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勢利導 大力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甘肅“十二五”期間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透析

2016-09-14 03:05甘肅省農業機械管理局
甘肅農業 2016年4期
關鍵詞:十二五農機化農機

因勢利導大力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甘肅“十二五”期間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透析

甘肅省農業機械管理局

(2016年1月19日)

農機專業合作社是農民合作社的重要內容和主要力量?!笆濉逼陂g我省通過加強宣傳引導、典型引路、重點扶持、以點帶面等多種措施,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特別是2014年省政府出臺支持政策后,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15年全省農機專業合作社達到954家,比上年增加了359家,增長60.3%,比2010年增長倍。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有效促進了農機服務社會化、市場化進程,加快了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推動了農業機械的共同利用,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

優化環境,引導扶持,為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創造條件

一是在法規政策上給予支持。2014年,省政府印發《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農民合作社發展的意見》(甘政發〔2014〕75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甘肅省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方案(2015-2020年)》,省農機局和省財政廳聯合下發《甘肅省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2015-2020年)實施細則》,明確從2015年開始對農機專業合作社當年購置的1臺100馬力以上農業機械,在中央財政補貼的基礎上,給予等額的省級財政資金累加補貼;2015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365”現代農業發展行動計劃著力實施“十百千萬”工程的意見》(甘政辦發〔2015〕11號),明確提出到2018年在全省重點扶持7000個左右示范性農民合作社 (含1 000個農機專業合作社),省級示范社的比例不低于30%的目標任務。各級政府以及職能部門也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白銀市印發《白銀市支持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意見》,天水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農民合作社發展的意見》,張掖市政府下發《張掖市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實施方案(2015-2020)》。同時,各地實行各項優惠扶持政策,對農機專業合作社等農機服務組織的收入給予稅收優惠;對開展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免收車輛道路通行費;在農機化項目、“陽光培訓”、農業生產救災和農機化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的資金投入上,優先支持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二是在財政補貼上予以傾斜。各地以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為抓手,優先支持農機合作社購置農業機械,在購買數量上不設限制,應補盡補。2015年省財政下達專項資金1 100萬元扶持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對全省150個農機專業合作社購置100馬力以上大型農業機械,在中央財政補貼的基礎上,給予等額省級財政資金累加補貼。張掖市規定當年購置1臺100馬力以上的農業機械,在中央財政補貼和省財政累加補貼的基礎上,縣區財政按機具價格10%的標準給予累加補貼;該市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每年重點培育10家市級農機合作社示范社,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給予5萬元的獎勵。甘州區政府自2012年以來,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每年支持10個服務能力強、經營管理規范、利益聯結緊密、示范帶動明顯的示范型農機合作社,分別獎勵10萬元。從2015年起,對農機合作社享受省級累加補貼的1臺100馬力以上的農業機械,區財政再給予10%的累加補貼。同時規定,獲得國家、省、市、區4級示范合作社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分別給予15萬元、12萬元、10萬元、8萬元的貼息貸款支持。慶陽市與當地農業銀行簽訂了《服務“三農”框架合作協議》,為農機合作社社員購買農業機械提供40%的信貸支持。

三是建管結合,提高規范化建設水平。為推進農機合作社的健康發展,提高規范化建設水平,增強農機專業合作社服務能力,張掖、酒泉、定西、慶陽、平涼、金昌等市(州)農機化主管部門在注重農機合作社數量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合作社質量的提高。平涼市堅持高標準建設、規范化管理的發展思路,要求新建農機專業合作社必須有標準化車庫、有維修車間和辦公室、配齊辦公設施和常用維修設備與工具,設立機械臺帳和維修記錄,建立與健全作業合同、作業檔案,并指定專人管理,有效促進了農機合作社的健康發展。張掖市把能否具備凝聚力、生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建立健全管理規范的運行機制作為農機合作社健康發展的關鍵,通過召開農機合作社現場推進會、舉辦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培訓班、學習觀摩等多種形式,力促合作社規范發展。并制定了全市農機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標準。即“五項運行機制”(合作營運機制、民主決策機制、財務管理機制、盈余分配機制、作業機務機制)、“六項重點內容”(依法辦社、照章辦事、清晰產權、合理分配、管理民主、誠信經營)、“十五項規范要求”(依法注冊登記、章程制度完善、組織機構健全、基礎設施齊全、財務賬目清晰、年度報告可信、社員權益明確、產權關系明晰、社務管理民主、核算制度規范、盈余返還合理、機務管理細致、檔案管理健全、堅持誠信經營、推進信息化建設)。此外,市農機部門還推行干部聯系幫扶農機合作社制度,26名領導干部對口聯系幫扶農機合作社,及時幫助破解發展難題。

