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世界頂級舞臺上的“較量”:看中國制造如何從籍籍無名到萬人矚目?

2016-07-31 20:23康曉博
中國機電工業 2016年5期
關鍵詞:徐工巨頭產品

文 | 本刊記者 康曉博

一場世界頂級舞臺上的“較量”:看中國制造如何從籍籍無名到萬人矚目?

文 | 本刊記者 康曉博

從第一次走出國門時的“蓬頭垢面”,到如今的“萬眾矚目”;從當初與國際巨頭的“望塵莫及”,到如今的“面對面打拼”,徐工集團在其國際化過程中所經歷的這一切,某種程度上既是“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的一個縮影,又是這其中為數不多的、可供借鑒的典型。

1992年徐工首次參加德國寶馬展

1992年的某天,當張晶明來到德國慕尼黑寶馬展的現場時,他那復雜的心情似乎很難用一兩個詞匯來準確形容——鱗次櫛比的國際巨頭們擺出了浩浩蕩蕩的陣勢,向熙熙攘攘的人群展示著他們最頂尖的工程機械產品,龐大的體型、漂亮的外觀、卓越的性能、凌厲的氣勢……這一切都讓這位剛剛走出國門不久的銷售經理無比震撼;而與這些盛大亮相的國際巨頭相比,他所在的展臺則顯得過分簡單了——展位面積只有十平米左右,沒有產品實物,只在墻上放了幾張產品圖片,地上擺著幾把椅子。這讓他不禁有些自慚形穢。

一種孤獨感也隨之襲來——在這狹小的空間里舉目四望,映入眼簾的全部都是國際品牌,沒有一個國內同行的身影??粗古_上“徐工集團”幾個孤零零的漢字,他的內心似乎又升騰起另一種情愫:盡管與眼前這些國際巨頭企業之間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但徐工——這家彼時已在國內稱雄的企業,畢竟還是代表著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勇敢走出了國門,在慕尼黑寶馬展這個世界工程機械產業最頂級的舞臺上亮了相?!安还茉趺凑f,這算是一個開端,一個中國工程機械產業走向世界的開端?!睂τ谖磥?,他的心里生出了一種分外強烈的期待。

作為徐工集團的董事長,王民對于這次鼓起勇氣的簡單亮相,也記憶猶新。他曾數次頗為感慨地回憶起這幕場景,并將其描繪為“蓬頭垢面、篳路藍縷”?!澳菚r候產品真的是走不出去。無論是外觀、可靠性還是技術水平,和世界工程機械強國相比,我們的產品真是不能看?!睉鸲返募で樵谒牡仔苄苋计?,熾烈的理想或許也正是在那時深深種下——“在世界高端裝備制造的舞臺上,一定要有一個來自中國的民族品牌!”

這一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剛剛在中國得到確立,改革開放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這一年,許多日后蜚聲海外的中國企業都還在摸爬滾打之中——一直以代理國外品牌為主的聯想自有品牌微機剛誕生不久;華為還要有四年時間才會“被逼”邁出國際化步伐;而一心想要用“先難后易”方式來征戰海外市場的海爾集團,正試圖叩開德國大門……與徐工集團一樣,這批最早放眼全球、鼓足勇氣邁出國門的中國企業,在跌跌撞撞地來到世界舞臺上時,幾乎都是一副“蓬頭垢面”的容貌——舞臺中央離他們很遠,聚光燈打不到他們身上;國際巨頭們的實力似乎比想象中還要強,讓他們不敢正面抗衡……于是,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這些國際市場最早的開拓者都更像是一個驚訝無比的觀眾,而不是一個身懷絕技的主角。

當然,這一切都已是二十四年前的事情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早已發生。

從“望塵莫及”到“面對面打拼”

一直在海外一線市場打拼的張晶明在很大程度上見證了徐工集團從“蓬頭垢面”到“萬眾矚目”的巨大轉變?!耙郧皠e說是在歐洲這樣的高端市場,即便是在東南亞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市場,我們的產品也沒有競爭力。那個時候‘中國制造’剛剛開始走出國門,外國人與我們接觸時,都先問我們是不是日本人、韓國人、香港人、澳門人,沒有人會問我們是不是中國人,根本看不起中國人和中國產品?!比缃褚咽切旃ぜ瘓F進出口公司歐洲部部長的張晶明不無痛心地回憶道,“不僅看不起中國人和中國產品,甚至連經銷中國產品的外國經銷商都看不起!”他的語氣中有著一股深沉的無奈和悲壯。

