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文學課程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

2016-09-10 07:22吳敬玲
文學教育 2016年12期
關鍵詞:古代文學人格文本

內容摘要:研究性學習是目前教育界備受關注和著力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和課程教學模式,對高校的課程改革和人才培養起著重要作用。古代文學是漢語言文學和對外漢語等專業的核心課程,對學生的人文教育、生命教育、情感教育、心理健康和人格培養等具有無可替代的學科優勢。本文結合學科現狀和教學改革實踐對當下的古代文學課程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有以下幾點思考:一,育人為本,培養健全人格;二,古為今用,樹立當代意識;三,突出文本,重視經典閱讀。

關鍵詞:古代文學 教學模式 人格 當代意識 文本

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因故意殺人罪被執行死刑,至此,復旦大學投毒案告一段落,兩個年輕人用自己的生命悲劇給國內的高校和高等教育者敲響了警鐘,中國大學的教育將何去何從,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人文精神的缺失、生命教育的忽視、人格培養的疏漏等將如何在各科課程的教學中滲透,成為每個教育者深思的問題。當今教育功利化、職業化、文學無用論等觀念盛行,大學生重實用、輕素質, 重功利、輕人文,使古代文學教學在某種程度上被忽視,被邊緣化甚至陷入了困境。但是古代文學是人文學科中的核心課程,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經典的作家作品、深刻的思想哲理、濃重的人文關懷對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和健全人格的塑造起著其他學科無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逐步為各高校提倡和實踐,本文結合古代文學的學科現狀和教學改革實踐對當下的古代文學課程研究性學習教學模式有以下幾點思考:一,育人為本,注重人文教育;二,古為今用,樹立當代意識;三,突出文本,重視經典閱讀。

一.育人為本,培養健全人格

大學教育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品性、能力、責任和人格。大學首先培養的是一個人,然后才是一個人才。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是以“文”化人而非以“識”造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工作發展就把育人文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格是各種心理特性的總和,也是各種心理特性的一個相對穩定的組織結構,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它都影響著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使他具有區別于他人的獨特的心理品質。人格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品質。[1]古代文學教學應從“文學是人學”的角度出發,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現代教育意識。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正是一個展現古代文人志士的理想高尚人格,并引導學生在古人理想人格的感召下磨礪和提升自己,從而建立自己的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王國維在《文學小言》中講到:“三代以下之詩人,無過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茍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學者,殆未之有也?!盵2]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結合作品和作者經歷深入闡述古人的人格魅力,文學是人學,作家的經歷和人格定可以穿越時空與當今的大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心靈的共振。屈原的“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3]的高尚貞潔和“受命不遷,生南國兮”[4]的忠貞愛國;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5]的淡然灑脫和“既軒冕之非榮,豈褞袍之為恥”[6]的安貧樂道;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7]的仁愛憂民和悲天憫人的儒家情懷;蘇軾的“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8]的曠達超然和“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9]的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的人生范式均可以成為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和塑造健全人格的良好教學資源?!叭魏谓∪烁竦臉嬒攵疾皇菓{空產生的,而是當前經驗與以往經驗在文化積累中的一種綜合?!盵10]大學生通過古代文學的學習可以從古人的人生經歷中吸取經驗,從他們的人生智慧中汲取營養,從他們高尚的人格中吸收能量,從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培養健全高尚的人格。

二.古為今用,樹立當代意識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應堅守文學本位、史學思維和文化學視角的總體原則,突破傳統的“重文學史的傳授而輕文學作品講授”的史學模式,從文學的學科定位和教學理念上更新。既不要給學生留下古代文學課程就是古代歷史課的印象,還要結合文學是人學的本質屬性,樹立當代意識。教學從當下出發,聯系時代和新聞熱點,尋找古代文學與當今大學生現實人生的契合點,學古識今,古為今用。陳平原在追憶程千帆先生的文章中提到:“‘古典學者’應該具有‘當代意識’?!ǔ糖Х壬┰?0年代中期與學生程章燦的對話中,則再次強調:‘研究古代文化文學,是為了現在活著的人,不想到這一點,我們的研究便沒有意義?!盵11]教育的當下性關懷,是所有課程改革的重點,古代文學教學也不例外。在教學過程中活用熱點新聞,把當下事件適時引入課堂,既可以拉近古今的距離,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2013年河南周口的平墳復耕事件可以在清明節前后授課時提及,并結合中國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12]的文化傳統和關于清明時節的詩文引發學生討論并思考“清明”節日背后的文化內涵和當今文化節日傳統觀念淡化甚至歪曲的現狀,形成一種學習、保護、捍衛傳統的文化自覺。2012年央視新聞中心在重陽節推出的大型新聞公益活動“2012我的父親母親”,其中一位白發蒼蒼的天津老人發出的“恨不得快死”的悲涼無奈之聲是對大學生進行感恩和孝道教育的經典教材。若把視頻播放和古代文學中的孝悌文化和相關文學作品相結合,學生會從古典詩文中的“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輿”[13]、“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14]等文本中更好地體驗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孝道文化,并可以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踐行自己的所思所想。另外《漢字聽寫大會》的盛況播出和全民關注與“握著鼠標忘了筆桿”的漢字文化的衰落;復旦大學投毒案及大學生自殺跳樓案件與“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壞,孝之始也”[15]的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的生命教育;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與中國古代文學中特定時代的文化輸出和與世界文學的接軌;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與中國的中醫等傳統國粹的落寞與新發展等都可以引入課堂,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思考。中國古代文學史源遠流長,作家作品包羅萬象,每個教師都應聯系實際,以人為本,樹立當代意識,適時尋找古代文學與當今學生現實人生的契合點,讓學生“臧往以知來”,在古代文學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經典作品的賞讀中凈化心靈,提升修養,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和挫折,成為一個具有健全人格和濃郁的人文情懷的大學生。

