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教師的“精神性”意識

2018-01-20 15:21盧增光
課程教育研究 2017年52期
關鍵詞:精神性自我意識黑格爾

【摘要】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中的主奴辯證法對教師在哲學方面的啟示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和意義,教師的主人和仆人的角色一直處于討論之中,而從黑格爾的主奴辯證法來考慮,教師兼具主人和仆人的能力或者意識,在主人和仆人的角色之間能夠游刃有余,達到精神上自由和同一的統一,以致教師達到精神統一的精神境界。

【關鍵詞】黑格爾 主奴辯證法 自我意識 精神

【中圖分類號】G6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2-0195-02

一、黑格爾的主奴辯證法

談到主人和奴隸的關系,我常常會想起《追風箏的人》這本書,《追風箏的人》講述了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他父親仆人兒子哈桑之間的故事。風箏中的主奴關系辯證法,探討了主奴關系與風箏寓意之間的聯系,揭示在全球化背景下主奴關系的轉變以及對真正民主的構想。

主奴辯證法是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在自我意識領域那一章節論述的,那么,什么又是自我意識呢?自我意識是自在自為的,這由于并且也就因為它是為另一個自在自為的自我意識而存在的;這就是說,它所以存在只是由于被對方承認。主人和奴隸的關系(或主奴辯證法)是在雙重的自我意識的斗爭中產生的。意識在其經驗的歷程里克服了它與對象的對立階段意識到它與對象的同一,這樣就產生了自我意識,自我的自我意識本來是指思維中的事情,但黑格爾已經將其作為有機體的人占有對象的純粹動物性活動界定為自我意識的一個階段,“自我意識的概念首先在三個環節中進行完成,首先,純粹無差別的自我是它最初的直接對象,其次,這種直接性本身就是絕對的間接性,他只是通過揚棄那獨立自存的對象而存在,換言之,就是欲望,最后,欲望的滿足誠然是自我意識返回到自己本身,或者是自我意識確信它自己變成了客觀的真理。

1.統治

在主人和奴隸中的關系中,首先是體現在統治方面,主人是自為存在著的意識,主人一方面與物相關,一方面與意識相關。主人與奴隸于物的雙重關系,主人對物的直接關系,就成為對于物的純粹否定,主人享受了物,那單獨欲望所未能獲得的東西,他現在得到了,享用中得到滿足。光欲望不能獲得這些,物有其獨立性。主人把奴隸放在物與自己中間,主人與物的非獨立性相結合,主人把對物的獨立性一面讓給奴隸,讓奴隸對物予以加工。主人:第一,他不親自對物進行改造;第二,他依賴一個特定存在。然而,兩種情況他都不能成為他的命運的主人,達到絕對否定性,相反,奴隸在此揚棄了他自己的自為存在或獨立性,但完成了主人自己想完成的事,奴隸在此成為了純粹的否定力量。主人的意識在此反而不獨立,主人達到的確定性并不是以自為存在為他的真理,奴隸的意識反而是獨立的意識,奴隸迫使自己返回到自己的意識,并且轉化為真實的獨立性。

2.恐懼

對奴隸來說,主人是本質,對奴隸來說,獨立的自為存在著的意識是他的真理,這個真理對奴隸來說不是本身固有的。奴隸卻包含純粹否定性和自為存在的真理在自身內,他親歷經驗這個本質。奴隸存在懷著恐懼,他經歷過死的恐懼,對絕對主人的恐懼,死的恐懼在他的經驗中曾滲透進他的內在靈魂,震撼過他的整個軀體,并且一切固定規章命運都使得他發抖。這個純粹的普遍運動、一切固定的持存的東西之變化流轉卻正是自我意識的簡單本質,是絕對的否定性,是純粹的自為存在,這恰好體現在這種意識里?!霸谥魅说慕y治之下,奴隸感到深度的恐懼,這種恐懼并非是一時的恐懼,由于奴隸一方面作為物而存在,另一方面,作為意識的不獨立形態而存在,于是他不得不作為主人與物之間的中介而存在,換言之,他不過是獨立意識的工具,不過是物的非獨立意識?!?/p>

