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不盡的蕭華

2016-09-10 07:22水新營
黨史文苑 2016年1期
關鍵詞:政治委員蕭華兵團

水新營

在群星璀璨的開國將帥中,談起蕭華,最為人熟知的還是在1955年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時,39歲的他成為開國上將,就“最年輕上將”而言,迄今尚無出其右者。實際上,在漫長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歲月里,蕭華曾數度出任重要職務,展現出他不平凡的人生。

最年輕的師政治委員

1916年1月,蕭華出生在江西省興國縣一個貧苦工人的家庭。他從少年時代就投身革命,1928年12月,年方12歲,正在興國縣平川中學讀初中一年級的蕭華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并參加了同年底的興國暴動。1930年7月,他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9年4月,毛澤東率紅四軍一部來到興國縣城,蕭華第一次見到了他。在興國,毛澤東主持制定了興國縣《土地法》,并在位于縣城的瀲江書院舉辦了土地革命干部訓練班,蕭華是班里年齡最小的學員。在訓練班,蕭華多次聆聽了毛澤東的講課,以至多年以后,仍對授課的細節記憶猶新。同年12月,年僅13歲的蕭華接任共青團興國縣委書記。任職后,他奔走各區鄉,發動青少年參加共青團組織,工作卓有成效,很快團員由幾十人發展到1000多人。1930年3月,毛澤東第二次來到興國,就讓身邊的警衛員找來蕭華,詳細了解興國共青團工作的開展情況。在交談中,蕭華的談吐表現深得毛澤東的好感。

不久,經毛澤東提議,蕭華任紅四軍軍委青年委員。后歷任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委員、團政治委員、紅一軍團政治部青年部部長、紅軍總政治部青年部部長等職。在擔任紅軍青年部負責人后,蕭華積極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青年參軍參戰的革命熱情,發揮了青年在戰爭中的突擊作用。蕭華的工作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王稼祥等中央蘇區領導人以及林彪、羅榮桓等紅一軍團首長的充分肯定。

1933年夏,蕭華作為紅軍總政治部青年部部長,主持召開紅軍青年工作會議。會議提出了在青年中擴大紅軍,創建“少共國際師”的建議。不久,中央蘇區掀起了擴紅高潮,組建起近萬人的“少共國際師”。同年11月,年僅17歲的蕭華接替馮文彬,任“少共國際師”政治委員。不久任由“少共國際師”改稱的紅五軍團第十五師政治委員。

紅軍時期,各級指揮員都很年輕。除中央紅軍外,在紅六軍團,1934年10月,18歲的段蘇權任中共黔東特委書記兼黔東獨立師政治委員。在紅二軍團,1935年秋,19歲的譚友林任紅二軍團第五師政治委員。在紅四方面軍,1933年7月,19歲的陳海松任紅九軍第二十五師政治委員。同年11月,18歲的鄭維山任紅九軍第二十七師政治委員,是紅四方面軍最年輕的師政治委員。17歲的蕭華不僅是紅軍隊伍中最年輕的師政治委員,也是人民軍隊歷史上最年輕的師政治委員。蕭華任師職干部比著名的軍中“三楊”(楊得志、楊勇、楊成武)時間還早,年齡更輕?!叭龡睢倍际羌t軍長征到達陜北后才走上師級領導崗位的。

在擔任師政治委員的日子里,蕭華率部參加了第五次反“圍剿”,同國民黨軍隊展開激烈的戰斗,挫敗了敵軍一次次進攻。長征開始后,蕭華率部隨紅軍主力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并血戰湘江,完成了掩護軍委縱隊的任務。

1935年1月,遵義會議以后,由于減員嚴重,第十五師被撤編,蕭華任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不久調任紅二師政治委員。他率部參與指揮四渡赤水、搶渡烏江、強渡大渡河、突破臘子口,在長征中屢建戰功。到達陜北后,蕭華率部參加了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山城堡等重大戰役。長征途中的1935年9月,在莫斯科召開的青年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上,蕭華缺席當選為執委會委員,成為中國青年在青年共產國際領導機構中的杰出代表。

最年輕的旅政治委員

抗日戰爭期間,蕭華歷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政訓處(后政治部)副主任、第三四三旅政治委員,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魯西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第一一五師政治部主任兼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等要職。其中,在八路軍改編初期就擔任第三四三旅政治委員的蕭華顯得相當不尋常。

