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鄉村舞臺建設中推進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的研究

2016-07-13 03:21劉治國鐘揮云
運動 2016年4期
關鍵詞:場地設施研究

劉治國,鐘揮云

(1.甘肅省高臺縣教育體育局,甘肅 張掖 734000;2.甘肅省高臺縣城關初中,甘肅 張掖 734300)

?

在鄉村舞臺建設中推進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的研究

劉治國1,鐘揮云2

(1.甘肅省高臺縣教育體育局,甘肅 張掖 734000;2.甘肅省高臺縣城關初中,甘肅 張掖 734300)

摘 要:體育場地設施是增強人民體質,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和提高競技水平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引領科學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載體,是政府提供社會公共體育服務的必備硬件條件,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和表現形式,對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新農村建設有重要意義。這些多種場地類型正逐步成為廣大居民體育生活的主要場所,進一步夯實了“絲綢之路體育健身長廊”項目基礎。

關鍵詞:鄉村舞臺建設;場地設施;研究

投稿日期:2015-12-22

“鄉村舞臺”建設是甘肅省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整合基層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設施,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一項創新性舉措?!班l村舞臺”豐富了村民文化生活,讓村民們舞起來、樂起來,活動有組織、健身有場所、服務有指導,推動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體育惠民工程建設等多種活動載體的搭建,廣大農村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設蓬勃發展的局面。

近年來,該縣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體育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和《全民健身條例》,把體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列入精神文明建設責任書考核內容,把體育事業經費、體育基本建設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和基本建設投資計劃,按照國家公共體育設施用地定額指標的規定,把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城市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堅持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為基礎,以場地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滿足群眾多元化健身需求為目標,以提供公共體育服務為保障,堅持“活動與建設并舉,管理與服務并重”的原則,積極落實“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省政府“體育惠民工程”建設任務,多形式、多渠道籌集人、財、物等資源,把建設群眾健身場地設施作為執政為民的民生工程,在城鄉建設了一大批“經濟、方便、實用”的體育健身設施,在建設范圍上注重“廣(鄉鎮、社區、行政村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在建設標準上注重“高(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管理)”、在活動內容上注重“新(創新活動主題、創新活動載體、創新活動項目)”、在日常管理上注重“細(細化活動方案、細化活動環節、細化活動過程)”,把群眾對全民健身的需求和美好生活的期盼轉化為黨和政府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標,初步形成了以“館(體育館、游泳館)場(400m內套足球場的標準田徑場)園(體育公園)廊(健身長廊)池(垂釣池)”為主體,以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體育惠民工程為陣地的覆蓋城鄉、形式多樣、親民便民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服務體系。

美麗鄉村建設,既是打造天藍、地綠、水凈的潔美鄉村,倡導珍愛自然、保護自然,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的“生態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德政工程”?,F階段,其一是要解決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缺乏、指導農民健身活動覆蓋面有限的問題。其二是要統籌解決好農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均衡發展的問題。其三是要解決好農村體育經費緊張的問題。目前,中央補助每村每年1 200元人民幣的體育經費,遠不夠搞一次活動花費。其四是群眾參與面需要進一步擴大,認識需要進一步提高?!昂椭C農村.魅力鄉村”建設是富有地方特色、活力四射、光彩炫目的建設項目,對于繁榮農村文化體育活動,提升農民健康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1 頂層設計,確保體育惠民工程建設的布局科學合理

頂層設計和基層互動,是保障惠民工程健康實施的有力舉措。在實施體育惠民工程過程中,該縣積極整合宣傳、教育、文化、科技、體育、農業等資源,加強綜合文化站建設,大力改建、新建各類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場所,為群眾健身創造條件,營造“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社會環境。把實施《甘肅絲綢之路體育健身長廊工程》《千鄉鎮村農民健身工程》《較高標準籃球場》《體育惠民工程》納入新農村建設內容,城鄉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取得了戰略性突破和實質性推進。

