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州學院英語師范專業《基礎英語》課內實踐教學有效性的探討

2016-10-12 13:22唐玫
考試周刊 2016年78期
關鍵詞:基礎英語有效性

唐玫

摘 要: 池州學院是一所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該院英語專業師范方向旨在培養服務于地方中小學英語教育的人才?!痘A英語》是英語專業學生低年級必修的基礎課程,其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語言技能和師范技能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針對學生的調查問卷及任課教師的訪談基礎上,試對該院該課程課內實踐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基礎英語》 課內實踐 有效性

實踐教學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是英語專業學生運用并提高語言技能的重要環節。近年來,各高校都越來越重視實踐教學的設置及實施。池州學院是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師范方向主要培養將來從事中小學英語教育的畢業生。因此,實踐教學的目的應包括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英語教學能力。通過實踐教學環節,學生要熟練掌握語言應用技能及教學技能,這樣才符合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辦學要求,即培養和造就適應地方基礎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基礎英語》是貫穿英語專業一﹑二年級的一門學科基礎課程,也是英語專業核心課程之一,更是英語專業基礎階段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一門課程,在整個基礎英語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在我院最新修訂的《英語(師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該課程總學時366,其中實踐教學達到136個課時,幾乎占據總學時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該課程的實踐教學在英語專業師范生語言技能及教學技能的培養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怎樣對其進行合理的設置與安排,充分利用好這136個課時,以達到實踐教學預期的目的,最大限度地為培養高素質復合型英語專業人才服務,需要教師們深思,迫切需要得到解決。

目前我院該課程的實踐教學分為課外實踐和課內實踐兩部分。其中課內實踐主要通過問答﹑小組討論﹑復述等形式,側重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然而,通過這些課內實踐活動,學生在語言技能和教學技能上有沒有得到預期的提高?怎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好實踐教學? 這些問題的答案尚不明確。

一般來說,課內實踐形式雖然多種多樣,但考慮到實施的條件,能在《基礎英語》課程中采用的有限。為了切實了解本?!痘A英語》課內實踐的成效,筆者對2013級英語(師范)專業的九十多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學生反饋

問卷相關數據顯示,該課程的任課教師們所采用的課內實踐的活動形式主要有News Broadcasting(課前新聞播報),Oral Book Report(讀書報告),Text/story Retelling(文章/故事復述),Debate(辯論),Role Playing(角色扮演),Teaching(上臺講課),Lesson Presentation(上臺說課),Information Collecting and Reporting(信息搜集和匯報), Mini-lecture(就某個主題展開的presentation),Discussion(主題討論),In-class Q&A(隨堂問答),In-class Translation Exercise(隨堂翻譯練習),In-class Paraphrase Exercise(隨堂英文釋義練習)。

以上課內實踐活動的課堂采用率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以看出,Oral Book Report是《基礎英語》課堂中教師采用最多的課內實踐活動,而每節課開始的五分鐘讓學生做daily report 也是我院該課程的一個慣例,初衷在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盡早在講臺上找到從容感。緊隨其后的是In-class Q&A,這是大部分英語專業課程中最普遍的一種課內實踐,跟另外兩種采用率較高的In-class Translation Exercise和In-class Paraphrase Exercise一樣,這種實踐形式可以貫穿整個課堂,不需要教師專門劃出整塊時間,操作起來簡單易行。而專門針對學生師范技能設置的Teaching和Lesson Presentation在課堂中采用頻率一般,尤其是后者。在所有課內實踐活動中,Debate采用率最低。

然而,這些課內實踐活動形式大多是任課教師根據授課經驗及同行交流匯總之后的結果,真正在課堂中實施的效果如何,有沒有真正讓學生從中得到語言技能、思辨能力及師范技能上的提高,還是個未知數。

從問卷中得到的學生反饋看,課內實踐所取得的成效跟教師們的預期還是有不小的差異。

在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提高方面,數據顯示如下:

可以看出,學生認為Debate最能提高他們的語言技能,但這一實踐活動在《基礎英語》課堂上采用得并不多。而In-class Q&A 和Mini-lecture等這些教師們認為對學生的語言技能幫助很大的實踐活動在學生看來卻并非如此。

