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贛名鎮展新姿

2016-09-10 07:22何小文
黨史文苑 2016年1期
關鍵詞:遂川新村井岡山

何小文

草林圩場位于遂川縣西部,是五百里井岡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毛澤東親手創建的第一個紅色圩場。在當時白色恐怖籠罩的環境中,草林紅色圩場活躍了井岡山根據地的經濟,為根據地的創建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為了進一步弘揚井岡山精神,宣講好紅色故地的歷史典故和感受老圩場的新活力,2015年上半年的一天,我隨同全國道德模范、井岡山精神第一宣傳員毛秉華及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幾位黨史專家一道前往草林鎮進行實地考察和探訪。

圩場滄桑舊貌在

草林圩場是湘贛邊界四縣較大鄉村集鎮之一,歷來有“一唐江、二營前、三草林、四大汾”之說。紅色圩場創建前的草林有5條街、170多間店鋪,常有廣東、湖南、福建等地商人來此經商。但整個圩場卻為豪紳地主、資本家所把持,他們利用權勢左右市場,剝削農民,欺壓中小商人,使原本繁華熱鬧的圩場生意冷落,許多商家瀕于破產。

“逢圩莫逢草林圩,沿途關卡數不盡。草林圩上走一圈,流盡窮人血和淚”。這是舊社會草林圩的真實寫照。其中,僅黃坳到草林的70多華里路就設了7道關卡,要抽5道稅,無論什么商品都不能免。

1928年1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遂川游擊后,擊潰了地方靖衛團,沒收了草林久有惡名的土豪劣紳的全部財產。憑借紅色政權和工農武裝力量恢復和改造了草林圩場,取消了一切苛捐雜稅,保護中小商人的私有財產和經濟利益,受到廣大貧苦農民及中小商人的歡迎和擁護。從此,圩場買賣自由,物價穩定,商品豐富,貿易暢通。江西南康和上猶、湖南桂東、廣東韶關、福建長汀一帶的商賈紛至沓來。而井岡山根據地也因此得以從草林圩場購買到急需的藥品、食鹽、火柴、毛巾等物品。

草林紅色圩場的建立不僅活躍了當地鄉村經濟,而且為井岡山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為根據地做好經濟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每逢農歷初一、初四、初七,方圓百里的群眾前來趕集,整個圩場商賈云集、熱鬧非凡。為此,毛澤東在給中央的報告中欣喜地寫道:“草林圩上逢圩,到圩兩萬人,為從來所未有?!?/p>

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對草林紅色圩場更是懷有深厚感情。筆者僅從《星火燎原叢書——井岡山斗爭專輯》中就隨手翻閱出有將近20多位老紅軍對草林紅色圩場印記深刻,甚至情有獨鐘。例如,開國大將譚政就曾幸福地回憶起第一次在遂川以及在草林等地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整肅軍風軍紀等革命活動,當時紅軍在草林抓土豪罰款子,繳獲最多,其中僅銀洋就有2萬塊,稻谷數萬擔,茶油數千斤,布匹數百卷,甚至中草藥材都有幾十擔。這些除了分給當地群眾一部分,其余都不分晝夜地送上了井岡山。譚政還回憶起,有一次每人在過年前曾領取過3塊銀圓作津貼,并且在此過了井岡山斗爭時期唯一的一次豐盛而又歡樂的大年。

現在的草林圩場更因遂井、遂桂兩條省道縱貫其中,極大地方便了從閩粵一帶上井岡山觀光的大量游客往還。加上遂川政府部門構筑大井岡旅游圈戰略的實施,使具有優越的人文地理環境的草林鎮更成了井岡山旅游的循環區域。故而,今日的紅色圩場市場更加活躍,云集圩場的客商更多。

因我們此行的目的首先是觀瞻紅色圩場,所以來不及欣賞草林的新街景,只在草林鎮文化站站長謝九玲自家開的茶店里匆匆地“吃”了一席茶后就急著前往老街參觀。當天不是圩日,又正趕上農忙時節,草林街上人群不是很多,但幾乎每家茶館店里都有好幾桌茶客在“吃”茶,神態很是悠閑??吹轿覀冊谂恼?,他們有的就趨前大大方方為我們介紹著紅色圩場的由來。

