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性白內障患者術前綜合因素評估療效分析

2016-07-26 13:35謝寶恩伍芳玲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7期

謝寶恩 伍芳玲

【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在術前給予綜合因素評估, 對手術治療的臨床作用價值, 為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對120例(138眼)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在行手術前進行綜合因素的分析, 考察手術的可行性。結果 評估發現5例(7眼)患者有明顯的眼部手術禁忌證, 占4.2%;眼科B超和激光視網膜視力測定后認為, 采用手術治療對提高該類患者的視力無明顯的作用, 因此放棄手術治療;25例(28眼)為全身方面禁忌, 不能耐受手術, 其中嚴重高血壓5例, 急性心肌梗死4例, 肺源性心臟病2例,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2例, 不穩定型心絞痛6例, 消化性潰瘍加重期5例, 腎功能不全1例, 以上患者同時也先轉到內科治療。90例(103)眼經過手術治療后視力明顯改善, 臨床癥狀減輕。結論 由于老年性白內障情況比較復雜, 因此在手術前進行綜合因素的評估, 可以及時發現手術禁忌, 減少不必要的手術, 從而提高手術臨床效果, 保證醫療安全,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老年性白內障;手術禁忌;綜合因素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077

隨著我國老年化社會的到來以及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 使得老年性白內障的患者人數逐漸增多。目前臨床主要治療手段是手術治療, 但是因為老年患者身體機能弱等原因, 因此手術的耐受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1]。除此之外, 老年人經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等基礎疾病, 從而進一步使得眼科手術受到限制。如何在保證手術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手術的風險, 最大程度保證患者的健康是作者本次探討的重點問題?,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2015年期間本院眼科收治的120例(138眼)老年性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60例, 女57例, 年齡62~88歲。左眼患病42例, 右眼患病60例, 雙眼患病18例;術前進行視力檢測, 光感(LP)<0.05為77例, 0.05~0.30為34例, >0.30為9例。

1. 2 方法

1. 2. 1 術前綜合評估方法 術前詳細詢問患者的基本情況并建立檔案, 然后對患者的資料進行詳細的分析。分析患者白內障形成的主要原因, 是否有其他的基礎病, 進行常規的檢測, 從而檢查患者潛在的手術禁忌, 如肝功能、空腹血糖以及心電圖等均要進行常規的檢查, 然后根據以上的數據綜合評價患者的身體情況, 分析患者的手術耐受性, 最后根據相關的結果進行綜合的評估。此外還要注意對患者進行手術前的心理評估, 積極和患者進行交流, 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和對手術的接受情況。因為心理緊張會使得患者的血壓升高, 從而影響手術情況。如果患者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狀態, 可以在術前1 d給予10 mg的安定片, 并在手術前30 min肌內注射100 mg的魯米那。

1. 2. 2 手術禁忌評估

1. 2. 2. 1 眼部禁忌 擇期手術的主要眼部禁忌是伴有眼部出血、玻璃體積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脫離的白內障。

1. 2. 2. 2 其他禁忌證評估 高血壓?、笃?、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不穩定型心絞痛、血壓不穩定、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動脈瓣狹窄、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消化性潰瘍加重期、急性腎炎以及腎功能不全等均屬于手術禁忌。

1. 3 手術方法 對Ⅳ級以下晶狀體核患者, 本次采用的手術方法是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對于Ⅳ以上的患者, 采用非超聲乳化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

2 結果

評估發現5例(7眼)患者有明顯的眼部手術禁忌證, 占4.2%;眼科B超和激光視網膜視力測定后認為, 采用手術治療對提高該類患者的視力無明顯的作用, 因此放棄手術治療;25例(28眼)為全身方面禁忌, 不能耐受手術, 其中嚴重高血壓5例, 急性心肌梗死4例, 肺源性心臟病2例,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2例, 不穩定型心絞痛6例, 消化性潰瘍加重期5例, 腎功能不全1例, 以上患者同時也先轉到內科治療。90例(103)眼經過手術治療后視力明顯改善, 臨床癥狀減輕。

