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創置管抽吸術對老年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及炎癥因子的影響

2016-08-15 02:29鄭慧軍范魯鼎張新昌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年14期
關鍵詞:引流術血腫腦出血

曹 勇 鄭慧軍 范魯鼎 張新昌

(河南省中醫院神經外科,河南 鄭州 450002)

?

微創置管抽吸術對老年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及炎癥因子的影響

曹勇鄭慧軍范魯鼎張新昌

(河南省中醫院神經外科,河南鄭州450002)

目的探究微創置管抽吸術對老年腦出血患者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及炎癥因子的影響。方法87例老年腦出血患者根據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43例,行鉆孔置管血腫抽吸液化引流術,對照組44例采用常規藥物保守治療。結果兩組術前NIHSS和簡明智力狀態評分(MMSE)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NIHSS和MMSE評分與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NIHSS明顯低于對照組(t=2.287,P=0.025),觀察組治療后MMSE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t=3.419,P=0.001);兩組術后30、15和7 d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6、IL-8及C反應蛋白(CRP)水平明顯低于術前(P<0.05)。術后血清中兩組患者TNF-α、IL-6、IL-8及CRP水平呈現下降趨勢(P<0.05)。觀察組術后7、15 d血清中TNF-α、IL-6、IL-8及CR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術后30 d血清中TNF-α、IL-6、IL-8及CRP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觀察組術后7 d NIHSS與IL-6(r=0.382,P=0.011)及CRP(r=0.319,P=0.037)呈現顯著正相關。結論鉆孔置管血腫抽吸液化引流術治療老年腦出血可以降低患者神經功能的損傷,減輕炎癥反應的水平,治療效果優于常規藥物保守治療。

腦出血;微創手術;炎癥因子;神經功能

腦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合并細小動脈硬化、腦血管畸形、動脈瘤等因素〔1〕。我國腦出血的發病率占腦卒中的20%~30%,預后不佳,致殘率與病死率都較高〔2〕。對于老年腦出血患者的治療,臨床上以往通常采取保守藥物治療和開顱常規手術治療,由于治療方法的限制,治療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來有學者提出使用鉆孔置管血腫抽吸液化引流術來治療老年腦出血患者〔3〕,本研究分析鉆孔置管血腫抽吸液化引流術對老年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及炎癥因子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神經外科87例老年腦出血患者依據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43例,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齡(71.8±7.4)歲;基底節區出血21例,丘腦8例,腦葉14例,平均出血量(54.2±8.4)ml;平均體質指數(BMI)(26.3±3.1)kg/m2。對照組44例,男21例,女23例;平均年齡(69.5±8.2)歲;基底節區出血患者22例,丘腦10例,腦葉12例;平均出血量(52.7±7.3)ml;BMI(25.3±2.9)kg/m2。兩組性別、年齡、BMI、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常規保守治療,主要降低顱內壓、控制血壓、補充電解質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采取經皮穿刺鉆孔置管血腫抽吸液化引流術,患者入院后在影像學檢查資料的指導下,避開硬膜動脈、皮層重要動靜脈及靜脈竇、皮層重要功能區,選取距血腫腔最近的頭皮部位,垂直使用顱錐穿刺,穿刺至硬膜下2.1 cm處,使用穿刺針對顱內血腫進行穿刺,取出針芯接5 ml注射器,側接引流管,緩慢抽取顱內血腫,抽取量達到1/3,患者每6 h給予生理鹽水加尿激酶注入血腫腔,術后開放引流,持續3 d,觀察引流出血腫物生物性狀及引流物狀態。

1.3檢測方法取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后取其上層清液置于-20℃環境下待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ELISA)測定血清中白細胞介素(IL)-6、IL-8及C反應蛋白(CRP)的含量,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TNF)-α采用放射免疫法進行測量。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主要通過15項神經系統檢查項目來評價患者神經功能受損狀況,最高42分,神經功能缺損狀況越嚴重,量表分數越高。簡明智力狀態檢查(MMSE)主要檢測患者的定向能力、記憶能力、結構模仿、語言組織等項目,用于評價認知功能,滿分30分,<27分為認知受損。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Pearson相關性分析。

2 結 果

2.1兩組術后神經功能缺損及認知功能情況兩組術前NIHSS和MMSE評分差異均不顯著(P>0.05)。兩組治療后NIHSS和MMSE評分較治療前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治療后NIHSS評分明顯低于,MMSE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1)。見表1。

2.2兩組術后血清中相關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兩組術后30、15和7 d血清TNF-α、IL-6、IL-8及CRP水平明顯低于術前(P<0.05)。兩組術后血清TNF-α、IL-6、IL-8及CRP水平呈現下降趨勢(P<0.05)。觀察組術后7、15 d血清TNF-α、IL-6、IL-8及CR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術后30 d血清TNF-α、IL-6、IL-8及CRP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2。

表1 兩組術后神經功能缺損及認知功能情況±s)

與治療前比較:1)P<0.05

表2 兩組術后血清中相關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與對照組比較:1)P<0.05;與術前比較:2)P<0.05

2.3觀察組術后7 d血清中IL-6、CRP水平與NIHSS的相關性分析見圖1。觀察組術后7 d NIHSS與IL-6(r=0.382,P=0.011)及CRP(r=0.319,P=0.037)呈現顯著正相關。

