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笛卡爾之“上帝”觀

2016-10-14 22:50李娜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8期
關鍵詞:存在上帝理性

摘 要:"上帝"觀念是笛卡爾哲學思想中的一個最重要的概念,在《第一哲學沉思錄》中笛卡爾用大量篇幅來解說上帝,論證上帝的存在,堅信上帝是至高無上的萬物之創造者,并且笛卡爾之后的整個哲學是以上帝為中間樞紐而架起來的理論體系,是建立在他對"上帝"的認識基礎之上的。要想認識世界、洞察宇宙,首先必須認識"上帝",對于上帝存在的論證,笛卡爾做了三個證明。笛卡爾對上帝的確證反映著他的哲學及他的理性的懷疑主義,這些思想在后世哲學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闡釋與發揚,對人文精神的復興和啟蒙理性的推進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關鍵詞:上帝 理性 存在 實體

一、上帝之說與笛卡爾的“上帝”

上帝之說源遠流長,在西方哲學史上,“上帝”一詞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是當時以色列人的祖先賦予他們最偉大的國王的稱呼。究其詞意,“上帝”一詞的英文和德文詞源來自于基督教盛行前的印歐語系中的古哥特語,意為“受祈求者”或“所祭祀者”,詞根為“鑄造”之意,指鑄造而成的神像,因而“上帝”一詞逐漸開始成為基督教里所說的“天主”,后來被基督教用來指代至高無上的“神”。但是“上帝”并不是基督教的專有名詞,也不等同于“神”的概念。

到了古希臘時代,著名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對“上帝”有了新的闡釋,他指出“上帝”就是萬物之源,是大自然在不變與恒變中交織而存在的“一致性”,他還將其稱為“理性”。另一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則認為,“上帝”是世界運動的最終原因,是萬事萬物的第一推動者,也可稱之為“不動的動者”。在赫拉克利特和亞里士多德這里,“上帝”并不是基督教所稱的至高無上的“神”,而是一個抽象的、高于自然、高于一般的終極根源。

到了笛卡爾這里,他這樣描述到:“用上帝這個名稱,我是指一個無限的、永恒的、常住不變的、不依存于別的東西的、至上明智的、無所不能的,以及我自己和其他一切東西由之而被創造和產生的實體說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笛卡爾所論說的“上帝”既有宗教神學的“上帝”的全知全能和至高無上的特點,同時又有古希臘哲學家們所說的終極根源的性質。但笛卡爾的“上帝”與宗教神學的“上帝”最大的區別在于前者不再是人格化的“神”,而是創造了世界萬物的知識之源,是脫離人脫離世界而高高在上且遠不可及的至善。

二、笛卡爾上帝觀的思想淵源

笛卡爾的哲學作為西方近代哲學的開端,它的產生離不開其時代影響和文化傳承。笛卡爾所處的時代是自然科學快速發展的時代,在打破傳統封建宗教自然觀的同時,很多哲學家開始思考人自身關于理性的問題。早在公元前500 年,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就提出了“感官幻想”的思想,他認為我們的感官不能使我們對世界產生正確的認識,只有理智才能。這種理智至上的態度在后來被稱之為“理性主義”,并且崇尚“理性主義”的哲學家也越來越多,受此時代與文化影響,笛卡爾也成為了其先驅者。

笛卡爾哲學思想的來源與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和教父哲學的代表圣?奧古斯丁有著很深的關聯。在于人類靈魂和理性的思考上,笛卡爾的“天賦觀念說”類似于柏拉圖的“回憶說”,不同的是柏拉圖沉迷于“洞穴神話”,把對事物的真正認識歸結為對理念的回憶,而笛卡爾則把靈魂中埋藏的知識源于“理念世界”改造成了源于“上帝”。教父哲學的代表圣?奧古斯丁認為真正的哲學是愛上帝的,人們只有通過進入自己的心靈來體驗上帝的存在。笛卡爾借鑒了奧古斯丁的心靈直覺理論,將其改造并加以發展來證明上帝是確實存在著的。

除了柏拉圖、奧古斯丁等人對笛卡爾的影響,當時的社會環境、思想潮流以及國內的政治宗教斗爭等都為笛卡爾的哲學思想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笛卡爾認為,要想認識世界首先必須認識“上帝”,他的哲學思想體系是建立在對“上帝”的認識的基礎上的,不能認識“上帝”,那么認識萬事萬物就成為空談。所以,要理解笛卡爾的那些重要哲學思想,我們必須首先理解笛卡爾對“上帝”的諸多論證。

三、笛卡爾對上帝存在的證明

論證上帝存在的確然性是笛卡爾哲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命題,在《第一哲學沉思錄》中,笛卡爾用大量的篇幅來證明上帝是存在的,為了說明知識的確定性,笛卡爾用上帝來為自己的知識論服務。笛卡爾在沉思一中這樣描述到:“有一個全能的上帝,使我成為我現在所是的這種生物,也許上帝不允許我這樣被欺騙,因為我們稱他為至善的,如果他把我創造出來總是受欺騙,這與他的仁慈是不相容的?!?笛卡爾的上帝已經不是神學意義上的上帝,而是“理性主義”的上帝,對于上帝存在的證明,笛卡爾做了三種論證:

第一,基于觀念的完滿性等級來證明上帝的存在

觀念的產生需要一共原因,而觀念是通過表象和分享程度更大的存在來獲得更多的客觀實在性的,因此觀念的原因應該是形式而卓越地存在于觀念本身之上的?!胺彩俏翌I會的清楚明白的東西都是正確的。這是由一個真正比我更完滿的本性把這個觀念放進我心里來的,而且這個本性具有我所能想到的一切完滿性,他就是上帝?!?在笛卡爾看來,上帝就是形式而卓越地存在于觀念本身之上的存在。

在這里,笛卡爾引用幾何學家關于三角形的真理來證明上帝的存在,“從三角形的并沒有因此發現任何東西使我確知世界上有三角形,考察我的關于一個完滿的實體的觀念時,我發現這個觀念已經包含了存在,作為這個如此完滿的實體的上帝是有的或存在的,這個命題是確定的?!?他認為凡是可以清楚明白的設想到的東西都是真的,也認為在他的心靈中有一個清楚明白的上帝的觀念,所以上帝一定是存在的,不然是什么把這個觀念賦予我的呢?

笛卡爾認為上帝觀念在我的心中,它是以我的存在為前提條件,如果我自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那么我就有極大的完滿性,也不用懷疑什么希望什么,這樣一來我就是上帝了。因此,上帝才是我們存在的原因,他在創造我的時候把關于他自己的觀念同時賦予了我。我雖然具有上帝的觀念,但我不完滿,我會懷疑,因而我只是有限實體,而上帝則是至高無上的完滿的無限實體,因而我不是上帝觀念的原因。上帝的觀念只能由上帝自身得出,是上帝把它放進我的心靈中的,因而上帝存在。

這樣一個基于觀念的完滿性等級來證明上帝存在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事先承認了上帝的存在,然后才拿上帝的觀念來對應其存在。而這種由一個事物的存在推導出這個事物存在的證明過程,說服力會強嗎?

第二,基于實體的完滿性等級來證明上帝存在

在沉思三中,笛卡爾從“我思故我在”出發,肯定“我”是存在的,我會懷疑,會對所懷疑的東西進行思考,所以我的存在是不完滿的。懷疑表明一種不完滿性,而我會懷疑,因而我只是一種不完滿的有限實體,我雖然此刻存在著,但我并不具有使現在存在的我將來繼續存在,我得以繼續存在的原因來自于一個形式的或卓越的更高的無限實體的存在,即上帝。

如果沒有一個無限實體創造我、保存我,那么我怎么能夠得以繼續存在呢?笛卡爾在這里提出了持續存在的問題,以往我以為我是父母生的,但是父母生了我的肉體,我的精神又是從哪里來的呢?這些問題的原因一定至少具有和結果一樣多的實在性,既然我是一個思維的、在我心里有上帝觀念的東西,那么我就必須承認它一定同樣也是一個思維的、具有我歸之于上帝本性的一切完滿性的東西,原因的原因以至于終極的原因最后都會導向上帝。

“我”是一個不完滿的、有限的存在體,我的存在即是有限實體的存在,通過比較上帝,使我認識到我自己的缺陷,理解我是不完滿的有限實體。有限實體不能通過自身來保證自己的存在,所以它必須依賴一種形式而卓越的存在,即完滿的無限實體才能得以存在。上帝就是這一至高無上的完滿的無限實體,因而上帝存在。

在笛卡爾的思維中,他已經事先賦予了上帝以完善的本質,只是因為世間萬物的不完善。笛卡爾在上帝存在的證明之前已經肯定了上帝的存在,如果在他的思維中上帝不存在,那么上帝又何來其完滿性呢?

第三,基于上帝的本性來證明上帝的存在

笛卡爾提出了關于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他認為上帝的本性是完滿的,是完善的,并且這個上帝不是騙子。在沉思四中,笛卡爾說,“我認識到上帝不可能欺騙我,因為凡是欺騙都含有某種不完滿性;而且盡管欺騙看起來是聰明或能力的標志,但是欺騙的意愿毫無疑問是邪惡或缺陷的證據,因此這不適用于上帝?!?上帝是全智全能、絕對完善的,他創造我、保存我,給予世界永恒真理,賦予我們認識真理的能力。證明了這樣一個完善全能的理性主義的上帝存在,笛卡爾認為我們就能從認識上帝走向認識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了。

當我轉向我自己時,我不僅認識到我是一個不完滿的、依存于他物的東西,不停地渴望更偉大、更好的東西,而且同時也認識到我所依存的那個他,在他本身里面就具有一切偉大的東西,不是不確定地和潛在地,而是現實地和無限地具有這些東西,他就是上帝。

笛卡爾認為上帝的本質和存在是不可分的,就像三角形之和等于二直角不能和三角形的本質分開,因此認為作為一個至上完滿的存在體的上帝不可能缺乏存在性。上帝和事物之間的關系就是上帝的存在決定了事物的存在及其必然性,不是因為我把事物想成怎么樣就怎么樣,而是因為事物本身的必然性即上帝的存在性決定了我的思維要去這樣領會它。根據上帝的本性,上帝具有至高的完滿性,而完滿性中必定包含著存在性,所以,上帝是存在的。

笛卡爾用我們在現實世界中能觀察到的事物和上帝進行類比,這種拿不同時空、不同層次的事物進行比照得出結論的論證方法是否帶有強烈的個體思維傾向呢?

