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情緒的六大誤解

2016-10-10 23:49羲和
學苑創造·C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破壞性情緒化積極情緒

羲和

誤解一:積極情緒(如快樂等)是好的,消極情緒(如悲傷、憤怒等)是不好的。

通常來講,我們會認為令自己感覺舒適、愉悅的是“好情緒”,令自己不適的就是“壞情緒”。但情緒真的有好壞之分嗎?憤怒、悲傷、恐懼一定是不好的嗎?想象一下:當你在野外遭遇野獸攻擊,憤怒是不是能給你反擊的力量?當你失去心愛的人或物,那股悲傷是不是能讓你感受到內心深處的愛?當你置身于生命的黑夜,恐懼的洗禮是不是能讓你重獲勇氣……

若我們接納某一種情緒,它便可以得到流動和釋放,從而不會積郁在心中;若我們排斥某一種情緒,它便會堆積、壓抑,從而變得具有破壞性。是的,情緒無有好壞,關鍵是我們如何看待它,以及是用建設性還是用破壞性的方式表達它。

誤解二:只要控制好自己,“壞情緒”就不會影響我們。

我們往往會以為,只要控制住自己不去關注“糟糕”的情緒,它就會逐漸消失。實際上,這就像把垃圾桶用布蓋上,以為垃圾就會消失一樣——是不可能的。垃圾只是暫時看不見了而已,解決方法最終還是你要去把它倒掉。

誤解三:只有負面情緒被消除,我們才會過得更好。

情緒無法被消除,因為它本來就不屬于我們。事實上,所有情緒只是從我們身上“路過”而已,不管是令人舒服的情緒,還是令人不舒服的情緒。只要我們不“挽留”它們,它們就只是通過,然后消失。因此,并沒有一個情緒“大BOSS”需要我們去消滅,我們所要做的,只是學會讓情緒更好地“通過”自己,不再淤堵滯留在我們心中。

誤解四:流露情緒是軟弱的表現,還可能傷害他人。

在我們所受的教育中,流露情緒往往被認為是不好的。在古代,“喜怒不形于色”被認為是有涵養的表現,反之則是缺乏修養。直到現在,人們也大多認為生氣會傷害到別人,哭泣會麻煩到別人或者會被別人看不起……發現了嗎?這里面的關鍵詞都是“別人”。因此,這種觀念其實是由于我們太注重他人的看法造成的。

當我們在他人的目光中迷失了自己,可能就會只去表現令他人覺得愉悅的情緒,而包裹住“令人不悅”的情緒。而實際上情緒是不可能完全被“隱藏”起來的,對方總會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所以與其維持表面的和平,不如真實地表達,這可能反而是更勇敢也更容易解決問題的方式。

誤解五:情緒是不由自主、不受控制的怪物。

有人認為情緒是必須被控制的,有人則覺得情緒完全不由自主?;蛟S你我都曾感受過某種突如其來的情緒,然后長時間陷入其中無法自拔。但仔細想想,我們真的無法自拔了嗎?即使身處再強烈的情緒之中,其實我們還是有一線清明的意識存在的。而只要覺察到這一線意識的存在,我們就暫時與那強烈的情緒分開了一些。

這并不是說,我們要從情緒中逃開,而是要學著有意識地“知道”我們身處什么樣的情緒之中。學會有意識地體驗情緒,你會發現它原來并不是不可控制的怪物,而且在它背后往往還藏著珍貴的秘密呢。

誤解六:學會表達情緒容易變得“情緒化”。

“情緒化”是對表達情緒的不自知,是隨便地、無限制地發泄自己的情緒,這往往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表達情緒才導致的。而“學會表達情緒”則正是去學習如何帶有自知力地了解自己、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因此,學會表達情緒不僅不會讓人變得情緒化,反而可以讓情緒化的人逐漸知道該如何去面對自己的情緒。

猜你喜歡
破壞性情緒化積極情緒
中小學生積極情緒現狀特點及其影響因素
積極情緒助力更好記憶
積極情緒的主要干預綜述
情緒化溝通的危害
電子元器件的破壞性物理分析
創業新聞:新聞人才培養的“破壞性”創新
本期話題: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如何避免情緒化?
筑起堤壩,攔住洪水
學習調查要“四會”
如何避免情緒化進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