提煉,是影響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與推廣的決定性因素。

(二)提高人員素質

現代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是由人支配完成的。在現在這個經濟大環境下,會計電算化已經逐漸普及,財務人員只進行記賬、算賬、報賬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因此提高人員素質勢在必行。提高人員的素質不僅要提高技術素質也要提高道德修養,因為人的行為因素是管理會計進行成本管理成功的關鍵所在。

(三)建立統一規范服務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提供的會計信息和內部報告是針對企業內部的,對外不具有法律責任,也不受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約束。即使如此,管理會計必須基于上層建立統一的規范體系,才能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統一管理會計準則指導規范,并將該規范落實到管理會計的實施當中。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周寶源.管理會計學(第二版)[M].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2] 許萍.管理會計學[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版.

[3] 潘飛,陳世敏,文東華等.中國企業管理會計研究框架[J].會計研究,2010(10).

猜你喜歡
前景分析管理會計發展現狀
基于財務報表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及發展前景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