對于這些課內實踐活動在提高思辨能力上的效果,學生們的反饋如圖3所示,基本與教師的期許一致。

在師范技能(包括教態、教師口語、板書、多媒體的運用等)方面,學生大多認為Oral Book Report 和Teaching對自身幫助最大,而性質類似的News Broadcasting和 Lesson Presentation得分卻低很多,這說明了一些問題。

不管是哪種課內實踐形式,首先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并長期堅持參與,這樣學生才能在實踐中全力以赴,讓這些實踐活動的效果得到充分的發揮。但從收集到的數據(圖5)可以看出,學生對于這些課內實踐活動的興趣不是很大,最高的只有50%,而通過對部分學生的訪談發現,學生對于讀書報告的興趣與堅持的動機并非如表面看上去那么單純,后文會詳述。

二、教師反饋

教與學是兩個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過程,前文通過學生問卷調查的反饋,我們了解到學生在該課程課內實踐中的學習體會和需求,相對應地,我們對我院該課程的任課教師們進行了訪談,請他們從“教”這一角度談談自己在課內實踐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體會??偨Y起來有以下兩點:

(一)實踐活動形式實則有限。上文有問卷數據表明任課教師在課堂上采用過的課內實踐活動雖多達十幾種,但有一些在課堂中可操作性相對較低,比如問卷中學生一致認為能提高語言技能和思辨能力的Debate。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1.課時有限。雖然近年來我院越來越重視實踐教學,在培養方案中加重了課內實踐所占的課時比例,但真正操作起來時間仍然不夠。拿第一學期來說,總課時為78,其中課內實踐只有12個課時,平均到每一個教學周就只有不足一個課時的時間?!痘A英語》所有的教學都是圍繞對文章的分析和講解展開,很多課內實踐活動其實是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的。例如在討論文章主題思想的環節中,通常會開展Discussion和In-class Q&A,而在講解文章中的長難句時,也一定會組織學生進行In-class Translation Exercise及In-class Paraphrase Exercise。這些零散的課內實踐就已經占用幾乎全部的實踐課時,甚至超出規定的課時,那么怎樣勻出課時來進行一些如辯論、上臺講課、說課等形式更集中、更需要耗費整塊時間的實踐活動呢?

2.課程地位尷尬?!痘A英語》的課程定位是英語專業低年級必修的基礎課程,學生在學習該課程時會全面學習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技能,并開始接受英美文化的熏陶,訓練思辨能力。該課程與同期諸如《英語泛讀》、《英語口語》、《英語語法》等其他課程融會貫通,為學生在高年級學習拔高課程奠定基礎。也就是說,那些該課程所涉獵的語言技能和文化知識,學生在同期及后期課程中都會更細致地學到,而這些課程的課內實踐活動必然會發生“撞車”現象。就拿Debate(辯論)來說,學生在口語課上就進行過多次大大小小的話題辯論,還有Daily Report,每次《基礎英語》課雷打不動會有,而其他課程的任課教師也會要求學生進行類似的Presentation活動。在學生訪談中發現,同一種實踐活動在不同課程中的多次重復,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學生的倦怠和抵觸情緒,不利于課內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綜上兩個原因,一些對學生語言技能和思辨能力幫助很大的實踐活動很難在基礎英語課中開展。

(二)實踐活動監管難度大。從前文引用的數據可以看出,在不同實踐活動對語言技能和師范技能的提高程度方面,教師的期許與學生的實際反饋有一定的差異。一些在教師看來對提高學生語言及師范技能頗有裨益的實踐活動如In-class Q&A,Mini-lecture,News Broadcasting等,對于學生來說卻并非如此。其中當然有實踐活動本身設置上的一些問題,例如隨堂問答在學生看來對語言技能的提高不十分顯著,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反思:是不是將問題設置得過于單一化了。然而,結合教師訪談來看,這種差異更多地反映出課內實踐在操作時的監管問題。

