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芪降糖經驗湯劑聯合二甲雙胍對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2016-09-08 08:03劉崇喜
環球中醫藥 2016年6期
關鍵詞:內熱降糖氣虛

劉崇喜

金芪降糖經驗湯劑聯合二甲雙胍對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劉崇喜

目的 通過觀察自擬金芪降糖經驗湯劑聯合二甲雙胍治療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探究其對患者糖脂代謝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方法 本研究共納入92例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6例。對照組患者給予鹽酸二甲雙胍片內服,觀察組患者聯合給予自擬金芪降糖經驗湯劑內服。比較兩組治療的臨床效果,評估其中醫證候積分,監測治療前后血糖、血脂水平變化,重點探究血管內皮功能相關指標的變化情況,檢測炎性因子水平變化。結果 (1)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91.3%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71.7%(P<0.05),且臨床癥狀改善更明顯,經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及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2)觀察組患者的糖脂代謝經治療后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其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及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3)觀察組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經治療后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其相關指標如6-酮-前列腺素1α顯著高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患者,而血清內皮素、一氧化氮、血栓素B2水平則顯著降低(P<0.05);(4)觀察組的炎性因子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 自擬金芪降糖經驗湯劑聯合二甲雙胍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其能改善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糖脂代謝及血管內皮功能,抗炎能力突出,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2型糖尿??; 氣虛內熱證; 糖脂代謝; 血管內皮功能; 抗炎作用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以血糖水平呈現異常升高的狀態為特征,臨床以2型糖尿病多見,發病率高達90% ~95%[1]。近年來,因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等原因,中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2]。臨床上將改善胰島素抵抗作為現代醫學治療糖尿病的關鍵[3]。筆者從事糖尿病診治工作多年,結合其病機特點,自擬金芪降糖經驗湯劑聯合二甲雙胍對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觀察其降糖效果,探討其對患者糖脂代謝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F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經中醫臨床辨證為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根據隨機數字表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6例。對照組患者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齡30~65歲,平均年齡(49.4±3.5)歲;病程1.5~11年,平均病程(4.5±1.4)年;合并冠心病者14例,合并高脂血癥者27例,合并高血壓者16例;觀察組患者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齡31~65歲,平均年齡(50.2±3.4)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4.2±1.7)年;合并冠心病者16例,合并高脂血癥者24例,合并高血壓者1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納入標準

(1)患者參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4]《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中有關氣虛內熱證消渴的診斷標準。臨床多見口渴喜飲,易饑多食,氣短乏力,五心煩熱,心悸失眠,自汗盜汗,便秘之象,舌紅少津,苔薄,脈細數;(2)口服糖耐量試驗2小時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檢測≥7.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3)患者詳細閱讀知情同意書,并簽字。

1.3排除標準

(1)依從性差、耐受性差、存在藥物禁忌癥患者;(2)存在嚴重精神、心理疾患無法配合治療的患者;(3)近1個月內有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其他藥物等進行治療有可能影響療效判斷者;(4)合并肝腎功能虧損、酮癥酸中毒、重度感染、周圍神經病變、免疫系統、造血系統、內分泌系統嚴重疾患者;(5)妊娠期、哺乳期婦女。

1.4治療方法

對照組:鹽酸二甲雙胍片(購自哈藥集團三精黑河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20064095,規格:0.25g),0.25 g/次口服,2~3次/d,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1個月為1療程,連用2個療程。

觀察組:自擬金芪降糖經驗湯劑口服,藥物組成:金銀花10 g、黃芪20 g、黃連6 g、黃精15 g、葛根10 g、梔子8 g、五味子9 g、甘草5 g。隨癥加減,口渴甚者加入天花粉6 g、玄參8 g、知母9 g;乏力倦怠甚者加太子參12 g;郁熱甚者加郁金15 g;少寐者加遠志10 g、石菖蒲6 g;便秘甚者加大黃4 g、瓜蔞10 g;每天1劑,水煎服,1個月為療程,連用2個療程。

1.5療效評價指標

1.5.1證候積分 治療前、治療2個療程后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癥狀分級量化表對口渴喜飲、易饑多食、氣短乏力等主要癥狀進行評價,0分(無癥狀)、1分(輕度,不影響工作)、2分(中度)、3分(重度,影響工作),病情隨著評分降低而好轉。

