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雜交組合尖塘鱧形態性狀和生產性能的比較研究

2016-09-23 12:22駱明飛羅俊標張建東陳剛
河北漁業 2016年8期
關鍵詞:生產性能雜交

駱明飛+羅俊標+張建東+陳剛

摘 要:本試驗由云斑尖塘鱧、線紋尖塘鱧的自交、雜交及其回交試驗組合及其子一代在同一環境條件下進行持續360 d養殖試驗,通過測量各組試驗魚的形態性狀和生產性能,并進行比較分析。試驗結果表明,無論正反雜交還是回交,其子代在形態性狀和生產性能方面均出現較大變化,通過雜交子一代與云斑尖塘鱧親本進行回交所得到的回交雜種在體色上得到改良,成活率、生長速率、起捕率、餌料轉化率等各項生產性能也得到較好的鞏固。

關鍵詞:尖塘鱧;雜交;回交;形態性狀;生產性能

尖塘鱧屬魚類(Oxyeleotris),俗名筍殼魚(Marble Goby),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且刺少,是名貴的食用魚,深受我國和日本、東南亞及港澳臺地區消費者喜愛。我國沒有尖塘鱧屬魚類的記載,從東南亞引進的尖塘鱧有云斑尖塘鱧(O.marmoratus)和線紋尖塘鱧(Oxyeleotris line-olatus)。兩者在形態性狀、生產性能、養殖效率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云斑尖塘鱧體色常為黃褐色,體側具云狀斑塊,市場上售價較高,但生長速度較慢,養殖效率較低;線紋尖塘鱧體色為灰褐色,體側具不明顯縱向線紋,耐粗飼,生長速度較快,養殖效率高,但市場上售價一般僅是云斑尖塘鱧的50%~60%。與此同時,尖塘鱧屬魚類種質資源多樣,亞種繁多,我國所引進的繁育親本自身純合度無法保證,且親緣關系雜亂。目前有關尖塘鱧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尖塘鱧魚類形態生物學、核型、DNA序列、人工繁育和養殖技術等[1-6]方面。而有關尖塘鱧雜交選育方面的報道較少[7-9],特別是有關尖塘鱧雜交、回交子一代形態性狀和生產性能方面的比較研究報道更少。本研究通過對云斑尖塘鱧、線紋尖塘鱧自繁及其不同雜交、回交組合的子一代在同一養殖條件下形態性狀和生產性能的比較研究,以期為開展尖塘鱧雜交選育相關研究,建立優良的本土化尖塘鱧品系提供理論基礎,為尖塘鱧人工雜交繁殖生產提供生產依據和實踐經驗,為改良尖塘鱧的養殖性能尋求一種有效途徑。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條件

1.1.1 人工育苗設施的準備 每組配對親魚分別放入不同室內水泥繁殖池(2.0 m×3.5 m×10 m),每池投入人工魚巢10個;另外準備6個水泥池(2.0 m×3.5 m×1.0 m)作為稚幼魚培育池,并配好培育用水。各池均設有增氧、微流水裝置,同時在室外土池培育浮游生物作為稚幼魚開口和培育的餌料。

1.1.2 養殖試驗設施的準備 每組幼魚飼養在同一池塘(面積1/3 hm2)的不同網箱(2.0 m×40 m×2.0 m,水體12 m3 ),網目40,網箱底部離池底大約10 cm,網箱高出水面50 cm,網箱分布在池塘兩列,每列9個網箱,兩列之間通道約2 m以方便劃船投喂,池塘四周通道保持3~5 m,且在池塘東北、西南角各安裝一臺水車式增氧機使水體按順時針流動,同時試驗采用鼓風機連續充氣系統,每網箱安裝4個氣石;池塘內放養清潔水質魚類如金錢魚1 000尾、鯽魚500尾、鳙魚250尾,每15~30 d擦洗網箱一次,并視水質情況適當換水;試驗到了11月初搭建簡易溫棚過冬,次年4月底拆除越冬棚。試驗過程最低水溫205 ℃,最高水溫33.5 ℃,pH 值7.9~8.7,溶解氧保持在5 mg/L以上。

1.1.3 起捕試驗設施的準備 養殖試驗結束時,租用珠海市容壹水產研究所恒豐蝦苗標粗場6口露天水泥池(18.0 m×10.0 m×1.5 m)作為起捕試驗池,要求池底較平整,并鋪上5~10 cm沙泥底。