3.培養或陶冶

對于主人的恐懼是智慧的開始,在這種恐懼中意識還沒有意識到它的自為存在,通過勞動的奴隸的意識回到了它自身。勞動是受到限制或節制的欲望,延遲了的滿足的消逝,勞動陶冶事物。對于對象的否定關系成為對象的形成并且成為一種有持久性的東西,這正因為對象對于勞動者來說,有獨立性。

當然對黑格爾主奴辯證法的理解很多人做出了自己的理解或者詮釋,我們經??吹竭@樣的文章:馬克思從這一章中獲得了他關于無產階級斗爭中必勝的信念,而隈元泰弘認為從對黑格爾主奴辯證法的詮釋來看,他把這些解釋分別為了兩類:一個是,應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思想,突出主奴關系的歷史和社會意義(我覺得《追風箏的人》體現的就是這個方面);另一方面除了強調其歷史和社會意義外,同時強調它對人的內在自我教化意義。而在第一方面,做出比較大貢獻的是科耶夫,他將主奴關系擴展為歷史科學的基本理論,他對自我意識是“對欲望的欲望”的解讀將自我意識理解為實踐活動,進一步將自我意識理解為對承認的欲望,這對后世的黑格爾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霸谥髋P系中,承認的自我意識與被承認的自我意識之間是不平等的,只有被承認的一 方被承認為自律主體,奴隸被剝奪了自律地位,只具有‘物性(thinghood)”

不管哪種類型的解釋或詮釋,我們都可以把黑格爾的主奴辯證法作為一種哲學基本理論去剖析或認識實踐教師的精神性意識。

二、教師的“精神性”意識

所謂精神性的教師要共同具有主人和仆人的意識,其精神具有同一性和自由性,那么它其實是教師意識發展的最高境界。

對黑格爾主奴辯證法的理解與探討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探索主奴辯證法在實踐教育中存在的重要意義,塔布斯在他的《教師的哲學》中就是從哲學角度 對教師角色進行研究和探討;他從各種哲學、社會、宗教和政治的視角入手審視教師職業,以及教師在其工作中經常遭遇的矛盾經歷,為探尋身處理論與實踐之間困頓關系之中的教師的角色意義提供了深刻的哲學分析,并且為未來教師以及在職教師們提供了一種探索和理解其工作本質意義的哲學路徑,同樣也 為旨在發展學術研究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哲學學者以及歐陸哲學社會理論學者提供了深入的哲學洞察。endprint

作為一名教師,如何能夠開始更好地思考個人的實踐?如何能夠理解個人所遭遇的怪異的矛盾?又如何處理這些矛盾?如何成為一名更好的教師?對教師教育者或者那些尋求更好地理解教育情境和教育事業的研究者而言,如何帶著更多精確性、更深刻洞察、以更富穿透力的方式來思考這些問題?

1.作為主人的教師

試圖通過黑格爾的主奴關系這種矛盾辯證法的視角去理解實踐教師所應具有的哲學理念或者說是哲學意識?!耙驗樵谖遗c你的關系中,不存在客體,只有關系,而從這個關系中我們能找到我們的精神生活”

作為主人的教師具有獨立性和權威性,通過對主奴辯證法的分析,教師的這種獨立性和權威性務必建立在學生承認的基礎上,教師意識和學生意識才能形成普遍的自我意識,從而產生理性,可是問題是主人獲得的是“被承認的自我意識”,奴隸由于對死亡的恐懼而屈從主人,喪失了 他自己的自我意識的實現,在這個意義上,奴隸喪失了做人的資格,他已不再是一個與主人相對的。而表現在大家熟悉的教學環境中,我們幾乎都能看到這樣的現象,在班級授課制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中,作為主人的教師往往是建立在取消學生的自我意識上,基本上是教師在主導,更多的是灌輸,是填鴨,而提到這里我們又都會想起赫爾巴特這個人,他的思想統治了整個十九世紀,但最后卻遭受了杜威等人思想的沖擊。