1.4.2血糖、血脂 治療前、治療2個療程后監測血糖、血脂指標變化,主要指標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 2小時血糖 (2h-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PG)、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A1C,HbA1C)、血脂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t-density lipoprotein,HDL-C)水平。

1.4.3血管內皮功能 治療前、治療2個療程后探究血管內皮功能6-酮-前列腺素 1α(6-keto-PGF1α)、血清內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栓素 B2(thromboxane B2,TXB2)水平變化情況,檢測儀器選擇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

1.4.4血清炎性因子 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1.4.5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確診。(1)顯效:消渴癥狀消失,FPG<7.2 mmol/L,2hPG< 8.3 mmol/L;(2)有效:消渴癥狀明顯改善,FPG<8.3 mmol/L,2hPG<10.0 mmol/L;(3)無效:各方面無變化。

1.5統計學處理

數據使用SPSS 20.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數據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數據的方差分析,組內比較則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α=0.05,雙側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界限。

2 結果

2.1兩組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率為91.3%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71.7%,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主要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更明顯,經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及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見表2。

表1 兩組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療效(%)

表2 兩組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對比(分,x±s)

2.3兩組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糖脂代謝經治療后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其FPG、2hPG、HbA1C及TC、TG、LDL-C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3、表4。

2.4兩組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經治療后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其相關指標如6-keto-PGF1α顯著高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患者,而ET、NO、TXB2水平則顯著降低(P<0.05)。見表5。

2.5兩組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hs-CRP、IL-6、TNF-α炎性因子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抗炎效果優于對照組患者,其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3 兩組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標對比(x±s)

3 討論

2型糖尿病是因胰島素抵抗而產生的葡萄糖和脂肪代謝紊亂綜合征,糖脂質代謝紊亂能加重胰島分泌負擔,加重胰島素抵抗及胰島β細胞的衰竭,是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6]。近年來部分學者認為,糖尿病是由細胞因子介導的慢性炎癥反應。炎癥因子不僅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從而降低糖耐量,引起體內熱毒堆積,進一步加重炎癥反應;還可以直接或間接引起胰島β細胞結構和功能障礙,加速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生[7]。不僅如此,血管內皮功能異常作為糖尿病心血管等并發癥發生、發展的基礎,近年來亦成為臨床研究的重要靶點。臨床報道顯示,糖調節受損的患者較正常人群的血管內皮功能減低,血管內皮功能是葡萄糖耐量異常人群動脈硬化的早期監測指標[8-9]。因此,本次研究將脂質代謝及血管內皮功能、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況作為判定療效及病情轉歸的主要觀察指標。近年來,2型糖尿病的治療方向已經從單純控制血糖向降糖、降脂、降壓、改善胰島素抵抗等多環節、多靶點作用方向轉變。鹽酸二甲雙胍是治療2型糖尿病一線用藥,其有良好的降糖和改善胰島素抵抗、調節脂肪代謝的作用。二甲雙胍且具有明顯的減輕血糖波動糖尿病大鼠血管內皮損傷的作用,其保護作用可能與其減少脂質過氧化產物的產生,增強機體的抗氧化能力,減輕炎癥反應,減少細胞黏附因子表達及糖基化終末產物的蓄積有關[10]。

表4 兩組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指標對比(x±s,mmol/L)

表5 兩組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比較(x±s)

表6 兩組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對比(x±s)

