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評估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

2016-08-24 08:14王相華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文藝表演演藝團體

王相華

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評估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

王相華

構建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評估體系、推進演藝市場主體評估有助于演藝業創新發展??疾煳乃嚤硌輬F體行業發展規律和實際,因子分析法比較適于競爭力評估體系構建。通過對浙江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發展實證研究,構建了包括資產規模力、經營收益力、推廣傳播力、創新發展力4項二級指標以及17項三級指標的評估體系。研究證明,利用上述體系可以清晰評估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優勢和不足。針對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發展實際,國有文藝表演團體需要發揮引領作用并提升經營收益力、傳播推廣力,民營文藝表演團體需要提高資產規模力、創新發展力,推動文藝表演團體行業轉型升級。

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評估體系;因子分析法

隨著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階段性任務全面完成,以企業為主體、事業為補充,面向市場、面向觀眾的新型演藝主體格局初步構建,為推動我國演藝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夯實了市場主體基礎。改革為演藝業發展釋放了新的制度活力,抓住這一機遇全面提高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提升演藝業影響力和傳播力成為深化改革階段文藝表演團體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實現這一目標,有必要 “推動建立演藝企業測評體系,推進演藝市場主體評價”[1],通過構建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評估體系,可以科學、客觀、全面評估各類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發展現狀,分析存在問題,從而為政府決策、文藝表演團體制定發展戰略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一、發展背景及研究思路

1.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提升的必然性

近年來,在文化體制改革推動下,文藝表演團體改革發展進入快車道,提升競爭力日益受到重視:一是2003年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啟動,以推動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作為中心環節,著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場主體的改革主導思想加速了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工作,按照 “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的要求,絕大多數國有文藝院團完成轉企改制,逐步向新型市場主體方向發展。二是體制改革推動了政府文化管理理念轉變,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發展受到主管部門重視和支持,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演藝企業涌現出來,提升了文藝表演團體行業產業化、市場化水平,對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提出更高要求。三是市場經濟發展完善帶動了演藝業市場化水平提高,對外開放深化則使文藝表演團體面臨更多國際競爭,同樣迫切需要文藝表演團體提高競爭力??v觀近十余年來我國演藝業發展歷程,文藝表演團體市場意識、競爭意識日益提高,推動競爭力發展恰逢其時。

2.研究綜述

關于我國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及評估體系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通過梳理有藝術表演團體核心競爭力研究[2]、國際演出市場競爭要素研究[3]、廣東省藝術研究所 “藝術表演團體綜合實力評估體系”[4]、道略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中國演藝機構競爭力排行榜”[5]等,研究成果相對較少,還缺少易操作、實用性強的評估體系。具體到競爭力研究,大致有國家競爭力、產業和區域競爭力以及企業競爭力研究。根據這一劃分標準,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屬于企業競爭力研究范疇。綜合對競爭力概念的理解,從演藝業發展規律和特點出發,本文認為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是指文藝表演團體通過有效整合行業內外資源,不斷創作生產優秀演藝產品并持續、高效地向市場提供所需演藝產品和服務,從而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提升自身影響力和知名度的綜合能力。盡管競爭力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概念,但從其研究價值來說,“不僅要用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方法來研究,還要用統計學的方法把它表現出來”[6]。也就是說,研究競爭力的最終目的是要評估競爭力,這就需要建立競爭力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指標體系是統計學概念,目的是以數字來衡量競爭力發展。結合對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內涵理解,我們認為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評估指標體系是對一定時期內文藝表演團體發展水平和趨勢測評的工具,是以數據衡量包括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內的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的評估指標系統。本文目的就是力求通過分析、研究文藝表演團體發展相關影響因素,建立一套能夠評估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的評估體系。

3.研究方法選取

本文重點參考企業競爭力評估指標體系研究方法,結合文藝表演團體發展中各類指標的現狀和特點建立相應評價體系。對企業競爭力進行綜合評價的常用方法有加權平均法、模糊決策綜合評判法、數據包絡綜合評判法和數理統計分析法等[7],前幾種評判分析方法存在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復雜、指標維數高以及指標權重確定主觀性強等方面的問題,而因子分析法則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因子分析法是主成分法的推廣和發展,主要是利用降維思想,通過研究多個指標相關矩陣的內部依賴關系,將原來指標重新組合成一組新的相互無關的指標,從中選取幾個公共因子來反映原始指標的信息,以再現原始變量與因子之間的相互關系。因子分析法通過對原始變量的標準化處理和數學變換,消除了指標之間的相關影響,避免了信息量的重復,克服了權重確定的主觀性,簡化了指標觀察系統,減少了變量維數,用少數變量來解釋所研究的復雜問題,盡量使得評價結果具有較強客觀合理性?;诖?,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來構建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綜合評估體系。

