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雕藝術創作的精神性闡釋

2016-09-30 14:20陳金林
雕塑 2016年1期
關鍵詞:精神性

陳金林

內容摘要:在種類豐富的中國民間工藝之中,木雕藝術是一個重要的構成部分,中國的木雕藝術有著悠久的工藝傳承與文化內涵,且具備鮮活的民族審美特色,細致入微的雕刻技術,簡練清晰的線條紋理等藝術特點,貫穿在木雕創作的過程之中,傳遞出藝術家對于審美境界的探索。

關鍵詞:木雕藝術、審美境界、精神性

“木”是中國傳統物質觀念中與宇宙構成相關的重要元素之一,人類活動,生存狀態和它自身獨特的屬性有著緊密的關聯,由于木材的本質屬性,因此,人類的基本生存活動時常會與其發生直接聯系??梢赃@樣講,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與木材之間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對于木材的探索與運用,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縮影。

各異的木材蘊含著源自自然深處的精華,充盈著特殊且秀美的形式意味,以及源源不斷的生命力,質樸且溫雅。仿佛在每一處肌理細節中都貫穿著富有生命感的吐息,凝聚著天地的妙趣。自然的原發性美感促使藝術家們不斷地發掘木材本身的表現力,同時,也促使他們發掘自己心靈深處對于審美的追求。它們稟賦天然,無須刻意的描摹就具備原始而真切的美,好似是微縮的自然精靈,“木”在人與自然之間構建出的是微妙且鮮活的唯美樂章。

“木”兼具物質屬性與精神意蘊,深層的生命意味潛藏于看似冷寂的外觀之中,它在藝術家的表現過程中,會逐漸呈現出靈動鮮活的意味。藝術家從木材中反觀自身的生命歷程、人生體悟,同時也會感受到蘊藏在細微木紋結構之間的,來自茫茫天地萬物的深沉情懷,藝術家通過對具體木材性質的探索,從而會對中華文化的精深智慧產生新的體悟,同時也會將這種體悟運用到對于意境的表現之上?!澳尽迸c中國傳統的生命哲學有著奇異的呼應,它是雅致的審美境界以及仁和淡泊的人生境界的象征物。

在種類豐富的中國民間工藝之中,木雕藝術是一個重要的構成部分,中國的木雕藝術有著悠久的工藝傳承與文化內涵,且具備鮮活的民族審美特色。比例準確的形態,細致入微的雕刻技術,簡練清晰的線條紋理等藝術特點,貫穿在木雕創作的過程之中,傳遞出藝術家對于審美境界的探索,也彰顯出他們對生活的誠摯熱愛。

自古以來,我們的先祖就擅長選取自然界中的木材原料,并從中充分提煉出充滿美學韻味的元素,以因材施藝的手法來全面塑造出木材的深層表現意味,在長時間的鉆研創造過程之中,我國逐漸出現了豐富的木雕藝術門類,它們幾乎遍布中國的各個角落,其中,浙江東陽木雕、溫州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廣東金漆木雕是四種最為著名的木雕門類。它們不僅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恒久的藝術活力,同時,也具備圓熟的工藝特征和地域文化傳統,是木雕藝術家進行藝術探索的永恒模本。各異的木材在木雕藝術家的巧思中,充滿了靈動、鮮活的魅力,暗示著流動的生命感,藝術家能夠將人生的意愿,藝術的要旨體現在具體的技術創造之中,并從中體會自然天地的意志,感受中華文明的精深博大。他們致力于探索如何凸現木材所包含的美學意境,并逐步拓展它們的塑造潛力。

當木雕藝術家面對一塊看上去較為尋常的,或圓或方的木材之時,可以相對自由地去決定即將要創作的雕刻主題,藝術家們會運用熟練的雕鑿,削切技藝去表現自己想要的視覺效果。也許此種處理方式會令人感覺普通甚至簡單,而事實上,藝術家要經過深思熟慮才能真正實現自己內心的創想。木材存在一些不穩定的因素,例如,它們有時容易被折斷,有時也容易自行破裂。因此,如果藝術家試圖在創作中突出作品構圖的統一性,他們在創作過程中就要學會適應那種源自木材本身特性的“束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通常會追求一種渾然一體的造型效果,盡量舍棄細碎的雕鑿處理,最終營造出一種統一,大氣的審美韻味。

