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供給側改革探究質量品牌升級路徑

2016-07-08 10:02
中國品牌 2016年5期
關鍵詞:安徽供給改革

朱 琳

?

從供給側改革探究質量品牌升級路徑

朱 琳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央著眼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重大創新,也是安徽“十三五”期間要著力抓好的重大任務。質量領域供給側改革的內容十分豐富。推行好質量領域的供給側改革,當務之急就是要推進質量品牌升級,發揮質量品牌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關鍵作用,充分釋放消費潛力,大力激發經濟活力,全面推動全省實現“兩個中高”目標,即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供給側改革給安徽帶來的發展機遇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基本含義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實現產業的創新升級,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安徽經濟在經歷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快速增長后,結構性問題逐漸成為經濟持續發展的瓶頸。實施供給側改革對破解我省經濟素質性、結構性、體制性矛盾,進一步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是有利于提升傳統產業。隨著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推進,“供需錯位”的局面將會得到有效改善,供給質量的提高將進一步激發有效需求,有效消化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鏈上游的需求,逐步形成個性化、層次化、多元化的供給市場,從而達到擴大內需的目的。其次是有利于發展第三產業?!肮┙o側改革”將會帶來產業結構的大調整,結構的調整意味著產能的調整,意味著供給的結構、品類將發生變化。通過供給側改革,勞動力、資金、金融和技術等方面將產生新的需求,安徽省的信息及互聯網產業、文化與智慧產業等將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最后是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供給側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著力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經過多年的積累,安徽省已形成了配套完善的產業布局,聚集了規模頗為可觀的民間資本,塑造了有一定聲譽的工業品牌,這些都是寶貴的生產要素。在供給側改革的新常態下,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將成為經濟拉升的新動力。

安徽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離不開質量供給

“十二五”以來,安徽經濟發展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但還是較多地依賴“三駕馬車”,伴隨著經濟下行壓力以及結構調整,必須將供給側改革作為推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方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近年來,安徽省質量總體水平穩步提升,質量創新能力不斷增強。2015年,全省生產領域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3.14%,連續12年穩步提高,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不斷提升,“安徽制造”已經具備較強的競爭能力,全省名牌產品對工業產值和稅收的貢獻率均達到40%以上。但總體質量環境依然有待改善,假冒偽劣屢禁不止,安全底線屢被突破,人們尚缺乏足夠的消費安全感。2015年,全省質監系統執法打假涉案貨值660多萬元,消費品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率依然高達11%,影響了消費者的信心。另一方面,優質產品尤其知名品牌涌現乏力,消費引導力明顯不足。2015年,我國企業入圍世界品牌500強僅有31家,沒有一家進入前50強。全球知名品牌咨詢公司InterBrand發布2015年全球最佳品牌中國只有華為(88位)、聯想(100位)兩家。2015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安徽有海螺、奇瑞、江淮、古井貢、淮南礦業和金種子6家企業上榜??傮w上,安徽省發展與全國一樣,依然以量博勝,而非以質取勝。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能力與質量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成為困擾和制約消費的重要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從供給端來尋找經濟的增長動力就成為了必然選擇。在“三駕馬車”拉動力量日益衰微、中央提倡供給側改革的新常態下,安徽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出路就是,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提高供給質量和水平,實行供給側改革。

質量品牌升級是安徽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路徑

品牌是產品、服務質量和誠信行為的綜合表現,是決定供給層次的重要因素。全球名牌占所有品牌的比例不到3%,卻占所有營銷總量的一半左右。在人們消費水平日益增長的今天,除了產品品質、性能等基本物理需求外,對于品牌消費的心理需求越來越重要。在經濟新常態下,品牌是與質量并駕齊驅的重要元素。目前,安徽省品牌建設成效明顯,擁有中國名牌37個、中國馳名商標243件、安徽省政府質量獎8家、國家地理標志產品62個、安徽名牌1329個、安徽省著名商標2343件等,初步形成了安徽制造(服務)的品牌效應。

“十三五”是安徽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作出了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的重大決策,制定了“調轉促”的“4105”行動計劃,特別是將“質量品牌升級工程”作為十大工程之一提出,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品牌經濟的高度重視,有利于搶占區域競爭的制高點,把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和話語權。如何推動安徽經濟發展的供給側改革?質監部門作為質量管理部門,責任重大。從宏觀方面來講,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加強質量管理,夯實質量技術基礎,構建質量共治格局。從具體工作來講,就是要抓好質量品牌升級,推進“五個著力點”。