二、競爭力評估體系構建

本研究參考 《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鑒2013》[8]相關統計數據,重點以2012年開展的浙江省文藝表演團體實地調研資料和相關數據提取和遴選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評估指標數據庫。通過梳理,課題組選取浙江省50個文藝表演團體2012年的橫截面數據為樣本,運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綜合評估體系。這些樣本是在2012年度浙江省50余個國有文藝表演團體和700余個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發展數據調研基礎上,根據數據完整性、有效性篩選而出,既包括省、市、縣三級國有文藝表演團體,也有民間職業劇團、現代民營演藝企業,樣本兼具典型性和廣泛性。

1.遴選評估指標

評估指標是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外在表現形式和載體,它必須能夠充分體現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主要內容和特質,并圍繞促進演藝業繁榮發展的根本目的建立結構清晰、層次分明的評估指標體系。根據對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內涵解析,結合行業發展現狀和規律,課題組在對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知名專家、文化行政管理者、業界從業人員進行問卷調研和座談聽取意見基礎上,本著科學、客觀、全面、可操作的原則,通過反復論證,提出了從規模效益、創作演出、品牌影響、人才結構和政府支持等方面遴選評估指標。規模效益主要反映了一定時期內文藝表演團體資本發展水平,主要指標有資產總額、營業性收入、凈資產和固定演出場所面積;創作演出是文藝表演團體主要業務,是其活力和競爭力主要體現,主要指標有創作資金、新創作品數量、演出收入、平均每場演出收入及營銷人員數量等指標;品牌影響力反映了文藝表演團體知名度和美譽度,主要指標包括品牌知名度、作品獲得國家級獎項頻次、演出場次和觀眾人次;人才結構反映了一定時期內文藝表演團體人才配備情況,主要指標有高級技術職稱人才比率、創作人才比率和獲得國家級獎項人次;政府支持是文藝表演團體發展重要組成部分,其指標主要體現在政府撥款上。本文主要選取上述17項指標構成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的基本評估指標體系。其中品牌知名度是定性指標,通過對浙江、上海等地60名專家、文化工作者、業界從業人員及觀眾進行問卷打分,在此基礎進行綜合分析以獲取最終得分。

2.構建競爭力評估體系

根據選取的50個文藝表演團體2012年度相關數據為樣本構建原始數據矩陣,運用SPSS21軟件對選取的樣本數據進行分析:

(1)數據標準化及變量指標選取的KMO和Bartlett檢驗

首先將原始數據標準化,以消除變量間在數量級和量綱上的不同。接著考察原有變量是否能進行因子分析,只有原有變量之間存在一定的線性關系,才適合采用因子分析模型,通常采用的檢驗方法有Bartlett球度檢驗和KMO檢驗。從表1中可以看出,分析數據Bartlett檢驗F值均為0.000,表明文藝表演團體數據基本服從正態分布總體,可以進行因子分析;KMO取值為0.716,該結果也進一步驗證了樣本數據基本上可以進行因子分析。

表1 樣本數據變量KOM檢驗和Bartlett檢驗結果

(2)主成分因子提取

通過主成分分析,表2得出了各主成分的累計方差。根據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前4個因子 (特征值分別為7.541、2.448.2.018和1.123)為主成分因子。各初始因子的貢獻率代表了初始因子的特征值占總的特征值的百分比,累計貢獻率就是自上而下各個因子貢獻率的累計值。從表2可以看出,前面提取的4個主成分因子的累計貢獻率為77.076%,可以較好地解釋樣本數據所包含的信息。

表2 主成分因子解釋原有變量總方差的情況

成份 初始特征值 提取平方和載入 旋轉平方和載入合計 方差的% 累積% 合計 方差的% 累積% 合計 方差的% 累積% 4 1.123 6.603 77.076 1.123 6.603 77.076 2.062 12.127 77.076 5 .971 5.711 82.787 6 .704 4.138 86.925 7 .635 3.736 90.661 8 .431 2.535 93.196 9 .332 1.955 95.151 10 .242 1.425 96.576 11 .202 1.185 97.761 12 .134 .785 98.546 13 .100 .586 99.132 14 .087 .515 99.646 15 .042 .247 99.893 16 .013 .074 99.967 17 .006 .033 100.000

(3)載荷矩陣分析及評估體系構建

將選取樣本數據再次進行因子分析,在因子提取過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因子數目為4,采用最大方差法進行旋轉,計算出旋轉后的特征值及累計貢獻率。從表2可以看出旋轉后各主因子的特征值分布更加均勻。經過再次計算,得出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