而現在,情況已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無論走到哪里,他總能聽到當地客戶對徐工產品的贊賞。在土耳其,徐工的挖掘機高效率連續工作十個月,完成了一年的工作量,且沒有出現任何問題,為當地客戶創造了巨大的價值。他們對張晶明由衷贊嘆道:“你們徐工的產品質量很好,跟小松、沃爾沃等國際巨頭不相上下,甚至效率要更高!”;挪威的某個地區由于緯度很高,天氣很冷,夏季時幾乎沒有黑夜,當地客戶對他說:“真沒想到你們中國的產品能夠賣到我們這個‘世界角落’里來;更沒想到的是,你們的產品性能非常好,能夠完全適應我們這個地方的嚴酷環境!”;甚至像德國、瑞典這樣的“工程機械王國”,徐工產品也憑借優異的表現和良好的性價比順利進入,并受到當地客戶的諸多好評?!翱梢哉f,現在我們的產品已經可以與歐美產品同臺競技了,我們很自豪!”張晶明不無感慨地對《中國機電工業》說道?;貞浧鹱畛踝呦蚝M馐袌鰰r所遭遇的種種艱辛,再對比如今的贊不絕口,他甚至會在某些瞬間產生“悲喜兩重天”的感覺。

而在慕尼黑寶馬展這個群雄畢至、全力競逐的頂級舞臺上,徐工也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舞臺一角里的“觀眾”了。自1992年首次參展之后,徐工每一屆寶馬展都不會落下,堅定不移地走國際化發展之路。而隨著自身實力的迅速提升,徐工的展臺越來越大,越來越居于核心位置;一臺臺性能強悍、耀眼奪目的產品取代了當初的圖片;所展出的產品也被人潮包圍——這其中,有許多參觀者來自國際巨頭企業?!斑@些國際巨頭會來研究徐工的產品,會跟我們的技術人員溝通交流,甚至會感到很緊張!從當初的‘望塵莫及’,到現在的‘面對面打拼’,徐工已經成為這些國際巨頭企業的競爭對手;而我們一直在伺機挑戰國際巨頭,隨時準備將他們挑落下馬!”徐工機械總裁助理、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劉建森不無豪情地對記者說道。

劉建森并未夸口。事實上,徐工集團將國際巨頭“挑落下馬”的例子,這些年屢屢上演。最近的一次,發生在巴西市場。

今年年初,在巴西朗多尼亞州的州政建設公開招標中,徐工同卡特彼勒、沃爾沃、凱斯、戴納派克等國際一線品牌展開了激烈競爭,最終憑借優質的產品成功將眾多國際巨頭擊敗,拿下56臺工程機械的大單。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徐工能夠戰勝跨國巨頭主要不是靠價格優勢,而是靠絕佳的產品質量——徐工的產品只比卡特彼勒等國際巨頭的低了一點點,所以當招標公示出來之后,一些國際巨頭感到非常詫異。他們感到不可理解的是,為何自己的產品價格明明沒比徐工高多少,最終卻是徐工中標?當地政府給出了這樣的答復:“徐工的產品我們用過,完全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產品質量很好!”

“捷報”傳到徐工總部時,王民感到很高興。在他看來,在這場與眾多國際巨頭的對陣中,徐工不僅取得了勝利、斬獲了訂單,更取得了另一種意義上的成就——這意味著,徐工在巴西市場上的高端品牌形象開始形成。而這,一直是全體徐工人努力的方向——登上世界工程機械產業的最頂峰,讓徐工真正成為一個受世人尊重的品牌。

從當初的不被重視、不敢與國際巨頭正面抗衡,到如今與國際巨頭短兵相接、讓其“十分緊張”,徐工集團憑借著堅定的意志和執著的修煉迅速提升著自身的實力,正越來越接近心中的那座頂峰。