1.2 試驗材料

本試驗用云斑尖塘鱧、線紋尖塘鱧和正交(云斑尖塘鱧♀×線紋尖塘鱧♂)子1代、反交(線紋尖塘鱧♀×云斑尖塘鱧♂)子1代親本均選自珠海市容壹水產研究所,并進行生物學測量記錄,其中體長、全長等用直尺測量,精確到0.01 cm,體質量用DJ1000電子天平稱量,精確到0.01 g。各親本體重在511.2~565.7 g之間。云斑尖塘鱧親本為選育F4代,雌魚體重為511.6~549.3 g,平均(523.8±4.5)g,雄魚511.2~560.3 g,平均(532.5±7.4) g;線紋尖塘鱧親本為選育F3代,雌魚體重為508.4~545.3 g,平均(521.7±65) g,雄魚521.4~565.7 g,平均(547.8±6.7) g;正交(云斑尖塘鱧♀×線紋尖塘鱧♂)子1代親本雄魚體重為518.3~553.6 g,平均(529.9±72) g;反交(線紋尖塘鱧♀×云斑尖塘鱧♂)子1代親本雌魚體重為510.8~544.3 g,平均(530.1±8.1) g。

1.3 試驗方法

1.3.1 親魚配組和苗種培育 試驗在珠海市容壹水產研究所種苗場進行。于2012年4月19日開始,此時室內溫度已穩定在25 ℃以上。挑選形態特征明顯、成熟度好的健康親魚(各組雌雄比為1∶1),經人工催產(采用一針注射法HCG用量850 IU/kg,雄魚減半)后放入不同繁殖池內,不同雜交組合及親魚數量見表1。4月24日在各繁殖池內撈取24~48 h的仔魚3萬~4萬尾分別轉入稚幼魚培育池,次日開始投喂小輪蟲,逐步投喂較大輪蟲、枝角類和橈足類,15 d后稚魚長成規格1.2~1.5 cm的稚魚,逐步轉入投喂水蚯蚓,再經20 d發育成早期幼魚,全長2.5~3.0 cm。7月1日排水收獲各池幼苗,為轉入網箱養殖試驗作準備。

1.3.2 養殖對比試驗

由自交組M(云斑尖塘鱧♀×云斑尖塘鱧♂)、L(線紋尖塘鱧♀×線紋尖塘鱧♂)和雜交組F1(云斑尖塘鱧♀×線紋尖塘鱧♂)、F2(線紋尖塘鱧♀×云斑尖塘鱧♂)以及回交組H1(云斑尖塘鱧♀×F1♂)、H2(F2♀×云斑尖塘鱧♂)6個試驗組組成,每組設3個重復,共用18個網箱。每組都隨機挑選健康、活力好的早期幼魚1 500尾,要求全長和體質量相近。初始全長和體質量分別為(2.60±0.12)cm和(0.22±0.02)g。每組1 500尾試驗魚平均分配到3個網箱(各500尾)中飼養。試驗前期60 d,投喂餌料以水蚯蚓為主,冰鮮魚糜為輔,投餌量以幼魚濕體質量的8%為基準,每天18:00左右投喂,在次日上午8:00左右收集網箱內的殘餌。試驗60 d后,投喂以冰鮮魚糜為主,并適量添加維生素、鰻魚料等作為營養增強劑,每天2次,分別在6:00和18:00,投餌量以試驗魚濕體質量的5%為基準,控制在1 h內攝食完。試驗期間發現死魚及時清理,不作為試驗結束時的數據參考。養殖持續360 d(2011年7月2日至2012年6月25日),每60 d隨機抽取試驗魚各30尾,饑餓24 h后分別稱量每尾試驗魚的全長、體長、體高和體質量,試驗結束時統計每組試驗魚的存活數。

1.3.3 形態性狀和腸長比比較試驗 在養殖試驗結束時,對所有試驗魚進行觀察體色、花紋特征并統計記錄。區分體色參照李家樂等[10]的方法,同時,為了凸現雜交后的體色變異,對此種方法略作修改,即僅按試驗魚的體表顏色、體側花紋與鰭跨將試驗魚劃分為三個群體:“花斑”(體色黃褐色,腹部淡黃,體側具明顯的縱向云狀褐色斑塊,頭背部具近箭頭狀褐色斑塊,近似云斑尖塘鱧體色)、“雜色”(體色呈淺黃褐色、斑塊不明顯或呈黑褐色,體色介于云斑尖塘鱧與線紋尖塘鱧之間)、“灰色”(體色呈灰褐色或淺灰色,近似線紋尖塘鱧體色)。同時隨機抽取每個重復試驗魚10尾共180尾,饑餓24 h后分別測量每尾試驗魚的體長、體高以及觀察記錄可數的形態性狀背鰭、腹鰭、臀鰭、胸鰭、尾鰭等;隨機抽取每個重復試驗魚5尾共90尾,饑餓24 h后分別測量其體長和體高,并解剖觀察內部結構,測量腸長。

1.3.4 起捕試驗 起捕試驗在珠海市容壹水產研究所恒豐蝦苗標粗場進行。養殖試驗結束后,于2012年6月28日從各試驗組抽取150尾試驗魚(即每個重復抽取50尾),分別放入6口露天池中,各池水深保持在1.0 m。次日,2人分別在池的兩邊用魚網(15.0 m×3.8 m)進行刮網起捕,每池連續刮網起捕3次,記錄每次起捕漁獲數量,統計并計算起捕率。