1.1 統一建設標準

要求體育惠民工程的選址必須具備4條標準,即戶外活動面積2 000 m2以上,并有充足的發展空間,辦理相應的國土、規劃手續,作為永久性體育事業用地;工程要建在人口居住相對集中的鄉村、屋場或鄉村屋場之間的結合部,與鄉鎮、村、學校比鄰;周圍群眾有自發組織文化體育活動的傳統,有參與文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交通便利,有利于群眾的集散。

1.2 統一設計施工

在規劃上,體育惠民工程大致分為籃球場、健身路徑活動區、乒乓球活動區等功能區。對鄉鎮、社區上報的擬建體育惠民工程場地進行了認真的審查和現場論證,聽取鄉鎮、社區和周邊群眾的不同意見,使體育惠民工程便于管理、維護和方便群眾鍛煉的原則與鄉鎮及社區規劃、綠化、環境整治結合起來,與文化、教育、科技、商貿等資源統籌發展,體現時政宣傳、科普培訓、文化傳播、圖書閱覽、社會教育、體育健身功能,使健身中心既是群眾鍛煉和交流的場所,也是鄉鎮村社及社區的一道亮麗景觀。

1.3 統一選址

健身工程所處的位置決定了它的使用率。該縣嚴格對照標準,對全縣136個行政村實地調研,本著示范、帶動原則確定實施對象,整合教育、文化、衛生、科技、農家書屋等資源優勢,使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項目建設與推動農村城鎮化、改善人居環境相結合;與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推進精神文明實踐活動相結合,推動新農村建設步伐。對建設項目實行責任制,建立定期督查工作制度,落實工程建設負責人,經常性督促檢查,確保工程質量與進度,為農村體育活動的開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2 整合資源,確保體育惠民工程建設順利推進

良好的健身環境對人民群眾參與健身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使人產生鍛煉的欲望,環境釋放的能量能夠左右鍛煉人群的身心變化,因此創造良好的健身環境,既是政府關注民生的重要體現,也是體育服務民生的具體實踐。該縣將體育公園、體育廣場、健身站點、晨晚練活動點、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等重點體育設施建設作為民生工程重點推進,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的體育健身環境。

2.1 政府項目引導

按照“先建后補”的方式,該縣對已經驗收合格的體育惠民工程配套專項資金和器材。在政府資金的引導下,調動了鄉村兩級建設體育惠民工程的積極性,自愿投工投勞投資平整硬化活動場地,確保有限的資金發揮規模效應。

2.2 充分利用閑置資產

部分鄉鎮利用撤鄉并鎮后的政府辦公場所、教育布局調整的校園、已搬遷的市場等閑置資源開發建設成體育惠民工程,既降低了投入成本、節省了有效資源,又加快了建設步伐,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2.3 進行分類建設

根據鄉村已有的自然稟賦和歷史文化資源,注重自然規律,秉承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和基層群眾的支撐能力,使體育惠民工程實現“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展現新農村的精神風貌、描繪服務功能完善、民居風貌獨特、生態環境優美、鄉土氣息濃郁、農民生活幸福的如畫風景。

3 創新機制,確?!绑w育惠民工程”管理規范有序

大力推進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培養、全民健身活動開展等措施,是積極完成體育惠民工程建設和“一村一場”農民體育工程建設任務的重要保障,建立長效機制,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活動常態化,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添活力的平臺。

3.1 建立健身技能培訓機制,培養農民健康的文化體育消費習慣

開展體育健身咨詢、健身技能輔導、健身項目展示“三下鄉”活動,突出抓好社會體育指導員及各類體育骨干培養,使農村體育有組織、有隊伍、有場地、有設施、有活動。全縣354名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活躍在城鄉各個晨晚練健身點為群眾的健身服務,做全民健身活動的組織者、健身鍛煉的指導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領者、場地設施的維護者、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創造者,弘揚時代精神的倡導者和踐行者,推動形成了“政府為主導、各級體育組織為核心、晨晚練健身活動點為基礎、社會體育指導員為骨干、廣大居民群眾為主體、健身設施為依托”的群眾體育組織網絡,通過市場化手段滿足社會的多樣化需求。