四是優化發展環境,搞好服務。農機管理部門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在工商登記、金融信貸、稅收減免、用地安排等方面盡量為合作社提供優惠和便利。在此基礎上發揮職能部門的優勢,積極組織開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社長、技術人員培訓,為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組織管理、技術人員開展上門服務,幫助農機合作社做好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業機械的檢修和保養,提供檢審驗服務,確保技術狀態良好。全省14個市(州)開通農機化信息網,并與省農機化信息網實現了網絡互聯和資源共享,及時為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服務組織及廣大機手提供農機化技術、政策、市場等信息服務。蘭州市充分利用農機化信息網、“12316”農情服務熱線及農業特派員短信服務平臺,為農戶和農機合作社等農機服務組織提供政策、技術和發展致富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時解答他們在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同時,采取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宣傳教育活動,對農機合作社加強農機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操作知識的宣傳,進一步提高合作社社員的安全意識,營造良好的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環境。

示范創建,拓展功能,促進農機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

一是創新多元投入機制。各級農機管理部門鼓勵種糧大戶、農機大戶和基層農機部門利用資金入股、技術入股、機具入股等方式組建農機專業合作社,并按照多元投入、合作興社、激活潛力的要求,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和其他社會資本投資組建農機專業合作社,基本形成了農機能人帶頭、農機服務機構興辦、工商資本帶動等多主體牽頭興辦格局,逐步創建和完善了國家扶持、群眾自籌、集資入股、合作經營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多元投入機制。2015年全省農機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954個,較上年增長60.3%;入社成員數達13 658個(戶),服務農戶數達到24 0261戶,全省農機專業合作社擁有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及其他各類配套農機具5.67萬臺(套);入社經營土地面積超過178萬畝,作業服務面積達到550萬畝以上;全省農機合作社資產總額達到15.86億元,年度總收入達到9.06億元,經營服務收入超過7.8億元。據調研分析,我省農機專業合作社主要有七種組建模式:鄉鎮農機機構牽頭創建型。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牽頭,吸引當地農機大戶、農機戶入社;致富能人帶動型。由當地致富能人牽頭注資,并聯合農機戶和農戶入社組建而成;農機技術骨干發起創辦型。發揮自身懂技術、會管理、熟悉市場等優勢,聯合農機戶組建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引領型。主要由長期從事農機化作業、有頭腦、懂技術,具有創新精神和經營管理能力的農機大戶帶頭組建,這種組建模式在我省所占比重較大;農業企業+農機戶組建型。由農業、畜牧養殖龍頭企業及部分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發揮自身資金、技術、場地等多重優勢,聯合農機戶發起組建;農機企業創辦型。農機經銷商看好農機作業市場前景,投資組建農機合作社,開展農機作業等服務;村戶聯合型。村委會以農機具、貨幣、房屋等資產入股,村民以土地或農機具入股成立農機合作社。