1.4 數據處理

1.4.1 生長和生產性能指標的測定 在試驗結束后饑餓24 h,對試驗魚進行稱量,計算全長增長率(length growth rate, LGR)、增重率(weight growth rate, WGR)、特定生長率(special growth rate, SGR)、成活率(survival rate,SR)、餌料轉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起捕率(catching rate,CR)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l1和l2分別表示試驗魚起始和終末平均全長(cm);m1和m2分別表示幼魚起始和終末平均體質量(g);n1和n2分別表示幼魚起始和終末數量(w);F、M1 和M2分別表示為總投餌量(g)、幼魚起始和終末均重(g);t表示試驗持續時間(d);N0 表示起捕前試驗魚在池中總數,N1 、N2和N3分別表示起捕第1、2、3網試驗魚的數量。

1.4.2 體色分類以及主要的形態指標、消化道指數的測定 試驗結束時按試驗魚的體色、體側花斑與鰭跨等將試驗魚劃分為“花斑”、“灰色”、“雜色”三類,并計算其比例。

試驗結束后饑餓24 h,每組重復隨機抽取5尾試驗魚測量體長體高比和腸長比,相應計算公式如下:

體長體高比=體長(cm)/體高(cm)

腸長比=腸長(cm)/體長(cm)

其中體長為自吻端至尾鰭基部的垂直距離;體高為魚體最高處的垂直距離;腸長為自胃末端到肛門的垂直距離。

1.4.3 統計分析 本試驗數據均以平均值±標準誤差(X±σX)表示,試驗數據用Microsoft Excel作初步處理,然后用SPSS13.0進行處理,在ANOVA單因子方差分析的基礎上采用Duncans多重比較檢驗組間差異,以P<0.05作為差異顯著水平。

2 結果與分析

2.1 尖塘鱧雜交、回交子代體色差異的比較

云斑尖塘鱧與線紋尖塘鱧自繁個體與親本體色沒有明顯差異。云斑尖塘鱧試驗魚個體體色為黃褐色,腹部淡黃色,體側具5~6個縱向深褐色斑塊,斑塊之間或邊緣常呈金黃色,頭背部具1個(近)箭頭狀褐色斑塊,鰭上常有縱向的深褐色條紋或小的深褐色斑點,背鰭有褐色騎跨;線紋尖塘鱧試驗魚個體體色為微藍,腹部淺灰色;背部隱有8~9條橫向不明顯的斑狀條帶;體兩側各具10~11條縱條紋。背鰭、胸鰭和尾鰭灰色,腹鰭、臀鰭淺灰色,邊緣稍帶黃色。

而云斑尖塘鱧與線紋尖塘鱧雜交、回交子代的體色出現較明顯的分離,出現“花斑”、“雜色”、“灰色”三大類,但不符合孟德爾的分離規律。其中“花斑”個體黃褐色,顏色較鮮艷,體側褐色斑塊明顯,與云斑尖塘鱧體色很相近,“灰色”個體體色通常為灰色或淺灰色,無云狀斑塊,與線紋尖塘鱧體色較相近,而“雜色”個體體色常呈青色,伴有褐色或灰色,斑塊不明顯或呈黑褐色,介于“花斑”和“灰色”個體之間。從表2和表3可以看出,云斑尖塘鱧與線紋尖塘鱧正交后代F1以雜色(62.1% )為主,其次為灰色(24.5%)和花斑(13.4%);反交后代F2以灰色 (75.6% )為主,其次為雜色(21.2%),花斑僅為3.2%;回交后代H1以雜色(50.6% )和花斑(45.4%)為主,灰色僅為4.0%;回交后代H2以雜色(57.6% )為主,其次為花斑(22.7%)和灰色(19.7%)?;亟缓蟠?代H1的花斑個體明顯多于回交后代子1代H2的花斑個體,也多于正交后代子1代F1花斑個體,更多于正交后代子1代F2花斑個體。從圖1更直觀看到不同組合尖塘鱧雜交、回交子1代個體體色差異。

2.2 尖塘鱧及其正反雜交、回交子1代其它主要形態性狀比較

云斑尖塘鱧自交M組試驗魚體長體高比在4.31~4.87之間,腸長比為0.39±0.05,背鰭Ⅵ,Ⅰ-10-11;腹鰭Ⅰ-5-6;臀鰭Ⅰ-9-10;胸鰭P16-18;尾鰭C18-22。

線紋尖塘鱧自交L組試驗魚個體體長體高比在4.46~4.98之間,腸長比為0.63±0.11,背鰭Ⅵ,Ⅰ-9-10;腹鰭Ⅰ5;臀鰭Ⅰ-8-10;胸鰭P16-17;尾鰭C20-24。

正交F1組個體體長體高比在4.18~4.70之間,腸長比為0.57±0.03,背鰭Ⅵ,Ⅰ-10-11;腹鰭Ⅰ-5;臀鰭Ⅰ-9-10;胸鰭16-18,軟條數通常左右不對等;尾鰭C18-24。

