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關事業單位第四輪辭職現象分析

2016-08-11 10:17馮玉
人力資源管理 2016年6期
關鍵詞:體制公務員機關

馮玉

2016年初,浙江省某知名公立醫院副院長跳槽任民營銀行副行長,引起公眾熱議。2014年以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辭職去企業或自主創業人數明顯上升,漸成現象級趨勢,有媒體將之與改革開放初期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辭職做“個體戶”、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方講話后大量體制內人員“下?!苯浬?、本世紀初因機關精簡及“入世”機會而產生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轉投企業現象,并稱為“機關事業單位辭職潮”。本文對此作一些分析。

一、哪些人在辭職

近年來機關事業單位辭職或準備辭職者主體是40歲上下的業務骨干,及更年輕的新人,接受過高等教育,具備良好素質,具有較強能力。辭職去向一般首選效益好的企業,如上市公司、外企、國企、效益好前景佳的民企,也有自主創業的。

二、為什么辭職

在筆者所接觸的辭職者中,經濟利益是決定其去留的首要因素,也有其它一些因素。大致有這些辭職動因:

1.文化沖突

機關事業單位長期穩定、規范的工作秩序形成了穩重、規整、層級分明的管理文化,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80后、90后們對此感覺陌生,有人抱怨“感覺自身性格根本融入不了那種氛圍,往往是干了不少落不到好,人際關系都是表面敷衍,沒有能真心做朋友的”、“是在家長的威逼利誘下考的,進來之后想想今后三四十年都這樣了,各種悲觀絕望。想換個環境,真心覺得不適合這樣的單位氛圍”。

2.職業發展困惑

在一個論壇里,有體制內的人這樣說:“感覺脫節了,有斷層,感覺什么都沒學到,基本算不上什么工作經驗,出去都不知找什么工作”、“在事業單位待了半年,除了鍛煉了我忍耐的能力和一些禮節上的處理,基本沒啥可學的”、“感覺在這里待得真是一灘死水,碌碌無為,夢想漸漸被磨蝕掉了”、“覺得機關太死了,感覺私企更注重個人能力,可能企業也有企業的不好,不過現在每天真是過的重復的日子,真的很無趣,沒有緊張,沒有激動,沒有期待”。

機關事業單位的職業發展通道并沒有阻塞,每位工作人員都可以通過自身努力逐步獲得晉升,但這些人顯然向往更激動人心的快速發展。

在“千軍萬馬擠過獨木橋”的篩選機制下,機關事業單位中青年人員素質和能力普遍較高,同樣素質能力者無論進企業還是自主創業一般都發展得不錯,體制外的榜樣給了體制內者想象空間,令一些人心向往之。

3.工作壓力

在一些人印象中,機關事業單位是“養老單位”,一杯茶一張報紙混混日子,事實是,目前體制內工作并不清閑,尤其在經濟發達地區,許多崗位工作強度高過一般企業。

公務員們對“白加黑、五加二”都不陌生,加班加點是常態。雖然“八項禁令”減少了很多接待應酬任務,大受公務員歡迎,但隨著經濟形態和社會生活日益多元化,各種新的社會治理任務不斷出現,公務員的工作量始終呈上升態勢,公務員“過勞死”的報道常見諸報端。在“簡政放權”沒有完全落實前,這一趨勢難以改變。

而事業單位也不輕松。有人說“事業單位要晉升,各種考核標準讓你頭疼,資歷、年限、職稱,更別說領導還握著關鍵的一票”,確實,事業單位人員晉升一級職稱可涉及幾十個評審指標,每個指標都需要花費時間精力去積累,決非易事。日常工作也不輕松,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和績效工資改革后,“減人增效”成為主流導向,個體工作壓力與日俱增。

4.收入壓力

網上有公務員吐槽“銀行卡的余額讓人絕望”、“我到手工資只有一千塊”。和體制外中上水平的企業比,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收入并沒有優勢。

公務員自06工改后,至2014年已九年沒有加工資,雖然2015年因實行養老金并軌而普漲工資,但扣除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個人繳交額后,實際漲幅很有限。事業單位自2010年崗位設置后沒有普調薪酬,近年推行的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對于預算外收入設置了限額,部分效益好的單位收入是下降的。此外,一個民眾樂見的事實是,部分公務員原有為數不少的灰色收入,此屆政府任上,黨風廉政建設成效卓著,灰色收入大幅縮水。

體制內外兩種薪資文化的差異也造成了壓力。機關事業單位“不唯資歷、能上能下”的導向始終未真正落實,晉升、加薪仍與工齡、任職時間緊密相關,整個職業生涯的薪資曲線是一條緩慢上升的斜線,工作越久收入越高,中青年處于薪資曲線的較低位置。而企業的薪資文化功利得多,與貢獻掛鉤緊密得多,整個職業生涯的薪資曲線呈拋物線型,青年時期上升很快,年富力強時到達頂點。體制外同齡人的快晉升、高收入是促使體制內中青年出走的又一重要誘因。