1937年8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取消了政治委員設置,在團以上機關設立政訓處。不久,時任八路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的黃克誠受總政治部主任任弼時指派,帶工作組來到位于晉西北的第一一五師駐地,調研部隊政治工作情況。經過半個多月的調研,他發現,與改編前的紅軍部隊相比,改編之后的部隊作風明顯變得松垮,軍閥習氣開始滋長蔓延,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擾。

黃克誠和第一一五師首長交換意見后,回到總政治部向任弼時匯報了對部隊目前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恢復部隊政治機關和政治委員制度的建議。任弼時聽后,讓黃克誠立即把了解的情況和建議整理好,經朱德、彭德懷、任弼時審核后,于10月19日發電給中央和中央軍委。三天之后,張聞天、毛澤東即復電八路軍總部朱德、彭德懷、任弼時、鄧小平并告周恩來明確指出:“關于恢復政治委員及政治機關原有制度,我們完全同意,請即速令執行。惟黨代表名義不妥,仍應名為政治委員?!?/p>

10月28日,經中共中央批準,八路軍總部委任聶榮臻任第一一五師政治委員,關向應任第一二師政治委員,張浩(后鄧小平)任第一二九師政治委員。隨后,又任命了旅和團一級的政治委員。當時,八路軍3個師下轄6個旅。第一一五師下轄兩個旅,蕭華為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政治委員,時年21歲;黃克誠為第三四四旅政治委員,時年35歲。在紅軍改編八路軍時,中央紅軍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紅一、三、五、八軍團等4個軍團的所保存部隊僅被編為八路軍一個旅(即第三四三旅)另一個獨立團(即第一一五師獨立團,楊成武為團長),紅九軍團減員嚴重,余部被并入第一二師??梢哉f,和紅軍時期擔任的師政治委員相比,蕭華擔任第三四三旅政治委員,實際上是他在人民軍隊任職的進一步躍升。

在八路軍其他4個旅中,政治委員分別是:李井泉為第一二師第三五八旅政治委員,時年28歲;王震為第三五九旅政治委員,時年29歲。王維舟為第一二九師第三八五旅政治委員,時年50歲;王新亭為第三八六旅政治委員,時年29歲。在八路軍改編初期的6個旅中,21歲的蕭華是最年輕的旅政治委員。

1938年9月,蕭華率領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機關和部分干部組成的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抵達冀魯邊區樂陵縣。挺進縱隊到達冀魯邊后,深入發動群眾,迅速打開了局面,發展壯大了冀魯邊抗日根據地。到1938年底,邊區部隊發展到15000余人。蕭華在冀魯邊還有一段軼事,一次,國民黨委派的樂陵縣長牟宜之在迎接蕭華時,沒想到蕭華如此年輕,竟和他擦肩而過。過后,牟宜之感慨蕭司令竟如此年輕,簡直就是個“娃娃”。從此,八路軍“娃娃司令”的名字便在冀魯邊不脛而走。

1939年11月,蕭華率部進入魯西地區,出任魯西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進一步鞏固了中共和八路軍在魯西地區的領導地位。同年6月后,蕭華歷任第一一五師政治部主任、第一一五師政治部主任兼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山東分局委員等職。任上,他協助政委羅榮桓指揮山東軍民粉碎了日軍的多次“掃蕩”,為加強軍隊和政權建設,鞏固和發展山東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

最年輕的兵團政治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后,黨中央作出了“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重大戰略決策,決定從山東抽調4個師部隊橫渡渤海,進軍東北,并由蕭華統一指揮。此后,蕭華歷任遼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局委員、遼東省委書記、南滿分局副書記、南滿軍區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一兵團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特種兵司令員、第十三兵團政治委員等職。蕭華參加了四保臨江、圍困長春、遼沈戰役、平津戰役等許多重大戰役,為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人民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戰爭規模不斷擴大,為了適應大兵團作戰的需要,1948年11月,中央軍委發出了《關于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規定指出:野戰軍以下設兵團,兵團以統一番號排列,共確定20個兵團的番號。中央軍委的指示下達后,到1949年6月,解放軍各兵團相繼組成,全軍共編成16個兵團。通過這次整編,人民解放軍在正規化建設的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

