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微互動技術在《臨床檢驗基礎》形態學教學中的應用

2016-10-09 10:11
考試周刊 2016年76期
關鍵詞:形態學

陶曉麗

摘 要: 顯微互動技術改變了用于形態學檢查的傳統顯微鏡教學互動少,學生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低的局面,在臨床檢驗基礎形態學教學中應用效果顯著,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創造性課堂教學。

關鍵詞: 顯微互動技術 《臨床檢驗基礎》 形態學

《臨床檢驗基礎》是檢驗專業的主干課程,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實驗課課時占60%,標本類型有血液、尿液、糞便及其他體液標本等,實驗操作內容以細胞計數和形態學檢查為主,鍛煉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一、傳統顯微鏡檢查的不足

隨著招生人數的增加,學校的顯微鏡和示教標本明顯不足,無法保證學生的實驗需要;學生在使用顯微鏡觀察示教標本時存在個體差異,增加教師輔導難度;學生數量多,教師無法逐個輔導,不利于對學生的指導和師生間的交流;示教標本種類繁多且存在差異,典型標本不多且不能共享,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獲得的優秀結果無法保存展示??傊?,傳統的教學方式受到顯微鏡使用和示教標本的制約,教師勞動量大且無法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也不能對好的結果進行保存和分享,制約實驗教學的效果[1]。

二、顯微互動實驗室的組成及功能特點

江南多媒體互動教學系統,采用全新的壓縮算法和高效的內核技術,運用最新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構建出以純軟件為基礎的多媒體教學系統,能夠實現傳統網絡教室的全部功能,還能實現傳統網絡教室所不能實現的獨特功能。江南多媒體互動教學系統教師端使用尼康E200三目生物顯微鏡,500萬像素高分辨率專業數碼攝像系統,學生端使用江南BM1500D內置式數碼生物顯微鏡上裝載300萬像素攝像頭,采用的是內置式一體化系統不破壞顯微鏡原有的機械和光學性能、與顯微鏡整體一致性強。

該互動教學系統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全方位的互動功能:教師可以隨時與學生對顯微鏡的圖像進行交流,實現遠距離“面對面”教學;學生之間也可以隨意組合進行語音、視頻討論;教師還可以參與任何一組的討論之中,從而實現師生之間的全方位互動。該系統可實現全天候開放,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實驗資源回顧課堂的實驗內容,并通過系統自主研究,達到復習、鞏固、提高的目的。在教師和學生的每臺計算機內都裝有功能強大的圖像分析軟件,便于學生掌握實驗課的內容,提高學生自主分析的能力。該系統由學生端、教師端、管理端三大部分組成。學生端分為兩大部分共五個模塊:視頻點播、虛擬操作、虛擬讀片、課堂自測,模擬考試。學生可以利用該互動教學系統進行合理有序的自主學習、探討協作,完成學習任務。

三、顯微互動技術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1.課前預習工作:教師通過網絡教學控制軟件中的文件下發及作業提交功能布置預習作業,學生查閱資料后在教師下發的文件里面正確標注正常血細胞形態,比如:紅細胞、血小板、中性桿狀核粒細胞、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鑒別中性粒細胞中毒顆粒與嗜堿性粒細胞;瑞氏染色偏酸和偏堿時血細胞的染色情況,完成以上預習作業并提交后開始課堂實驗教學。

2.課堂實驗:學生分組操作,制備出合格的血涂片正確進行瑞氏染色后用顯微互動系統進行觀察,教師使用班級模型及電子點名功能,學生每次使用自己的學號登錄,系統能自動考勤,然后學生開始按照分組進行血細胞形態學觀察。在觀察過程中教師使用授課模式,教師機的畫面可以顯示在所有學生機上,支持分組教學模式,即對不同的分組可以使用不同的內容授課,這樣方便學生在觀看血涂片時結合教師所講內容,提高正確辨認率。