二是探索市場引導機制。遵循社會化服務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原則,以發揮機具效能、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不斷探索農機合作社服務模式。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菜單式”服務模式,合作社統一機耕、機播、植保、機收等作業服務收費標準,由農戶自主選擇服務項目;二是“托管式”服務模式,農戶將承包田全年或某一季轉包給合作社自主經營,租賃款結算成糧食或現金給農戶;三是“全程化”服務模式,合作社統一提供機耕、機播、植保和機收等作業服務,谷物收割后再支付作業費用。農機管理部門靈活推行“菜單式”、“托管式”或“全程化”服務,不斷拓展合作服務的領域和范圍,實現服務內容和方式的多樣化,做到推動而不強迫、扶持而不干預、參與而不包辦。合作社農機服務領域、作業范圍進一步拓展、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經營效益明顯增加。2015年甘肅黃羊河農機專業合作社根據市場需求,投資800萬元購置玉米摘棒機、抽雄機、青貯收獲機及大型植保機,新建玉米剝皮生產線2條,解決了制種玉米收獲、去雄、病蟲害防治及快速剝皮難題。作業范圍拓展到臨澤農場、皇臺、長城、黃羊鎮、吳家井等鄉鎮,跨區域開展機耕、收獲、開溝等農機作業服務,有效提高了農機利用率。全年完成機械化作業面積16萬畝,比上年度增長60%,實現經營收入1 300萬元,增長39.5%,84戶社員年人均純收入達到6.5萬元,高于未入社農戶收入32%以上。2015年甘州區盛興農機專業合作社投資260多萬元,購置辦公設施設備35臺(套)、新建機械設備維修間156平方米,購置飼草撿拾打捆機、深松耕整機、三行覆式鋪膜機等機械12臺,夯實硬件設施,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和作業范圍。與上年相比,通過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增加了集鋪膜、播種、施肥一體化的復式作業和飼草、秸稈處理項目,使服務領域擴展到耕、播、收、秸稈處理等方面;作業范圍擴展到了山丹縣、臨夏市等地區。完成作業面積5.95萬畝,增長22.7%,實現經營收入472萬元,增長12.4%,經營利潤達到168.4萬元,增長29.1%,13戶社員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元,增長20%。

三是服務內容專業化。隨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機社會化、市場化服務的發展,農機作業服務、技術服務、維修服務、信息服務和農機物流等專業化服務組織應運而生,這些專業服務組織具有較強的技術服務設備、專業技術人才和專業服務能力,拓展了農機服務領域,促進了農機服務專業化的發展。近年來,我省針對牧草收獲、青貯及玉米秸稈收獲及綜合利用、保護性耕作、林果蔬菜植保、中藥材種植收獲、農產品初加工等服務“三農”的農機專業合作社不斷涌現。金塔縣會水農機專業合作社購置農用激光平地機、深松旋耕機、甘草挖掘機等大型農業機械,為周邊近萬畝農田開展農機化社會化綜合作業服務,經營效益顯著。瓜州縣和諧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2014年與新疆企業簽訂甘草機械化收獲作業訂單,完成機械化收獲面積4 700多畝;玉門市鵬誠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玉米機收、牧草收割等機械化作業,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四是規范內部運行機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規定和要求組建農機專業合作社,切實引導依法經營、規范運作、誠信服務。在制度建設上,建立健全合作社決策議事、崗位職責、作業標準、安全生產、財務會計、檔案管理等切實可行的制度。在組織機構上,規范合作社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日常運作,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在生產經營上,規范農機作業服務協議或合同簽訂,明確服務內容、收費標準、兌付方式、作業質量要求和違約責任等,同時建立健全相應的裝備技術檔案、檢測檔案、修理檔案。一批農機專業合作社步入規范化運行軌道。自2010年,蘭州市永登東山農機化服務專業合作社等4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入選全國農機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后,到2015年,全省已有6家農機合作社被確定為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30家被確定為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稱號。