一個響當當的中國高端裝備制造品牌,正在群雄競逐的國際舞臺上,呼之欲出。

自1992年首次參展之后,徐工每一屆寶馬展都不會落下,堅定不移地走國際化發展之路。

徐工參加2010年德國寶馬展

徐工參加2013年德國寶馬展

國際化“三步走”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國際化,那是沒有未來的?!蓖趺裨鵁o數次這樣對徐工人強調道。

自1992年第一次踏出國門,徐工集團就再沒走過回頭路,而是在重重困難中砥礪前行,奮勇開拓國際市場。這番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迄今,徐工產品已覆蓋全球174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外擁有280多個一級代理商,并連續25年保持行業出口額首位;目前,徐工集團9類主機、3類關鍵基礎零部件市場占有率居國內第1位;5類主機出口量和出口總額持續位居國內行業第1位;汽車起重機、大噸位壓路機銷量全球第1位,光芒四射的“徐工金”在世界各地盛情綻放。這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帶頭大哥”不僅在國內引領了行業的發展潮流,更在進軍海外市場的征途上扛起了大旗,讓“中國裝備”遍布全球,有口皆碑。

那么,徐工集團究竟有著怎樣的國際化歷程?又是如何取得這番成就,成為一個令國際巨頭們十分緊張的競爭對手?

王民將徐工集團的國際化歷程總結為三階段:“產品走出去;人員走出去;資本走出去?!?/p>

“一開始走出國門,我們就是簡單的產品貿易,通過郵件和傳真訂合同,將產品銷售到海外;再后來是人員走出去,我們在海外開始設立辦事處,建設海外經銷商體系”,劉建森頓了一下,對記者說道:“2010年,迎來了質的變化。從這一年開始,我們進入資本走出去的階段,進行綠地投資、跨國并購,國際化開始全面鋪開,具備了更高的水平和能力?!?/p>

事實上,早在2007年9月,徐工集團在波蘭的裝配廠就破土動工,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于2009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徐工在海外布局和產業化上做的第一次嘗試。波蘭組裝廠的投產,對周邊市場起到很好的輻射作用。于是,徐工在2010年加快了“資本走出”的步伐,通過一系列雷厲風行的動作,全方位布局國際化,迎來了“質的飛躍”:2010年全資收購荷蘭AMAC公司;2011年至2012年全資收購德國FT公司,向整合全球資源邁出了第一步;2012年,徐工集團大動作頻頻,不僅將德國老牌混凝土機械設備制造商施維英收歸賬下,還在巴西正式奠基了徐工巴西制造公司;與此同時,徐工又連續出手,在烏茲別克斯坦、馬來西亞、波蘭、哈薩克斯坦等多個國家建設了合資工廠和組裝廠……

嘉賓共同為徐工歐洲公司奠基

由于各國的氣候環境、地貌特征、經濟社會形態各不相同,文化民俗差異巨大,在開拓海外市場的過程中,王民深感徐工必須要堅定地奉行“本土化”戰略——不僅要在當地投資建廠,更要注重在當地形成研發能力和服務能力。因此,在布局產業基地的同時,徐工還同步推進研發機構和營銷網絡建設。在歐洲、美國、巴西等地,徐工建有海外研發中心,“靠近客戶搞研發”;在營銷體系方面,徐工已建成了優質而高效的全球營銷網絡,在海外擁有280多個一級代理商,并建有密集化、網絡化的備件中心,能夠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正是靠著這種“接地氣”的研發和貼心周到的服務,如今在世界各地,隨處可見耀眼的“XCMG”和光彩奪目的“徐工金”:在卡塔爾,徐工的產品正在全力參與建設2022年世界杯足球賽場館;在泰國,徐工的產品正在助力該國水電項目建設;在老撾的礦開發、印尼的鐵路建設、土耳其的管線施工、埃塞的機場建設等項目上,徐工產品都是當仁不讓主力軍,為促進世界各地的經濟發展,貢獻著力量。