5.退休待遇之惠取消

因筆者長期在事業單位人事部門工作,經常有機關和事業單位的朋友、熟人問詢有關辭職得失,被問最多的是養老金事宜,養老待遇是令部分人員徘徊不去的重要原因。

養老制度并軌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工資是按退休時的工作年限、職務或職稱厘定的,與養老保險個人帳戶金額多寡沒有關系。由于機關事業單位晉升機制中對年資的重視,工作幾十年后退休,普遍已具備較高職務或職稱,退休工資通常不低。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工資高于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確是多年事實。

按養老制度并軌前的規定,離開體制者退休待遇下降明顯。正常辦理手續經批準的機關事業單位辭職去企業人員,不再適用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工資厘定辦法,改為按企業退休人員計發養老金,其在體制內工作經歷按“視同繳費”辦法補建個人帳戶,機關辭職去企業人員還可享受一次性補貼并納入個人帳戶。這些措施使“視同繳費”期間的個人帳戶可高于企業員工的平均水平,但最后所獲的養老金與體制內退休比還是有較大距離。如果屬于“擅自離職”等情形,其機關事業單位視同繳費年限“歸零”,晚年生活更將失去保障。

2015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機關事業單位全面落實養老保險制度,存在了近20年的養老待遇“雙軌制”宣告結束,對于機關事業單位形成能進能出、合理流動的用人機制提供了有力制度保證。按照制度設計,目前已在體制內的工作人員都屬于“中人”,多地的實施細則中,對“中人”設立了過渡期,過渡期內“保低限高”,通過設立職業年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但“過渡期”普遍為10年,現在的中青年人未來退休時雖也有職業年金做補充,但與企業退休人員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小,去除了體制內中青年辭職的最大顧慮。

6.外界觀念轉變

人事部早在1990年出臺《關于印發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的通知》,1995年出臺《國家公務員辭職辭退暫行規定》,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辭職并不容易,一則是短期內對原有工作有影響,二則是管理者擔心對在職人員的示范效應,更有一些干部覺得下屬辭職很沒有面子。提出辭職者大都會遭遇重重阻撓,領導一邊以各種人性關懷留人,一邊輕者卡著不批,重者被索要培養費,甚至威脅除名。近年來,隨著管理法規日益健全,用人機制日益靈活多元,辭職案例日益增多,在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辭職問題上,已逐漸形成了更為開明的氛圍,辭職程序日益變得簡單便捷,使相關人員更有勇氣邁出這一步。

來自家人的擔心也是重要障礙。目前,隨著社會快速轉型發展,社會大眾的觀點也在發展,許多人看到了體制外的機遇,持支持態度的家屬越來越多。

二、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近兩年企業界的發展機遇是重大動力

1.產業轉型帶來的機遇

本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思路清晰,舉措得力,經濟增長轉方式調結構成效明顯,新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催生了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現代服務業,新興產業快速發展使人才供應出現缺口,崗位薪資水漲船高 。機關事業單位是高端人才集聚地,產業界的發展新機遇吸引了大批人才從體制內出走。

以事業單位人才占比最高的教育和醫療領域為例。2014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284億元,2015年達到399億元,其中K12互聯網教育領域從業人員近30萬,吸引了大量公辦學校教職工、教育主管部門專業人士。沿海某市主城區,教師流失率往年穩定在0.5%左右,2015年驟然升到1.2 %。而健康產業的美好前景令體制內的醫療衛生工作者爭相加入,某媒體羅列了2014年以來公立醫院人員去民營醫院任職的若干案例,出走者全是知名大醫院技術骨干或管理骨干。

2.“雙創”帶來的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黨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創新創業的政策。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文《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各地各部門出臺了大量支持鼓勵事業單位人員參與兩創實踐的政策,如,多地對于自主創業或去企業從事創新工作的人員允許五年內保留公職,某地區鼓勵教師在公辦和民辦學校間有序流動,辭職去民辦學校的教師如果想回公辦學??梢圆唤浌_招聘直接進入考核聘用環節,等等。2015年全國日均新登記企業超過1.1萬家,這其中自然有機關事業單位辭職人員的份額,2015年,筆者的熟人中有5位公務員辭職,其中3位自創企業。

三、如何看待這輪“辭職潮”

1.積蓄勢能釋放后辭職率將回歸正常

機關事業單位之前十多年間離職率極低,往往一個市一年才走幾個,遠低于其它用工組織。文化沖突、職業發展困惑等問題并不自今日始,某些有辭職意向的人群可能因為退休之惠、現實利益等考量而難以下決心走出去,偏低的離職率背后累積了一批想走而未走者。如上所述,2013年以來,樹廉政、反懶政持續加壓擠壓了當下的不合理收益,養老制度并軌改變了未來預期,產業轉型和創新創業機遇增加了“走出去”的動力,內部和外部出現的新力量打破了原有的微弱平衡,促使部分想走未走者下定決心出走。長期積累的勢能一下子集中釋放,給外界的感覺是出現了“辭職潮”。隨著這部分勢能被釋放,今后幾年,機關事業單位離職率應將回歸到平穩水平。

