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征、誤區與實施途徑

2016-08-01 08:53王曉妹
北方文學·中旬 2016年6期
關鍵詞:創造力培養教育目的教育理念

王曉妹

摘 要:素質教育至今提出已經有三十年的時間,但其實施的情況卻并不是那么盡如人意,我國的素質教育發展到今天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教育價值觀的問題,體制問題,思想認識上的偏差等等。實施素質教育必須轉變思想,建立以獨立和自由為中心的素質教育目標,變革目前完全以知識為中心的課程體系,轉而以啟迪智慧為主要目標的大綱模式,摒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采用啟迪式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素質教育;教育理念;教育目的;創造力培養;啟迪智慧

一、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征

素質教育這個名詞是中國應試教育催生的我國特有的名詞,這個名詞由來于我國中小學的素質教育,旨在破除在教育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弊端。所謂的應試教育是指學生為了在由低一級向高一級升學時,需要按照考試分數的高低來決定能否進入更優秀的學?;蛘甙嗉?。這里的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的,目的在于挖掘人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全面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為根本目的。這里的素質強調在先天的基礎上后天的學習和培訓對人的發展的作用。素質教育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一)素質教育是全體教育

我國的素質教育是對全國民眾提出的,是對我們整個民族提出的,也是對每一個社會成員提出的。個體是組成群體的最小單位,要想提高整個民族的綜合素質就必須面向全國展開,面向中小學生展開,使得每一個即將成為社會中堅階層的學生接受良好的素質教育,每一個學生都有可能成為社會未來的棟梁,并且必將成為我國社會的中堅力量,因此我國的素質教育一定不是選拔教育或者淘汰教育,而是面向全體的全員教育。

(二)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

古往今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先進分子無不在強調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性,法國的盧梭,蘇聯的克魯普斯卡婭,他們無不在向世人們傳遞著全面發展的思想。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定值教育目標時,也大體上按照馬克思的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制定,主張學校應該在德智體美多維度促進學生的發展。由于多種原因,至今我國的教育仍未能平衡各個維度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片面追求升學率,過分注重分數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發展,片面的追求人的發展,不管是在過去、現在亦或是將來都是無法滿足人的發展需要的。

(三)素質教育是對人的潛能的開發教育

人的身體和大腦蘊含的巨大的潛力,只要在合適的環境中用合理的方法進行開發,它就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素質既是一個發生性概念,也是一個發展性概念,應試教育忽視了素質教育的這種發生作用,只是把學生當作學習的機器,過分重視知識的輸入和輸出,只是重視學生應試能力的開發,搞一些“題海戰術”素質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先天素質向后天可能的素質最大程度的轉化,通過科學合理的教育影響, 使個體的潛能得到充分全面的發展。

二、我國目前素質教育存在的誤區

(一)教育價值觀的錯位

教育價值觀一方面是指我們對于教育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追求,另一方面也是我們確定教育價值觀的準則和依據,是對教育價值的有無高低的標準。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可以總結為:呵護自由、展示個性、啟迪智慧、鼓勵冒險、提倡創造、享受快樂。二我國現行的素質教育仍然停留在上補習班、考高分、考重點學校爭狀元上名校,錯誤的認為成才就是成功,以此判斷,我國現在的教育狀況離實現素質教育還相去甚遠。我國目前的素質教育相當的保守,仍然保留著以儒家教育為指導核心的價值觀。

(二)教育改革的本末倒置

沒有抓住教育的本質目標,站在改革的角度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質,才能抓其他的發展規律,成功的利用它求發展?!爸袊愿母?,三十年于茲矣,然而不見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因就是沒有涉及傳統的教育理念、 教育體制、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而只是“添枝加葉”式的改良,自然不能使素質教育獲得成功。

(三)思想認識上的誤區

前些年為了在形式上順應素質教育的潮流,錯誤的把簡單的開展課外教育活動建立學習興趣的小組當作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形式。甚至有些教師誤認為學好語數外就是素質教育的成功,更有甚者認為只要學生有一技之長就是實現了素質教育,盡管我們不忽視藝術對于提高綜合素質的作用,但這并不是對一個人素質教育的最重要內容。盡管一段時間內素質教育被提的轟轟烈烈,但是卻過分的流于形式,這些活動并沒有在根本上推動我國的素質教育的實施。究其原因, 是因為人們并沒有認識 到應試教育的弊端,也沒有弄懂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是什么。

三、素質教育的實施途徑

(一)轉變保守的教育觀念,樹立獨立與自由的素質教育理念。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如豐富學生的校外知識,使學生在豐富的校外活動中提高綜合素質能力,以啟迪智慧作為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

(二)改革以知識為中心的課程體系,設計新的課程大綱,以啟迪智慧為目的。

(三)拋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知識是無窮盡的,學習知識并不代表掌握了智慧,將學生培養成有智慧的人,才能更好的創造新知識。

(四)給學生創造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傳統的課堂學生們正襟危坐,在課堂上不敢說話,物極必反,輕松的學習氛圍更有助于學生智慧的啟迪。

(五)體驗式教學法,要求學生“動”起來。從字面上理解,體驗就是通過親身的經歷感知某種事物,按照知識的屬性來說,是屬于直接知識,以區別與來源于書本的間接知識。

參考文獻:

[1]劉道玉.中國必須創新教育價值觀,人民日報,2013年10月15日。

[2]梁啟超.戊戌政變記[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陳金芳.素質教育基本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創造力培養教育目的教育理念
朱熹的理學教育思想及對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美術教育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
論教育價值與教育目的的關系
幼兒園教學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策略
如何在生理學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新形勢下數據庫原理的雙語教學
探究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淺析幼兒體育對兒童創造力培養的重要性
淺談如何在繪畫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