為了將分散在各地的經銷商、制造工廠、研發中心等一個個“點”統籌凝聚起來,徐工集團還加快了區域運營中心建設和信息化體系建設——在阿聯酋、新加坡等國家建立集產品展示、采購供應、培訓和倉儲物流等功能的綜合性區域運營中心,提供綜合性、高質量的服務能力;搭建海外備件協同管理平臺,實現工廠、進出口公司、海外備件中心和備件倉庫的互聯互通與資源共享;通過海外“400”服務專線,促進綜合服務體系網絡化、現代化和備件銷售高效率、多渠道化……這種統籌凝聚使得徐工集團在拓展市場的過程中具備了無可比擬的戰斗力。

李克強總理參觀徐工起重機產品

而徐工巴西公司可以被看作為徐工出征海外市場、進行“本地化”融合的最佳案例。2014年6月,徐工巴西制造基地成功下線了首批產品,標志著徐工海外第一個綠地建廠的項目正式竣工。從零部件下料、成型到結構件及總成的焊接、機加工、涂裝到整機的裝配、試驗,全套生產都可以在巴西自主制造;巴西研發中心通過與徐工研究院、各大事業部通力合作,保障了產品更加適應當地工況、更加符合當地用戶的需求;遍布巴西各州的營銷、服務網絡可以為當地客戶提供更加及時有效的服務……不僅如此,徐工巴西公司還與當地政府、當地人民以及當地經銷商、最終用戶形成了緊密融合的關系,這一方面為當地人民創造了巨大價值,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徐工凝集海外人才、進行國際化管理的能力,實現了雙贏。2015年5月,李克強總理到訪巴西,參觀了在里約熱內盧舉辦的中國裝備制造展覽會。他饒有興致地觀看了徐工的起重機等產品,并聽取了徐工巴西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巖松的匯報。在了解了徐工在巴西的發展情況之后,他不禁稱贊道:“徐工集團在巴西做得很好,你們要爭取更好!”

另外一個典型案例,是施維英公司。作為一家有著80多年歷史的老牌混凝土設備制造商,施維英無論是在產品制造還是技術創新上,都有著世界最一流的水平;但是,因為其是家族企業,管理上比較落后,所以在金融危機襲來之際難以抵擋,陷入巨額虧損之中。在將施維英收歸帳下之后,徐工迅速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變管理模式、調整產品結構和市場布局、降低運營成本……經過這一系列雷厲風行的改革舉措,2015年,施維英成功扭虧為盈?!拔矣浀煤芮宄?,當初我們收購的時候,我去施維英的生產車間里看,只見整個廠房空空蕩蕩的,只有兩臺設備在進行裝配;現在的生產異常繁忙,兩班人輪流倒,中間都不停的?!蓖趺裨谡劶笆┚S英的變化時,不無興奮地說道。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正是因為徐工集團先進管理經驗的及時注入,才使得施維英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轉變。不久前,施維英剛剛下線了全球首臺采用多級同步伸縮弧形支腿技術和液控智能臂架技術、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65米混凝土泵車,王民親自去參加了產品下線剪彩。而就在這臺車剛剛試制完成時,就已經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5臺訂單。

從剛走出國門時的簡單貿易,到后來的“人員走出去”、建設海外經銷網絡,再到如今的海外投資、“本土化”發展、當地化研發、輸出管理經驗……徐工集團的國際化水平已在多個維度、多個層次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海外市場上的扎根越來越深——業內有這樣一個判斷一家企業國際化水平的標準,即如果一家企業的海外營收能夠占到其總營收的三分之一以上,那么這家企業就可以被稱為是一家國際化的企業?!安话ㄐ旃ぴ诤M飧鞯氐墓S、基地的收入,僅就徐工產品的出口來說,我們目前就已經接近這個數字了;如果把海外各地的營收算進去,肯定遠遠高于這個數字?!眲⒔ㄉ粺o風趣地說道:“因此可以說,徐工早就可以算是一家國際化的企業了?!?/p>

但王民的目光顯然不止于此。他為徐工的國際化發展制定了這樣一個目標——“國內國外兩個市場要做到五五開,各占50%”。

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徐工集團不僅要在發展中國家市場大力開拓,更要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全力以赴,全面展開與國際巨頭的抗衡,搶占他們的市場!