2.作為仆人的教師

作為仆人的教師,具有依賴性,教育實踐的特點是解放或者是結構。黑格爾的哲學中,狹義的精神就是意識,他把意識分為意識本身,自我意識和理性三個階段,所謂的意識就是“自我”對于獨立的對象的意識。而作為仆人的教師并不是真正放棄其自我意識和做人的資格,也并沒有取消教師主人的意識,因為教師還是同樣以主人的名義在告訴學生你應該被解放,所以,那么教師所具有的仆人意識,只是對其主人意識的反思,是主人意識另一種方式的呈現。但是具有仆人意識的實踐性教師同樣面臨著困境,就是偶在性如何教學?我們如何在偶在性的框架下建立穩定性?這同樣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3.兼具主人和仆人意識的精神性教師

其實,我們會看到作為具有仆人意識的教師或者是作為具有主人意識的教師都存在自己的優越性和不足之處。根據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的思想,可以設想出“精神性”教師來彌補二者的缺陷,教師同時具有主人和仆人的意識,或者是具有自由意識的教師

那么,我們先來談一下師生關系, 而談到師生關系我們常常會想起以赫爾巴特為主的“教師中心”,在這里,以教師專家的姿態來主導整個教學活動,其關系就像是黑格爾論述的主仆之爭,原先對于仆人(類似于學生)具有完全掌控能力的主人,當他順從并完全聽從學科教材的知識結構進行教學時,他便在不自覺間失卻原先具有的自主意識,進而淪為某種自然物(如:教材)的奴仆,所以我們必須喚醒主人的“自我意識”。與此相同,另一種極端的“學生中心”的教學主張,從矛盾辯證的角度,它自然會失去偏頗因此,在“教師本位”和“學生本位”之間,它自然存在著一個綜合的可能性??偠灾?,這樣的師生關系應在于一方面體認教師并非學生學習活動的知識主宰者;另一方面,教學活動更非徹底消極“地任其生長”的活動,教學的本質應該是讓教師扮演課程教學活動的促發者的角色才是。而布伯也曾指出:教育中“我與你”相互關系的失敗和不可能性,及其對于教師同時作為主人和仆人的影響,是教師的主要經歷和教育。塔布斯在《教師的哲學》這本書中用思辨的哲學,尤其是羅斯的“斷裂的中間地帶”概念,來作為在教育哲學和理論視角下的“疑難的失落”的批判工具,和理解作為實踐教師最糾結的困擾的主仆矛盾的理論化途徑。那么在抽象的意義上,她是主人,在辯證的意義上是仆人,在思辨的意義上她就是主仆關系的真相所以教師要具有主人和仆人的意識,做一個具有“精神性”意識的教師。

參考文獻:

[1]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師不可不知的哲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郭芳.走向“精神性”教師的教師哲學—評奈吉爾.塔布斯的《教師哲學》[J]比較教育研究,2011(8).

[3]隈元泰弘.黑格爾哲學中的主奴關系[J].哲學譯叢,1991(2).

[4]衛斯潔.科耶夫對主奴辯證法的解讀[J].蘭州學刊,2013(12).

[5]黑格爾著,賀麟,王玖興譯.精神現象學(上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6]羅國華.主奴辯證法及其現實性思考[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8)

[7]尼格爾.塔布斯著,王紅艷等譯.教師的哲學[M].山東教育出版社,2014.

[8]陳偉.片面承認的全面化——論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中的主奴辯證法》[J].哲學百家,2004(33).

[9]張尚仁.歐洲認識史概要[M].人民出版社,2001.

[10]吳瓊,劉學義.黑格爾哲學思想詮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 卡勒德·胡賽尼著,李繼宏譯.追風箏的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盧增光(1989.3.-)女,漢族,籍貫:河南省舞鋼市,職務/職稱:學生,學歷:碩士,單位:首都師范大學,研究方向:教師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歡
精神性自我意識黑格爾
絕對者何以作為實存者?——從后期謝林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來看
多元視角下的職場精神性研究述評與未來展望
論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三大層次
張燦 以“謙遜”的設計,賦予空間感染力和精神性
西方精神性研究評述
淺談如何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海男《關系》中人物情感關系分析
淺談年畫中人物的變化與人的自我意識覺醒
簡述黑格爾的哲學史觀與方法論
論黑格爾的道德行為歸責理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