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選擇生活情境的誤區及對策

2016-10-09 09:03
考試周刊 2016年76期
關鍵詞:情境創設小學數學

彭玉城

摘 要: 新課標強調數學與生活相聯系,提倡教師將生活情境融入課堂,即為學生創設各種生活情境,使得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出發,主動參與數學學習。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的情境創設存在誤區,情境選擇華而不實、尷尬低效,刻意追求新穎奇特,影響教學進度。本文根據小學數學課堂情境的特征,對情境選擇方面存在的誤區進行分析,遵循數學教學的本質,就豐富課件內涵,貼近生活,符合科學,緊扣教學目標,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及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等方面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情境創設 誤區及對策

一、引言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边@是孔子強調啟發學生進入學習情境的重要性的體現。新課標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強調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情境創設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但實際應用仍存在誤區,下面筆者將闡述誤區及對策。

二、小學數學課堂選擇生活情境的誤區與弊病

1.媒體課件喧賓奪主,華而不實。一些教師過度依賴課件創設生活情境,而學生的內在發展需要被忽視;更有一些教師,為了引入生活情境,將課件設計得華麗精美,而對教學內容的準備卻不充分。如在學習“周長”時,教師用多媒體演示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的周長,雖然生動,但是看得學生眼花繚亂,教師的實際操作被取代,并且忽略了學生的親身體驗。課件中往往會加入卡通動畫,但這些太過突出,喧賓奪主,學生的思維沉浸在卡通動畫中,弱化了數學思考的過程。

2.生活情境被架空,選擇缺乏科學性。新課標指出,數學課堂的學習內容應該具有現實意義,一些教師錯誤地理解為要只要與現實生活相關就可以,很少關注情境選擇的實際意義,教學價值甚微。如在學習分數時,教師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分數,有同學說半個人就是二分之一人,教師并未給予否定糾正,這是缺乏科學性的。

3.情境創設形式單一,缺乏趣味性。在實際教學中,生活情境的創設形式單調老舊,問題情境缺乏趣味性。如計算課就是教師和學生一起計算或者是小組計算討論,引入也一般是小動物、蔬菜水果的數量計算,毫無新意。雖然前面提及情境創設不宜太過華麗,但是并不代表否認情境創設的新意,應選擇簡潔高效的生活情境豐富數學課堂。

4.生活情境的選擇教學目標不突出。情境的運用只是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手段,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培養數學思維、提高數學素養,而不應為了情境而創設情境。教師寬泛的提問導致學生不知道應該怎么做,有趣卻無知,以致脫離數學教學的目的。

5.情境選擇忽略了數學屬性,舍本逐末。在選擇情境素材時,某些教師忽略情境應有的數學屬性,缺乏數學味,一味追求新穎奇特,舍本逐末,丟失數學教學的宗旨。如在學習“倒數”時,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上顯示出“甲—由,杏—呆,土—干”等幾組字,讓學生講它們有什么特點或者舉出相似的例子。這樣的引入固然能培養學生的興趣,但是容易給學生造成誤導,認為倒數只要在外形滿足就可以了,而忽視倒數的本質是乘積等于1的兩個數,這樣的生活情境選擇的是缺乏數學價值的。

三、小學數學課堂創設情境時出現誤區的解決對策

1.豐富內涵,有效發揮創設情境的作用。小學生好奇心重,有效地將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引入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烘托課堂氣氛。但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候教師幾句簡單的話語,也能創設出數學情境,簡單高效,直奔主題。如,在學習“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教師直接在黑板上寫出“5.6÷0.7=?”并對學生給予言語上的激勵,或者給予一定的獎勵措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簡單、有效、充實。

2.情境的選擇緊扣教學目標。教師在選擇生活情境時,應當將數學知識點準確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理清教學思路。創設的生活情境應該是知識點的良好過渡,使學生及時發現相關的數學問題才是關鍵,在飽含新意和趣味性的同時,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學習“8加幾時”教師用課件展示一幅圖,圖上6個女孩,7個男孩,還有9只小兔子;如果教師提問:在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回答:女孩在和小兔子玩,男孩在踢足球,小兔子有黑色和白色,等等。但是教師如果提問:女孩和白色的小兔子一共多少,諸如此類提問,對教學才有推動作用,避免無意的寬泛提問,防止離題萬里,緊扣教學目標。

3.情境選擇要貼近生活,真實合理。生活情境應是數學問題與生活鏈接的橋梁,應源于生活實際,具有真實可信性。素材選取基于學生熟悉的生活及事物,而非教師杜撰。如教師編造商場里襯衣5件600元,學生會質疑生活實際襯衣都是標單價,這種虛假情境,只會起到反作用。如果教師改成一件襯衣240元,買一贈一,就更符合實際生活。

4.凸顯情境的數學性。數學教學的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鍛煉其思考數學問題的能力,因此情境的選擇不能脫離數學屬性,要講究藝術性與思維性的統一。例如,在學習“負數”時,教師可以引入天氣預報中溫度變化、存款支出、電梯樓層數等情境,領悟生活中的數學。

5.巧設懸念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在課堂中,教師巧妙地設疑,有意識地制造一些數學懸念,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其好奇心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除此之外,制造矛盾的數學情境,不僅激活學生思維,而且增加探究熱情。

四、結語

小學數學課堂選擇生活情境是在新課標倡導下的教學改革,其優點顯而易見,其中的誤區也值得我們今后教學中繼續摸索。凡事物極必反,把握好創設情境的度,才能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劉文武.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

[2]曹學飛.講究策略——創設有意義的情境.

[3]黃素蘭.該為學生創設什么樣的情境.

[4]杜紫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思考.

猜你喜歡
情境創設小學數學
納情境教學之川,匯素質教育之洋
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情境創設分析
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誤區及對策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分析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