糖尿病屬于中醫“消渴”“脾癉”“消中”等范疇,臨床以氣虛內熱證為多。素體稟賦不足、飲食不節等原因傷及脾胃,失于健運,氣血生化不足,虛而生熱,熱火內盛,怫郁結滯,耗傷陰津,導致津液虧損,發為消渴。臨床多見口渴喜飲,易饑多食,氣短乏力,五心煩熱等征象。消渴為本虛標實之證,“臟腑虧虛”為其發病的根本病機,“熱毒”是其主要病機之一,治宜益氣養陰、清熱解毒。筆者自擬金芪降糖經驗方劑中金銀花長于清熱解毒,其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善治熱病消渴證。黃芪降血糖作用具有多成分和多靶點的特點,其中黃芪多糖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大鼠血糖和改善體內脂代謝紊亂[12]。黃連性味苦寒,重在清熱解毒、利濕消濁,有效成分黃連素能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情況,控制血糖,從而能有效治療糖尿病帶來的各種并發癥,具有顯著地改善胰島素抵抗、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等功效[13];黃精可補脾潤肺、生津止渴,現代研究發現其含有多糖、甾體皂苷、蒽醌、生物堿等化學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腫瘤、調節免疫等作用[14];葛根重在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善解陽明溫病熱邪[15];梔子可清熱瀉火[16];五味子可益氣生津、收斂固澀、補腎寧心,善治內熱消渴證[17];甘草健脾益氣、調和諸藥。全方配伍,組方精煉,謹守病機,共奏益氣養陰、生津除熱之功。

本次研究通過自擬金芪降糖經驗湯劑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觀察證候積分、血糖、血脂、血管內皮因子、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檢測可見其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能改善氣虛內熱證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調節糖脂代謝及血管內皮功能,其機制多是通過降低炎性因子hs-CRP、IL-6、TNF-α的水平而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從而利于胰島素分泌的增加,使糖耐量得到改善,進而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改善糖脂代謝,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1] 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1J Med,2010,362(12):1090-1101.

[2] Napolitano A,Miller S,Nicholls A W,et al.Novel gut-based pharmacology of metform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PLoS One,2014,9(7):e100778.

[3] Mayeda ER,Haan MN,Neuhaus J,et al.Type 2 Diabetes and Cognitive DeclineOver 14YearsinMiddle-AgedAfrican Americans and Whites:The ARIC Brain MRI Study[J].Neuropideminlogy,2014,43(3-4):220-227.

[4]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6(7):448.

[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15.

[6] 喬媛.天麥消渴片聯合鹽酸二甲雙胍片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研究[J].河南中醫,2015,35(8):1922-1923.

[7] 馮建華.清熱解毒方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干預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3,3(8):9-14.

[8] 胡麗葉,朱旅云,宋光耀,等.高血糖人群血清脂聯素、胰島素抵抗指數和血管內皮功能變化及相關性研究[J].華北國防醫藥,2010,22(2):101.

[9] 李雷,楊榮禮,李平靜,等.空腹血糖受損與糖耐量受損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對比研究[J].臨床心血管病雜,2012,28(7):546-548.

[10] 王景尚,殷惠軍,黃燁,等.鹽酸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大鼠波動性高血糖狀態下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1,27(5):686-690.

[11] 洪金妮,楊金霞,王學美.清熱解毒中藥降糖作用及機制研究進展[J].中草藥,2015,46(17):2656-2659.

[12] 翟西峰,張存勞,馮鎖民,等.黃芪中降血糖成分計算機虛擬篩選[J].陜西中醫,2015,36(2):235-237.

[13] 張麗,張淑芬,王瑞霞,等.黃連素治療胰島素抵抗相關疾病的研究進展[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0(2):281-283.

[14] 王婷,苗明三.黃精的化學、藥理及臨床應用特點分析[J].中醫學報,2015,30(5):714-715.

[15] 陳秀芳,董敏,雷康福,等.葛根素對高血糖模型大鼠降糖作用的機制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10,45(16):1242.

[16] 肖小華,徐麗瑛,王麗華,等.梔子降血糖有效成分及機制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4,25(11):2614.

[17] 徐月,高慧,賈天柱.五味子“生熟異用”之降血糖作用[J].中藥材,2014,37(11):1977.

(本文編輯:韓虹娟)

R259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6.06.029

443000 宜昌,三峽大學人民醫院中醫科

劉崇喜(1957-),中專,主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藥防治內分泌疾病研究。E-mail:lcx1124-612@qq.com

2015-12-08)

猜你喜歡
內熱降糖氣虛
外出踏青排內熱
快樂降糖“穴”起來
內熱針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臨床療效觀察
大葉欖仁葉化學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氣虛便秘用白術萊菔湯
HPLC法同時測定降糖甲片中9種成分
降糖“益友”知多少
氣虛了,病多了
基于PMV 模型和FCM算法的車內熱舒適評估方法
內熱針臨床應用研究概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