“閃亮慕尼黑”

2016年的慕尼黑寶馬展即將在不久之后開展。徐工集團各參展單位目前都在積極“備戰”,準備再次在這個世界工程機械最頂尖的舞臺上,與國際巨頭企業們一較高低。

事實上,在中國企業進軍海外的征程中,歐美等發達國家往往是最難也是最后被“攻破”的一站。以華為為例,其所采取的國際化戰略為“先易后難”、“農村包圍城市”,在非洲、拉美、中東等發展中國家市場經過長達十年的磨礪之后,2006年前后,華為才陸續登陸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

與大多數中國企業一樣,徐工大體上也是走的“先易后難”模式。已在歐洲市場一線打拼了十多年的張晶明告訴記者,歐洲客戶有著十分嚴謹的消費理念,對產品的質量、性能、技術水平等有著“精細而嚴苛”的要求,所有進入到歐洲市場的產品必須先要經過嚴格的CE認證?!耙胱龊脷W洲市場,你必須要有非凡的毅力、堅定的信心、強大的耐心,要堅守誠信、耐得住寂寞,一點一滴、扎扎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說實話,要想真正被歐洲客戶認可和接受是很難的,所以我建議一般的企業不要去嘗試歐洲市場——如果你的制造能力、技術水平、服務能力達不到,那你最終的結果可能得不償失!”他語重心長地對《中國機電工業》記者說道。

“這一次的寶馬展,我們將展出兩款產品,一款是XCA100四橋百噸級全地面起重機,這是我們全球首發產品;另一款是RT55E越野輪胎起重機。這兩款產品的質量水平和技術實力均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可以說將在各個市場上與國際巨頭的主力產品‘硬碰硬’!”徐工起重機械事業部副總經理單增??粗浾?,豪情滿滿地說道。

他具體介紹說,這兩款產品是徐工站在全球最高頂點、按照全球最為嚴苛的標準、耗時兩年時間研發打造的。并且,這兩款產品全部為正向自主研發,從零部件、子系統一直延伸到產品開發平臺,擁有多項獨創的核心關鍵技術。以XCA100為例,這款產品擁有大載荷單橫臂獨立懸架系統和雙臂銷插銷伸縮系統等核心關鍵技術,起重性能要比國際巨頭的同類產品高出5%到10%。

徐工鏟運機械事業部也將在本屆寶馬展上祭出“殺手锏”——他們將展出三款裝載機:LW1100KN、LW800KN和LW180KN。其中,LW1100KN也是全球首發產品。

“說實話,以前我們想到歐洲市場,內心會有恐懼心理;但是現在,我們就是要瞄準歐美市場,堅定不移地從中低端走向中高端。許多人都覺得市場需求減少了,但是同時也應該看到,市場需求的層次、內容、內涵卻在提高,你只有和國內對手拉開差距、走出差異化,向卡特、小松等等國際巨頭對標學習,和他們競爭,這樣才能提升自己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徐工機械副總裁、鏟運機械事業部總經理楊東升意味深長地說道。

LW800KN、LW1100KN這兩款產品可謂是徐工研發團隊雄厚實力及前衛研發理念的一次集中體現。在其研發過程中,徐工以進口產品為標桿展開前沿技術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取得了重大技術創新成果——在整機集成創新設計方法、工作裝置機構的全局優化設計、傳動系多功能匹配控制系統與高可靠性設計方法、大噸位裝載機被動安全結構設計理論與方法、新型翻車保護結構及其設計方法等方面進行技術創新,形成徐工專有核心技術;這些核心技術與方法的成功研究和應用,極大提升了裝載機的技術性能和工作可靠性,其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全部達到、部分超過了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完全滿足了高強度、惡劣工況及持續作業施工要求。

“要想在高手林立的裝載機市場中脫穎而出,必須要走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是‘抓兩頭’:一頭瞄準大噸位,走高端化、大型化路線,替代進口;另一頭盯緊小型化,向多功能化發展。中間噸位的產品目前競爭異常激烈,產品的附加值不高?!睂τ阽P運機械未來的發展戰略,楊東升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不久前,在徐工大噸位裝載機智能化制造基地,徐工鏟運機械事業部剛剛發布了“鏟運生態+”暨V系列新產品。楊東升在發布會上對“鏟業生態+”的內涵做了細致說明:即“由徐工聯合上下游,構建面向客戶、經銷商、供應鏈、競爭者以及其他相關參與者的全生態商業網絡組織,以期形成更強的創新力,并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為客戶及各相關方提供更高價值,讓生態體系成員共融、共生、共進?!边@既是徐工集團積極踐行“供給側改革”的表現,又為整個行業提供了一套有利于各方發展和價值提升的全新思路。

