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腔鼻竇型血管外皮瘤臨床病理診斷

2016-09-13 02:58陸敏雅石麒麟夏慧張曉嵐朱文娟姚佳凱
浙江臨床醫學 2016年4期
關鍵詞:外皮鼻竇變性

陸敏雅 石麒麟 夏慧 張曉嵐 朱文娟 姚佳凱

鼻腔鼻竇型血管外皮瘤臨床病理診斷

陸敏雅 石麒麟 夏慧 張曉嵐 朱文娟 姚佳凱

鼻腔鼻竇型血管外皮瘤(SNTHPC)是少見的鼻腔鼻竇中間型或低度惡性的軟組織腫瘤,由Compagno等[1]于1976年首次報道,2003年Thompson等[2]首次命名鼻腔鼻竇型血管外皮細胞瘤,并報道了一組104例的病例,2005年版WHO腫瘤分類頭頸部腫瘤分冊[3]中將其歸類于交界性和潛在低度惡性的軟組織腫瘤。近來國內也有少數報道[4~6]?,F將作者診斷的3例進行總結并復習文獻,探討其臨床病理特點、診斷和鑒別診斷。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診斷的SNTHPC 3例,其中男1例,女2例;年齡55~66歲,平均60.5歲。均因鼻出血、鼻塞、鼻部不適求診。臨床檢查:左側鼻腔1例,右側鼻腔2例,腫瘤呈灰白、灰紅色,質地較韌,影像學檢查骨質未見破壞。3例均行局部活檢,明確診斷后行局部擴大切除術。術后均獲隨訪,隨訪期1~5年,均無復發或轉移。

1.2 方法 標本經10%中性福爾馬林固定,常規石蠟包埋,4μm切片,HE染色,光鏡觀察。免疫組化采用EnVision法,所用抗體Vimentin、SMA、p53、CKpan、NSE、S-100、HMB-45、CgA、syn、CD34、CD117、EMA、Desmin、Ki-67及試劑盒均購自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2 結果

2.1 病理檢查 (1)眼觀:3例腫瘤均呈灰白、灰紅色,部分組織息肉樣,直徑1.0~2.5cm,切面實質性,質地較韌。(2)鏡檢:腫瘤細胞呈彌漫性生長,無包膜,極向一致,可見片狀、環狀、席紋狀、束狀排列(圖1),部分腫瘤表面被覆正常呼吸性上皮,部分與黏膜假復層纖毛柱狀之間有明顯條狀無結構淡嗜伊紅區域。腫瘤細胞形態單一,呈短梭形,部分卵圓形,細胞核染色質細致,可見單個小的核仁,核膜清晰,核分裂像少見,<1個/10HPF,細胞質嗜雙色性或嗜伊紅或空泡狀。腫瘤內血管豐富,管腔呈圓形、條形、分叉等,鹿角狀未見,管壁薄,僅見單層內皮細胞,部分血管壁透明變性(圖2);腫瘤細胞在血管周圍呈單向及環狀排列;腫瘤間質疏松,部分區域可見纖維性增生及膠原變性。未見侵犯骨組織。(3)免疫組織化學:3例腫瘤細胞Vimentin及SMA均呈彌漫強陽性表達(圖3、4),血管內皮細胞表達CD34,腫瘤細胞均不表達p53、CKpan、NSE、S-100、HMB-45、CgA、syn、CD117、EMA、Desmin,Ki-67指數1%~2%。

圖1 腫瘤呈彌漫性生長,極向一致,片狀、環狀排列,腫瘤內血管豐富。(HE 低倍放大)

圖2 腫瘤內血管壁玻璃樣變性。(HE中倍放大)

圖3 Vimentin腫瘤細胞呈彌漫強陽性表達。(EnVision法 中倍放大)

圖4 SMA腫瘤細胞呈彌漫強陽性表達。(EnVision法中倍放大)

3 討論

3.1 臨床特點 關于SNTHPC的報道少見,國內外文獻報道<200例[7],2003年Thompson等[2]報道了一組104例的大樣本病例,腫瘤主要位于上呼吸道,臨床表現為鼻出血、鼻腔堵塞、腫塊、息肉、呼吸困難等,腫瘤大體多呈息肉狀,觸之有彈性,易出血。SNTHPC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以老年人為主,多見于50~60歲者。本組3例中男1例,女2例;年齡55~66歲,平均60.5歲。臨床表現為鼻出血、鼻塞和鼻部不適等,與文獻一致。