圖1 觀察組術后7 d血清中IL-6、CRP水平與NIHSS的相關性

3 討 論

腦出血病因可與多種腦血管病變因素相關,老年患者經常因為血壓不穩、情緒激動、短時間運動量過大引起腦出血〔4〕,老年患者預后多伴有神經功能受損,常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生活不能自理、運動受限等情況〔5〕。

鉆孔置管血腫抽吸液化引流術屬于微創手術,能夠有效地清除顱內血腫、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癥狀,降低老年人顱腦手術中不良并發癥的發生;有效地改善了患者顱腦局部血液循環;與常規開顱手術相比,具有創傷小、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等優點〔6〕。鉆孔置管血腫抽吸液化引流術對于硬腦膜外血腫、慢性硬膜下血腫及單純腦室系統出血療效較好,對于腦幕上血腫超過20 ml以上及腦幕下血腫超過10 ml以上的患者應根據病情選擇術式〔7〕。

本研究結果說明治療1個月后,行鉆孔置管血腫抽吸液化引流術的患者神經缺損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常規保守治療組患者,認知功能恢復狀況也較好。這可能與行鉆孔置管血腫抽吸液化引流術可以有效清除顱腦內的血腫,手術創口較小,手術對患者的損傷較小,術后并發癥出現較少有關。本研究提示行鉆孔置管血腫抽吸液化引流術可有效降低炎癥因子對術后腦細胞的進一步損傷,減輕患者神經系統損傷。IL-6可以調節機體的炎癥因子和免疫反應,腦出血的患者中由于腦水腫的出現,腦細胞大量的缺血、壞死,刺激機體內B淋巴細胞激活,產生大量的TNF-α和IL-6,IL-6可以直接損傷腦細胞和神經組織,促進腦細胞的進一步損傷〔8〕。有文獻指出,腦出血患者顱腦內出血量越大,腦水腫癥狀越嚴重〔9〕,IL-6合成和分泌會進一步增多,從而引起體內凝血功能和血管收縮功能損傷,加重患者神經功能癥狀。CRP可反映患者的炎癥反應水平和組織損傷程度,是一種較為靈敏的臨床指標。有學者指出,腦出血患者腦水腫癥狀的出現,可引起患者小膠質細胞和白細胞大量浸潤,可以增強血管細胞黏附因子-1和E-選擇素表達,激活經典補體系統,促進其他炎癥因子的合成,可以間接造成腦血管內膜的損傷,加重患者腦出血的癥狀〔10〕。

1Rickards CA.Cerebral blood-flow regulation during hemorrhage〔J〕.Compr Physiol,2015;5(4):1585-621.

2胡偉康,梁柱樓,李紅利.腦出血微創置管抽吸術對老年腦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2):45-7.

3Xu F,Tang Z,Luo X,etal.Pneumocephalus following the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aspiration and thrombolysis for ICH〔J〕.Br J Neurosurg,2014;28(6):776-81.

4Kumar S,Sharma M,Srivastava T,etal.Infratentorial hemorrhagic cerebral proliferative angiopathy:a rare presentation of a rare disease〔J〕.Asian J Neurosurg,2015;10(3):240-2.

5Wang Z,Xu C,Wang P,etal.Combined clopidogrel-aspirin treatment for high risk TIA or minor stroke does not increase cerebral microbleeds〔J〕.Neurol Res,2015;37(11):993-7.

6Zhao X,Jiang H,Liu G,etal.Efficacy analysis of 33 cases with epidural hematoma treated by brain puncture under CT surveillance〔J〕.Turk Neurosurg,2014;24(3):323-6.

7Lu Z,Zhu G,Qiu Y,etal.Minimally-invasive aspiration and drainage for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epidural hematoma straddling transverse sinus〔J〕.Neurol India,2013;61(2):111-6.

8Wostrack M,Reeb T,Martin J,etal.Shunt-dependent hydrocephalus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he role of intrathecal interleukin-6〔J〕.Neurocrit Care,2014;21(1):78-84.

9馬健,黃敏,馬艷.腦出血微創置管抽吸術對老年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30例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562-3.

10Mc Mahon CJ,Hopkins S,Vail A,etal.Inflammation as a predictor for 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J〕.J Neurointerv Surg,2013;5(6):512-7.

〔2014-12-15修回〕

(編輯苑云杰)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4.035

曹勇(1975-),男,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神經系統疾病研究。

R651

A

1005-9202(2016)14-3429-03;

猜你喜歡
引流術血腫腦出血
腦出血聯合慢性不可預知溫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為學相關性分析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出血的療效觀察
擴大翼點入路改良手術治療基底節區腦出血并腦疝療效觀察
穿刺顱內血腫消除術在基層神經外科臨床應用
CT混雜征對腦出血血腫擴大的預測價值
一步法超聲引導經皮經肝膽道引流術治療高齡膽道梗阻的探討
高血壓腦出血微創軟通道引流術療效觀察
納洛酮在腦出血治療中的應用探析
下肢平滑肌肉瘤誤為慢性血腫1例
負壓封閉引流術(VSD)在骨外科針對創傷軟組織缺損治療中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