彌補短板,搶抓機遇,推進農機專業合作社整體發展水平

一是持續增加總量。我省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起步晚,數量少,規模小。據統計,2011-2015年全省農機專業合作社分別有216、297、406、595、954家。與全國沿海及中東部地區相比差距較大,又由于受地理條件和地域經濟條件的影響,地方政府扶持力度有限,農機合作社普遍規模小,經濟實力薄弱,經營效益不高。2014、2015年借助國家、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力度,才有了較快的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推出了一系列深化農村改革的措施,對于農民合作社未來的發展,從合作的內容到形式都作了全面規劃。改革35年來的經驗證明,在農業農村改革和發展領域,農民合作社是聯結政府和市場的最有效中間環節,已經并正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定西市安定區石泉鄉呂坪村農民強彩霞組建呂坪農機合作社的實踐,回答了一個看似簡明卻不簡單的命題:“人到哪里去了?地由誰來種?錢從哪里來?”她召集6個生產大戶,以單機入股的形式,成立了合作社。要求每戶種植全膜玉米、馬鈴薯等作物200畝以上,并以機器運行成本價(油價)給周邊群眾提供“機械深松——測土配方施肥——良種擴繁——機械覆膜——機械挖掘”全程化的機械服務。同時,每個大戶還帶動10戶精準扶貧戶發展種養業,對村上兩戶沒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按照入股分紅的模式,直接吸納精準扶貧專項貸款8萬元入股,按每年3 000元的受益分紅給每戶貧困戶。她的合作社還就近吸納貧困戶230余人務工,常年就近用過1 000多人次,人均工資性收入5 000元,戶均土地流轉費2 500元左右。由于土地流轉和農機化耕作,大量勞動力從土地解放出來,發展養殖和勞務輸出,形成了合作社多元化服務、群眾多渠道受益、多類型增收的格局??梢?,作為在農業中處于基礎地位的家庭經營,其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不會是單打獨斗,而是主要以合作社的形式結合在一起。我們必須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機遇,創造條件,促進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持續提升能力效益。我省農機專業合作社地域之間發展不平衡,自然條件、經濟條件較好、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大的地區發展相對較快,如河西五市、慶陽、平涼、蘭州、白銀、定西等市,其他市州發展相對緩慢。不僅如此,由于資金、場地和經營能力等因素影響,多以機械入股為主,機械設備單一,普遍規模小,僅限于耕種機具,農產品加工、養殖業、設施農業機械偏少,服務領域局限于傳統的耕播收作業方面,導致經營效益低。而隴西正大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滿義和安定區西鞏驛鎮茂豐合作社負責人康學林的經驗方略,很好地詮釋了合作社規模經營的效應。高滿義投資500萬元買農業機械種1000畝地,他購置的法國貝松深松機,日均作業效率可達2000畝以上,生產效率是國產深松機的3倍;他購置的精量播種機種植黃芪每畝需要籽種2斤,而人工播種每畝需要籽種12斤,每畝節約籽種800元,機播1小時完成200畝,而人工半小時撒1畝,機械化作業不但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安定區西鞏驛鎮茂豐合作社的負責人康學林在合作社成立后,流轉了5100畝土地種植中藥材。他采取的模式是農戶出土地,每畝入股1000元。合作社負責從選籽種、深松、播種、挖掘、銷售一條龍全程服務,將田間作業中防蟲、鋤草這一環節交給入股的農民負責。年終除收入托底外,還返還紅利2300元。合作社承擔了外在市場的風險,將農民收益發揮最大化,同時還實現了種植機械方面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帶動兩個貧困村的貧困戶種植藥材,增加收入。實踐證明,他們所做的,恰恰是單家單戶無法實現的,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

三是持續健全機制。當前,我省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還不夠規范,特別是合作社第二次分配機制沒有建立起來,不能充分調動社員積極性,發展后勁不足。收益分配合理化是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合作社應明確各類資產的權屬關系,將合作社公積金、財政補助資金等形成的資產依法量化到每個成員,保證利益分配公平、合理,從而提升合作社集體資產的價值,增強合作社的發展后勁,整體推進全省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上檔次上水平。

(編輯:劉國華)

猜你喜歡
十二五農機化農機
沃得農機
春來好時節 農機備耕忙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不一樣的農機展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貴州農機化》2018年征稿啟事
《貴州農機化》征稿啟事
如何加強農機管理發揮農機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