而成立時間不長的徐工挖掘機械事業部,則展現出了異常迅猛的發展勢頭:不僅在短時間內做到了國內領先,產品更暢銷中亞、南美、非洲、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市場和歐洲、北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廣泛贊譽。

剛剛送走一位印尼客戶的徐工挖掘機械事業部副總經理張宏不無興奮地對記者說:“現在我們的市場形勢很好,小型挖掘機產品已經賣斷貨了!”而即便在世界工程機械產業普遍遭遇下滑困境的大環境下,徐工挖掘機也迎來了逆勢增長——2015年產品出口大幅增長40%!

除了過硬的產品質量和絕佳的技術水平,徐工挖掘機產品尤其注重從不同地區的客戶需求出發,設計和研發產品。一位技術團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年為了進軍北美市場,他們專門組成了一個團隊在美國和加拿大地區待了很長時間,與當地代理商、用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最終研發出來的產品完全滿足客戶需求,大受好評。

4月11日上午10點45分,徐工展臺舉行開幕式,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等領導和嘉賓出席

這一次,徐工挖掘機械將派出兩款產品“征戰”慕尼黑寶馬展:有“城鎮精靈”之稱的XE35U和號稱“全能機王”的XE210C。這兩款產品也是徐工挖機從客戶需求出發,針對歐美用戶推出的匠心之作——XE35U采用了“無尾型”設計,更加靈活,可以在狹窄的空間里自由作業,更加適合歐美等城鎮化程度比較高的市場;XE210C通過自主開發多功能機具智能控制系統,增加輔具選配模式,實可現破碎、剪切、清除、壓實、銑刨、推運、夾送、抓取、鏟刮、疏松、吊裝等多種作業,真正的達到一機多能,滿足歐美市場用戶對產品多功能性的需求;此外,為了增強設備的可維修性,降低客戶的維修成本,這兩款產品還增加了“駕駛室側翻”功能,不留維修死角;而在一些十分細節的方面,徐工的挖掘產品也從客戶需求出發,做出了改進——比如,加大手柄的硬度,給客戶帶來更好的手感……

此外,在即將上演的慕尼黑寶馬展上,“城鎮精靈”XE35U還有著一項特殊的使命——現場表演“螺母塔”和“沙里淘金”兩個節目?!半m然操作已經很熟練了,但我們的工作人員仍不放松,還在加緊練習?!睆埡晷χ鴮Α吨袊鴻C電工業》記者說道。即將上演的這兩場精彩有趣的表演無疑令人頗為期待。

與徐工挖掘機械事業部類似,成立時間不長的徐工基礎公司同樣有著異常迅猛的發展速度——在正式成立不到六年的時間里,徐工基礎的營收業績成倍成倍地增長,從最初的2億元猛增至24億元。其旋挖鉆機、水平定向鉆等產品不僅遙遙領先國內同行,更在海外市場步步緊逼國際巨頭。

徐工基礎公司副總經理張忠海告訴記者,作為國內首家實現旋挖鉆機自主研發、生產,并穩居樁工市場占有率第一的生產商,徐工基礎公司這一次將攜“金剛戰士”——XR220DⅡ旋挖鉆機強勢亮相慕尼黑寶馬展。該款產品是徐工集團多年專業從事樁工機械研發的成果,廣泛地吸收了國內外先進技術,并采用國內一流的先進制造手段,品質優秀,可靠性高。此外,XR220DⅡ旋挖鉆機還采用了全套管施工工藝,實現了施工全程無泥漿作業,更加綠色環保。