3 討論

白內障的發生發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產生的結果, 比較典型的損傷原因為自由基損傷和放射損傷。葡萄糖與半乳糖代謝障礙、抗生素濫用、脂質過氧化物質損傷等, 值得說明的是, 衰老、遺傳等因素也會導致該疾病的發生與發展。在此其中, 最具有普遍意義的環節是氧化損傷。

從臨床表現上來看, 老年白內障疾病主要分為皮質性年齡相關性、核性年齡相關性以及囊膜下混濁性白內障疾病。第一種疾病類型是老年白內障者常見類型, 其特征為渾濁四周邊緣淺皮質開始, 逐步朝向中心發展, 最終占領大部分皮質區域, 依照這種疾病的表現方式和發展歷程, 其又被分為初發期、進展期、成熟期與過熟期。第二種疾病類型一般存在核硬化特征。最開始時, 胚胎核中呈現為混濁樣表現, 后逐漸向外部擴展, 直至老年核。該過程經歷時間較長。在晶狀體發生渾濁的過程中, 可伴隨顏色改變。在疾病早期僅為少量棕色素集聚在核區中, 并未向皮質區擴展。但在特定情況下, 皮質區相對菲薄, 也可表現出整個晶狀體棕色反光, 如果色素積聚量較少, 核心部位呈現為淡黃色, 并不會對視力造成影響, 可看清楚觀察眼底。囊膜下混濁性白內障主要指的是囊膜下淺皮質混濁為特征的白內障疾病, 渾濁一般在后囊膜下方, 呈現為棕色細微顆粒, 也有部分患呈現為類似樣改變, 在通常情況下, 在從囊膜下方視軸開始, 呈現為小片樣渾濁, 和后囊膜不存在顯著邊界。

近年來由于白內障手術的增多, 因此在術前進行手術耐受性、手術禁忌證以及術后視力評估等術前的綜合評估, 均是現代眼科醫生研究的熱點問題[2]。很多臨床研究證明, 在白內障手術前對患者經常規的檢查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通過病史的詢問、體格的檢查、超聲檢查以及眼科的常規檢查等, 可以發現患者的心臟病或者其他具有手術禁忌證的病癥[3], 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手術, 減少并發癥, 又可以保證手術取得良好的效果。

擇期手術的全身方面的禁忌證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笃?、不穩定型心絞痛、血壓不穩定、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動脈瓣狹窄、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等。而主要的局部手術禁忌常常導致白內障手術后視力無法提高, 因此也要進行常規的眼科檢查[4]。在本次的臨床研究對120例行白內障手術的老年患者行術前的綜合評估。結果5例(7眼)患者有明顯的眼部手術禁忌證;眼科B超和激光視網膜視力測定后認為, 采用手術治療對提高該類患者的視力無明顯的作用, 因此改內科保守治療;25例(28眼)為全身方面禁忌, 不能耐受手術, 因此也先采用內科治療, 待全身情況穩定后再考慮手術。而經過手術的90例(103)眼經過手術治療后視力明顯改善, 臨床癥狀減輕, 患者滿意度很高。

綜上所述, 在術前全方位評估老年患者白內障的手術禁忌情況, 判斷患者的基礎病情況和潛在的危險因素、分析預后, 既可以保證手術的效果, 避免不必要的手術, 減少并發癥, 又可以避免潛在的醫療安全風險。因此, 在手術前進行充分的綜合因素的評估非常重要,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大瑞. 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手術前應用綜合因素評估的臨床意義.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6):210-210.

[2] 高宗銀, 金敏, 胡燕飛, 等.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白內障手術前綜合因素評估的臨床價值. 中華眼科雜志, 2006, 42(6):522-524.

[3] 王麗麗. 淺析老年白內障術前應用綜合因素評估的臨床意義. 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4):102-103.

[4] 劉會英. 老年白內障患者手術前應用綜合因素評估的臨床意義. 臨床醫學, 2012, 32(2):100-101.

[收稿日期:2016-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