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國際法視角下“一帶一路”中的法律問題

2016-07-06 08:30張玉
2016年21期
關鍵詞:國有化海權一帶一路

張玉

摘 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當今中國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思想,眾多國家積極展開外交、經濟以及能源等合作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國際關系以及地區環境。但,“一帶一路”涉及的國家眾多且彼此之間的差異之大,以及國際上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懷疑等使得這一戰略實施注定艱難。如何保證這一戰略順利實施以及獲得可觀回報需要從國際法的角度下去研究。本文將從“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意義、法律保障、需要顧忌的問題以及海權保護等角度出發分析這一戰略實施以來以及未來的顧慮等問題。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有化;政府繼承;海權

一、“一帶一路”戰略存在的意義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其本質是通過基礎運輸建設將中國與周邊國家連結起來,最終目的是形成物流、金流、人流自由流動的跨歐亞經濟體。①“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岸國家同我國有著共同利益。

二、“一帶一路”戰略存在的潛在威脅與挑戰

中國政府將“一帶一路”作為未來十年中國對外經貿投資布局的重點,以及實現新常態之下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抓手。作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金融支持機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絲路基金的設立、治理機制與運作方式也備受關注。不能否認“一帶一路”戰略將會帶來巨大收益,但是也不能忽略可能出現的風險。我國在“一帶一路”戰略上的巨額投資將如何取得投資收益,如何防止在國外的投資不會因投資所在國的國有化、政府的繼承、美日等國的競爭受影響都是需要謹慎地考慮,以保證這一戰略的可持續地推進。

(一)東道國的國有化

2008年9月28日,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三方政府聯手向比利時富通銀行(Fortis)注資112億歐元,富通銀行被“國有化”。富通集團最大的股東中國平安保險公司,自投資富通以來的238.74億資產僅剩下7.49億,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海外資產遭受的最大征收案件。②國務院2015年批準設立的中國包子按投資基金已于近日正式設立,由中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第一期400億元基金已經投向了境外的“一帶一路”項目,其中包括:支持招商局輪船股份公司進一步通過收購和綠地建設方式,在亞洲、歐洲和非洲投資建設港口項目;通過增加中國液化天然氣運輸項目對接俄羅斯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加大中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保障,支持國家能源儲備計劃以及國油國運政策。這些巨額投資項目必須考慮到可能存在的國有化征收的危險,雖然我國之前的法律對此作出了相關規定,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這些規定已經呈現出不合時宜的一面。因此,如何完善我國的國有化立法、如何確定我國的國有化談判立場、如何幫助企業應對國有化措施,是擺在中國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

(二)政府繼承

正常情況下,政府繼承并不影響一國在國際上的法律地位,也不影響該國依國際法應該承擔的權利義務。國家實踐表明,在按照一國憲法發生政府繼承的情況下,新政府除與有關國家另有協議外,一般會自動接受舊政府代表本國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設定的權利與義務以及以其名義擁有的國家財產或負擔的國家債務。但在因革命或政變而發生的政府繼承的情況下,新政府則往往根據權利義務的性質以及其自身政策與利益的需要而決定對有關權利義務的態度。③當今世界整體和平但局部動蕩,2011年對中國海外投資影響最大的利比亞事件,卡扎菲時代終結,中國75家企業在利比亞的50個項目受到影響,涉及合同金額高達188億美元,這些項目遭到了嚴重的炮火攻擊,損失嚴重。因此,如何對中國海外投資進行有效的保護與救濟、如何與新政進行交涉談判等更是“一帶一路”戰略海外投資要審慎考慮的問題。

(三)國際地役

國際地役:即依據國際條約,一國領土在一定范圍內滿足他國需要或為他國利益服務之義務。與中國相鄰的國家都會涉及到國際地役問題,這就談到了一個問題:一個國家憑什么把自己的領土設為國際地役給另外的國家?在“一帶一路”戰略中,這個問題得到了回答,中國秉著互利共贏的精神與世界各國合作,求得互惠互利、和平發展。但是,有些國家,例如印度,大力支持亞投行、金磚銀行,卻不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尤其是中國投資斯里蘭卡,造成了印度的恐慌。

