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旱條件下耐鹽小麥品種的農藝性狀探究

2016-07-10 08:08韓立國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6年8期
關鍵詞:農藝性狀小麥

韓立國

[摘 要]小麥多生長于我國的北方地區,但是目前我國北方地區面臨的比較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和土壤鹽堿化問題。這些問題對當地的農產品的產量提高造成極大的限制。因此在對農作物的種植方面,要培育和篩選出抗旱抗鹽堿的農作物品種,以保證干旱鹽堿地的農產品產量。本文就從實驗的角度出發,分析了滄麥6001、滄麥6002、滄麥6003和滄麥6005四個品種在干旱條件下耐鹽農藝性狀。

[關鍵詞]干旱條件;耐鹽;小麥;農藝性狀

[中圖分類號]S512 [文獻標識碼]A

1 干旱、鹽堿地區小麥耐受力研究現狀

我國北方地區是小麥的主要產區,其中干旱半干旱地區較多,因此對小麥的耐旱方面研究比較突出。在山東河北等地區則以小麥的耐鹽堿研究比較突出。但是結合兩者的研究較少。不過很多地區鹽、干旱等因素并非單獨存在,而是共同的環境因素。如位于河北黑龍港地區就同時包含鹽堿和干旱的問題,其小麥的生產工作同時面臨這兩方面的問題。因此篩選出抗旱耐鹽的小麥品種,對類似這一地區的意義顯著。

2 干旱條件下耐鹽小麥品種的農藝性狀實驗

選取來自河北滄州市的的滄麥6001、滄麥6002、滄麥6003和滄麥6005,這四個品種,都是推廣于河北省黑龍港流域的麥區旱薄地種植的。

2.1 小麥品種的耐鹽堿實驗

四個品種,分別挑選大小及飽滿度均等的種子,并將之用蒸餾水清洗兩到三次。用次氯酸鈉(濃度2.5%)浸泡種子5分鐘。最后用蒸餾水再次沖洗五到六次。第二階段,用消毒鍋的種子平鋪于培養皿之中,注意培養皿之前應先鋪濾紙。再在加入培養皿加入蒸餾水,直浸泡種子到露白。之后選生長狀況較為一致的幼苗,放置在帶小孔的濾紙上。準備帶營養液的三角瓶,將幼苗分別置于三角瓶中,每瓶大約5到10株。再經過22度的光照培養,幼苗長到2 葉1 心時可進行鹽處理,濃度梯度為0、100 mmol·L-1、200 mmol·L-1 NaCl 3 個。鹽處理的10天以后,需記錄根與苗的生長情況。耐鹽堿實驗要進行2 次生物學上的重復過程。

2.2 小麥品種的耐旱實驗

將四種小麥品種在某農業試驗站進行種植工作。在相同鹽堿地質條件下,進行統一批次的種植,記錄10 月至次年5 月小麥的全生育期降水量43.3 mm,第二年10月到第三年5 月的總降水量為131.3 mm。而據統計,華北地區的冬小麥生長期需要耗水量平均在450 mm左右。測試地區生長季降水不足,需要進行灌溉補給輔助種植。不過為例測試品種的耐旱性,測試過程中不灌溉。待小麥成熟收獲后,四個品種,每個隨機選十株左右對比。測量其產量、籽粒重及其相應的經濟系數等農藝性狀。

3 干旱條件下耐鹽小麥品種的農藝性狀結論

經過上述的實驗研究和記錄,再進行科學的對比分析,可以得出結論。經過初步的試驗,100 mmol·L-1NaCl 條件中,滄麥6001的根和苗的生長量高于其他滄麥;在200 mmol·L-1NaCl 條件中,滄麥6002則在根與苗的生長量表現優異。

滄麥6001,冬性,中熟,全生育期243天。幼苗半直立,葉片窄長。株高83cm,成株株型緊湊,莖葉有蠟質。白粒,硬質。穗粒數28個,千粒重41g。分蘗力強,成穗率中等。

滄麥6002,冬性。生育期244天左右,比對照滄6001晚1天左右。幼苗匍匐,葉片深綠色,分蘗力較強。畝穗數41.0萬左右,穗層整齊度一般。株型松散,旗葉較大下披,株高88.3厘米左右。

滄麥6003,半冬性。幼苗半直立,葉片深綠色,分蘗力較強。株形較緊湊,株高87厘米左右。畝穗數41萬左右,穗層較整齊。穗紡錘形,短芒,紅殼,自粒,硬質,籽粒較飽滿。穗粒數31.7個,干粒重35.3克,容重767.2克/升。生育期244天左右,比滄6001品種晚1天左右。熟相較好??沟剐暂^強。

滄麥6005半冬性中熟品種,生育期251天左右。幼苗匍匐,葉色灰綠,分蘗力較強。成株株型較松散,株高84.2cm。穗紡錘型,頂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飽滿。畝穗數41.9萬,穗粒數32.2個,千粒重38.7g,容重777.9g/L。

單株籽粒產量與穗粒數、小穗數、分蘗和單株生物學產量等呈現的是正相關的關系,與經濟系數也呈現正相關的關系。所以穗粒數、小穗數、分蘗和單株生物學產量這四個農藝性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單株籽粒的產量。因此可分析得出,想在干旱的條件下,提高耐鹽小麥品種的經濟系數,就必須提高上述四個農藝性狀。不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干旱條件下,耐鹽小麥品種的籽粒存在不夠飽滿的情況,可能是干旱情況下,耐鹽小麥品種的灌漿不足所造成,這影響了產量和經濟系數的提高。

4 結語

綜合試驗結果,滄麥品種的培育與推廣,為鹽堿干旱地區提供了耐鹽、抗旱且產量較高的小麥品種資源。培育及篩選出即耐鹽又抗旱的小麥品種,對兼具干旱和鹽堿地區的小麥種植具有重要的作用,不過在培育的同時還需對小麥耐鹽耐旱的生理機制及其分子機理更加深入的進行相關研究,這樣才能為耐鹽及抗旱小麥品種的進一步改良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 袁海濤,傅秀云,郝魯湘等.耐鹽小麥主要農藝性狀的表現及其與產量的關系[J].麥類作物學報,1996(05).

[2] 李樹華,許興,惠紅霞等.不同小麥品種(系)對鹽堿脅迫的生理及農藝性狀反應[J].麥類作物學報,2000(04).

[3] 馬洪波,寧運旺,陳杰等.不同基因型小麥品種(系)的耐鹽性評價[J].麥類作物學報,2012(06).

猜你喜歡
農藝性狀小麥
小麥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探討
解讀山東小麥栽培技術要點及發展前景
小麥,你好
防止小麥倒伏和增加穗數及穗重的措施
種植密度對伊犁河谷移栽橡膠草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茄子種質資源農藝性狀遺傳多樣性分析
從農藝性狀及化學成分測定分析遠志藥材商品品規和良種選育的合理性
兄弟
我的英國朋友小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