前文提到學生對于Oral Book Report和News Broadcasting這兩種同屬Daily Report的課內實踐活動的態度截然不同,明顯更偏向于前者。他們認為前者更能提高他們的語言技能,對前者也更能做到長期堅持參與。實際上從語言技能的角度來看,讀書報告更注重課前“讀”的過程,課上的報告只是對課前讀書的一個總結匯報,因此在做讀書報告時學生的“讀”和“寫”技能能夠得到更多的實踐,而在新聞播報中這兩種技能相對來說運用得要少一些。當然,這都是筆者的分析,從后來對學生的訪談得知,他們對讀書報告之所以情有獨鐘,并不僅僅源于此。部分受訪學生表示,他們在讀書報告中所謂的“讀過那本書”,很多都是很久以前讀過,只有零星的印象,更有甚者根本沒有讀過書,只是為了應付老師,匆匆看一下作品簡介;制作讀書報告的課件時,也不需要自己動手,互聯網上有很多現成的讀書報告,他們只需要對內容作少許改動就可以直接拿來用,新聞播報反而有時候需要自己將新聞翻譯成英文,更加費時費力。受訪教師中有多位表示,曾在課上發現有學生的讀書報告有抄襲的嫌疑,事后也在網上找到了原版。之后對讀書報告這一實踐活動進行了改良,加入了提問環節,讓學生回答一些報告中沒有涉及或者沒有深入探討的問題,但這種形式太占用時間,很難長期操作,無法杜絕學生敷衍了事的現象。

另外,對于Information Collecting and Reporting和 Mini-lecture這兩種學生認為幫助不大、好感度不高的實踐活動,教師反映其中存在監管的難題。有時這兩種活動會分小組進行,小組成員課下做好分工,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然而,教師課下了解到,并非每一位小組成員都按分工參與任務,還存在“掛名”現象——任務沒有做,只是掛了名字,照樣拿到實踐分數。教師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但作用不大,還是會有學生鉆空子。

總體來說,該課程的任課教師普遍感受到課內實踐在實際操作中有一些難以掌控或解決的問題,結合學生的反饋來看,目前我院該課程的課內實踐離預期的效果還有一些差距。

三、反思

任何改革都是在摸索中前行,實踐教學改革也不例外。我們要結合院實際情況,多借鑒同類院校的改革經驗,不斷提高課內實踐教學的有效性。為此,筆者做了以下思考:

(一)適當增加課內實踐所占的課時比例。從前文論述中可以看出,培養方案規定的136個實踐教學學時實則不夠,從而導致很多實踐活動不能真正發揮作用。而同類院校中的安慶師范學院則大大地增加了實踐教學課時,課堂上實踐活動的時間多達50%,讓師生在課堂中能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實踐教學的探索與操作。

(二)靈活運用各種實踐活動形式。我院該課程任課教師制定了課內實踐教學大綱,對每個單元的實踐教學活動都有了初步的、系統的安排,然而實際操作中總會發現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因此,教師們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使用教學大綱,不拘泥于某一種或幾種實踐活動形式,將不同的活動串聯或并聯運用,教學效果必定會有所不同。

(三)加強監管,不讓課內實踐流于形式。課內實踐監管的難題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嚴重影響到了課內實踐教學的效果。教師們可以不斷摸索,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試著采取不同的監管措施。學院層面必須首先強化過程管理,為教師提供強有力的監管保障。在這一點上,安慶師范學院全面實行了實踐教學的責任制、導師制和督導制,形成質量管理、 質量監控和信息反饋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我院也可以適當借鑒此種做法。

4.隨時吸收學生反饋。教與學不分家,教學不是教師們閉門造車、紙上談兵,實踐教學更非如此。教師們要注重學生的教學反饋,結合學生的課堂學習感受和成效隨時調整自己的實踐教學方法與形式,這樣才能讓實踐教學發揮應有的作用,學生才能真正受益。

課內實踐教學改革是我院近年來教改的重頭戲,《基礎英語》實踐教學更是在英語專業低年級的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讓該課程的實踐教學發揮最大的效用,真正服務于我院培養適應地方基礎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復合型人才的目標,本文只是漫長探索道路上踏出的一小步,后續必定會有更多的思考與探究,教師們會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該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實踐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守仁,朱 剛,王文宇.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5(11).

[2]王先榮,曹長德.高師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重構——安慶師范學院英語專業教學改革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09(12).

本文為池州學院教研項目結題論文,項目編號:2014jyxm38。

猜你喜歡
基礎英語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制造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實現
提高家庭作業有效性的理論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數學作業有效性
從項目教學法談高職基礎英語教學的突破
英語教育的價值與基礎英語教育的改革探究
高職院校提高基礎英語教學質量的策略
微課在中職基礎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基礎英語課程下的跨文化意識培養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