令我們感到驚奇和欣喜的是,紅色圩場下街一姓丁的人家,屋子里面還寫有三四處紅色標語,正當我們用心從“紅三軍團宣”的落款上解讀紅色標語時,毛秉華非??隙ǖ馗嬖V我們這是蕭克部隊題寫的。原來當年的草林圩不僅有毛委員帶領軍民在這里鬧過革命,而且在湘贛革命根據地時期,紅六軍團在蕭克、王震的率領下突圍西征為中央紅軍探路,亦是從遂川縣橫石和新江口地區率先出發,經日夜行軍,通過草林、左安、高坪等地,先后突破國民黨軍衙前至五斗江、遂川至黃坳、遂川至七嶺、寒口至廣東橋的4道封鎖線,于11日突擊到湖南桂東以南的寨前圩的??磥?,草林的紅色圩場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可資研究考證的“實物”,但愿通過大家的努力,紅色圩場的歷史可以有進一步的延伸。

我們走過長長的老街,跨過高高的老橋,邁過茵茵的河灘,一路尋蹤至草林鎮水北潭前“肖萬順客?!薄斈昝珴蓶|居住過的房子。若不是從舊居門楣上懸掛著寫有“毛澤東同志舊居”以及“草林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字樣的3塊牌匾,我們絕對不會知道這里還是一處曾經紅得炫目的革命舊址。雖然故人已遠去,然而慶幸的是,遺址依舊在,河水永向東!

回程時還得經過老橋,此時站在橋上眺望著草水河兩岸,紅色圩場的規模以及歷史場景歷歷再現,而我甚至還看到那位瘦削高大的領路人竟然率領一大隊兵馬從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里走將出來……

美麗新村羨煞人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學習紅色歷史,弘揚紅色精神,不僅可以了解我們的過去,更能讓我們看清前進的方向。譬如,列入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現場教學點的草林移民新村就如一幅美麗的圖畫展現在我們眼前。

草林移民新村是遂川縣首個移民社區,又名新苑小區,位于草林鎮紅色圩場的繁華商業地段。社區總面積21畝,10年前開始建設,至今已安置移民戶近百戶,600人。他們來自草林偏遠貧困的拱前、車源、峨溪、楠木、唐虞、源溪7個行政村。

在移民新村,年輕人談起未來時,臉上會流露出躍躍欲試的沖動;老人們和你嘮起家常,對黨的感激的話可以說上大半天。從好幾家張貼的門聯上,你能讀出他們對黨和政府的深情:“移民扶貧,黨恩浩蕩”;“出深山蒙黨恩心地更光明,民愿意踏福地勤勞好致富”。

是的,世代居住在深山老區里的人們有如此感動和感恩的心情,也只有嘗盡了上學苦、就醫苦、生活苦等百般苦的人,才會從心底里流淌出來。這里,與其說是村,不如說是一處城里人也羨慕的高檔社區。一眼望去,一排排整齊漂亮的新房,一條條筆直寬敞的通道,各項基礎設施齊全、布局合理,一個美麗的新村是那么的名副其實。毗鄰的五層樓的新學校,和城里的學校沒有什么兩樣。村里還專門設有醫務室、綜治辦和圖書室等。孩子們有了學校,鄉親們有了醫院,只要幾分鐘時間就能從集市上買到豐富的物品。他們住上了原來想都不敢想的、漂亮的樓房。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勤勞終于有了用武之地,因為當地政府將移民搬遷與發展當地經濟相結合,扶持移民戶建起了電子廠、服裝廠、鞋廠、傳統手工食品廠以及一些商品加工廠,其中幾家已初具規模。

此外,當地政府及移民新苑社區干部始終把廣泛發動群眾、調動群眾積極性作為工作的主要抓手,扶貧與扶志相結合,強化群眾的主體意識、自我發展意識,充分發揮移民群眾在移民新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紅色圩場為什么依然這樣紅?“遷出深山欣仁政,高堂筑就樂黨恩”,再次誦讀移民新村一家居民門口那幅尚未褪色的新春對聯,我感到已獲得了答案。?

責任編輯 / 彭月才

猜你喜歡
遂川新村井岡山
中國畫《林澗·新村》
井岡山詩五首
毛澤東四戰遂川城
毛澤東四戰遂川城
遂川板鴨產業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井岡山抒懷
被資本裹挾的“新村再造”
“五老”宣傳隊走鄉串鎮唱新村
發揮“五老”隊伍作用 創建“三無四有”新村
遂川金桔"一畝園一萬元"高效栽培示范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