(四)安全問題

“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將經過多個地緣政治破碎帶,在這些國家或地區,歷史問題極其復雜、民族矛盾尖銳,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時有發生。據統計,在這些地方2013年發生33起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2014年全球范圍內的武裝沖突超過10起,2015年世界民族問題、恐怖主義組織仍主要集中于中東和北非地區。這些沖突和戰爭的爆發區與一帶一路眼線多有重合或交集,其中以西亞和北非地區集中。這對于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國家財產以及人員的人身、財產安全帶來威脅和挑戰??植乐髁x組織的猖獗以及武器流失、毒品走私等跨國犯罪分子也會對我國西部地區的發展和穩定產生影響。隨著“一帶一路”的開放式發展帶來的“大通關”、”大口岸”、“大物流”局面出現,這些問題將會大量出現。針對安全問題,我國應加強和各國之間的交流合作、信息公開,建立“一帶一路”安全委員會,聯合演習、共同打擊,防患未然

(五)國際關系

中國借助“一帶一路”戰略鋪設新的國際治理體系,與過去日本在經濟復蘇發達之后向外投資發展進程相似,但是,當時日本的對外直接投資對象主要是美國,雖因仍在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治理體系下進行投資導致的阻礙與質疑較小,但導致的結果是過于依附美國,受美國牽制造成日本產業泡沫化陷入失落十年。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將在現有的國際治理體系之外建立一個新的國際治理體系將面臨著各種風險,包括信任風險、政治風險、經濟風險等?!耙粠б宦贰笨粗且粋€經濟問題,其實更突出的是國際關系問題,包括區內國際關系問題和區外國際關系。區內國際關系就是“一帶一路”涉及的65個國家之家存在的國際關系問題,各國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均衡導致的國際關系問題層現,如中巴之間的安全問題,中俄之間的問題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而區外的國際關系就是如何在“一帶一路”戰略推進中處理好與美國、日本等國之間的國際關系?!耙粠б宦贰睉鹇允侵袊谝淮为毩⑻岢龅膰H經濟合作的主張,要是完全的把投資放在基礎設施等第二產業的建設上對于中國的長期投資戰略而言是不妥的,尤其是在投資收益來說很多項目是“出力不討好的”,“一帶一路”不能完全的將美、日排除在外,中國要做的就是吸取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經驗,將市場經濟帶到“一帶一路”投資當中,引導發展中國國家的經濟建設但不多過多的介入經濟決策,充分發揮大國作用,和其他國家一起推進國際經濟體系改革,讓發展中國家“搭便車”。

三、如何從法律上保障“一帶一路”持續進行

2015年前11個月,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金額合計140.1億美元,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0個國家新簽訂的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2998份,同比增長35.3%。新簽合同金額716.3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43.9%,同比增長11.2%。但是,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前20年,中國基本上就是投資,要看到投資收益需要在20年之后,因此,對于我國5年一屆領導人換屆來說,如何保障“一帶一路”戰略持續地進行及實施下去,是需要從法律上予以確認。

從國內立法的角度來看,立法活動需要專業的國際公法、國際投資法等人士參與國內關于保證“一帶一路”實施的法律、法規,尤其重視海外承包工程項目方面的立法工作,從立法上確定對外承包工程項目的審批、建設、監管、糾紛解決以及權責等機制。同時,注重國內法規定與國際法、多邊協定和雙邊協定的銜接,完善海外投資監管法律制度、以及救濟制度,保障國家利益以及企業的投資收益。

