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論嵇康與《廣陵散》

2016-08-01 15:27鐘錚
人間 2016年21期
關鍵詞:廣陵散嵇康古琴

鐘錚

(洛陽文化藝術學校,河南 洛陽 471000)

簡論嵇康與《廣陵散》

鐘錚

(洛陽文化藝術學校,河南 洛陽 471000)

《廣陵散》是一首展現被壓迫者反抗暴君的斗爭精神與戰斗意志的樂曲,嵇康在臨刑前演奏《廣陵散》來表達自己對黑暗政治的深惡痛絕。

嵇康;《廣陵散》;斗爭精神

嵇康(公元224-263年),字叔夜。三國魏譙郡铚縣(今安徽省濉溪縣臨渙鎮)人。三國時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和音樂家。是以阮籍、向秀等七人所組成的魏晉竹林七賢之中的代表人物。嵇康被公認為是高標脫俗的竹林隱士。無論是在思想和生活上都提倡“自然”,反對禮教。也正是因為這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精神最終招致了當時打著儒家禮樂旗號的司馬集團所帶來的殺身之禍。

一、嵇康招致殺身之禍的原因

嵇康出生在儒學世家,由于父親在其年幼時早逝,所以嵇康由母、兄(姓名無考)養育長大。成年后,一直寄居在河內山陽(今河南焦作一帶)。嵇康是曹魏宗室的女婿,妻子是曹操之子魏沛穆王曹林的孫女。曾出任過曹魏的郎中、中散大夫。這一點對嵇康后來的命運有一定的影響。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死,年僅三十五歲。繼位的是曹芳,因尚且年幼,故命曹爽和司馬懿二人輔佐,不料司馬懿此人慣用計謀,最終扶持自己的兒子司馬師上臺,司馬師病死后其弟司馬昭上臺,日謀代魏??娠祬s無法忍受司馬氏打著虛偽的禮教旗號,背地卻干著弒主篡位這種骯臟事的黑暗政治。他不懼威逼,不為利誘,對于這樣的黑暗現實政治給予了尖銳的批判,誓將反明教的斗爭進行到底。也正是這樣才為他招來了殺身之禍。

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呂巽因奸淫弟婦徐氏之事泄露,心懷鬼胎,反誣告呂安對母親不孝,為此呂安蒙冤被捕,流放邊疆。嵇康一向與呂氏兄弟友善,為此出面調停。在《世說新語》中是這樣記載的:“稽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畢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于今絕矣!”太學生三千上書請以為師,不許。嵇康臨刑時,顧視日影,索琴彈奏一曲《廣陵散》,悲嘆道:“《廣陵散》于今絕矣”,演奏完后,神色自若,淡定就義。心中雖有無限的遺憾,但對這樣的結局也早已感悟。

二、嵇康臨刑前為什么會選擇演奏《廣陵散》

《廣陵散》,“廣陵”所指之地是今天的江蘇揚州,“散”則為一種樂曲體裁,先秦時已有,有別于宮遷宴會與祭祀時的雅樂。北宋《琴書·止息序》對《廣陵散》的描寫可謂神來之筆:“其怨恨凄惻(感),即如幽冥鬼神之聲。邕邕容容,言語清泠。其變態之強烈,令聽者感到內心冰炭交加,升天墜地。其為音樂藝術,信可如此,而今日之琴曲,唯《廣陵散》可當之?!?/p>

全曲分為六大部分,總共四十五段。每段均以小標題冠名,如“取韓”、“順物”“因時”、“投劍”、“悲志”等。樂曲講述的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勇士聶政,刺殺韓王的故事。聶政仗劍只身前往韓國邑都隨后刺殺成功。為了避免有人認出自己最后將劍指向了自己,割面,剜眼,剖腹。在《戰國策·唐睢不辱使命》中,曾被唐睢稱贊為不弱于秦王“天子之怒”的“士之怒”?!奥櫿添n傀也,白虹貫日?!边@彩虹驚險晴空的景象無疑是在預示著聶政刺韓相是順應天命??梢?,聶政的行為在當時是多么的英勇和強烈地具有反抗精神。在《廣陵散》這首樂曲的前半部分怨恨凄惻,處處流露著對聶政最終的命運的悲切之情,后半部分則是慷慨激昂充滿了對實事不滿的悲憤,對暴君壓迫的反抗斗爭情緒表現的淋漓盡致。