反交F2組個體體長體高比在4.74~5.49之間,腸長比為0.79±0.02,背鰭Ⅵ-Ⅶ,Ⅰ-9-10;腹鰭Ⅰ-5;臀鰭Ⅰ-9-10;胸鰭16-19,軟條數通常左右不對等;尾鰭C19-24。

回交H1組個體體長體高比在4.30~4.77之間,腸長比為0.64±0.06,背鰭Ⅵ,Ⅰ-10-11;腹鰭Ⅰ-5;臀鰭Ⅰ-9-10;胸鰭17-18,軟條數通常左右不對等;尾鰭C18-24。

回交H2組子1代個體體長體高比在4.68~5.02之間,腸長比為0.68±0.05,背鰭Ⅵ-Ⅶ,Ⅰ-9-10;腹鰭Ⅰ-5;臀鰭Ⅰ-Ⅱ-9-10;胸鰭軟條數通常左右不對等,左胸鰭14-18,右胸鰭16-18;尾鰭C20-24。

從表4和圖2可以看出,6個不同組合個體體長體高比差異不明顯。在腸長比方面,云斑尖塘鱧為(0.39±0.02)和線紋尖塘鱧為(0.63±002),兩者差異顯著,雜交個體腸長比均顯著大于云斑體腸長比;正交F1個體腸長比明顯小于線紋尖塘鱧,反交F2組個體腸長比明顯大于線紋尖塘鱧,而回交個體與線紋尖塘鱧體腸長比差異不顯著。在各鰭方面,雜交回交子代個體的腹鰭、臀鰭較穩定,無明顯變化,但胸鰭變化最大,且常常出現左右胸鰭數目不對等情況,同時第一背鰭棘數也出現較大變化,在反交F2組個體或回交H2組個體通常出現6根棘條。

2.3 尖塘鱧及其正反雜交、回交子1代的生長和生產性能比較

各組幼魚的體質量和全長在試驗開始時基本一致,但在試驗結束時,各組的全長和體質量均出現顯著差異(P<0.05)。如表 2-表5 所示,云斑尖塘鱧的全長為(29.12±0.11)cm,線紋尖塘鱧的全長為(30.76±0.28)mm,兩者不同雜交組合子1代全長最短為(32.02±0.07)cm,最長為(33.11±0.10)cm,證明雜交尖塘鱧在全長上較云斑尖塘鱧有優勢,而與線紋尖塘鱧相比優勢不明顯。

云斑尖塘鱧體質量為(325.53±1.16)g,線紋尖塘鱧的體質量為(361.10±1.12)g,正交F1組的體質量為(465.21±1.62)g,相對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分別提高了42.9%和 28.8%,且差異顯著;反交F2組的體質量為(494.13±1.51)g,相對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分別提高了518%和 36.8%,并且差異顯著;回交H1組的體質量為(445.53±1.10)g,相對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分別提高了36.9%和 28.8%,且差異顯著;回交H2組的體質量為(459.52±1.12)g,相對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分別提高了41.2%和27.3%,且差異顯著;證明雜交和回交尖塘鱧在體重上較雙親都有優勢。

6組幼魚的全長增長率(LGR)、增重率(WGR)、特定生長率(SGR)、餌料轉化率(FCR)也表現出顯著差異(P<0.05)。

從表5可見,F1、F2、H1、H2四組的LGR顯著高于M組和L組(P<0.05)M組的LGR最??;F1、F2、H1、H2四組中,H2組的LGR較小,其余三組的SGR差異性不大(P>0.05)。

從表6可見,F1、F2、H1、H2四組的WGR顯著高于M組和L組(P<0.05),M組的WGR最??;F1、F2、H1、H2四組中,F2組的WGR最大,其次為H2和F1組,H1最??;F1、F2、H1、H2四組的SGR差異性不大(P>0.05),但均顯著高于M組和L組(P<0.05);F1、F2、H1、H2四組的FCR差異性不大(P>0.05),但均顯著小于M組和L組(P<0.05),M組的 FCR高于L組,差異性大(P<0.05)。

6組養殖成活率(SR),從表5可以看出,F1、F2組的SR明顯低于其它四組,顯著差異(P<005),L組最高達86.6%,M、H1以及H2組的SR差異性不大(P>0.05)。

6組起捕率(CR),從表7可以看出,M組CR最低僅32.7%,L組CR最高達74.7%,F1、F2、H1、H2四組的CR差異性不大,介于M、L兩組之間。

3 討論

3.1 不同雜交組合尖塘鱧體色的變異和體色遺傳的初步探討

體色是魚類一種較為獨特的表型性狀。魚類體色變異是遺傳學、進化生物學和系統發育學的重要研究主題[11]。不同種類的魚有著不同的體型和體色,體色是受遺傳基因控制的,這是對自然界長期適應的結果。目前,人們可以利用生物技術和雜交選育來從基因水平上改變魚類的體色,得到具有優良遺傳形狀的品種,如錦鯉、荷包紅鯉、金魚等都是長期定向選育的觀賞魚品種,血鸚鵡是紅魔鬼父本和紫紅火口母本雜交所得的F1子代[12]。

