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型實訓基地建設模式研究

2016-07-18 19:33張心剛
企業導報 2016年14期
關鍵詞:校企合作高職院校

張心剛

摘 要: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保證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的必備條件,其有序和高效的運行,對保證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索校企合作型實訓基地建設模式,是高職院校必須研究并解決好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模式

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意在提供各種仿真的實習實訓環境,而只有通過校企合作到企業真實的工作經歷,錘煉操作技能,才能使學校理論教學與實際教學融為一體,培養出企業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一、產、學、研相結合的建設模式

高職院校校內的實訓基地因為建設投資費用高,而且生產效率較低,這樣的實訓基地只變成了學生訓練的場所,沒有將其社會效益發揮出來,只有投入沒有產出,這也是許多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困難所在。但是高職院校掌握著產生社會效益的兩大核心部分:人才和科研。因此,正確合理地利用人才和科研,不但能為培養專門的技術人才服務,而且也能為社會生產做出貢獻。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企業也成為高職院校實訓的主要基礎。因此,如何在校企合作中以人才和科研為基點建設實訓基地,將是高校和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而產、學、研相結合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將為高校和企業提供雙贏,但要堅持以“校企合作”互惠雙贏原則和校外與校內實訓基地有機結合為原則[1]。

二、校企合作高職實訓基地建設模式探索

(1)共建共享模式。共建共享模式是指由學校與企業按照互利互惠、優勢互補的原則,采用企業化管理運作模式共同建設校內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的模式。這一模式一般由學校提供土地和房產,由企業投入設備、技術和技師;雙方簽訂共建協議,共同開發生產和實訓項目,積極營造職業氛圍;同時建立健全保障實踐教學的各項規章制度,確保學生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2)學校主導模式。學校主導模式是指學校作為投資主體,通過自籌資金方式建設,由學校運用市場機制經營管理的校內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模式。其具體形式包括:①校辦企業型。它是由學校獨自籌資建設的產學研一體化的一種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類型,主要承擔學生的生產性實訓,并面向市場需求或承接企業訂單生產小批量的產品。②技術服務型。它是學校利用自身設備和技術的優勢,在組織開展面向企業的技術服務時完成對學生的生產性實訓的一種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類型。(3)企業主導模式。企業主導模式是指以企業為主組織生產和實訓的一種校內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模式。其具體形式包括:①企業經營型。一般是由學校有償提供土地、廠房及生產所需要的基本條件,吸引企業來學校創辦生產性經濟實體,實行企業自我經營、自行管理、自負盈虧的運行機制;并在開展生產經營、加工服務等項目的同時,在規定時間內承擔學生的生產性實訓任務。②企業資助型。它是以企業投入為主的一種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類型,通常是企業為了推廣和宣傳產品,以無償贊助或以半贈送的形式向學校提供企業生產或營銷的儀器設備。這樣,企業通過無償贊助形式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而學校為企業培養了大批的企業產品義務推廣者,甚至是忠實的用戶,還為企業承擔客戶培訓任務,實現了校企互惠互利、合作共贏[2]。

三、政府主導下企業援助的外援型模式

(1)政府主導下的建設模式。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引導下,企業根據自身的利益需求,在高校內或者企業內建立實訓基地,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校內投資建設。對于實訓基地的管理,政府部門有權派遣人員進行規范管理,同時也對實訓基地擁有使用、管理和處置的權力,這是在政府主導下由企業完成的援建。(2)企業自主獨立的援建。企業在沒有政府相關部門的主導下,自愿自主地援建高校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現象。而在校企合作下的高校實訓基地建設中,企業可以選擇在校內建設實訓基地,達到雙方互贏的效果。但是要在高校校內實訓基地條件很差的情況下,高校提出讓企業援助,或者企業主動提出援助建立實訓基地,這實際上是一種援建的形式。高校擁有實訓基地的使用和管理權,對于企業的人才、科研,雙方是沒有權利和義務關系的。

參考文獻:

[1] 蔣景華.發揮實驗、實訓兩個基地優勢,開創產、學、研三結合辦學新路[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5).

[2] 高蓉.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模式的探索[J].中國林業教育,2011(1).

猜你喜歡
校企合作高職院校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