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綠色發展的路徑研究

2016-07-30 19:34李榮張蕓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文明理念綠色

李榮 張蕓

面對資源環境對發展日益增強的約束,我國學者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關注發展觀問題,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指導的綠色發展道路無疑成為理論界關注的熱點。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黨的十八大又將生態文明放在突出位置,將“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美麗中國,必須堅持綠色發展”。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指出:“如果仍是粗放發展,即使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目標,那污染又會是一種什么情況?屆時資源環境恐怕完全承載不了。經濟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強烈的不滿情緒上來了,那是什么形勢?所以,我們不能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僅僅作為經濟問題。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边@段重要論述直指生態文明建設的要害。

一、綠色發展的內涵

2002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一份題為《2002年中國人類發展報告:讓綠色發展成為一種選擇》的報告中闡述了中國生態環境發展狀況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明確指出了中國應選擇綠色發展之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把“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

綠色發展是在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文化、綠色新政等概念的基礎之上對于發展方式的總結和延伸,具有更全面的含義。從表面上看,資源環境問題是人與自然的矛盾所在,然而在人與自然關系的背后是經濟、社會、文化、觀念等方面的“復合”問題。綠色發展力求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兩者給予相同的重視程度。生態文明下的綠色發展不是就環境論環境,而重在診斷隱匿于工業文明的發展理念和生產生活方式之中的病因,要求通過發展理念、發展機制、發展方式的轉變從根本上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二、當前我國綠色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政府職能發揮不夠

當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不能適應綠色發展要求。職能轉變進程與生態社會建設速度不協調,尤其是地方政府未能及時處理好發展與生態之間的關系。綠色發展理念雖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但總體看來綠色發展理念對經濟、社會的協調作用還不是非常明顯。關于綠色發展,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但是這些政策措施在具體執行中發生了扭曲,未能對當前現狀的改變產生積極作用。執法不到位,監督體制不健全,事后監督比例大于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輿論監督的作用大于政府監督等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政府職能的薄弱。

2.法律法規亟待完善

綠色發展方式需要借助制度載體方可轉變為現實生產力。我國環境立法還沒有清晰的確立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導地位。環境立法與司法環節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市場主體的違法成本低,對于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缺乏必要的預防體系。環境法律條文缺乏必要的操作性,空洞、寬泛、不確定的內容較多。法律法規方面的不完善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當前綠色發展方式不合理,缺乏實效性的主要影響因素。

3.綠色市場尚未建立

綠色市場運行不暢是綠色發展理念推行的最大阻力。尤其在消費品市場中,一些沒有獲得專門機構認證、無綠色產品專用商標的產品大肆流通,甚至一些假冒偽劣的綠色產品在市場中也頻頻現身。這不但侵害了消費者權益,更為重要的是阻礙了綠色市場的整體發展,對綠色市場秩序形成沖擊。綠色發展目前在社會中已經形成普遍共識,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過程中對綠色產品也具有強烈的偏好,但是這不但沒有形成促進經營者開發綠色產品市場的正能量,卻給一些不法商家做虛假宣傳、假冒偽劣產品提供了便利。因此綠色市場機制不暢也已經成為影響當前我國綠色發展的一個重要障礙性因素。

三、實現綠色發展的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睂崿F綠色發展必須牢牢把握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的關系,生態文明理念應當成為綠色發展的精神指導。

1.加大生態環境治理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明確提出,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的要求,把改善生態環境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重點任務。具體做法如: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形成政府、企業、公眾治理的環境治理體系;推進多污染物綜合防治和環境治理,實行聯防聯控和流域共治,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等。通過這些具體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改善生態環境。

2.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建議》中強調,要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就要首先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強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增加森林面積和蓄積量。擴大退耕還林還草,加強草原保護。嚴禁移植天然大樹進城,引導各方面資金投入植樹造林。加強水生態保護,系統整治江河流域,連通江河湖庫水系,開展退耕還濕、退養還灘。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等多種措施來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3.推動低碳循環發展

要堅持節能減排,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機制,切實使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落到實處?!督ㄗh》中提出,控制碳排放,就要加強高能耗行業能耗管控,有效控制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碳排放,支持優化開發區域率先實現碳排放峰值目標,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同時要繼續抓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要繼續廣泛深入地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大力弘揚健康文明、節能環保的生產方式。

4.提高綠色發展意識

對生態環境保護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充分發揮電影、電視、圖書和報刊等輿論宣傳作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生態意識。樹立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近期利益服從長遠利益的統籌兼顧的大局觀;樹立資源有限,提倡節水、節能、減排、降耗的資源環境觀;樹立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產力,保護人類自己的人與自然和諧的發展觀。

歷史告訴我們,發展理念正確,才有國富民強;理念錯誤,終究會重陷衰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我國生態環境矛盾有一個歷史積累過程,不是一天變壞的,但不能在我們手里變得越來越壞,共產黨人應該有這樣的胸懷和意志?!蔽覀儽仨毶羁陶J識綠色發展的重要意義,堅決用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導一切工作,走綠色發展之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猜你喜歡
文明理念綠色
綠色低碳
請文明演繹
漫說文明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對不文明說“不”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中醫理念的現代闡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