著力夯實品牌發展基礎 推進技術標準戰略,培育一批掌握國內外標準話語權的優勢產業和領軍企業。健全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量值傳遞和溯源體系。加快檢驗檢測認證等技術保障體系建設和資源整合,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級質檢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大力推動品牌咨詢、策劃、創建活動,鼓勵中介組織等社會品牌培育機構快速發展。建設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支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設立質量品牌相關專業,培養專業人才。廣泛開展企業質量教育,加強企業經營者質量管理培訓、加強企業一線員工工藝規程和操作技術培訓,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加強質量教育培訓機構管理,將質量品牌教育融入職業教育體系。推進制定《安徽省質量促進條例》、修訂《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開展質量品牌法制宣傳教育,完善質量品牌法制監督機制和多元共治機制。

著力推動企業質量提升 完善質量安全控制關鍵崗位責任制,明確企業主要負責人質量安全的首要責任。鼓勵企業建立首席質量官制度,實行質量安全“一票否決”。督促企業公開產品和服務標準,嚴格執行應急處理等制度和《產品質量法》擔保責任等法定義務,依法承擔質量損害賠償責任。推動企業采用國際先進標準、嚴格按標準生產經營,嚴格質量控制,嚴格質量檢驗和計量檢測,提升質量競爭力。開展質量標桿企業示范行動,廣泛開展質量改進、質量攻關、質量風險分析等活動,帶動中小微企業實施技術升級和管理創新。依托全國改革創新示范區試點、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平臺,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科學技術,加大質量技術創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創新成果標準化、專利化。鼓勵企業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改善品種質量,提升產品檔次和服務水平。開展企業質量信用等級評價,建立守信“紅名單”和失信“黑名單”制度。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建立一批放心消費企業、放心消費街區、放心消費城市。

著力強化質量安全監管 建立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全面提高各種風險防控能力。加強重點產品、地區質量安全風險和行業“潛規則”的監測、分析與評估,動態采集信息,系統性風險及時發布預警,重大隱患及時處置。廣泛開展“質量流動診所”活動,實行質量約談制度。加強溝通交流,指導幫助企業防范質量風險。加大生產源頭治理力度,強化市場監督管理,深入開展重點產品、重點工程、重點行業質量執法,依法嚴懲制售假劣產品等質量違法行為。建立多部門執法聯動機制,健全處置重大質量案件快速反應機制,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完善12365等各種舉報投訴平臺功能,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暢通維權渠道,防止質量問題引發重大群體性事件。建立質量品牌監督員制度,多方位、多形式開展維權知識等質量教育活動,增強消費者維權意識和能力。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中介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建立健全各種質量品牌糾紛調解機制。

著力完善品牌培育機制 制定安徽省品牌建設“十三五”規劃,構建“政府倡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的品牌建設服務平臺。開展品牌建設基礎研究、品牌信息收集與發布、品牌宣傳與推介工作。每年評定發布一批省級綜合性和專業性品牌產品。推動各地各部門制定相應的品牌發展計劃,形成品牌建設層級體系和整體合力。以爭創中國質量獎、省政府質量獎、中國馳名商標等為引領,遴選一批有自主品牌和知識產權、競爭力強的企業予以重點培育和分類指導。大力培育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打造區域品牌。加快培育服務業品牌,推動安徽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進國家地理標志、區域品牌保護制度,鼓勵企業成立地理標志、商標和名牌保護自律組織,定期發布品牌建設第三方顧客滿意度報告。加強品牌資產運作研究,開展品牌價值測算,權威發布品牌價值排行榜。定期開展安徽品牌滿意度、知名度、美譽度調查,評估政府和企業品牌建設實施效果,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參考。支持開展消費者喜愛的品牌產品評選活動,積極開展品牌推介、保護和信息服務,普及質量品牌意識,營造全社會創造品牌、使用品牌、保護品牌的環境。

著力加強質量文化建設 品牌的核心是質量,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推進質量品牌升級,就要充分認識文化服務的特殊重要意義,更好地發揮質量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利用傳統質量活動如“3·15消費者權益日”、“質量月”等平臺,營造全社會質量品牌濃厚氛圍。借助國際徽商大會等重大經貿交流平臺和其他群眾性文化活動,體現安徽質量品牌元素。編輯出版安徽質量品牌文化系列叢書,講好安徽質量品牌故事。公開征集并提煉體現區域特色的質量精神,確立安徽質量品牌發展核心理念,凝聚全社會質量品牌共識。充分發揮安徽質量文化長廊、安徽科技館、安徽名人館及企業質量展館等文化載體的質量品牌文化宣傳教育主渠道作用,充分發揮網絡微信等新媒體、自媒體的質量品牌文化直面教育作用,將質量文化融入到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政府公共服務和社會文化活動等實踐工作中,在全社會樹立以質取勝、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價值取向。

(作者為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黨組書記、局長)

猜你喜歡
安徽供給改革
《安徽記事》
安徽:種子田去雜保純促增收
5.回聲
改革之路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改革備忘
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三字經
一圖帶你讀懂供給側改革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