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瀛傳津,大唐鑒真七闖東海

2016-08-05 00:08文圖二平
絲綢之路 2016年15期
關鍵詞:鑒真東渡揚州

文圖 梁/二平

?

東瀛傳津,大唐鑒真七闖東海

文圖 梁/二平

揚州西北郊的大明寺,我已去過多次,每次去都是借以追懷鑒真。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因此稱“大明寺”。隋仁壽元年(601),文帝楊堅六十壽辰,詔令在全國30個州內設立30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就設在大明寺內,稱“棲靈塔”。中國有“寺從塔名”的傳統,故“大明寺”也稱“棲靈寺”。

大明寺:鑒真故里

大明寺與明朝沒任何關系,但乾隆帝巡游揚州時,見到“大明”兩字,很不高興,親筆將“大明寺”改成“法凈寺”。似乎料定了歷史總有可笑之處,大明寺一進門就有左手握布袋、右手持佛珠的彌勒佛等著列位香客。佛殿兩邊題著“大腹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據說,此聯為明太祖朱元璋所撰,難道他料到乾隆會改掉“大明”二字?

有趣的事發生在1980年,為迎接鑒真大師像從日本回揚州探親,這個古寺又復為“大明寺”,人們還順手在山門外的墻上刻了“鑒真故里”四個大字。鑒真現在是這里的招牌。鑒真俗姓淳于,公元688年出生在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市),14歲出家揚州大云寺,20歲時游歷于長安、洛陽兩京,究學三藏,對于律藏,造詣尤深。為他授戒的道岸、恒景,都是律學的一時名德,又是南山宗開創人道宣律師的再傳弟子。鑒真26歲返回揚州,55歲當了大明寺住持。寺就是出家人的“家”,所以把“鑒真故里”四個大字刻在這里可謂正道。

大明寺里很多建筑是歷代復建的,純粹的現代建筑只有一座,即鑒真紀念堂。1963年,周恩來總理提出建紀念堂的動議,當年還搞了奠基。后來,逢“文革”動蕩,沒能建成。1972 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應周恩來總理的邀請來中國訪問。兩國政府于9月29日發表聯合聲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鑒真紀念堂項目在中日邦交正?;谋尘跋掠诋斈陠?,次年竣工。

參觀鑒真紀念堂會見到許多來自日本的禮物,展廳里的“遣唐使船?!笔侨毡緩V島縣安藝郡倉橋町遣唐使船交流事業實行委員會贈送;殿前石燈籠是鑒真大師像回故里時,日本唐招提寺住持森木孝順長老所贈。此燈長明不滅,而日本唐招提寺也有一個這樣的石燈。這兩個燈似喻示著兩國的文化燈火代代相傳。事實上,現在的大明寺里和當年一樣仍有日本僧尼在此進修?!皞鳠舸蠓◣煛辫b真無疑是這一文化的重要開拓者與奠基人。

御影堂內的鑒真大和尚坐像

日本邀請鑒真東渡

中國人大多知道鑒真東渡的故事,那么鑒真為何要東渡日本呢?很少有人細問。

通常人會認為他是去日本傳教,其實,中國僧人去日本傳法,與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完全不同。佛教從印度東傳中國,古印度從來沒有認為要用佛教征服中國的人心,而是那個時代的人因各種原因要遷徒、移動,在此過程中,佛教才非常自然地傳播開來。接受了佛教的中國僧侶,則主動到印度求法。同樣,日本佛教始終是單方面地向中國接近,從古代文獻來看,唐僧玄奘是私自出國求法,唐僧鑒真也是私自出國傳法。

佛教自5~6世紀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之后,很快被尊為日本的國教。雖然日本引進了中國佛教,但日本當初只是引進了佛教經文,而沒有引進真正的佛教戒律。從而導致日本僧侶不知戒律,更不遵守戒律。奈良時代,掌握佛教和中國文化的日本僧侶享有特權,成為一個特殊而瘋狂的貴族階層,甚至荒淫無度?!度毡眷`異記》中有“弓削氏僧道鏡法師,與皇后同枕交通,天下政相攝,治天下”,說的就是天平寶字五年(761)僧人道鏡以看病禪師身份為孝謙女皇(圣武天皇之女)治病,受寵幸,封法王,亂倫常的故事。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日本朝廷命令遣唐使聘請大唐杰出戒師到日本傳戒律。

現存較完整記錄鑒真東渡事跡的是《唐大和上東征傳》,著者項下作“天臺沙門思托與真人元開撰”。有學者認為,此書是在鑒真弟子思托三卷本《大唐傳戒師僧名記大和上鑒真傳》的基礎上加以增補續修而成。故原篇為思托作,日真人元開為續修。此書最大特點是著重記述了鑒真六次東渡的艱難歷程,對鑒真等人經過的城邑、名剎、古寺,沿途的所見所聞、風土人情,國內及海上的交通情況都作了比較詳盡的描述,是有關鑒真史料中最翔實的原始文獻。

唐天寶元年(742) 秋天,鑒真正在揚州大明寺講授佛法,兩位日本高僧榮睿和普照專程從長安趕到大明寺參見鑒真。遵照日本圣武天皇的旨意,力邀鑒真前往日本傳律法。雖然,鑒真欣然同意去日本,但大唐嚴禁僧侶出國。所以,鑒真10年間六次東渡皆是偷渡,自然又艱辛了許多。