本試驗中,云斑尖塘鱧與線紋尖塘鱧自繁子代個體與親本體色沒有明顯差異,而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不同雜交、回交組合的子1代的體色出現較明顯的分離,為了區分它們和研究方便,本研究者將其劃分為“花斑、雜色、灰色”三類,其中“花斑”個體黃褐色,顏色較鮮艷,體側褐色斑塊明顯,與云斑尖塘鱧體色很相近,“灰色”個體體色通常為灰色或淺灰色,無云狀斑塊,與線紋尖塘鱧體色較相近,而“雜色”個體體色常呈青色,伴有褐色或灰色,斑塊不明顯或呈黑褐色,介于花斑和灰色個體之間。在試驗結果看,云斑尖塘鱧母本與線紋尖塘鱧父本進行正交的子1代F1個體體色為花斑(13.4%)、雜色(62.1% )、灰色(24.5%);云斑尖塘鱧父本與線紋尖塘鱧母本進行反交的子1代F2個體體色為花斑(3.2%)、雜色(21.2%)、灰色 (75.6% );正交子1代F1父本與云斑尖塘鱧母本進行回交的子1代H1個體體色為花斑(45.4%)、雜色(50.6% )、灰色(4.0%);反交子1代F2母本與云斑尖塘鱧父本進行回交的子1代H2個體體色為花斑(22.7%)、雜色(57.6% )、灰色(19.7%)。由于本試驗是在同一養殖水體、投喂同質量的餌料條件下進行的,即可以忽略外部環境和營養物質對體色的影響,因此本試驗得到的個體體色變異結果主要受是親本遺傳的結果,而且從不同雜交組合子1代個體體色分離變化情況來看,無論正交、反交還是回交,其子1代 “雜色”個體比例均在50%以上;同時“花斑”個體數正交子1代F1顯著多于反交子1代F2,“灰色”個體數反交子1代F2極顯著多于正交子1代F1,回交的子1代H1“花斑”個體顯著多于回交子1代H2的“花斑”個體,也顯著多于正交后代子1代F1“花斑”個體,極顯著多于正交后代子1代F2“花斑”個體,從而表明云斑尖塘鱧與線紋尖塘鱧雜交、回交的子1代個體體色由父本和母本的遺傳基因共同控制的,但并非對等的,可能更多來自母本。

而范小勇等[9]人應用RAPD技術研究云斑尖塘鱧、線紋尖塘鱧及其雜交子一 代(F1)間的遺傳關系,結果表明正反交子代在遺傳關系上均偏向各自的母本,所獲得的遺傳信息可能更多來自母本;朱曉平等[8]人用20對微衛星引物對線紋尖塘鱧(♀)、云斑尖塘鱧(♂)及其雜交、回交子代的遺傳變異進行分析研究,試驗結果表明無論是雜交還是回交均表現了一定的母本效應,但他們僅是分別對正交、反交子1代2個群體(范小勇等)以及對反交子1代、反交子1代(♀)與云斑尖塘鱧(♂)的回交子1代2個群體(朱曉平等)與親本群體展開的遺傳方面研究,而本研究是對不同雜交、回交組合子1代4個群體與親本在同一養殖水體、投喂相同質量餌料的條件下進行的同一年齡段的個體體色比較研究,具有更廣泛的實踐意義。

然而,在試驗過程中發現尖塘鱧不僅會隨著水色的改變出現體色深淺的變化,而且在生長過程中存在變色現象,無論雜交還是回交,魚苗早期表現為黃褐色,且顏色較鮮艷,斑塊明顯,長至3~5 cm后,才開始出現明顯的體色分離,部分個體由黃褐色逐漸轉變成灰色,褐色斑塊消失或變成黑褐色;與此同時,尖塘鱧無論雜交還是回交的子一代“花斑”和“灰色”群體中,很難發現與親本體色完全一致的個體,而且“雜色”個體體色更是復雜,沒有規律。由此可見,尖塘鱧的體色遺傳規律相當復雜,也不符合孟德爾的分離規律,可能是多基因決定的結果,同時還可能受親本本身純合度不夠的影響,還需要深入研究。