在第四野戰軍部隊整編中,蕭華被任命為第十三兵團政治委員,時年33歲。其他15個兵團的首位政治委員為:第一兵團政治委員張子意,時年45歲;第二兵團政治委員王世泰,時年39歲;第三兵團政治委員謝富治,時年40歲;第四兵團政治委員陳賡(兼),時年46歲;第五兵團政治委員蘇振華,時年37歲;第七兵團政治委員譚啟龍,時年36歲;第八兵團政治委員袁仲賢,時年45歲;第九兵團政治委員郭化若,時年45歲;第十兵團政治委員韋國清,時年36歲;第十二兵團政治委員蕭勁光(兼),時年46歲;第十四兵團政治委員莫文驊,時年39歲;第十五兵團政治委員賴傳珠,時年39歲;第十八兵團政治委員周士第(兼),時年49歲;第十九兵團政治委員羅瑞卿(兼),時年43歲;第二十兵團政治委員李井泉,時年40歲。

不久,隨著國民黨起義部隊的增加,同年又增設了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三兵團,使實際兵團數達到了19個。第二十一兵團政治委員唐天際,時年45歲;第二十二兵團政治委員王震(兼),時年41歲;第二十三兵團政治委員高克林,時年42歲。蕭華是上述19個兵團政治委員中最年輕的一位。

平津戰役勝利后,1949年3月31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在北平香山接見并宴請第四野戰軍師以上干部,蕭華見到了闊別十余載的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當蕭華向毛澤東敬酒時,毛澤東笑著說:“蕭華,你我多年不見,可是我的耳朵長得很,你一時司令,一時政委,一時山東,一時東北,出息好大喲!”

最年輕的中央委員

1955年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時,39歲的蕭華成為人民解放軍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將。這一情況已廣為人知。而他在1956年9月召開的中共八大上當選為最年輕的中央委員,就鮮為人知了。

中共八大是新中國成立后召開的第一次黨代表大會,這次大會是一次充分發揚民主的大會。選舉新一屆中央委員會,是八大的一項重要議程。選舉之前,中央并沒有提出候選人名單,也沒有提出中央委員會人數,而是由各位代表自由提名,再經過幾上幾下的反復醞釀和預選,最后在中共七屆七中全會上,確定了一個170人的中央委員會成員候選人名單。

八大開幕后,又經過反復醞釀,進行了第二次預選,97人被提名為中央委員候選人,73人被提名為候補中央委員候選人。正式選舉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選出后,大會公布的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名單,均按得票多少為序。這次選舉體現了高度的民主精神,也較好地體現出代表的意志。

據《蕭華傳》介紹,八大前夕,在談到人事問題上,毛澤東說要重視“兩華”?!皟扇A”即鄧華和蕭華。應該說,無論從歷史表現和當時任職看,鄧華和蕭華都是人民解放軍上將群體中的突出代表。鄧華時年46歲,任沈陽軍區司令員。之前任東北軍區代司令員(原司令員為高崗,鄧華1954年2月起代)、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而蕭華時任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曾較長期主持總政治部的日常工作?!皟扇A”并列,也反映出蕭華在毛澤東心中的位置。

在八大一次會議選舉出的97名中央委員中,40歲的蕭華是其中最年輕的委員。八屆中央委員大都由久經考驗的老一輩革命家擔任,其中40歲左右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據統計,45周歲以下的八屆中央委員只有6人,即:胡喬木,時年44歲,任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毛澤東的政治秘書;蕭華,時年40歲,任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胡耀邦,時年41歲,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在書記處書記中排列第一);習仲勛,時年43歲,任國務院秘書長;賈拓夫,時年44歲,任國家計委副主任、國務院第四辦公室主任兼輕工業部部長;黃敬,時年44歲,任國家技術委員會主任兼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

從八大一次會議選舉出的中央委員會成員中的高級將領情況看,能進入中央委員會殊為不易。除十位元帥、十名大將均當選為中央委員之外,57名開國上將,只有11人被選為中央委員,即烏蘭夫、李克農、宋任窮、蕭克、鄧華、劉亞樓、王震、蕭華、趙爾陸、謝富治、呂正操。軍中“三楊”(楊得志、楊勇、楊成武)以及許世友、葉飛、陳錫聯等19位開國上將也僅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最年輕的總部主要領導人

