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教學中啟發思維的認識與實踐

2016-07-30 18:04陳穎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思維課堂教學課堂

陳穎

摘 要: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要培養創造力首先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過說過:“真正的學校乃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笨梢?,有效地利用多種途徑和方法來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智慧的真正發展,是目前構成課堂教學技巧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和實踐,我對啟發式教學有了一定的認識和體會:

關鍵詞:英語教學;啟發思維

一、啟發教學的原則與要求啟發式教學

作為一種教學指導思想和總的教學方法,已為廣大教學工作者所熟悉。但啟發式教學并不是立竿見影,一用就能產生很大的效果的。由于許多教師沒有真正領會啟發式教學的實質,或者對啟發式教學方法與技巧運用不當或運用不純熟,在教學過程中會經常出現“啟而不發”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可能學生本身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能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對教師的啟發引導反應遲緩。二是可能教師的問題缺乏啟發性,所提的問題太抽象,太龐大,或者跳躍太大,缺乏循序漸進,致使學生的思維跟不上。為此,我認為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時,應考慮遵循以下原則:

1.關鍵性原則課堂上進行啟發式教學,教師要啟在關鍵上,啟在要害上。這就要教師分清主次,學會抓主要矛盾。一堂課是由幾個環節組成的,而每一個環節也必然有一個主要矛盾,教師在抓住一堂課的主要矛盾的同時,還要善于抓住課堂教學中每個環節的主要矛盾,找出各個環節不同的關鍵和要害,一個個“啟”、一層層“發”,環環緊扣,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形式相結合,列舉法、設問法、類比法、組合法、信息交合法等等思維方法相配合,這樣才會使啟發式教學的方法與技巧發揮應有的作用。

2.及時性原則進行啟發式教學,要像知時節的春雨,當需要時即發生,也就是說啟發要及時。而要做到啟發及時,就要注意創設“憤”、“悱”的情境。通過必要的設疑、鋪墊及一系列的啟發、誘導,把學生引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這時候,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高度緊張而活躍。這時,教師如抓住本質、在要害處稍加點撥,啟發的效果就會很明顯。要盡量避免超前啟發和滯后啟發。

3.實效性原則設計啟發式教學時,要充分了解教學對象的年齡特征,身心發展規律,已有知識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愛好等,做到講求實際、講求實效、啟而有發、問而有答、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在這里要注意兩點:一是要利用正遷移規律。即作為啟發的知識材料應選用大多數學生所掌握的,感知過的,同時又能在記憶中得到再現的,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啟發,一定會啟而有發,問而有答。二是鑒于每個學生的知識基礎,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性格、愛好不同,對不同學生,要注意運用不同的問題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異,不能用一個模式對待所有的學生。

4.雙向性原則雙向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發揚民主,創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課堂氛圍,做到在愉快、和諧的情境中進行多種形式的啟發。我們都知道,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為主體。但教師的“導”是為了引導學生正確的思維,而不是代替學生走路。教師要充分喚起學生主體意識的覺醒,使他們知道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要講求教學民主,講求雙向交流,真正做到啟而有發,問而有答,使啟發式教學發揮它應有的功能。否則,師生心理相悖,課堂氣氛壓抑,必然會影響學生的情緒,不利于啟發式教學的進行。要做到這一點光靠教師在課堂上的努力還不夠,還要靠教師平時與學生建立起來的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激情法課堂教學不僅有師生之間知識信息的傳遞,更有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那種明朗的、樂觀的心情有助于思泉噴涌,而郁郁寡歡、萬馬齊喑的苦悶心情則抑制人的思維。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像音樂指揮那樣激起學生的情緒,使之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從而為進一步啟發奠定良好的基礎。課堂上激情啟發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

1.通過放錄像、錄音或生動講述,使學生仿佛身如其境,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情不自禁地去思維、去探索。例如,我教“Air Pollution”一課時,我就放了一段關于污染的錄像,那些由污染產生的可怕的后果深深地觸動了學生,為我進一步啟發學生理解課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找一件能引起學生豐富想象的物品,使學生睹物思情,如英語課教“我的一家”時,教師讓學生拿出自己家庭的合影,然后用英語介紹,借以激發學生的家庭觀念及熱愛父母的心情。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如上“Life in the future”這課時,利用自制的CAI課件給同學看電腦在各個領域中應用的具體例子,使學生對電腦有了感性的認識,激發他們對本課的興趣,從生理學上來說,教師的自信、興奮、驚奇、贊嘆,對學生大腦兩半球神經細胞的活動起很大的作用。因而教師在課堂上要飽含感情,并通過自己健康向上的感情去感染學生,使他們從中受到鼓舞和鞭策,調動起思維積極性,體驗到成功的歡樂。

三、設疑法“疑”是探求知識的起點,也是啟發學生思維的支點

“設疑”是一個教師教學技巧的表現。南宋理學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币粋€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注意從“疑”入手,巧設懸念,啟發學生思維。換句話說,就是要善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善于引導學生生疑、質疑、解疑。應當指出的是,設疑不同于一般的課堂提問。它不是讓學生馬上回答,而是設法造成思維上的懸念,使學生處于暫時的困惑狀態,進而激發解疑的動因和興趣。例如,有一次講到介詞后動詞的變化問題,一學生說介詞后的動詞全部都要用-ing形式,于是我就在黑板上寫出一句子:The boy did nothing in the classroom but ,然后介紹but后用sleep還是sleeping?學生中大多數人都認應用后者。于是,我頗具哲理地啟發道:“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數人手中喔。這就形成了一個“懸念”,學生大腦皮層優勢興奮中心迅速形成,激起了解決問題的興趣與需要,然而,我并沒有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讓他們自己回家查資料。

四、研討法教師將啟發貫穿于講練中,通過循循善誘,步步啟發

調動全體學生的思維共同研究、討論、分析、解決問題或提出問題后組織學生自己分組討論,利用集體的智慧來解決問題。這一方法在理解課文和處理難點問題上較為常用且效果明顯,特別在用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面尤為有效。例如,我在上“Aswan Dam”一課時,待學生理解課文后我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問道:“一個國家花費了那么多時間和錢財建造這么一個大壩,應該如何充分利用呢?”然后讓學生討論。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提出了很多主意,我則時而給予鼓勵,時而提出反對意見使他們的思維更嚴謹,看問題更全面。

猜你喜歡
思維課堂教學課堂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