3.2 不同雜交組合尖塘鱧主要形態性狀和腸長比的差異

云斑尖塘鱧與線紋尖塘鱧兩種之間有形態相似,也存在差別。從報道的文獻來看,研究者對2尖塘鱧魚類的形態性狀和腸長比等方面觀察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別,主要集中在臀鰭、胸鰭、尾鰭數目以及體長體高比、腸長比方面[1-3,5]。本研究中觀察到云斑尖塘鱧自交M組試驗魚體長體高比在4.31~4.87之間,腸長比為0.39±0.05,背鰭Ⅵ,Ⅰ-10-11;腹鰭Ⅰ-5-6;臀鰭Ⅰ-9-10;胸鰭16-18;尾鰭18-22;線紋尖塘鱧自交L組試驗魚個體體長體高比在4.46~4.98之間,腸長比為0.63±0.11,背鰭Ⅵ,Ⅰ-9-10;腹鰭Ⅰ5;臀鰭Ⅰ-8-10;胸鰭16-17;尾鰭20-24。

而本試驗觀測到云斑尖塘鱧與線紋尖塘鱧及其不同雜交組合的子1代的體長體高比差異不明顯,在各鰭和腸長比方面出現較大差異。

3.2.1 不同雜交組合尖塘鱧子1代個體各鰭的變化和鰭式 本試驗中,觀測到雜交回交子1代個體的腹鰭、臀鰭較穩定,僅是回交H2組子1代個體臀鰭棘數出現1~2根的變化,其它各組均無明顯變化;但胸鰭變化最大,無論正反雜交還是回交,其子1代個體常常出現左右胸鰭數目不對等情況,第一背鰭棘數也出現較大變化,在反交F2組個體或回交H2組個體通常出現6根棘條,而云斑尖塘鱧與線紋尖塘鱧第一背鰭僅有5根棘條。同時,從試驗實際觀測結果,分別得出4 個雜交、回交子1代群體的鰭式。正交F1組個體:DⅥ.Ⅰ-10-11,VⅠ-5,AⅠ-9-10,PLR16-18,C18-24;反交F2組個體:DⅥ-Ⅶ.Ⅰ-9-10,VⅠ-5,AⅠ-9-10,PLR16-19,C19-24;回交H1組個體:DⅥ.Ⅰ-10-11,VⅠ-5,AⅠ-9-10,PLR17-18,C18-24;回交H2組個體:DⅥ-Ⅶ.Ⅰ-9-10,VⅠ-5,AⅠ-Ⅱ-9-10,PL14-18.PR16-18,C20-24。

鰭是魚類的主要運動器官和平衡身體器官。雜交可以增加物種變異性、異質性、綜合雙親的優良性狀,出現可利用的雜種優勢,也可出現某些雙親所沒有的新性狀[13]。本研究者研究觀測尖塘鱧魚類多年,均無發現云斑尖塘鱧與線紋尖塘鱧出現第一背鰭棘數為6條或左右胸鰭數目不對等的現象,國內外也暫未見相關文獻報道,故可以認為該現象是云斑尖塘鱧與線紋尖塘鱧雜交后出現變異的結果。因此,可以將出現胸鰭數目不對等或第一背鰭棘數為6根的現象作為區別雜交后代與云斑尖塘鱧、線紋尖塘鱧主要判斷依據之一。

3.2.2 不同雜交組合尖塘鱧子1代個體腸長比的變化 尖塘鱧屬魚類為典型的肉食性魚類,頜齒發達,上、下頜齒多行,頜齒細??;犁骨及腭骨均無齒;胃發達,I型,胃壁厚,賁門部、幽門部分界不明顯,無幽門盲囊,食道粗短,發達。本試驗中,6個不同組合個體在腸長比方面,云斑尖塘鱧為(0.39±0.02)和線紋尖塘鱧為(0.63±0.02),兩者差異顯著;正反交子1代和回交子1代的個體腸長比均顯著大于云斑體腸長比;正交F1個體腸長比(0.57±0.03)小于線紋尖塘鱧,反交F2組個體腸長比(0.79±0.02)明顯大于線紋尖塘鱧腸長比,而回交H1組和回交H2組的個體腸長比與線紋尖塘鱧個體腸長比差異不顯著。

腸管是魚類消化系統的重要部分,魚類所攝取的食物主要在腸管中消化和吸收,而沒有胃的魚類其消化和吸收則完全在腸管中進行,可見,魚類腸管在它的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4]。而腸長比是魚類消化道指數重要指標,且與魚類食性息息相關。王迎春[15]等通過對牙鲆等8種肉食性海產硬骨魚類消化系統的比較解剖研究,發現這8種魚類胃腸分化均較明顯,腸長與體長比較在0.34~1.23之間。腸的長短實際上從一個側面反應消化食物的難易[15]。本試驗研究表明,與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腸長比相比,無論雜交或回交子1 代個體的腸長比均發生了改變,表明其腸道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有所變化,從而影響個體生長性能。

3.3 不同雜交組合尖塘鱧生產性能的變化和雜交優勢的分析

3.3.1 不同雜交組合尖塘鱧生長性能的影響 本試驗中,6組試驗魚(3個重復)在相同的養殖條件下,經過360 d的對比養殖,正交F1、反交F2、回交H1和回交H2等4組的個體在全長上較云斑尖塘鱧有優勢,而與線紋尖塘鱧相比優勢不明顯;4組的體質量相對云斑尖塘鱧分別提高429%、51.8%、36.9%、41.2%,相對線紋尖塘鱧分別提高28.8%、36.8%、28.8%、27.3%,表明雜交和回交尖塘鱧子1代在體質量上較雙親都有優勢。

