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人才培養模式下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

2016-07-18 19:30李遠紅
企業導報 2016年14期
關鍵詞:教學

李遠紅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教育方法也應該隨機變革。但是目前的教育方法并不能適應當前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的對網絡技術的學習與研究。存在一些實驗環境以及內容與網絡技術的發展需要不相適應等情況。然而傳統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有以下幾個不安因素存在:定位的目標不明確、內容與網絡技術不匹配、實驗內容與環節不明朗等問題。所以對計算機網絡教學的創新與改革迫在眉睫。所以,在針對網絡教學自身的特點以及對網絡教學的基本要求上以及為了實現教育的目標上,本文主要從實驗、理論教學以及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進行了深度探討。并且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根據相關實踐得知,培養好了一批專業能力強、基本功扎實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獲得了顯著的教學成績。

關鍵詞:應用人才;培養模式下;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等教育也被分為三種類型,其中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高等課程體系中以及高等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部分。究其根本原因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應用型人才符合時代的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使教育進行相應的轉變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實現了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要。而網絡課程是一門實踐性、理論性非常強的課程,其一是因為高等教育需要對計算機網絡課程進行技術上的教學,能讓學生在更深層次的應用領域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本專業發展網絡技術;其二是因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更注重應用型人才的特殊性,利用好課本理論基礎和實踐相結合起來的應用型教學方法[1]。本文主要在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學的重難點以及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改革等方面進行簡要闡述,以期能夠達到期望的結果。

一、教學的重難點的解決方法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提高學習效率,現就針對網絡課程的大綱中歸納總結以下幾個解決方法,讓學生的學習壓力能相對減少些:

(一)網絡的教學平臺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提高教學的效

率。通過對網絡平臺的使用,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并且設計一些與網絡課程相關的經典案例,針對這個經典案例進行研究和探討,總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從而提高學生對解決問題的分析能力[2]。

(二)利用實驗教學課程來解決課堂教學遇到的難題。在給學生上基礎課程的同時難免會遇上相關的難以解決的問題,此時可以利用網絡實驗室以及管理實驗室等進行教學,除此之外,可以在課余時間設置與課程相關的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小組討論分析,再利用這些基礎的實驗來解決遇到的難點。

(三)布置相關的難點內容任務。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以及課后復習的學習方法下,對當天所要進行講授的課程內容的相關知識點提出質疑或者解決方法。利用課余時間查閱相關資料或者是利用網絡資源來分析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技術要點,再在第二天的學習過程中就遇到的相關技術難題予以分析討論,以此達到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基礎知識以及相關技術的目標。

(四)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的水平進行相對

應的編制網絡課程教材。在自編的網絡教材中,針對一些大部分學生都不怎么容易掌握的重難點進行重點講解和分析,在要求學生掌握好基本的計算機網絡的理論知識和技術要點之外,可以列舉大量的實例進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五)在進行課堂教育的同時,也要對一些相關的科研經

驗、結果進行講解和分析。除了重點講一些課本基礎理論知識的情況之外,對相關的科研成果的分析與講解也非常有必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以及學習的熱情。

二、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改革

計算機網絡的課程包括網絡的協議機制,網絡的傳輸技術,局域網的技術以及結構體系等各個方面,在學習計算機網絡的課程同時可以熟悉計算機各個領域的原理以及基本概念,并且掌握現代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應用并操作到現實生活當中去。另外,由于計算機網絡課程學習的專業性比較強,知識點內容繁多,課程數據易枯燥乏味、抽象化等都不利于學生的熟練掌握和學習。那么,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網絡技術的美妙以及簡單化,需要對計算機網絡課程進行相應地改革和創新,將課本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起來,因此對計算機網絡課程改革后的具體教學方法如下文所述。

(一)精簡教學的內容。在不影響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機網絡的知識理論情況下,可以簡化OSI參考模型的介紹,簡化對ATM這些不經常用的計算機技術的講解。

(二)對學生在進行專業學習的弱項進行基礎知識的補充。在完全掌握好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對一些通信原理比較難以理解的課程可以進行詳細講解,并把一些相關的知識補充到課堂中去。

(三)有機整理好授課的內容結構。結合具體的Internet內網結構以及建立相關的路網機制,將一些可靠的信息概念與

TCP協議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將協議與具體的網絡設備相結合來介紹。例如,把區域網的工作機制和區域網的卡功能原理相結合,并將他們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機制的算法通過具體的方式計算出來,實現功能的最大化。

(五)使用仿真工具,將抽象化的原理機制具象化。通過一些具體的運算方法把計算機網絡技術予以動畫的形式展現給學生看,并且將IP機制和DNS工作的原理進行具體的演示。讓學生能夠直觀的感受到計算機技術的運作過程和計算方法。

三、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一)針對計算機網絡課程的理論知識點邏輯性強,系統性強等難點,可以采用講授的方法。主要方式是通過老師的課堂教授,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對網絡技術的難題解決,在精心講授的同時給學生帶來新奇的感受,與課程同步,在講授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問題能夠虛心解答。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加強對技術難點的掌握。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實踐以及學習,能夠既讓學生學習到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知識,也能夠讓學生初步掌握好接入Internet內網以及建立Internet局域網的重要技術和對網絡熟練應用的能力。要對學生的教學重視其基礎教學。

(二)面對日益發展的新網絡技術,采用的具體方法是研究法。簡而言之,研究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相關的課程需要,針對相關的網絡課程的問題,加以綜合性的研究。教授學生在積極查閱課本以及課外知識的同時,探究并討論一些針對性的案例進行小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就其遇到的困難進行仔細的研究。從而提出自己的觀點以及看法,讓其他學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加以借鑒。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在學生的專業基礎上加強其技能培訓,簡而言之就是讓學生能夠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學習并且掌握一項過硬的技術,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強其技術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完課程基礎理論知識后能夠服務于企業或者公司,創造個人價值以及社會價值。而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主要是針對那些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相關技能操作的人才進行培養。因此,在應用人才培養模式下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邱云飛,王光,關曉林. 關于非國家級示范性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思考[J]. 教育教學論壇. 2013(02) .

[2] 蔣天發,晏軻. 教學與科研的互動促進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質量與水平的提高[J]. 計算機教育. 2013(05) .

[3] 劉鳳華,賈曉輝,苗鳳君. 軟件工程專業工程化培養模式及方案的研究與探索[J]. 河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4)

[4] 李暉,劉笑楠. 反思式教學模式在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 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 2014(S2) .

猜你喜歡
教學
「微寫作」教學實踐的思考
“以讀促寫”在初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談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聽、看、想、說、動”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對識譜教學的認識與思考
《可以預約的雪》教學探索與思考
對高等數學教學的一些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學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