四、論證上帝存在的意義和影響

盡管笛卡爾對上帝存在的三種證明每一種都有其他問題生出,但是他的思想仍舊很嚴謹,他對上帝的確證反映著他的哲學,他的理性的懷疑主義也體現在他對上帝的論證及其態度上。而在肯定了上帝的存在之后,笛卡爾以上帝作為中樞,聯系其他觀點,并企圖以此幫助其他知識獲得更牢靠的根基。首先,通過上帝使“我”擺脫了“唯我論”困境?!拔宜脊饰以凇彼贸龅慕Y論“我存在”只肯定了自我的存在而沒有涉及其他物,這就很容易陷入“唯我論”困境。通過上帝存在的證明,上帝的觀念是由上帝放進我心里的,上帝作為萬物的原因使得世界的存在得以確定,這樣一來自我就可以從唯我論困境中擺脫了。其次,在認識論上,上帝是構成一切知識的可靠性和真實性的根基,是一切天賦觀念的來源,保證了只要是我領會得清楚明白的東西必定是真的。既然我認識了上帝,而上帝又是萬物的原因,那么我就可以取得萬事萬物完滿的可靠知識。最后,在本體論中,上帝不僅賦予了作為思維性存在的“我”以實體的地位,同時也保證了物質性物體的存在。就笛卡爾哲學本身而言,他對物的思索和對人的思索的徹底分離的心身關系必然會導致二元論的對立,他只有依靠上帝來建立他們之間的統一性,上帝構成笛卡爾心物二元論的基礎,即由絕對實體上帝產生了兩種有限實體,思維的精神實體和廣延的物質實體,二者分處二元論的兩端,由此他的理性主義學說才得以推進。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避開了神學對物質的物理學研究的干擾,為近代人類自然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礎,從而促進了近代自然科學的極大進步。

笛卡爾完成了近代哲學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的實現,他通過借助上帝作為認識真理的基礎,用上帝作保證,正確認識客觀世界,探索科學知識。笛卡爾對上帝存在的論證并不是信仰式的,而是理性和思辨的,從而使“上帝”變成了認識論范疇的運用?!霸诘芽柕睦硇灾髁x中,上帝是最高的理性的象征、絕對真理的源泉,是科學的最終基礎。于是上帝脫掉了中世紀那種高高在上、擁有無上權威的外衣,而表現出替人們的知識可靠性問題奠定最終基礎的認識論上的功能?!?在笛卡爾這里,正是使“上帝”成為認識論的范疇的運用才使得本體論對認識論的依存關系得到了確立。

笛卡爾的這種“上帝”觀對人文精神的復興和啟蒙理性的推進和深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世紀時期人性受到壓抑,人生痛苦悲慘,笛卡爾把上帝理性化,至高無上的、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帶給人新的生活動力,肯定和發揚了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生成一種“理性主義”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種理性主義上帝觀被后世哲學家繼續發揚,在斯賓諾莎、萊布尼茨那里得到了更多闡釋,并為整個近代啟蒙哲學奠定了思想基礎。并且這些思想流傳到德國古典哲學家那里,又造就了哲學領域的新進步,形成了很大的影響。在當時形而上學盛行時期,康德在上帝的基礎上對先驗的純粹理性進行了批判,又對上帝的天賦性先驗的概念范疇做了系統的界定,黑格爾對理性主義原則進行了最徹底的貫徹,借助于否定之否定的辯證運動使理性無限趨近于絕對知識、絕對精神也即上帝。這實際上是以另一種觀念論的方式開啟了整個現當代人本主義的反形而上學思潮。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笛卡爾的上帝觀開啟了上帝的現代命運。

參考文獻:

[1]笛卡爾. 第一哲學沉思集[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2]伯蘭特·羅素. 西方哲學簡史[M].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黃學勝. 論笛卡爾哲學中的“上帝”[J].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7(4).

[4]馬丹,范玉. 解讀笛卡爾“上帝”觀[J].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9).

作者簡介:

李娜,1990年1月,女,漢族,籍貫河南,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存在上帝理性
120秒的“上帝”
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請你為自己打開一扇窗
當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請你自己打開一扇窗
濃縮人生的小酒館
懷疑與存在:米蘭?昆德拉《慶祝無意義》
是否氣人
“本轉職”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歸
理性的回歸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癢
對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