事實上,XR220DⅡ旋挖鉆機此前已經出口至哈薩克斯坦、敘利亞、土耳其、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憑借其低油耗、套管施工能力強、鋼絲繩使用壽命長、安全可靠性高、易于維護保養等一系列特性贏得了國內外廣大用戶的認可,助力了土耳其熱電廠工程、敘利亞工廠建設、阿勒橋梁建設等一系列國際工程項目的綠色施工和高效建設。不過,令張忠海感到痛心的是,目前國內的施工單位大多還停留在“泥漿護壁”的時代,一味追求降低成本而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笆褂猛甑哪酀{亂排亂放,流到下水道里會產生堵塞;流到農田里會破壞莊稼作物;流到河流里會產生嚴重污染……在香港、歐美甚至俄羅斯,這種施工方法是絕對不允許的,而國內卻還在使用這種落后的、污染嚴重的施工方法!”張忠海不無憤慨地說道。他期望著徐工的XR220DⅡ旋挖鉆機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助力國內的綠色施工和綠色建設,改變過去那種污染極大的施工方式。

徐工隨車起重機公司在徐工集團內部雖然體量不大,但卻一直有著較高的盈利能力,為整個集團的發展輸送著強勁的動力。而且,在進軍海外市場的征程中,其所采取的策略也十分獨特。

“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市場,我們所采取的都是‘雙品牌、雙渠道’模式”徐工隨車公司總經理孫小軍笑著對記者說道,“既有我們自己的渠道,也有各大汽車廠商的渠道,從而形成了合力,實現了彼此的雙贏?!?/p>

孫小軍一直對公司員工強調,隨車起重機產品更應該被看做是“汽車產品”而不是“工程機械產品”——盡管從其形態上來說,都是上身吊機加上汽車底盤?!叭绻蚱嚳繑n,成本控制就會很好,抗壓能力也會更強?!睂O小軍解釋道。

而這樣的產品形態也決定了隨車起重機的“定制化”屬性——客戶可以自由選擇汽車底盤,上身的吊機也可以為其量身定制?!按送?,如果把吊機裝在火車上,就會成為鐵路吊;如果裝在輪船上,就會成為輪船吊??傊浅l`活多變?!睂O小軍不無幽默地對《中國機電工業》說道。

此次慕尼黑寶馬展,徐工隨車公司將要參展的產品是SQZ200K型隨車起重機。這款產品采用了徐工自主研發的智能控制、臂體減震、防傾翻等多項技術,并加入了多輔具,可以接入液壓剪、抓具等多種工具,實現一機多能?!捌渚C合性能完全不亞于國際巨頭的產品,可以與之一較高低!”孫小軍信心滿滿地對記者說道。

以上九款產品組成了徐工集團出征本屆慕尼黑寶馬展的強大 “方面軍”——這些設備全部通過嚴苛的CE認證,達到了歐III、歐IV標準,其中許多都是針對歐洲市場專門設計、研發,將在幾天之后隆重亮相,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一線品牌同臺競爭。

而經過二十多年的扎實修煉和強勁發展,如今的徐工集團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的震驚而無奈的“行業小兄弟”了;聚光燈已經打到它龐大而健碩的軀體上,其在舞臺中央的亮相往往會引來不少國際巨頭一片驚羨的目光——甚至,在最近幾屆的參展過程中,徐工都會現場受到客戶的熱捧,并當場與客戶簽約訂單。這已足見徐工集團在慕尼黑寶馬展這個世界工程機械頂級舞臺上的實力。

或許對于許多人來說,徐工集團在二十四年前那次慕尼黑寶馬展上的簡單亮相,已成為永久的過去時了;但王民似乎從來不曾遺忘過那個只有圖片、沒有實物的小角落。無數次地,他曾這樣對徐工人說道:“我們能力有限、精力有限。以我們的智慧,如果能夠為世界貢獻一個來自中國的高端裝備制造品牌,就無愧這一生了?!?/p>

帶著這樣的信念,徐工集團在國際化之路上,正堅毅而執著地奮勇前行——其步伐越邁越大,扎下的跟也越來越深;而當初曾設想了無數次的那個遠方,已不再遙遠。

猜你喜歡
徐工巨頭產品
海里的巨頭蝌蚪
豬價再降下去 巨頭也挺不住了?
科技巨頭的未來:科技巨頭為何應該害怕歐洲 精讀
石油巨頭與環境:石油巨頭與氣候變化的真相 精讀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徐工XW1300C大型挖掘機
徐工引領中國筑路機械行業30年大發展
徐工GR190平地機
全球首臺LNG平地機在徐工榮耀首發
新產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