3.2 病理特點 SNTHPC腫瘤位于黏膜下,無包膜,呈彌漫性、浸潤性生長。腫瘤細胞形態一致,呈梭形、卵圓形,有的胞漿呈嗜酸性,顯示肌樣分化表現,偶見多核巨細胞。腫瘤間質內血管豐富,可見特征性的血管壁透明變性,鹿角狀血管少見,大多病例伴有炎細胞浸潤。本組3例顯示,腫瘤位于黏膜下,無包膜,彌漫生長,呈片狀、環狀、席紋狀、束狀,腫瘤細胞形態一致,多呈短梭形,細胞核染色質細膩,可見核仁,細胞質嗜酸性或透明,腫瘤內血管豐富,可見特征性的血管壁透明變性,與文獻報道一致。免疫組織化學腫瘤細胞表達 Vimentin及SMA,提示腫瘤有肌樣分化。

3.3 鑒別診斷 (1)血管球瘤:兩者的起源和免疫表型均相似,但血管球瘤多發于周圍軟組織,尤其四肢末梢、甲床下,一般無血管壁透明變性。(2)惡性黑色素瘤:主要表現為黏膜及皮膚色素性病變,瘤細胞松散,異型性明顯,病理性核分裂多見,免疫組織化學顯示瘤細胞HMB45、S-100陽性,SMA陰性。(3)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瘤細胞呈長梭形,無席紋狀排列,細胞質強嗜酸性;而SNTHPC以短梭形為主,胞質呈弱嗜酸性,常伴有血管壁玻璃樣變性,可以鑒別。(4)類癌:與SNTHPC組織學形態相似,但沒有SNTHPC特征性的血管壁玻璃樣變,免疫組化顯示CgA和syn陽性,SMA及Vimentin陰性,可以鑒別。(5)間質瘤:多見于胃腸道,瘤細胞呈梭形或上皮樣,可呈編織狀,或無明顯的排列結構,免疫組化標記CD34、CD117、Dog1陽性,可以與SNTHPC相鑒別。

3.4 治療與預后 該腫瘤少見,生物學行為多為良性,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但臨床表現無特異性,且發生部位的解剖結構復雜,不易完全切除而復發,故病理診斷對臨床治療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以防腫瘤未切除干凈復發而誤診為惡性。2005年版WHO腫瘤分類頭頸部分冊中判斷惡性的指征為:腫瘤>5cm、骨浸潤、明顯的核異型、核分裂像>4個/10HPF、壞死、增殖指數>10%[3]。本組3例影像學檢查未見骨質破壞,瘤細胞無明顯異型,核分裂<1個/10HPF,增殖指數1%~2%,形態學無惡性依據,患者術后隨訪1~5年,均無復發或轉移。

1 Compagno J,Hyams J.Hemangiopericytoma-like intranasal tumors.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23 cases .Am J Clin Pathol,1976,66(4):672~683.

2 Thompson L D,Miettinen M,Wenig B G .Sinonasal-type hemangiopercytoma: a clinicopathologic and immunophenotypic analysis of 104 cases showing perivascular myoid differentiation .Am J Surg Pathol, 2003,27(6):737~749.

3 Barnes L ,Eveson J D ,Reichart P ,et al.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Lyon:IARC Press,2005.43~44.

4 王紓宜,朱雄增.鼻腔鼻竇型血管外皮瘤臨床病理分析.中華病理學雜志,2006,35(5):372~376.

5 吳海波,刑曉皖,王曉秋,等.鼻腔鼻竇型血管外皮瘤5例臨床病理分析.診斷病理學雜志,2011,18(4):241~244.

6 吳鴻雁,徐新運.鼻腔鼻竇型血管外皮瘤臨床病理研究并文獻復習.現代醫學,2010,38(2):102~106.

7 劉大偉,韓安家,梁英杰.鼻腔鼻竇型血管外皮瘤樣腫瘤2例及文獻復習.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0,26(4):487~488.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猜你喜歡
外皮鼻竇變性
SMARCA4在鼻腔鼻竇畸胎癌肉瘤中高頻性丟失
晉州市大成變性淀粉有限公司
晉州市大成變性淀粉有限公司
鼻竇內窺鏡在耳鼻喉病變臨床診治中的應用分析
為小黃菇娘做造型
鼻腔、鼻竇神經鞘瘤1例
征兵“驚艷”
經濟型鼻竇球囊在功能性鼻內鏡鼻竇手術中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分析
藍莓的光澤
美味的水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