三.突出文本,重視經典閱讀

古代文學的研究與教學應當要有濃厚的文本意識,立足文學本位,重視文本分析和經典閱讀。一部中國古代文學史就是一部幾千年來中國文人的心靈發展史,中國古代的經典文學作品就是古代士子人文情懷和情感體驗的藝術外化,對于大學生的生命教育、情感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等,存有無可替代的潛在功用?!胺蚓Y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辭以入情”[16],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比較早地論述了作者、作品與讀者之間情感的互動和審美活動的完整過程,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更是強調了情感在文學創作和文學鑒賞中的重要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于聲,莫深乎義?!盵17]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和啟發學生結合具體時代和作者經歷領悟文本中滲透的作者的濃厚生命體驗、情感體驗和審美體驗,而這些體驗可以穿越古今與當代的大學生在心靈上產生碰撞,在情感上產生過共鳴?!白x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18],這便是古代文學經典作品閱讀意義的最高闡釋了。愛情是中外文學作品中的經典主題,如何引導學生在當今金錢至上、物欲橫流的社會樹立正確合理的婚戀觀,除了心理專業講座外,對古代文學作品中經典愛情詩篇的解讀更能發揮其由內而外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元稹的悼亡詩《遣悲懷三首》全是對亡妻韋叢生前身后瑣事的描寫,卻寄寓著一種人生的至情。其詩句“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19]和“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20]更是情真意切,充滿哀思,感人肺腑?!胺蛭⒅客鲈娭衅渥顬槭浪鶄髡b者,莫若《三遣悲懷》之七律三首?!蕴貫榧炎髡?,直以韋氏之不好虛榮,微之之尚未富貴,貧賤夫妻,關系純潔,因能措意遣詞,悉為真實之故。夫唯真實,遂造詣獨絕歟!”[21]若結合蘇軾悼念結發妻子王弗的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的解讀,愛情的真摯和長久是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卿卿我我,還是日常生活的相濡以沫、相知相守不言自明。 學生在品讀賞析“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和“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22]經典中定能領悟愛情與金錢利益和權勢富貴的關系,定能領略古今中外偉大愛情的真諦,從而培養合理的婚戀觀和擇偶觀。古典文學作品浩如煙海,題材包羅萬象,經典更是不勝枚舉,在古代文學教學中加大文本分析和經典作品閱讀的力度和深度,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的作品熏陶和感染下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審美情趣和人文情懷。

四.結語

“忽視或輕視文科教育,必然導致整個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導致這個社會的庸俗化?!盵23]毋庸諱言,文科教育在今后的高等教育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高等院校發揮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學科優勢,具體到古代文學教學的課程改革和創新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探索和實踐:一,育人為本,注重人文教育;二,古為今用,樹立當代意識;三,突出文本,重視經典閱讀。古代文學教學任重而道遠,每一個古代文學教師都應根據學校、學生和時代的具體情況適時調整和創新課堂,開拓進取,豐富教學模式,發揮學科優勢,讓課程本身為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功用。

參考文獻

[1]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民族出版社,2011,第85頁.

[2]王國維.《王國維文學論著三種》([M].商務印書館,2010,第219頁.

[3]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M].中華書局,1982,第2468頁.

[4]呂晴飛.《屈原詩歌評賞》([M].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第241頁.

[5][6]王瑤.《王瑤全集卷一·陶淵明集(編注)》([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第424頁,第489頁.

[7]張式銘主編.《李白杜甫詩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第305頁.

[8]蘇軾.《蘇軾詩集》[M].中華書局出版社,1982,第2367頁.

[9][22]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M].中華書局出版社,2002,第356頁,第141頁.

[10]曾大興,紀德君.《古代文學教學創新與大學生能力建設》[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62頁.

[11]陳平原.《古典學者的當代意識》[J].《東方文化》,2001年,第1期.

[12][13][14]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M].中華書局,1980,第6頁、第2頁、第4-5頁.

[15]胡平生,陳美蘭譯注.《禮記·孝經》[M].中華書局,2007,第221頁.

[16][南朝]劉勰《文心雕龍·知音》[M].中華書局,2012,第555頁.

[17]白居易.《白居易集》(卷三)[M].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第441頁.

[18][宋]趙與時.《賓退錄》[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第116頁.

[19][20][唐]元稹著、冀勤點校.《元稹集》[M].中華書局,1982,第98頁.

[21]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M].三聯書店,2015,第108-110頁.

[23]閻志堅.《重視文科教育 深化文科教育改革——高等學校文科教育改革座談會綜述》[J].《中國高等教育》,1996年,第9期.

基金項目:2015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一般項目B類,項目編號:2015JGB516,項目名稱:文學類課程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作者介紹:吳敬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

猜你喜歡
古代文學人格文本
以鳥喻人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人格的發展——巴金傳》(評傳)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嗎?
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思維與視角的轉換
高校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研究
網絡環境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模式探究
挖掘文本資源 有效落實語言實踐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文本與電影的照應閱讀——以《〈草房子〉文本與影片的對比閱讀》教學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