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越工程師新生的情商培養實踐研究

2016-09-29 12:35
科技視界 2016年20期
關鍵詞:朋輩情商卓越

凌文秀

【摘 要】卓越工程師教育面對的是具有鮮明特色的教育體系和考核機制,學生面臨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巨大的學習壓力。大一新生盡快適應并融入這樣的環境是一項必經的挑戰。大一新生剛經歷高考,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儲備,但情商的培養有所欠缺。在大學期間,特別是第一年做好情商培養工作,可以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為卓越工程師的成長成才做好鋪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研究了卓越工程師體系下新生的情商的培養。針對卓越工程師新生的特點,著重從搭建朋輩互助體系,并將之服務于卓越工程師培養中適應、成長、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提升情感認同,提升思想引領高度,改善溝通方式,起到良好的帶動和影響作用;做好新生團體輔導和素質拓展訓練活動;做好新生學生干部培訓等幾個方面,對新生情商的培養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95后”大學新生;情商培養

卓越工程師教育面對的是具有鮮明特色的教育體系和考核機制,學生面臨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巨大的學習壓力,對于剛入學的大一新生來說,適應并融入這樣的環境是一項必經的挑戰。大一學生剛經歷高考,具有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儲備,但情商的培養有所欠缺。在大學第一年做好情商培養工作,為今后學習生活的適應打好基礎,為卓越工程師的成長成才做好鋪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2014年的大一新生開始,“95后”大學生開始全面進入校園,他們在思想、個性、行為和價值取向等方面呈現出新的特點,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新形勢下輔導員工作的觀念、方法、模式、措施等亟需改革和創新,成為“95后”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5后”大學生特點具體表現如下:

1)價值取向多元化,普遍認同主流價值,核心價值觀念初步形成但不牢固。

2)現代人格初步形成,科學、民主、法制、市場意識深入人心,但對社會規范的理解和尊重不到位。

3)自我意識更濃烈,自利行為更直接,權利和維權意識明顯增強,但責任意識和團隊意識較弱。

4)自我接納程度提高,自信心和表現欲強,但情感脆弱,抗挫折能力不強。

5)思想開放,敢于創新,勇于挑戰,但辨識能力不足。

6)家庭觀念突出,視父母為“朋友”,但與家長的溝通不暢通,人際交往能力較差。

7)消費行為更加自主,喜歡追逐時尚潮流,生活趨向娛樂化。

8)生活中新媒體的地位突出,“95后”大學生對網絡依賴嚴重。

9)期望構建民主與平等的師生關系,更期盼亦師亦友的教師。

以“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開展少而精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工作主線,結合卓越工程師“95后”大一新生的特點,探索并實踐基層學生工作“教育、管理、服務”的理念,情商培養實踐研究如下:

1 搭建朋輩互助體系,服務于卓越工程師培養中適應、成長、發展的各個階段

“朋輩互助體系”是一種實施方便、推廣性強、見效快的輔導模式,利用朋輩互助,解決心理問題,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朋輩”通常享有共同的價值觀念、經驗、生活方式,具有年齡相近或者所關注的問題相同等特點,有共同的愛好、價值觀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間容易理解、溝通。在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中,學生面臨的學習環境、學業適應、晉升機制、實習選拔、應用環節等多方面都呈現出有別于其他專業的鮮明特色,這就決定了在情商培養方面朋輩互助輔導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結合卓越工程師培養體系的特點,建立針對大一新生的“朋輩互助體系”。按照三個方面的框架結構進行研究:(1)梳理各類朋輩互助活動的有效性和創新性并給出理論指導和實踐評價。系統整理評估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中開展的“寢室輔導員”、“學業交流分享會”、“真心話實習”、等朋輩輔導活動,在聯系理論的基礎上分析朋輩輔導主體和受眾的結果反饋情況,以“點”連“線”分析其深化和延伸關系,以“線”帶“面”編織服務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朋輩輔導脈絡。(2)構建不同時期朋輩互助的能力發展模型。分析朋輩互助體系構建的元素:年級變化(時間軸)、成長階段(縱向軸)、關鍵任務(z向軸),將三軸合一構建互助體系模型。結合卓越航空工程師的培養規律,在心理適應、學業輔助、成長幫扶、實習指導等不同時期給予及時有效的朋輩互助,明確朋輩輔導的能力定位和職責。