3.2 建立體育競賽機制,調動農民參與文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鄉鎮、社區、村每年組織群眾舉辦比賽活動不少于2次,全縣農民運動會實行申辦制度。通過村、社區、鄉鎮逐級比賽,激發群眾競爭熱情,提高農村體育的發展水平,有效地推動了體育健身活動的規范化、經?;?、社會化和生活化。

3.3 建立規范有序的管理機制,確保體育惠民工程長久發展

各鄉鎮綜合文化站、社區健身指導站、村文化室是體育惠民工程的責任單位,有專人負責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的體育惠民工程管理制度、活動開展制度、維修制度等,明確具體的工作要求。明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職責,規范對體育惠民工程的管理,確保了場地器材的安全與質量要求。

4 力求實效,確保體育惠民工程成為農村樂土

農村體育設施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扎實推進全民健身運動的基礎。通過改善農村體育場地設施面貌,引導農民群眾參與體育健身鍛煉,養成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斷提高農民的健康素養,為新農村建設增添活力。在保留城鄉差異的基礎上,逐步縮小城鄉差距,為構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4.1 力求成為群眾最佳休閑活動場所

體育惠民工程建有寬敞的活動場地、齊全的活動設施,村民集會、娛樂等活動集中在一起開展,體育惠民工程自然成為群眾健身休閑的習慣去處,既是養成科學文明習慣的課堂,也是健身休閑的場所。

4.2 力求成為農民最佳學習場所

體育惠民工程是省政府承諾為民辦的實事之一,既是改善城鄉公共體育設施現狀的重要舉措,也是引導城鄉居民廣泛參與全民健身活動、形成科學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載體。

4.3 力求成為鄉風文明的最佳傳播場所

群眾的健身需要是多方面的,根據農村、學校和城市社區居民的特點,以打造群眾性品牌體育賽事為亮點,注重傳統特色項目的傳承,策劃、組織開展一系列有聲勢、有影響的體育活動,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體育健身活動,有效化解一些鄰里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和綜合治理,增強群眾的文明意識。

5 搭建活動平臺,推動農民體育健身活動的開展

當前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的文化需求也不斷增長,表現在:其一是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農民勞動負擔減輕,參與文化活動的機會日益增多;其二是文化觀念發生變化,文化娛樂消費比重增加;其三是農村居民對文化載體的運用、文化內容的選擇上也呈現多樣化。由于經濟發展,受教育程度提高,農民文化視野擴大,在文化載體的選擇上也開始追求中、高檔商品。在執政為民理念的指導下,黨委和政府對農民體育健身給予了高度關注,為他們解決了許多生活、生產上

的困難,如在搞好場地設施建設的同時,廣泛組織開展各類、各層次的全民健身活動,滿足農村社會的多元文化需求,形成了“年初有計劃、每季有重點、月月有活動、節慶是高潮”的群眾體育工作新格局。借助體育賽事和戶外體驗活動,使戶外體育產業成為宜居宜游的重要支撐,擦亮了“紅色高臺、北涼古都、戈壁水鄉、沙漠綠洲”的名片,為構建賽事承辦與戶外體驗大運動場奠定了良好基礎,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特別是依托湖泊水面資源優勢,競技釣魚和龍舟比賽已成為市縣品牌賽事,推動了體育社會化、生活化進程和體育資源的均衡化發展。

作者簡介:劉治國(1967~),副高級體育教練,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社會體育。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4.070

中圖分類號:G8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2-132-03

猜你喜歡
場地設施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圖》,現在就帶你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遼寧省冰雪場地設施資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吉林省高校體育設施與全民健身資源互補研究
南寧市中學籃球場地設施現狀分析
我國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對外開放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公司研究
高職院校課外體育活動場地設施與組織管理現狀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