學生在觀察血細胞形態時,遇到無法辨認的細胞時可以使用學生電子舉手提問和教師指導功能:學生通過學生端軟件教師發出提問請求,該請求會進入學生提問的隊列等候并自動編號,教師可以有選擇性地使用教師指導功能對學生的提問請求進行解答,其他學生不受干擾,教師回答完后會自動清除隊列中相對應的請求,學生也可以使用學生端撤銷自己發出的提問請求。教師在指導時可以使用語音對講模式,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可以通過語音進行交流,如果學生提問的是共性問題,教師就可以使用語音廣播模式,即教師對所有學生進行語音講課,學生聽講,廣播時可以鎖定學生端的計算機屏幕。

分組學生中找到典型形態細胞或者不常見細胞時,可以使用學生示范模式:教師可以控制把一臺學生機的畫面或者是顯微鏡畫面顯示在所有學生機上。支持雙向指針,提問時可以在教師和學生顯微鏡畫面上同時顯示雙方的鼠標指針,雙向語音,雙向文字交流。學生通過觀摩模式可以互相觀看對方的畫面,通過允許后可以在相互的顯微鏡畫面進行標注,達到交流的目的。學生分組操作觀看時還可以進行分組討論,即一個分組內的學生可以進行討論,各個分組之間互相不干擾,教師可以加到任意一個分組內進行指導討論,分組可以在上課時任意調整,不受物理位置和人數的限制,分組內的學生和老師可以通過雙向鼠標指針、文字、語音對顯微鏡下的圖像進行交流和討論。

如果在課堂實驗過程中發現有學生不在進行細胞形態觀察而是在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教師就可以通過學生端軟件限制功能,只允許學生在學生計算機上運行經過教師授權過的軟件,而其他軟件不能運行。教師可以單獨對學生進行輔導,通過遠程控制功能,教師可以完全取得學生鼠標或者鍵盤控制權,完成整個學生端的參數調整、輔導學生操作。教師可以控制任意一位學生的電腦,防止學生進行電腦違規操作。

在血細胞形態觀察時,學生可對實時視頻圖像進行捕捉、自動間隔捕捉、錄像等,對圖像文件進行新建、打開、編輯、保存、打印及相冊管理等功能,將保存圖片粘貼到實驗報告當中并當堂課提交實驗報告。教師根據本次實驗課情況選出各組同學中典型圖片進行試題編輯,學生進入教學考試系統再對這些圖片進行識別,完成后提交,系統自動評分,實現即時的課堂評價,學生在課后有重點地進行查漏補缺。

3.課后整理:實驗操作結束后,對所使用顯微鏡進行保養,實驗垃圾分類清理后要求學生填寫固定資產使用情況統計,學生在每次實驗課后填寫實驗設備使用情況,定期進行統計匯總,并打印報告,培養學生對實驗設備的愛惜態度,養成良好的儀器維護和保養的習慣。

四、結語

顯微互動技術應用于臨床檢驗基礎實驗課程教學中,相比傳統的顯微鏡教學有很大的優勢,能有效進行互動教學,方便各種多媒體教學資源的使用,具有開放性和可擴展性,能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同時顯微互動實驗室對檢驗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熟練進行計算機多媒體操作,充分利用顯微互動技術進行教學設計,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3],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各種形態數據庫建設,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

參考文獻:

[1]周偉,呂喆.數碼顯微互動系統在微觀形態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8:142-143.

[2]黃軒,羅峰.Motic顯微互動系統在醫學形態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和管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9):2651-2653.

[3]劉文忠,周好樂.數碼顯微互動設備在形態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0.12(S2):79-81.

[4]李艷,黃輝.顯微數碼互動系統在臨床基礎檢驗學形態學教學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17):2344-2345.

猜你喜歡
形態學
前交通動脈瘤形成和大腦前動脈分叉的幾何形態學相關性研究
Budd-Chiari綜合征肝尾狀葉的形態學變化
基于多尺度形態學和Kalman濾波的基波分量提取
一種基于數學形態學的星點提取方法
醫學微觀形態學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分析
血細胞形態學觀察對常見血液病診斷的意義分析
精細化教學管理模式應用于人體形態學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基于多級廣義自適應形態學濾波的電力信號消噪
數學形態學濾波器在轉子失衡識別中的應用
巨核細胞數量及形態學改變在四種類型MPN中的診斷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