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職學生內力覺醒

2016-09-29 12:52
科技視界 2016年20期
關鍵詞:自信

程敏

【摘 要】隨著高職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高職學習。但是在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集中。整體表現出,學習動機不強,目的不明確。缺乏遠大的理想,缺乏自主發展的意識。到底怎樣才能喚起學生的內心,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呢?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理論總結就本文做如下分析。

【關鍵詞】脆弱;自信;內在動力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高職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的問題只是表象。內在的問題不是一天形成的。究其形成原因,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學校的因素。

高職學生在入學前的初、高中時期,學習基礎差,成績處于邊緣階段。不被各科老師重視,老師和學校迫于升學壓力,對于這部分學生放任自流,疏于管理。只要上課不說話,不搗蛋、不擾亂課堂秩序,可以睡覺、玩手機。只要不出聲就行。

2)家教的差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父母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水平有限。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任憑孩子像野草肆意生長。這也可以理解即使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問題,也不會找專業人士進行疏導解決了。

3)個體因素差異。

一個人的成長可以分為兩方面,即心里生命和生理生命的成長。雖然有些學生在生理上已趨像成人,但在心理上還是很脆弱。當自己成績不理想,當他們被別人漠然視之不尊重的時候,當他們覺得自己即使成績差,感覺只要不搗亂,愛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學校老師不找麻煩?;氐郊?,父母也不著急。生活照樣繼續,尤其是即使成績差,也上了個大學的時候。覺得可以照樣混下去。對人生、對就業、對社會上殘酷的競爭。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但是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危害到最后才知道無可逃避。

然而當這些學生升入高職,在學習專業的基礎課和一些實踐知識畢業后就業時,就要面臨實際問題。再以原來的心態面對社會殘忍的競爭,就要面臨未畢業就被淘汰的處境。面對嚴峻的就業現實,所有老師不管是教哪一個學科的都有責任盡最大努力去喚醒學生的內心。讓他們主動去解決問題。

著名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過“教育就是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們需要喚起學生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對這個世界的熱愛。同時喚起他們的榮辱心和幸福感。因為每個人都想成功——總想讓別人夸贊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著。而且也只有喚起孩子發自內心的巨大力量只要做簡單的引導他們就會主動去探索這個世界,想法設法去了解去搞懂專業的一切知識,而老師也不用擔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認真和不用功,只要小心細致的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和責任感就可以了。

到底怎樣才能喚起學生的內心,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呢?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理論總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做一下工作。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事業觀。

首先,對學生進行思想疏導。老師在對同學進行思想疏導前要對學生做長期的觀察,逐步摸清每個學生的特點,做到有的放矢。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同時在談話方式和談話語氣上以朋友的方式,在愉快的氣氛中開始,逐步切入正題。在話題上盡量選擇接近學生的生活。很自然地讓學生對高中以前的生活、學習、思想進行反思,同時也對將來的人生以及所從事的職業與目前所學專業之間的關系做一下思考,讓他們認識到生活的嚴肅性。

2)幫助學生培養自信心,樹立自信榜樣。

在培養學生自信心時除了大家經常采用的方式外,尤其要采用名人的成功事跡,尤其是那些經過重重挫折才成功的。比如馬云,俞敏洪。讓學生明白名人的生活和普通人一樣,也會遇到挫折,也會在艱難中為了生活而打拼。同時也讓學生看到任何人(也包括名人)的成功都是靠無數微小的努力積累而成的。這就會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主動鍛煉自己的毅力和耐力,去感受奮斗中的成功的苦樂。

3)采用各種方式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欲望。(重在讓學生參與)

(1)處理好師生關系,讓學生產生良好的情緒。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使學生產生良好情緒的基礎。這就要求老師與同學生和諧相處,無論是態度,還是說話技巧上盡量照顧學生的自尊。因為只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的心靈得到發現和尊重,得到精神的食糧與滋養。只有這樣才會讓學生善于思維,獨自探究知識,獨立整理歸納去解決問題。

(2)教學方法采用電腦多媒體網絡手機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通過多媒體把枯燥的知識繪成圖片,增加音頻的效果,在教學中以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制作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參與)。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也逐步增加其對知識的渴望。

(3)教學內容上把課程稍微做調整,加上和內容相關的實際生活知識。比如在英語教學課堂上,同樣練習聽力,可以讓學生聽英文歌曲并學唱;同樣練習口語,可以讓學生看電影并說出演員的臺詞且模仿其語音、語調,這樣即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緒,也可以讓學生掌握英語語音的連讀,吞音現象。

(4)設計自主課堂,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客體,并設計以小組為主體。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比如在英語教學中,可根據內容提前布置任務。如果是話題可以讓學生根據主題先搜索資料并自主設計成詩歌、自編對話等形式,然后以小組角色表演等方式表達出來;如果是講解西方節日,可以讓學生把教室設計布置成為西方樣式,學生和老師一起來過節并讓學生按西方習俗表演出來。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這樣即掌握了知識也發揮出了學生的主動性。

總之,只要老師們對學生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并在平時教學中根據學生狀況不斷做出教學調整,就能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

猜你喜歡
自信
重塑中職學生自信的探索與實踐研究
從學情出發,讓學生快樂學習英語
做一個自信的“小小音樂家”
深化年輕化戰略108萬已是“小目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