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學法指導和研究

2016-07-30 16:32馬禮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指導學法初中英語

馬禮

摘 要:教學是教和學的有機互動和統一。教學過程既是教法的實施,又是學法的體現。學生的學法直接得益于教師的指導。教學生學會學習,也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才會使學習變得輕松、靈活,學習效果才會大大提高,而且還為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研究了初中英語學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法;指導

作為初中英語教師,不能只顧”教什么”和”怎樣教”的問題,而應該重視學生”學什么”和”怎樣學的問題。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科知識,還應把”教會學生學作為已任,通過學法的指導,使學生學會學習,讓他們掌握一把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一、指導和培養學生自學

所有的教學和學習效果均取決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的發揮,這是教和學的前提和基礎。所以,要想搞好初中英語教學,首要的前提便是在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動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教會他們自學的方法。指導學生自學首先要遵循一個合理、有序的原則。我和學生一起總結了“讀查思寫”四字訣,要求學生按“自讀”(閱讀整體感知英語課文內容,動筆進行圈點批畫),“自查”(查閱工具書和有關資料,參閱課文后的注釋,相關語法、時態和練習),“自思”(思考自學目標提出的要求,思考課后習題與課文內容的關系),“自寫”(寫出學習筆記、積累自學收獲)等四個步驟進行自學。每一個步驟都有具體的操作規范,比如“自寫”要求學生的學習筆記要有四個方面的內容:認讀—包括生詞、短語、好句子的收集摘錄等;釋題—審清題意,了解短文情景;理解—要求學生圍繞“學什么語法”、“學什么時態”理解課文內容;質疑—要求學生寫出通過閱讀思考發現的、難以理解或者不甚清楚的疑難問題,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對教材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具有代表性的意見。此過程要一以貫之,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終生受益。

二、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1.化整為零。語言學習有效性在于它的重復性和延續性。只有”細水長流”式的反復操練才能保證語言使用和復現的高頻率。所以要指導學生把英語學習化整為零,即分散到被無謂耗費掉的小塊時間里去進行。

2.五官聯動。要想盡快背會某些內容,必須集中注意力。注意是心理活動的警覺性,也是對一定事物的選擇性。一些學生,有時在閱讀課文時,一邊讀,一邊想其他事情,這樣的心不在焉,即使讀上10遍,也不如聚精會神地認真讀一遍。有許多學生感到單詞難記。說自己讀了好多遍,還不能背誦。其原因一是出于被動心理,心理學表明強迫記憶是處在最差狀態下的。二是他們沒有調動身體的其他官能,主要是讀時注意力不集中。所以邊讀邊忘,收效甚微。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辦法是在朗讀時要設法排除各種干擾,集中注意力,做到”眼、耳、口、手、腦”五官聯動:用眼辨認單詞,熟悉句子結構;用耳聽音(語音,語調),理解文辭意義;用口讀(說)課文,但要注意不能只顧背生詞表中的詞,它只供初認,復習或查閱,并且朗讀要在理解后賦予感情地用心去讀,使文字就像說話一樣充滿生機與活力。抑揚頓挫,體會文中感情;用手寫或比劃一下生疏的詞,記住詞的構成;用腦思考,去理解和記憶所讀的內容。要想提高記憶效率必須高度專注,要做到五官同時到位,缺一不可。

三、以認知環節、學習過程為主要切入口

現代認知心理學表明,學習的認知過程就是一種信息輸入和處理的過程。在信息輸入和處理過程中,如何做到方式的最優化,則是學法指導的重要內容。因此,要把認知環節、學習過程作為英語學法指導的突破口。英語學習認知環節的三個基本層次,一是輸入,二是內化,三是運用。在輸入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復習與新知識密切相關的內容,學會質疑。在內化時,要指導學生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系,掌握固定表達方法,學會比較、對照,通過多聽、多讀、多練習和多模仿,把外在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新知結構,為輸出、運用做好鋪墊。在運用階段,要指導學生怎樣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交際,在實踐中領悟學法,同時也反過來促進前兩個層次的提高,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學法指導的另一個切入口就是指導學生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可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是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主動設定學習目標,擬定學習提綱,指導他們如何使用工具書和各種參考資料,提高吸收語言信息的能力。第二是適時地進行學法指導,抓住典型范例進行示范,讓學生從教師的教法中領悟學法。第三是啟發學生在自己學習的實踐中,有意識地注意學法的總結和提高。第四是組織學生交流學習方法,發揮群體效應,提高學習效率。

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指導學生養成朗讀背誦的習慣。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教學的基本手段。學英語就要背誦。

2.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我們在批改作業和試卷時感到很費神,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字體書寫不好,難以辨認。所以教師一開始就應要求學生養成書寫規范的習慣,不然壞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糾正了。這首先得從教師自身做起,要言傳身教。教師的板書要做到一絲不茍、格式規范、整齊美觀,讓學生感受到英語書寫的美感,在潛移默化中促使他們去模仿,練習。

五、指導學生靈活運用,示范“學”的規律

學習有法,但無定法,關鍵在于一個“活”字。在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善于靈活運用,而且能夠進行創新性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向學生示范下面的學習方法:

1.每天選擇兩篇難度適宜帶練習和帶答案詳解的英語文章或對話閱讀,根據字數的多少,定下閱讀的時間,將每分鐘閱讀的字數記錄下來,就能促進自己自覺地加快閱讀速度。同時糾正一些不正確的閱讀習慣。如:用筆、手或逐字逐行地指畫(讀出聲音),克服回視的習慣;遇到生詞,不要急于查字典,或跳過去或借上下文、語法點進行猜測理解句義。長期堅持下去,久而久之,閱讀速度就會加快。

2.用“選點突破”的方法指導學生單元總結:掌握一點常識,識記一些好單詞,品味一些好短語,摘錄一些妙句,重溫一段雅文,學習一種妙思。用這種方法進行單元復習,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對學生將來的閱讀和寫作,都會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古人云:”授人以魚,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不盡”。教的目的在于不教,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授學生以正確的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也是邁出外語教學改革切實有力的一步。

猜你喜歡
指導學法初中英語
“二元一次方程組”學法指導
淺談幼兒區域活動的指導與評價
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學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