可能出現的負面案例也將起到警醒作用。雖然從體制內出走者成功的比較多,但也不乏失敗者,即使是事業成功者,也有一些因種種原因過得并不舒心,如因“社會地位”下降而產生的心理落差,因不適應企業績效文化而產生的壓力,因遠離權力中心和技術前沿,獲取信息渠道變窄、業務交流平臺變小而產生的惶恐。之前幾輪“辭職潮”后都有謀求重新回到體制內的人,這輪“辭職潮”過后,應該也會出現為數不少的上述人員,這些人員的負面經歷和情緒會使此后的人員更為理性考慮辭職問題。

此外,2015年開始實施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2016年多地啟動了公務員基本工資標準的正常調整機制,也都將起到一定穩定作用。

2.正常的人員流動有利組織健康和社會發展

過低的離職率并非好事,正常的組織應該存在一定的人員流出率,通過有序流動促進組織新陳代謝。一般認為,離職率在百分之幾是健康的也是必要的,有的企業百分之十幾的離職率都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與之相比,即使被稱為“潮”,機關事業單位的離職率仍然很低,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2013、2014年離開公務員隊伍的人數分別是247、278,相對于該市數萬人的公務員隊伍,比例只近1%。

辭職潮沖走了一些不適應或不安心體制內工作的人員,騰出位子給更合適的新人,提升了機關事業單位存量隊伍的穩定性,同時也提醒準備進入的年輕人認真思考擇業目的,打消了部分人的盲目報考念頭,減少了以后的不穩定因素。

人員辭職短期內使所在單位的工作受到一些影響,但從社會全局角度看,這是一個人才重新配置的過程,人才流到了更符合個人意愿、更能發揮個人作用的地方,人力資源效率得到提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本身能力素質較高,經過體制內工作的歷練后,全局意識、統籌能力、對政治經濟形勢的判斷能力較強,“辭職潮”部分緩解了經濟轉型發展對于高端人才的需求缺口,同時具備體制內工作經驗及企業工作經驗的復合型人才對于推進供給側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從歷史經驗看,前三輪“辭職潮”都沒有對機關事業單位造成長期影響,反而對此后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長遠促進作用。希望集團的劉永行兄弟、萬科的王石、聯想的柳傳志、阿里巴巴的馬云、萬達的王健林、萬通的馮倫、SOHO中國的潘石屹、泰康人壽的陳東升、巨人的史玉柱、中國國際期貨的田源、慧聰網的郭凡生,新東方的俞敏洪、財經作家吳曉波……,大量目前活躍在經濟前沿的企業家和其它領域的領導者都曾是從機關事業單位辭職的先行者。

四、未來展望

1.有望招錄并保留更合適的人才

公務員以其安全穩定性被世界范圍內職場人士公認為好工作,在中國,公眾對事業單位也抱有同樣認知。雖然近兩年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考試熱度有下降,但考錄比仍遠高于一般企業,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考錄比仍達40∶1。其實,即使熱度下降,也未必全是壞事,冷靜的招錄氛圍將使招考方和報名方都更理性,有利于招到并保留人崗匹配度更高的工作人員。

2.有望營造更有活力的用人環境

當然,由于辭職人員中青壯年業務骨干居多,對于這一輪“辭職潮”也不能完全掉以輕心,人才流失將倒逼機關事業單位盡快全面落實用人制度改革。近年來,按照公務員法的規定,開始實行公務員辭職辭退制度,部分地區還開展了公務員聘任制試點。事業單位也正在加快分類改革,推行全員聘用制?!蛾P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提出,改革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聘用制度,優化工資結構,保證科研人員合理工資待遇水平,完善內部分配機制,重點向關鍵崗位、業務骨干和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這些措施都將對機關事業單位的發展和穩定帶來深遠影響。

更大的希望在更年輕的一代。曾聽一位年輕人說,哪怕公務員不吃香了,我畢業后還是要去考,不圖有很高的收入,家里就我一個小孩,爸媽會幫我買房,即使小點也沒關系,也不為光宗耀祖,堂哥比我能干多了,我就是想做點管理社會的事,做點有意義的事。

可以預期,機關事業單位未來所迎來的考生中,將會有更多不為衣食憂,只求實現心中理想的“真愛”,下一代人將會給我們的社會治理帶來更多活力和驚喜。

猜你喜歡
體制公務員機關
滬檢“未?!币园刚f法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
中央機關有多少輛公車?
機關黨建共建聯建 結對幫扶精準發力
最俗的創業故事是“離開體制”
“5+2”“白+黑”是否應鼓勵?
經典來信
12
對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體制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