新中國成立后,蕭華在人民軍隊歷任空軍政治委員,總政治部副主任,總干部部部長,總政治部主任,解放軍監察委員會書記,中央軍委常委、副秘書長,蘭州軍區第一政治委員等要職。在眾多的任職崗位上,也充分體現出蕭華在人民軍隊肩負的重任和中央領導層對其的器重。

1949年10月,蕭華擔任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委員,時年33歲,他是新中國人民空軍任職時最年輕的政治委員,同時也是新中國各軍兵種最年輕的政治委員。盡管擔任空軍政治委員時間不長,他同司令員劉亞樓一起對空軍的發展壯大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

1950年4月,蕭華調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副主任。由于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長期帶病堅持繁重的工作。經羅榮桓提議,中央同意總政治部的日常工作由蕭華主持。蕭華處在總政治部這樣一個樞紐崗位,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毛澤東作為軍委主席,十分關心總政治部的工作。在羅榮桓生病期間,主持總政治部日常工作的蕭華被毛澤東召見就成了常有的事。

1956年11月,中共中央軍委決定,增補黃克誠、粟裕、陳賡、譚政、蕭勁光、王樹聲、許光達、蕭華、劉亞樓、洪學智為中央軍委委員。蕭華、劉亞樓、洪學智是當時中央軍委委員中僅有的三名上將。

1956年12月,羅榮桓因身體原因不再兼任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總干部部部長。譚政大將接任總政治部主任,蕭華接任總干部部部長。40歲的蕭華成為人民解放軍當時八總部中最年輕的“一把手”。新中國成立后,無論是在人民解放軍三總部、八總部還是四總部時期,蕭華一直是各總部歷史上最年輕的主要領導人。

1963年12月,二度兼任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的羅榮桓不幸病逝,蕭華主持總政治部的全面工作。1964年9月,蕭華擔任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后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這兩個重要部門的“一把手”首次由開國上將擔任。蕭華擔任總政治部主任期間,眾多的開國元帥、大將都還健在。蕭華的這一任職,也體現出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領導層對他的充分賞識和重用。

“文化大革命”期間,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制造了“總政閻王殿”大冤案,對蕭華進行了殘酷迫害,使他身陷囹圄長達7年。1975年7月恢復工作后,蕭華歷任軍事科學院第二政治委員,蘭州軍區第一政治委員、中共甘肅省委書記等職。1977年4月,蕭華出任蘭州軍區政治委員(后任第一政治委員),軍區司令員韓先楚在為蕭華舉行的歡迎儀式上,對蕭華給予了高度評價,評價很具代表性,他說:“蕭華同志在很長時間里擔任軍隊的重要領導職務,是我軍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蕭華同志文武兼備,軍政兼優。論武,他有統軍之才,當過縱隊司令、軍區司令;論文,他有豐富的政治工作經驗,從紅軍的青年部長一直到人民解放軍的總政治部主任;論才,他能詩善文,《長征組歌》早已家喻戶曉。因此,周恩來總理說蕭華人才難得……”

由于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殘酷迫害,蕭華的身體受到極大摧殘。1985年春,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蕭華病情急劇惡化,轉為絕癥。病重之際,他仍關心著黨和國家的發展,心系當時的機構改革等重大問題。在彌留之際,他還喃喃地說:“這么多年,是黨把我培養大的,可我為黨和人民做的事太少、太少了……”8月11日上午,剛從新疆考察歸來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聽到蕭華病危,立即前來看望。在病房里,他俯在蕭華耳邊大聲說:“你為黨、為人民奮斗了幾十年,黨和人民是不會忘記你的!”8月12日上午,69歲的蕭華走完了人生之路,也永遠留下了人民軍隊的一段傳奇。?

責任編輯 / 馬永義

猜你喜歡
政治委員蕭華兵團
兵團記憶
兵團記憶
蕭華將軍的家風
軍營中的“反光鏡”——記河北省人大代表、廊坊軍分區政治委員呂雙平
兵團在
用兵團精神凝聚兵團人的夢
蕭華與王新蘭:外力促成的紅色戀人
羅榮桓與蕭華
百戰不殆鐵將軍 文韜武略真英雄——記第4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賡
才子上將 統戰楷?!捜A統戰工作二三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