正交 F1、反交F2、回交H1和回交H2等4組試驗魚個體在全長增長率(LGR)、增重率(WGR)、特定生長率(SGR)上與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相比,均有顯著提高(P<0.05),表明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雜交和回交均使后代提高了生長速率,雜種優勢顯著,也證明了雜交可以提高尖塘鱧魚類生長性能的可行性。

3.3.2 不同雜交組合尖塘鱧餌料轉化率的影響 在本試驗過程中,各試驗組魚類在養殖密度、生存生態條件、投餌質量一致、投餌率相同的條件下,正交F1、反交F2、回交H1和回交H2等4組試驗魚餌料轉化率(FCR)與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相比均顯著降低(P<0.05),表明無論雜交還是回交,其子代在攝食水平和餌料利用率上得以提高,這可能與雜交、回交后代的主要消化道指數腸長比發生變異有關。

3.3.3 不同雜交組合尖塘鱧養殖成活率的影響 在本試驗過程中,各試驗組魚類生存生態條件一致,養殖密度相同,餌料充足,而且沒有出現明顯的病害,但出現成活率(SR)不同。我們分析出現這種結果的最主要原因是:云斑尖塘鱧是一種肉食性魚類有互相殘食現象[6]。群體中如果個體差異越大,大吃小的現象就越明顯,從而最終影響養殖成活率。從各試驗組成活率(SR)來看,正交F1、反交F2組與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相比,SR明顯偏低,而回交H1和回交H2組的SR明顯提高,與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差異性不大(P>0.05),表明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正交和反交后代群體發育差異性較大,而經過回交后,子代的群體發育差異性縮小,這與本試驗實際測到的數據相符。

3.3.4 不同雜交組合尖塘鱧起捕率的影響 云斑尖塘鱧為典型的底棲穴居性魚類,在自然環境中,常棲息在水質較清或有微流水的江河、湖泊、水庫、塘堰近岸底部、草叢、砂石縫隙、洞穴,特別喜歡貼附在懸崖絕壁狹縫間,在人工池養條件下喜歡棲息于池塘的底部沙泥、草叢中或其它可以遮陰的雜物下面,因此起捕率極低,而在養殖生產中收獲時常常只能用地籠裝或干塘活捉;線紋尖塘鱧底棲穴居在人工池養條件下表現沒有云斑尖塘鱧明顯,常常生活在水體中下層,起捕率較高(70%以上)。在本試驗過程中,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雜交和回交后代群體的起捕率(60%以上)與云斑尖塘鱧相比顯著提高(P<0.05),表明后代群體生活習性可能受線紋尖塘鱧遺傳影響,底棲穴居生活習性有所改變,常常生活在水體中下層,接近線紋尖塘鱧生活習性。

3.4 尖塘鱧雜交育種的意義。

雜交是最經典的育種方法之一。雜交育種是人類有目的地使雜交親本的遺傳基礎通過重組、分離和后代選擇,培育出有利基因更加集中的新品種的育種方法[16]。至目前為止,魚類的雜交育種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羅非魚極易在種間甚至屬間雜交,而且很多雜交組合后代的雄性率很高[17]。Lahav等[18]用三雜交的方法培育出了耐鹽性較好的紅羅非魚。王佳等[19]比較了黃金鱸(Perca flavescens)與伊犁鱸(P.schrenki)雜交后代及自繁F1 代的生長情況,結果表明雜交鱸相對于黃金鱸在生長上有很強的雜種優勢,也證明了雜交可以提高黃金鱸生長性能的可行性。這些成功的事例表明,雜交是一種極其有效的育種手段,如果利用得當,會產生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本試驗中,在相同的養殖條件下,正交子代與反交子代群體的體質量相對云斑尖塘鱧分別提高42.9%、51.8%,相對線紋尖塘鱧分別提高288%、36.8%,在全長增長率、增重率、特定生長率上與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相比,均有顯著提高(P<0.05),同時與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相比餌料轉化率顯著降低,而起捕率與云斑尖塘鱧相比有極顯著的提高,生產性能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正交子代與反交子代群體成活率相對較低以及群體體色較差(正交子代群體中”花斑”個體占13.4%,而反交子代群體中“花斑”個體僅占3.2%),對于目前以體色決定商品價格的尖塘鱧魚類而言,雜交的結果未能如愿。因此本研究采用了讓其分別與體色鮮艷的云斑尖塘鱧母本和父本進行回交的方式,穩定雜種優勢的同時以期改善其體色。實踐證明,回交H1和回交H2群體中出現與云斑尖塘鱧體色相似的“花斑”個體明顯增多(分別為45.4%和22.7%),且“雜色”個體均在50%以上,回交使體色得以較大改善。同時,回交H1和回交H2組群體的成活率得以提高,在生長速度、遺傳多樣性等方面得到了較好的鞏固。綜合體色和生產性能這兩方面的因素,不難看出,回交 H1組即〔云斑尖塘鱧(♀)×線紋尖塘鱧(♂)〕×云斑尖塘鱧(♀)的子代具有“花斑”個體比例高、生產性能優勢突出等較多育種目標性狀,可使尖塘鱧魚類的遺傳性狀得到一定改良。若繼續對其進行選育,其養殖性能有可能進一步提高。