第一次東渡,被同行僧人如海告發,被指控為“勾結海盜”,沒等出發就被捉拿。

第二次東渡,在衢州群島觸礁沉船,東渡又告失敗。

第三次東渡,被越州僧人告發,日僧榮睿遭到逮捕,榮?;疾?,才得脫難。

第四次東渡,尚在醞釀,又因被人告密而流產。

第五次東渡,船到浙江黃巖縣的禪林寺,鑒真一行便被官兵押回揚州大明寺。

第六次東渡,日本學者阿倍仲麻呂和日僧榮睿都參加了這次航行,但遇上颶風漂船到海南島,榮睿重病不治身亡,鑒真悲痛萬分,眼疾爆發,雙目失明。

第七次東渡,唐天寶十二年(753),年屆66歲的鑒真乘日本遣唐使回國船,經兩個月的艱苦航行,終于抵達日本薩摩國(今鹿兒島)。次年二月至平城京(今奈良)。

鑒真在日本受到朝野盛大的歡迎。旋為日本天皇、皇后、太子等人授菩薩戒;為沙彌證修等440余人授戒;為80多門僧舍舊戒授新戒。自此,日本始有正式的律學傳承。鑒真被尊為日本律宗初祖。

天平之甍,唐招提寺

我在日本旅行時,專門去了與中國緣份頗深的唐招提寺。

如今在奈良還能看到唐招提寺,不僅要感謝主持建造它的鑒真,還要感謝建筑大師梁思成。這位大師真是與鑒真有緣,他在人生最后一個作品中完美構架了鑒真紀念堂,建筑承接唐代遺規,參照唐招提寺金堂,以獨特的斗拱結構和深厚文化內涵,使之成為一件建筑精品,并入選《中華百年建筑經典》。此外,遠在二戰后期,他還親手挽救了唐招提寺、法隆寺、東大寺等一批奈良的唐代古木建筑。

1944年夏,美軍已開始轟炸日本本土。在重慶任戰區文物保護委員會副主任的梁思成在弟子羅哲文的協助下,整理古跡遺址名單,并在地圖上標明位置。正是他向盟軍提交“不要轟炸日本奈良和京都”的建議,才使這兩個古都城躲過了一場浩劫。

在奈良的唐風古寺中行走,我若是唐朝人,一定會找到一種回家的感覺。沿著黑瓦白墻的小巷(唐朝建筑外墻全部為白色),一路賞著櫻花,來到了唐招提寺的南大門口。舉頭望去,門額上題著“唐招提寺”,此敕額就是前面提到的絕代艷后、孝謙女皇仿中國二王字體所書。孝謙的敕額特別加了一個“唐”字,突出了它與日本其他所有寺院的區別。順便一提,“招提”在此為梵語漢譯,意為“四方”,后為寺院別稱。

唐招提寺金堂

從南大門內望,直入眼簾的正是金堂,此堂與揚州的鑒真紀念堂神形一樣。繞過金堂,后邊便是講堂、經藏、寶藏以及禮堂、鼓樓等建筑物。單檐歇山頂的講堂,原是平城宮中的朝堂,在建寺時由皇家施舍,后遷入寺內,為平城宮留下的唯一存世建筑(平城宮里已沒有一座古建筑了,是名副其實的“遺址”了)。唐招提寺內的古建筑,皆為沒有漆過的立柱、大門,斗和梁架完全保留著唐朝建筑原木架構的古風遺韻(中國唐代木結構建筑保存較完好的僅剩四座,即佛光寺、天臺庵、廣仁王廟、南禪寺,皆在山西。恰如俗話說的“地下看陜西,地上看山西”)。

唐招提寺由鑒真主持建造,于日本天平寶字三年(759)開始建造,10年后竣工,此時鑒真已離去七年,未能看到它的完工。唐廣德元年(763),在日本傳法10年的鑒真,于唐招提寺,面西而化,終年76歲。鑒真生前沒有留下畫像,圓寂前,弟子為他塑造了極為寶貴的干漆夾苧坐像。此像高2尺7寸,面向西方,雙手拱合,結跏趺坐,閉目含笑,兩唇緊斂,表現鑒真于763年圓寂時的姿態。此像現供奉在唐招提寺的御影堂。此國寶每年只開放三天,供人瞻仰,平日只能隔著玻璃在堂外遠觀。據說,御影堂內還有世界畫壇巨匠東山魁夷繪制的68幅屏障壁畫,有《云影》、《濤聲》、《黃山曉云》、《揚州薰風》、《桂林月宵》和《瑞光》等,此行無緣得見,甚是遺憾。

拜了國寶級鑒真木漆坐像,接著拜謁后院的鑒真墓。大師的墓坐落在寺院東北的土墻院落里,院內樹木蔥蘢。墓前種有鑒真家鄉名貴花木、如今的揚州市花——瓊花。揚州大明寺里有一棵瓊花,已有300多年樹齡。這一棵是從鑒真祖庭移植過來的,30多年前由訪日的中國國家領導人親手栽種。墓右后邊是中日兩位文化名人的紀念碑。一個是中國佛教泰斗趙樸初的紀念碑。1992年,趙樸初訪問日本,掉了一顆牙,埋在鑒真墓旁。一個是依日本大作家井上靖生前遺愿,逝世后在鑒真墓旁為他立塊紀念碑。井上靖歷史小說《天平之甍》講的是鑒真東渡,此書名意為鑒真是日本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

這個“甍”至今仍是人們仰望的高峰。

猜你喜歡
鑒真東渡揚州
東渡西游:回首百年留學潮
我那水蛇腰的揚州
揚州的夏日
人在氣頭請閉嘴
在氣頭上不說話
揚州的秋日
東渡
下揚州
殷人東渡美洲的甲骨文證據
腳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