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學習視角下《建筑水電工程計價》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

2016-09-21 16:59李科
考試周刊 2016年68期
關鍵詞:混合教學課程建設

李科

摘 要: 混合學習是結合課堂學習與網絡學習的特點構建多元化的學習環境,它是當前教育技術研究的熱點,符合職業院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僅滿足在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通過網絡主動自主學習的需求,而且可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從而解決一些課程教學內容多而課時不足的問題。文章以高職造價專業核心課程《建筑水電工程計價》為例,介紹了該課程混合式教學的建設內容和實踐效果,旨在為同類課程開展混合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混合教學 《建筑水電工程計價》 課程建設

混合學習(Blended Learning)是人們對網絡學習(e-Learning)進行反思后,出現在教育領域尤其是教育技術領域較流行的一個術語,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對面(Face-to-Face)教學和在線(Online)學習兩種學習模式相整合,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一種教學方式[1]。在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位,學生為主體,實踐為導向”的教學思想引導下,“做中學”“做中教”的混合教學成為職業教育專業課教學的新寵[2]。為了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推動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構建有利于學生多元化自主學習的環境,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使校內外更多的學習者受益,進一步推進優質教育資源開發和推廣共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結合課程教學改革要求,課程教學團隊對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建筑水電工程計價》課程按混合教學課程設計要求進行建設。

一、混合課程建設內容

《建筑水電工程計價》混合課程應包括精品視頻公開課與精品資源共享課,是以普及共享優質課程資源為目的、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學規律、展示教師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服務學習者自主學習、通過網絡傳播的開放課程。

(一)學習導航

課程簡介:用不少于300字的篇幅對課程作簡單說明。

教師介紹:用不少于300字的篇幅介紹教師的基本情況,需要提供教師照片或電子版照片一張。

教學大綱:教學大綱參考教務處教學大綱格式編寫。

學習指南:用不少于300字的篇幅結合課程和混合教學的特點指導學生如何學習。

(二)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基本要求

(1)教學內容應具有科學性和先進性。

(2)網絡課程的第一節,必須作全書內容概述,闡明教學目的、教學要求和考試要求。

(3)單元課程開始時要有問題導入,結束時要做小結,以發揮承前啟后的作用。

(4)模塊結束時,要作歸納復習,并布置練習題,要指明考試范圍。

2.教學資源

(1)要根據教學大綱、課程內容及學習者的特點認真進行混合教學設計、收集教學素材,教學資源內容應盡量簡潔,條理清晰,重點突出,避免照搬書本內容。

(2)配套課件要制作成PowerPoint文檔或Swf格式文檔,字號要求在32號以上,文字與背景的顏色對比度要大,每節課至少提供10個以上頁面。

(3)配套教案要制作成Word,版面內容要盡量濃縮,教學設計完整可行。

(4)電子素材要帶有校名、?;?、課程名稱等信息,最好將信息包含在PPT的母版中,以確保每頁都能出現。

3.教學視頻要求

(1)教學視頻不拘泥于實況教學錄像形式,可以有動畫、微課、行業專家訪談、專題講座錄像、學生優秀視頻拍攝作品展示等,要求每個模塊至少10視頻資源,視頻時長根據教學特點確定,視頻文件名建議使用引導式標題,吸引學習者點擊學習。

(2)教學視頻要求緊扣教學主題,突出教學重點、難點,與教學資源的演示同步,指向明確的知識點及技能點。

(3)教師教學時要儀表端正、語速均勻、服裝整潔。PPT制作的微課要求圖像清晰,內容緊湊,時間在8分鐘之內。動畫制作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可促使現代信息化網絡動畫資源入庫。

(三)拓展資源

1.自測練習(習題庫)

分教學單元提供在線自測練習,并附上自測練習的答案或答題要點,每教學單元的自測練習要涵蓋學習的重點、難點,知識點、技能點。練習題數量一般不少于10題,該課程的練習題的總量不少于100題,以方便學生隨時檢測掌握知識的程度。

2.常見問題解答(答疑庫)

常見問題解答是關于某一學科教學中最常出現的問題及其解答。問題應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并具有實際參考價值,應包括問題正文、問題解答、參考資料和關鍵詞等內容。課程的常見問題總數一般不少于20個,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充實其內容。

(四)教學評價

每門課程提供具體的評價方案(如在線作業、回帖答疑、網上期末考試等所占比例)。教師根據課程特點及混合教學特點進行評價,評價方法力求多樣化,但必須注明分值分配及評價標準。

二、實踐效果

充分發揮混合線上課程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創造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既可滿足在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通過網絡主動自主學習的需求,亦可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緩解課程教學內容多而課時不足的矛盾。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貫穿教學始終,突破教學重點及難點,拓展教學空間;采用“混合教學”線上線下相互滲透記錄學習軌跡,能力訓練切實到位,階段性增強學習效果。多學習終端接入學習資源,提高學習興趣,網絡學習成為新常態。學生對建筑水電工程常見材料、設備及施工工藝正確識別和認知,并能獨立編制某多層建筑安裝招標控制價,正確率達到95%以上。

三、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滲透,同時在改變我們的課堂,教學方式正趨向于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方向發展,混合學習已成為當前教育技術研究的熱點。做好混合教學課程設計將為高職院校帶來較大的效益,不僅僅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顯著提高,更解決課程教學內容多而課時不足的矛盾?;旌蠈W習視角下的課程建設思路,集合優勢教學資源建設網絡平臺,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較好思路。

參考文獻:

[1]李克東,趙建華.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7):1-6.

[2]職業教學信息化課題組著.職業教育信息化研究導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3]文桂萍.建筑水暖電安裝工程計價[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混合教學課程建設
大班教學環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設計與效果分析
《高級食品化學》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
移動環境下高職金融課程混合教學的研究
高職機械類專業“CAD圖形設計”課程建設
《海圖學》課程的建設與實踐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混合教學”在開放大學教育模式中應用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