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探討

2016-07-11 22:29何林芳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2期
關鍵詞:必要性

摘要:在我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我國農村居民占到我國人口二分之一以上,我國一直推行扶持農村發展的相關政策,農村的發展對于全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但如今在農村中存在一些不利于農村經濟發展的現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混亂,所以我國當前農村經濟的工作主要就是對農村集體財務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在經濟和農村建設的不斷發展之中,對農村集體財務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可以切實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保證農村環境的安定和諧。本文闡述了進行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提出了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并探討了農村集體財務規范化對策。

關鍵詞: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必要性;規范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1

引言

我國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問題一直是困擾農村經濟正常發展的大問題,造成這項問題的原因有很多,這也是所有農村居民切實關注的問題之一,能夠直接影響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所以如何解決這項問題是很多相關部門重點研究的課題。合理的對農村集體財務進行管理可以促進新農村的發展,可以快速推進新農村的建設,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一、進行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的可以說是農村經濟的重點內容,是對農民直接占有的資源進行直接管理、分配、使用,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并且對集體財務進行計劃、核算和監督,使得每一分錢都可以無盡啟用,杜絕或減少浪費的情況發生;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時間很早,早在農村合作社時期就存在了,這么多年來該項工作在不同時期履行著它不同的職責,直至今日,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仍然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國家要求各級地方組織要做到財務公開,農村財務也不例外,因為這項工作是農村居民關注的重點,可以對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直接的影響,村干部切實響應國家的政策,依法管理、科學管理,合理的開展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是建立健全農村相關制度的基礎,使農村中的所有行為和活動都有制度可依,并且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與農民群眾緊密的團結在一起,從跟本上維護農民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農村經濟社會的穩定和正常有序發展。

二、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中常見的一些問題

(一)專業水平低

農村中對農村集體財務進行管理的工作人員,其專業水平一般不高,沒有對于財務專業知識的儲備,對于集體財務的管理僅停留在支出收入的記賬上,觀念的落后對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的進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難,而且對于該項工作人員的選擇沒有一項明確的制度,“任人唯親”的現象在農村的管理工作中還時有發生,不僅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還沒有相關的專業證書,在上崗之前農村一般也不會對其進行崗前培訓,對集體財務管理混亂,這樣水平的工作人員對農村集體財務管理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二)工作交接不全面

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人員在換任交接時,對于工作的交接不夠全面,前任員工在工作交接上因為自身原因或其他原因,對工作交接不積極,只是將表面上的工作交代后就直接離任,而新來的工作人員對工作還不熟悉,對于前任職員的工作狀態和進度不能完全掌握,對后續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僅會使該項工作失序混亂,還可能會造成錯賬、壞賬等,這樣的情況對追究責任非常不利,會造成新老員工之間的責任推諉,不利于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責任感和職業道德低下

綜合大量調查數據,基層農村賬目管理超常雜亂無章,亟待大力加強規范化治理力度。很多村會計在進行賬目賬簿記錄和統計過程中,不遵循制度要求來處理明細賬目,細賬與總賬迥然不同。在農村會計中,同時兼任出納職務的大有人在,大多村會計毫無責任意識可言,賬目中多記、少記、漏記及隨意調賬等違規狀況更是層出不窮。農村財務資料、會計檔案管理和保存比較混亂,無法正常開展賬目的核算查證工作。

三、科學進行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對策

(一)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機制

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開展混亂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一個健全的管理機制,只有首先確定了該項工作的管理機制,制定了科學的管理制度,合理的對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進行規范,才能使所有的工作都有序的開展,保證責任落實到個人,提高農村干部對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只有將這些工作全部落實,才能切實保證農村集體財務管理順利開展,保證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嚴格執行選聘和委派制度

要預防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治理腐敗行為,做好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人員的選聘和委派制度,并逐步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實踐工作證明,這對有效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效果明顯。但在此過程中,要加強對集體資產的保護,防止資金挪用、平調,確保資金所有權、收益權、處分權不發生改變。

(三)農村集體財務管理透明化

村委會應該定期對農村集體的財務收支通過公示欄、廣播、黨員生活會、村務懇談會、村委會例會向全村村民公開,使各項收支情況公開透明,曝露在陽光之下;由公推選出的村民成立村民監督委員會,對農村集體的各項收支情況把關,使農村集體的各項財務收支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杜絕了腐敗滋生的土壤。堅持資金使用審批制度,執行小額資金雙人購物制度,重大資金招標采購制度。財務管理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村監會把關制。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影響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的原因涉及方方面面,一個方面沒有做好,就會影響到管理工作的進行,所以在這項問題上,還需要不斷的進行探究和實踐,將理論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的管理工作當中,才能得出解決該項問題最貼切的方法,村干部需要對這項工作提起相應的重視,了解開展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切實做到村務公開和財務公開,努力做到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辦事,努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參考文獻:

[1]袁建華,董雪艷,劉麗,王曉夏,劉允巖.新《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實施情況的問卷調查[J].中國農業會計,2006(11):176-178.

[2]苗宏.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思路和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下半月),2007(03):133-136.

作者簡介:何林芳(1978-),男,云南鶴慶縣人,經濟學學士,農業經濟師,中職,研究方向: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

猜你喜歡
必要性
論智能油田的發展趨勢及必要性
小學英語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學方法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