表3 旋轉成份矩陣a

從表3可以看出,用最大方差的正交旋轉法作因子旋轉后,因子負荷系數已經比較明顯的兩極分化。主因子1(F1)在變量資產總額、凈資產、創作資金、政府撥款及品牌知名度上的因子載荷系數最大,說明F1集中反映了文藝表演團體資產規模包括品牌知名度等無形資產在內的資本情況,因此把F1定義為資產規模因子;主因子2(F2)在變量營業性收入、演出收入、平均每場演出收入、營銷人員數量和固定演出場所面積上的因子載荷系數最大,說明F2集中反映了文藝表演團體市場開拓、經濟效益的能力,把F2定義為經營收益因子;主因子3(F3)在變量演出場次、觀眾人次、新創作品數量上的因子載荷系數最大,說明F3主要反映了文藝表演團體品牌和作品的傳播能力和社會效益,把F3定義為推廣傳播因子;主因子4(F4)在變量獲得國家級獎項人次、高級技術職稱人才比率、創作人才比率和作品獲得國家級獎項頻次上的因子載荷系數最大,說明F4集中反映了文藝表演團體藝術創作生產的能力,把F4定義為創新發展因子。上述4個主因子構成了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評估指標體系。

表4 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評估指標體系

3.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綜合評估模型構建及結果處理

從表2對2012年50家文藝表演團體原始數據主成分因子解釋原有變量總方差的情況來看:首先,主因子1(F1)所代表的指標在評估中的貢獻率所占比重最高,為44.2%,表明在目前階段我國文藝表演團體的資產總額、凈資產、創作資金、政府撥款、品牌知名度等體現資產規模能力的指標對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發展具有最為重要的影響。其次,代表文藝表演團體經營推廣的經營收益因子和推廣傳播因子在競爭力評估體系中的作用也非常突出,分別為14.4%和11.87%,說明隨著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文藝表演團體更加注重盈利能力和演出市場開拓,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最后,代表文藝表演團體創作生產的創新發展因子也在評估體系中占據一席之地,為6.6%,展示了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發展的潛在指標,需要文藝表演團體予以更多關注。

為更好地對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實力進行綜合評估,我們對提取的4個主因子計算其得分并進行排序。在此基礎上,根據主因子特征值的貢獻率為權重來加權計算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的綜合得分,其數學模型為:

F(綜合)=(0.442F1+0.14403F2+0.11869F3+0.06603F4)/0.77076

據此,可以計算出50個文藝表演團體因子得分及綜合得分及排名。

表5 各主因子得分及綜合評估得分排名

三、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主要影響因素綜合分析

在浙江省文藝表演團體實地調研基礎上,本文構建了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評估體系并對50個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進行測評得出各競爭力因子得分和綜合得分及排名情況。從研究方法上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構建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評估體系,可以較為科學客觀地評估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并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綜合得分第1的杭州越劇傳習院為例,主因子2和主因子3得分較低,特別是主因子3得分特別低,排名僅為21,說明杭州越劇傳習院需要在提高推廣傳播能力和經營收益能力上進一步提升。根據評估結果,對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分析如下:

1.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影響因子綜合分析

從文藝表演團體綜合競爭力結果分析,一方面,國有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遠高于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綜合得分排名前10位均為國有文藝表演團體,前20中僅有3個民營表演團體,排名后20位則有16個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另一方面,行政隸屬關系級別高的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優勢較為明顯。從綜合得分排名分析,排名前10位中有6個省級文藝表演團體,4個市級文藝表演團體,排名前20位之中有7個省級文藝表演團體,7個市級文藝表演團體,6個縣級文藝表演團體。

2.文藝表演團體資產規模力分析

主因子1集中詮釋了文藝表演團體資產規模力,涵蓋了文藝表演團體的有形和無形資產、自有資產和外部扶持兩大部分,是目前影響競爭力發展主要因素。從主因子1得分排名分析,一方面,從文藝表演團體屬性角度分析,國有文藝表演團體占有絕對優勢,排名前30位僅有一個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民營文藝表演團體資產規模力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另一方面,從行政隸屬關系分析,省級文藝表演團體資產規模力占優。排名前10位中,省級文藝表演團體6個,市級文藝表演團體4個。這說明省級、市級文藝表演團體在資產、品牌等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優勢和積累,成為進一步提升競爭力關鍵性因素??h級文藝表演團體還需要分析自身在資產規模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發展提高。

3.文藝表演團體經營收益力分析

主因子2主要體現了文藝表演團體的經營收益力,著重說明文藝表演團體的經營收益能力以及相關輔助條件。從主因子2排名情況看,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經營收益力表現比較突出,排名前10位中有2個,前20位中有6個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排名第1位的杭州金海岸東坡路分公司得分遠高于其它文藝表演團體,說明該公司經營收益力非常突出,代表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強大的市場經營能力。國有文藝表演團體經營收益力表現差異化突出,排名前20位中有14個國有文藝表演團體,特別是已經初步完成轉企改制的文藝表演團體如浙江歌舞劇院有限公司、杭州滑稽藝術劇院有限公司等得分排名靠前,展示出較強市場開拓能力。但也有部分國有文藝表演團體得分較低,排名后20位中有11個國有文藝表演團體,這與其資產規模力不相稱,還有待于繼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高其經營收益力。

