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研究

2016-07-30 16:04任新偉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課堂教育小學數學研究

任新偉

摘 要:課堂數學應被看作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搞好課堂教學,要求我們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確立學生的主題地位,用最優方法,以高效的教學培養生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F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研究

一、營造幽默、歡快、和諧的教學環境

教師推門走向講臺,就象演員出幕走向舞臺一樣,應立即進入角色。無論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決不能將其情緒帶入教室,若將不愉快的情緒傳染給學生,注定這節課失敗無疑。教師微笑的面容、親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師生間的鴻溝,縮短師生間情感的距離,可以給課堂定下一個愉快而安詳的基調,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恰當的風趣幽默,能活躍課堂氣氛,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許多有經驗的教師上課時常出現師生開懷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氣氛,這都得益于教學中的風趣與幽默。如在講“雞兔同籠”問題:“有頭45個,足116只,問雞兔各幾何?”時學生心算、筆算后仍面露難色。這時教師下令:全體兔子起立!提起前面兩足!”學生開懷大笑。之后,教師說:“現在兔子和雞的足數一樣了,上面45個頭,下面多少足呢?”學生答:“45×2=90只?!薄吧倭硕嗌僮??”“26只”這時學生歡快地叫起來“有26÷2=13只兔子,32只雞”。

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大多數的學生在最初接受數學教育時,都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老師講學生聽,學生不會主動的去思考,去探索。我認為,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是“引導者”,或者是“組織者”。教師應該將教學的立足點轉移到引導學生學習上,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潛能,敢于動手、動腦,自己去發現,自己去創新。在數學課堂中,我們要多為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營造環境,尤其是讓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問題。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讓學生仔細觀察,自主的探究,并從中發現某些規律與結論。論。如在講請圓柱的體積時,師:我們在學習圓的面積時,是怎樣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求面積的?讓學生回憶,說一說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把圓等分切割,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找出圓的面積和所拼成的長方形面積之間的關系,再利用求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導出求圓面積的計算公式。今天將要學習的圓柱的體積大家能不能把圓柱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來求出它的體積?學生相互討論,思考應怎樣進行轉化。說出自己想到的方法。

通過教師的引導,就可以將新授的知識轉化成已學過的知識來算,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討論交流,,有助于對公式的理解及記憶,增強了教學效果。

三、利用情境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習者學習活動缺少的。興趣可以產生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力源之一,有了興趣,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學習的材料產生興趣,這便是有效學習活動的開始。因此,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激發興趣呢?這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巧設情境,讓他們主動去參與。如在教“5的乘法口訣”中,先開展師生口算比賽,看誰先說出得數,指導一名學生出示口算卡片,一名學生記分。出示口算題:5+5+5+5= ;7+7+7+7+7= ;9+9+9+9= ;每次出題后都是老師搶先說出得數,參賽的同學雖然快速的連加也很難勝出,同學們在激動和不解中感到無奈,這時我趁勢引出課題: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夠很快的說出這些算式的得數嗎?那是因為我有一個秘密武器―乘法口訣。這樣設計,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勇于挑戰的欲望,還牽動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向往。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處于冷漠的接受狀態。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負擔”。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精講多練

很多人認為,課堂的時間非常寶貴,教師應該將僅有的四十分鐘完全利用于給學生講授知識。我卻有不同的看法,四十分鐘的時間如果全部用于給學生講課,學生不一定能全部吸收,反而有可能會讓學生過于疲勞,產生厭倦。如果將“講”與“練”結合起來,則有利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在參與中思考、學習。這樣不僅充分利用了寶貴的四十分鐘,還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小數除法時,為了檢測學生對小數除法的掌握情況,我在講了兩道列題后,馬上出幾道類似的題讓學生做,從學生的做題當中發現問題,然后再講,再練習,反復幾次,直到學生對小數除法做熟練為止。

五、作好課堂評價呵護學生自尊心

由于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活生生的學生,這些學生由于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基礎、性格、智力等存在著差異,所以同一把尺子衡量學生,要求學生達到統一的標準,是不可能合適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定性評價時要注意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在評價發言時利用鼓勵性的語言,贊美的眼神,鼓勵的手勢對學生進行評價。允許學生改過,允許學生保留意見,對學困生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他們更需要關切的目光和貼心的話語,讓學生覺得老師是在真正關心他們的,處處幫助他們的。如果回答中有錯誤或不當之處,要誠懇的指出并提出希望,絕不能諷刺挖苦。老師評價的重點要抓在學習過程中隨機評價?!澳愕目偨Y棒極了!”“你真棒!”“你的想法很好!”針對學生不同方面的表現設計不同的評價標準,制作各種標志,比如智慧星、觀察星、紅花、數學小博士等,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勝心。

六、結語

總之,課堂教學作為教學主陣地,在數學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只有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作為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創設一個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的“場所”,讓學生的個性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展現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王會麗.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0(01).

[2]趙帶顯.讓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廣東教育,2011(01).

[3]高潔.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考試周刊,2011(01).

猜你喜歡
課堂教育小學數學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生活教育無處不在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淺析小學數學課程教育對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