2 在新生入學伊始,提升情感認同,提升思想引領高度,改善溝通方式,起到帶動和影響作用

充分利用各重要節日或關鍵節點,在年級大會、座談會等場合強調感恩意識、珍惜意識、責任意識、使命意識和危機意識,開展“給未來的自己”方向方法主題班會,表彰和倡導“新生報到獨行俠”,舉辦有紀念意義的?;招7I取儀式,有針對性地提出“內涵建設”等。在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引入學業生涯規劃和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培養“結果思維”能力,逐步滲透職場心態教育,通過案例分享、經驗交流等途徑為職業能力素質的提升做鋪墊。輔導員要有思想高度,高屋建瓴地分析形勢,一針見血地提出問題,讓學生覺得輔導員的工作有價值,輔導員的教育有營養;同時輔導員要接地氣,有良好的信譽和溝通渠道,能充分理解并融入學生群體,讓學生覺得輔導員是可靠的“自己人”,值得信賴和交流。

3 做好新生團體輔導和素質拓展訓練活動

在新生中開展“快樂啟航”團體輔導活動,幫助新生更快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促進班級凝聚力。學院專職心理輔導員及新生輔導員共同參與指導,通過各種游戲及團隊項目拉近大一新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在游戲和挑戰中感受到許多人生的哲理,在今后的生活與學習中打破茫然,樹立目標并為之不懈努力。團體輔導活動能夠消除新生之間的隔膜,加強師生之間的了解,增強班級的向心力,認識到了團隊合作分工與時間分配的重要性。卓越工程師大一新生共同參與到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中,找到班級歸屬感,提高了班級的凝聚力,為今后的各項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 做好大一新生學生干部培訓,權利下放,充分鼓勵,有效監督,習慣養成,培養積極向上的內驅力

充分依托班干部的力量,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權利下放,充分鼓勵,支持并指導學生完成各項校園活動。做到讓學生先提出思路,再予以點評和修改,在活動過程中有效監督,活動結束后給予積極反饋和及時鼓勵,形成學生活動從始至終的完整閉環。在“誠信、成長、成才”演講比賽、“3.5”學雷鋒日、寢室輔導員風采大賽、大學生心理文化節、團干部素質拓展等活動中,做“教練式”的輔導員,鼓勵學生勇于實踐試錯,善于總結經驗,帶動學生形成內驅力。大一是大學生適應校園生活的磨合期,大學生處于摸索不確定的狀態,需要給予充分的鼓勵和信任,營造團結活潑的大環境,學生敢于在機會來臨時及時把握。同時又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在大學生活的起始階段,應及時引導其養成“以學習為主,兼顧學習與活動”的良好習慣,形成積極心理暗示,鍛煉自我調節的能力,為今后的大學生活打下重要基礎。

輔導員應提升思想高度,增強底蘊內涵,提高學生工作的深度思考能力,通過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化拓寬縱向思維能力。致力于學生的情商培育,努力服務于卓越工程師的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趙爭,楊亞明.“95后”大學生入學適應教育問題探討[J].宿州學院學報,2014(05).

[2]李磊,梁樹清,郭磊.高校學生心理落差及其干預機制研究[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04).

[3]蔡立佳,張云渡.大學新生適應問題及對策探索[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

猜你喜歡
朋輩情商卓越
你過得不好,是因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個原因
創優陽江 追求卓越
朋輩聯合CBL在腎內科低年級住院醫師技能教學中應用及效果評價
朋輩攜手共贏成長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心理節活動掠影
優秀朋輩輔導員人格特質研究
——以湖南中醫藥大學為例
大作為 走向卓越
創新,只為追求更加卓越
高校朋輩輔導的差異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學生朋輩輔導員工作情況的調查分析
沒有表達,哪來的情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