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手術治療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觀察

2016-07-26 01:01呂娟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7期
關鍵詞:全面護理圍術期

呂娟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 (CHD)介入術治療的圍手術期當中施予全面護理的效果。方法 68例 CHD并施行介入手術患兒,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分析組, 各 34例。對照組在圍手術期內施予一般性的相關護理, 分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施予全面性的相應護理。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分析組術后住院平均時間為 (5.0±2.7)d, 短于對照組的(8.0±6.2)d(P<0.05)。手術后, 分析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 11.76%, 低于對照組的 44.12%(P<0.05)。結論 在 CHD患兒介入術圍手術期內施予全面護理干預, 能取得較好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小兒先天性心臟??;介入手術;圍術期;全面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175

選用介入術對 CHD患兒展開治療, 能減小手術創口, 且手術之后恢復速度比較快[1]。但小兒的年齡偏小, 疼痛忍耐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較差, 施行介入術的全過程中要格外注意相關護理配合的操作手法, 以提升護理干預的成效。本文選擇本院患有 CHD并施行介入手術的 68例患兒, 分別施予一般性、全面性的相應護理, 對比兩組 CHD患兒的干預成效,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3年 12月~2015年 12月本院收治的患有 CHD并施行介入手術的 68例患兒,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分析組, 各34例。對照組男19例、女15例, 年齡2.1~8.5歲, 平均年齡 (4.2±2.7)歲;14例房間隔受損、11例動脈管閉合、9例室間隔受損。分析組男 20例、女 14例, 年齡 2.2~8.7歲, 平均年齡 (4.3±2.8)歲, 13例房間隔受損、10例動脈管閉合、11例室間隔受損。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在圍術期內向患兒施予基礎型的相關護理操作。①術前對患兒實施過敏性實驗, 堅持無菌、清潔操作, 手術前6 h內囑咐患兒不可進食。②手術后要實行全天候心電監測干預, 并注意聽診患兒的心臟律動情況。

1. 2. 2 分析組 除基礎的護理操作之外, 對患兒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干預工作:①術前撫觸引導。手術之前, 護士要和家長一同護理患兒, 經常撫觸、摟抱、親近患兒, 進一步增進護患熟悉感, 并運用幼兒慣用語言進行溝通, 以減少患兒對護理干預的排斥和不適感受, 進而增進患兒對護理工作的依從性。②預防并發性癥狀。手術之后, 患兒要取平臥體位, 護士要輔助其開展12 h的肢體制動, 同時測量手術側足背動脈情況和溫值變動情況。術后四小時之內要移開枕頭, 使患兒的呼吸得以保持順暢。手術1 d后, 護士要幫助患兒進行適當的床下活動, 防止下肢靜脈內形成血栓。穿刺部位的防護要做到“無菌”、“干燥”, 避免異常流血、局部感染等現象出現。手術后的3 d內, 患兒不能沐浴、洗澡。護士密切關注封堵情況, 消除封堵器的滑落風險, 防止氣管道出現栓塞的現象。當患兒意識恢復到正常水平后, 護士要和家長一同安撫患兒, 防止患兒因激烈哭鬧而出現意外事件。③出院前宣講指導?;純撼鲈褐?, 護士要對家長宣講日常護理的關鍵要點和有關知識, 囑咐患兒在3個月內不能進行過于激烈的鍛煉、活動, 持續服用抗凝類藥劑。出院之后的第1、3月要及時到院復查, 此過程中一旦察覺患兒有胸部憋悶、牙齦部位流血、解黑便、呼吸不暢、皮膚出現瘀斑(或黏膜)等病癥跡象, 家長要盡快將其送至院內進行對癥性治療。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68例 CHD患兒介入術順利開展。分析組術后平均住院時間為 (5.0±2.7)d, 短于對照組的 (8.0±6.2)d (P<0.05)。手術后, 分析組有 2例出現體溫異常、1例心律失常、1例穿刺口部位有血腫,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 11.76%(4/34);對照組有 5例出現體溫異常、5例心律失常、3例穿刺口部位有血腫, 2例心包內有積液, 不良反應發生率是44.12%(15/34),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3 討論

CHD指的是胎兒在母體腹中發育成長的過程當中遭受到多種因素的負面影響, 致使心臟系統和血管組織出現畸形病變, 多見癥狀有房間隔受損、動脈管閉合、肺部動脈瓣窄小等[2]。將介入術引入小兒 CHD的治療當中, 是時下臨床領域中比較普遍的做法。在介入手術圍手術期內, 護士要十分注重對患兒的護理干預, 本文分析組選用系統性的干預流程, 使 CHD患兒得到全方位的護理服務, 不僅囊括了基礎護理的相應操作, 而且從心理引導、并發癥防護、出院宣講等方面入手, 為患兒打造一個舒適、安全的監護環境, 增強其對此次治療、護理的依從性[3]。本文中, 分析組平均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等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 在 CHD圍手術期中施行綜合而系統的相應護理, 既可加快患兒的康復速度, 又可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宣尹, 吳玉媚, 胡麗娟, 等. 針對性心理護理對小兒先天性心臟病術后胸腔閉式引流管留置時間的影響. 齊魯護理雜志, 2012, 18(14):86-87.

[2] 徐鵬, 陳敏, 張雯薰, 等. 7 kg 以下嬰兒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機械通氣的呼吸道優化管理. 護士進修雜志, 2016, 31(1):35-36.

[3] 鐘笑媚, 崔彥芹, 陳秀春. 102例體質量 3 kg以下患兒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術后護理. 護理學報, 2015, 22(21):61-63.

[收稿日期:2016-02-22]

猜你喜歡
全面護理圍術期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胸外科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護理服務全過程用于足踝骨折圍術期的臨床價值
術前心理護理干預對促進早期食管癌切除術患者圍術期的護理效果研究
針對性護理在子宮肌瘤圍術期的效果及對疼痛程度影響分析
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腹股溝斜疝無張力修補術圍術期的臨床效果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用于宮頸癌患者圍術期的效果分析
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在治療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效果
燒傷整形應用擴張器治療的臨床護理探析
全面護理模式在膽結石患者中的應用
探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護理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