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廣陵散》的這種反抗精神與戰斗意志,才選擇了《廣陵散》。同樣是道不盡的悲憤,又是同樣以不同的方式勇敢的對抗黑暗的政治,難怪嵇康會對《廣陵散》如此鐘情,在他臨刑之前這生命的重要時刻,面對黑暗政治的迫害,他沒有掙扎、沒有畏懼,而是選擇以《廣陵散》來為生命畫上最終的句號。這其中既有如聶政刺韓王時的滿腔仇恨,又有似聶政這般激烈英勇地與惡抗爭,這也就是嵇康為什么會在生命結束的重要時刻選擇《廣陵散》的原因了。

三、《廣陵散》成為千古絕響的意義

《廣陵散》樂曲中的“大序”、“正聲”、“亂聲”與漢魏相和大曲中的三部曲式“艷”、“趨”、“亂”不謀而合,由但曲發展而來,這標志著古琴作為器樂演奏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它的結構之大、技巧之復雜以及每段配以的小標題,在對古琴藝術的發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在琴曲內容的表達方面,《廣陵散》古琴史上少數具有如此慷慨激昂描寫激烈的戰爭場面的代表作之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廣陵散》另一個可以傳承下來的原因就是其在古琴文化上的作用。人們常說是嵇康臨刑的彈奏成就了《廣陵散》,使之成為了千古絕唱,又是《廣陵散》成就了嵇康“任自然”的絕響。嵇康之死可謂是當時眾名士之死的一個高潮,他象征著時代的一種精神,高志、風雅、才華、脫俗。諸多后世文人都以能聽、會彈《廣陵散》作為榮耀和高雅舉止的表現。詩人王績在其《古意》中這樣寫“前彈《廣陵》罷,后以《明光(一作光明)》續。百金買一聲,千金傳一曲。世無鐘子期,誰知心所屬。這種精神層面的追求往往比所奏的、所聽的琴曲本身內容和感情來的重要??梢哉f嵇康的自然、脫俗的精神境界透過《廣陵散》,在以儒道兩家審美思想為主的古琴文化中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廣陵散》能夠流傳至今,成為千古絕響,另外還體現在后世的文學方面的重要價值?!皩o不朽言,遂托《廣陵散》?!憋邓篮?,《廣陵散》成為后世文人對生命理解的投射。無論是“散度廣陵音,摻寫漁陽曲。別鶴悲不已,離鸞斷還續”、“層閨橫綠綺,曠席緬珠纏。楚調廣陵散,瑟柱秋風弦”中將《廣陵散》同《漁陽曲》和天下名琴綠綺放在一起表現悲傷,還是《讀曲歌》第四十六首:“黃絲咡素琴,泛彈弦不斷。百弄任郎作,唯莫《廣陵散》”都足足地讓人感受到那一份淺淺淡淡地“痛哉悲哉”的文人情懷。

一代一代的文人名士們認真思索著它的含義,并從中尋覓著對于嵇康《廣陵散》最終的,屬于自己的理解。這也正是我們所追尋的嵇康精神,我們所探尋的《廣陵散》的真正價值。

[1]沈海波譯注.〈世說新語 雅量〉 [M] 北京:中華書局,2009。

[2]《御定全唐詩》卷三十七《古意六首》,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明)曹學佺輯:《石倉歷代詩選》明曹學佺編 卷八 王僧孺《詠搗衣》,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4](明)張溥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七十六《樂府·齊明王歌辭七首》(應司徒教作以下五言)《散曲》,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明)梅鼎祚撰:《古樂苑》卷二十四《讀曲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B235.3

A

1671-864X(2016)07-0072-01

猜你喜歡
廣陵散嵇康古琴
國家非遺 古琴藝術
再論“聲無哀樂”——嵇康筆下的聲音與受眾
嵇康
張俊波 情寄古琴,樂以忘憂
淺析古琴曲《廣陵散》
尋訪千年古琴
絕版的竹林之二 嵇康的廣陵散
什么樣的《廣陵散》,什么樣的嵇康
能付出才是真朋友
能付出才是真朋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