雖然中國海外投資法律保障制度中都對海外投資作了相關規定,理論上足以對中國投資者海外投資利益予以保障,但要使中國海外投資法律保障制度真正發揮預期的作用,必須解決保障救濟的問題。當東道國違背其承諾,僅從對投資、中國投資者等保障的規定是不夠的,中國投資者不可能直接從這些規定中獲得對財產和權利損失的彌補。因此,投資救濟制度機制同樣是立法中的關鍵一環。

四、“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國海權的挑戰

“中國的海權意識比西方晚了兩千多年。海權誕生的第一個要素是面對海洋,而且要有出??诤嗟靡园l生的第二個要素,是一個民族的生存必須依賴對外貿易,不做生意的民族不會有海權產生海權的第三個要素,是對外貿易必須經過海洋,這樣就出現了‘海上生命線的保護問題,以及海外貿易地區的秩序穩定問題產生海權的第四個要素,是文明的發展水準尚未超越霍布斯文化,也就是說,人類還沒有超越依賴于暴力的時代。一個國家運用軍事手段對海洋的控制力就是海權的定義,運用這一定義,并把它作為學術思考的基本概念,不會妨礙我們對當代現實的分析?!标P于海權的重要性,倪樂雄老師認為,“我們看到了海洋國家的富強總是和強大的海權成正比關系,這些國家都經歷了從陸權社會走向海權主義的路程。這似乎是地中海文明自古以來的普遍規律?!雹?/p>

倪老師總結,人類文明史留給21世紀人們的啟示就是無論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到什么程度,強大的海權保障了財富的積累,豐富的財富反哺著海權的強大,這種商業與海權的良性互動模式穿越時空,似乎是已被歷史反復證明的繁榮富強的成功模式?!爸袊磥碇饕摹畤液I仙€是‘南?!R六甲海峽——亞丁灣之線,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8億人的職業生計直接或間接依賴這條海上生命線。確保這條生命線的暢通無疑上升為國家核心利益?!雹荨耙粠б宦贰币笪覈鲃诱莆蘸I现鲃訖?,21世紀的海權不是僅靠軍事手段就能絕對控制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戰略對我國在海上主動、成為海上安全和穩定的重要力量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貿易的合作必須建立在穩定的國際環境之上,而南海爭端、釣魚諸島糾紛、美國等對中國海上生命線的施壓都迫切要求中國加強海權意識,保護中國海洋權益,保障“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五、結束語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我們對其保持美好預期,但是更不能忽略來自各方的挑戰,除投資機制內部的挑戰,還要抵御來自中美等國的壓力?,F在,日本強烈的感受到“一帶一路”是釋放出來的信號。在2015年,日本提出了應對方案:高質量合作伙伴計劃;很明顯,這就是針對中國“一帶一路”,日本推出了11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而且,自改善了與越南、菲律賓和緬甸的關系后,日本在東南亞也變得非?;钴S,這就是要與中國爭搶海外市場。因此,中國在完善海外投資機制以及海外投資保障、救濟機制外,還要加大戰略實施的透明度,讓更多的國家更清楚地認識到“一帶一路”戰略以及明白這一戰略到底是做什么、能帶來什么利益,從而使更多的國家參與到“一帶一路”中來。

(作者單位: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

注解:

① 林坤達.“一帶一路”與中國國際關系

② 梅新育.全球經濟危機時期中國海外資產面臨的新型征收風險.來源http://mcrp.macrochina.com.cn/u/23/archives/2008/1704.html

③ 余萌:武裝沖突下中國海外投資保護的法律問題分析.來源http://www.doc88.com/p-7406219535225.html

④ 倪樂雄.二十一世紀看海權《文匯報》2007年8月5日第006版

⑤ 倪樂雄.海權即生命《南方周末》2010年7月8日第B08版

猜你喜歡
國有化海權一帶一路
民營上市企業國有化:動因和績效
晚清政府的海權意識與海軍實踐
甲午戰爭與中國海權
歐洲銀行國有化:一把雙刃劍
馬漢及其『海權論』
海洋觀·海權意識·《河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