擺脫原木材的物理屬性,采用機械化粘合或者人工堆疊的方法進行創作,也是一種普遍的木雕創作方法。木刻藝術家在作品的某些位置添加上其他類型的木料,使用拼合聯接的處理手法,將原先創造出來的木雕作品的體量進行延展,同時,也會令木材的紋理效果得到最佳的呈現。此法能夠讓藝術家在一種隨性的狀態下改變木材的體積,并與自己內心的探索相互碰撞,直到意念與形態相互融合在一起。除此之外,藝術家以因勢度形的方式將原木進行別出心裁的加工,還會使其原本具備的自然韻味以一種更為精致的方式釋放出來,隨之與自然意象共融為一體,變幻出特殊的意蘊。

以巧雕的方式來針對材質本身的自然紋理,形態加以創造,同樣是木雕藝術的主要創作方式之一。有些雕刻家將一些有著奇特造型的木材收集起來,時常揣摩它們的構造與特征,將自然給予他們的啟迪與個人的生活創作經驗相互串聯,試圖能夠在自己的聯想與木材的形式之間構造出一種對話。藝術家們憑借多年積累而成的經驗與技藝,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順應自然的木材肌理,根據其最為基本的形態變化走向,最終賦予既定材料以靈動的張力與雅致的魅力,將它的材料特質與所要表現的主題相互融合,將其自然的情態再度深化,并加入了特殊的藝術語言。這個過程追求“七分天成,三分雕刻”的效果,看似這些木材的原本性質會給藝術家們帶來一定的約束,而實際情況卻并不是如此,這種情況,恰好展現了藝術家們能夠巧妙地發掘材質所蘊含的靈韻的能力,以及他們內在的藝術修為。

我從幼年時就對傳統木雕藝術懷有別樣的興趣和探索的熱情,在進行構思創作的過程之中,我憑借少年時代奠定的手工藝基礎以及多年的實踐經驗,不斷致力于在傳統木雕技藝中融入現代性觀念,將木材的自然性靈以及自己對于審美的理解,相互糅合。在中國木雕藝術所展現的形神兼備、靈動含蓄、虛實相生,大巧若拙的審美內蘊與自己對材料的理解之間構建出一種微妙的對話。

在《達摩祖師》《一生清廉》《知音》這三件采用黃楊木雕刻而成的作品中,我試圖將這種質地較為堅韌且有著細致紋路的木材的特性盡最大的可能展現出來,達摩大師內心的智慧與堅忍的性情,隱藏在黃楊木光潔的色彩之間,經過我一系列的雕鑿與打磨,原木的韻味與所要表現的禪思相互緊密地滲透在了一起。而《一生清廉》《知音》這兩件作品則將黃楊木的質地與筆者個人對于“清廉”與“知音”這兩個概念的認識,以一種具象化的形式展現了出來,我試圖通過這兩件作品為觀者帶來一種唯美,高沽的精神享受。

我使用印度小葉紫檀創作的《靜思羅漢》和《一葉知秋》,則是材質本身的色澤,紋理與靜思冥想的境界的相互融合,是在自然物質與人文主題之間構建出的一種內在呼應?!鹅o思羅漢》在具象的形態中潛藏著抽象的幻覺,而《一葉知秋》則是類似于詩意化情感表現的一種嘗試。我以印度小葉紫檀本身的特質來表現創作主題的內在情懷,以此來喚醒觀者內心關于冥想境界,季節變幻的思考。

木雕藝術在承繼傳統創作手法的同時,也應當體現出當代社會的精神訴求,木雕藝術中的質樸精神在當代社會的氛圍之中,在木雕藝術家的不斷揣摩與鉆研之下,煥發出的是別樣的魅力。藝術家在尊重材料本身特質的前提下去體悟自然的妙義,與自然萬物相互依存,使木雕藝術能夠以微縮的方式呈現出宇宙自然的平衡規律。

木雕作品凝結了人性的溫度和自然的靈韻,它隨著四季的變化而源源不斷地生發出各異的魅力,在某種程度上,它與人的生命歷程都有著一定程度的關聯。木雕藝術家以個性化的表現語言和巧奪天工的技藝,將它們珍視的木材視為闡釋內心情懷的媒介,在與其對話的過程中,將人的精神與木的精神合二為一,這其中貫穿著藝術家們對生命與藝術的理解。木材在他們的創想中映射出了新穎的光彩,構建出了一種融合天地的感性空間。

猜你喜歡
精神性
淺談中國寫意油畫的精神性
淺談教師的“精神性”意識
當代視覺藝術如何走向自律
藝術作品中的精神性之我見
安塞姆·基弗作品中的精神與象征意涵
光線
關于“精神旅游”概念的探討
宗教題材在油畫中的美學價值探析
宗教題材在油畫中的美學價值探析
氣·骨·神·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