4 結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云斑尖塘鱧與線紋尖塘鱧種間可以進行雜交、回交,且無論正反雜交還是回交,其子代在形態性狀和生產性能方面均出現較大變化。通過雜交子一代與云斑尖塘鱧親本進行回交所得到的回交雜種在體色上得到改良,在成活率、生長速率、起捕率、餌料轉化率等各項生產性能也得到較好的鞏固。綜合體色和生產性能這兩方面的因素,不難看出,回交 H1組即〔云斑尖塘鱧(♀)×線紋尖塘鱧(♂)〕×云斑尖塘鱧(♀)的子代具有“花斑”個體比例高、生產性能優勢突出等較多育種目標性狀,可使尖塘鱧魚類的遺傳性狀得到一定改良。若繼續對其進行選育,其養殖性能有可能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朱新平,劉毅輝,陳永樂,等.尖塘鱧的形態生物學與細胞核型[J].中國水產科學,2003,10(1):85-86

[2] 張邦杰,梁仁杰,張瑞瑜,等.尖塘鱧(筍殼魚)的生物學及養殖概況[J].淡水漁業,2004,36(6):58-61

[3] 陳永樂,劉毅輝,陳昆慈,等.線紋尖塘鱧的形態生物學與核型[J].水產學報,2006,30(4):562-565

[4] 梁仁杰,陸昌勝,張邦杰,等.澳洲線紋尖塘鱧的繁殖與培育技術[J].淡水漁業,2004,34(1):53-55

[5] 張邦杰,李春枝,鐘良民,等.線紋尖塘鱧的形態特征染色體核型及分類學地位[J].海洋湖沼通報,2008(02):82-88

[6] 陳永樂,劉毅輝,朱新平,等.泰國尖塘鱧的生物學及其養殖[J].淡水漁業,2005,35(1):59-62

[7] 李 敏,李春枝,黃永強,等.云斑尖塘鱧和線紋尖塘鱧自交與雜交子一代幼魚生長性狀及雜交優勢分析[D].廣州:廣東海洋大學,2010(2): 64-67

[8] 朱曉平,駱劍,尹紹武,等.線紋尖塘鱧(♀)、云斑尖塘鱧(♂)及其雜交、回交子代遺傳變異的微衛星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17):147-153

[9] 范小勇,王茜,齊興柱,等.云斑尖塘鱧、線紋尖塘鱧及其雜交子一代(F1)間的遺傳關系[J].海洋漁業,2009,31(2):128-133

[10] 李家樂,李思發. 臺灣紅羅非魚子代體色分離及與生長繁殖相關的初步研究[J].水產科技情報, 1997, 24(2):17-21

[11] 王成輝.魚類體色變異的遺傳基礎研究進展簡述[J].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12,21(5):737-742

[12] 張曉紅,吳銳全,王海英,等.魚類體色的色素評價及人工調控[J].飼料工業,2008(4):58-61

[13] 吳仲慶.水產生物遺傳育種學[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1:102

[14] 米強.廣西常見魚類比腸長與食性的關系[J].廣西水產科技,1983(3): 14-18

[15] 王迎春,周勤,段曉英.8種肉食性海產硬骨魚類消化系統的比較解剖研究 [J].海洋湖沼通報,1997,7(3):46-51

[16] 尾崎久雄.魚類消化生理學(上下)[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28-33

[17] 樓允東.魚類育種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18] Lahav, E.& Raanna, Z..Saline tolerance of genetically produced tilapia (oreochromis)hybrids.Bamidgeh, 1997, 49(3): 160 -165

[19] 王佳,劉青華,施志儀.黃金鱸與伊犁鱸雜交后代生長性能及雜交鱸性腺發育分析[J].淡水漁業,2009,39(5):7-12

(收稿日期:2016-04-18)

猜你喜歡
生產性能雜交
從“80后”變“90后”袁隆平許下這樣的生日愿望
果蠅雜交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
果蠅雜交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
基于DNA雜交鏈式反應和雜交空位的無標記熒光檢測DNA研究
熱應激對長毛兔生產性能及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
LED燈光照和耗電特點及其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黃腐酸對海蘭褐蛋雞產蛋性能及蛋品質的影響
艾葉粉對肉雞免疫器官指數及生長的影響
飲用固體納米復合維生素對肉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2008年雜交棉新組合品比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