4.文藝表演團體推廣傳播力分析

主因子3主要體現了文藝表演團體的推廣和傳播力,著重體現了文藝表演團體的演出能力和新創劇目的影響力。從主因子得分排名情況分析,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在推廣傳播力上具有非常明顯優勢,排名前20位中有15個民營文藝表演團體,這說明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在演出場次和觀眾人次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國有文藝表演團體雖然非常注重宣傳和推廣,注重文化品牌建設,但由于各種原因在演出場次和觀眾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需要根據發展實際予以進一步提升。

5.文藝表演團體創新發展力分析

主因子4主要闡釋文藝表演團體創新發展力,著重體現文藝表演團體創新能力,關系到文藝表演團體核心競爭力建設,對文藝表演團體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從主因子4得分排序分析,一方面,國有文藝表演團體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得分排名前10位全部為國有文藝表演團體,前20位中僅有2個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另一方面,從行政隸屬關系上分析,省級、市級文藝表演團體在創新發展力上具有優勢。排名前10位中,有6家省級文藝表演團體,4家市級文藝表演團體,前20位中,有8家省級文藝表演團體,8家市級文藝表演團體。

四、提高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對策建議

根據上述實證分析研究,對提高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建議如下:

一是促進文藝表演團體發展轉型升級。推動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提升由依靠資產規模力向創新發展力轉變,實現發展模式轉型升級。

二是發揮國有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優勢并補齊存在短板。根據綜合分析,國有文藝表演團體在資產規模、人才儲備等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需要予以充分發揮,特別是充分發揮省級文藝表演團體引領作用,進一步提高國有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從而提高整個行業競爭力和影響力。當前,部分國有文藝表演團體在經營收益力和推廣傳播力上還存在短板,需要繼續深化國有文藝表演團體體制機制改革,特別是在推動文藝表演團體經營、演出和市場開拓能力上下功夫,補齊國有文藝表演團體競爭力發展短板。

三是推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資產規模力和創新發展力提高。加大政府對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扶持力度,強化人才培養,鼓勵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扶持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發展壯大,推動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由數量增長向質量提高發展轉變。

[1]文化部,中宣部等.關于支持轉企改制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 [N].中國文化報,2013-06-14(1).

[2]黃憶南.藝術表演團體核心競爭力研究 [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3.

[3]馬明.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演出市場競爭優勢 [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

[4]廣東省藝術研究所課題研究組.藝術表演團體綜合實力評估體系 (初稿)[J],廣東藝術,2003(6):08-12.

[5]鄭潔.演藝產業吹響沖鋒 “集結號”[N].中國文化報,2012-12-08(3).

[6]金培.企業競爭力測評的理論和方法 [J].中國工業經濟,2003(3):5-13.

[7]耿云江,李倩.因子分析模型在評價企業綜合競爭力中的應用 [J].遼寧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08(2):162-165.

[8]文化部.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鑒2013[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黃向苗)

Empirical Study and 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System of Competitiveness of Performing Arts Troupes —Based on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WANG Xianghua

Construc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of literature and art performance groups and promot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ing arts market is helpful to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rforming arts industry.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art performance group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Zhejiang art performing troupes,the evaluation system is constructed includingfoursecondlevelindicators,namelyassetscale,businessincome,thepromotionof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17 three level indicators.The study proves that the above system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shortage of the artistic performance groups.For the competitiveness of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the performing arts groups,state-owned performing arts groups need to play a leading role and improve the business benefits force,force to promote communication,ahereas private performing arts groups need to improve asset size forc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so as to promo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erforming arts troupes in the industry.

performing arts troupes;competitiveness;evaluation system;factor analysis method

J124

A

2016-03-07

王相華 (1979— )男,山東臨沂人,浙江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文化管理、文化產業等方面研究。(杭州 310013)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青年項目 《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與競爭力要素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2CH107)

猜你喜歡
文藝表演演藝團體
中國隊獲第63屆IMO團體總分第一名
河南金貴演藝集團
河南金貴演藝集團
2020年《演藝科技》總目錄
香港鑄造業總會2019年新春聯歡晚宴暨文藝表演大賽在東莞成功舉行
生態學視角下得演藝產業——評《演藝產業生態學芻論》
融入文藝表演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
猴子節
團體無償獻血難成主流
美團體打廣告抗議“中國制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