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行評價體系在溫州電網應用分析

2016-10-14 05:28陸千毅朱金鳳陳博臧怡寧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8期
關鍵詞:工作效率經濟效益

陸千毅+朱金鳳+陳博+臧怡寧

摘 要:隨著大運行體系的深入開展及社會對供電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傳統的調度運行評價體系已不再適用于日益壯大的溫州電網。如何構建一個打破專業局限的資源共享平臺,以滿足信息交互協調傳遞,實現部門間信息無縫對接,確保大運行體系下設備運行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是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關鍵詞:信息整合;運行評價;專業評估;經濟效益;工作效率

0引言

“三集五大”后電網監控業務并入調控中心,但電網第一手信息的仍是掌握在距離一次設備最近的運維部門,調控中心只能靠運維人員轉述來了解設備信息。通過設備臺賬信息整合,運檢側PMS2.0臺賬信息主動推送至調控端OMS2.0,調控中心可以在第一時間內掌握設備檢修周期內的運行狀況、巡視記錄、技術指標、修試報告、試驗數據和相關基礎參數(狀態量)等信息。

1策略實現

1.1重標準引領,打造“規范化”評價標準

結合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標準中關于臺賬信息相關規范標準,溫州電力調控中心制定了《變電站設備運行評價說明》,標準詳細規范了設備運行評價原則、評價單元劃分、各類設備評價指標等的標準說明。調控中心專職人員,以《變電站設備運行評價說明》為標準,結合設備臺帳、設備異常信息、設備缺陷、設備歷史運行數據,嚴格開展設備運行評價?!耙幏痘钡脑u價標準為設備運行評價體系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2升級評價體系,推進“多元化”三級測評

溫州供電公司結合設備臺帳、設備異常信息、設備缺陷、設備歷史運行數據、設備實際狀態開展班組、專業室、調控中心三級運行評價工作,對設備運行評價為“注意”、“異?!焙汀皣乐亍睜顟B的設備逐臺進行評價信息核對,通過補錄設備運行信息,分析設備帶電運行數據,確保設備經三級評價流程審核后的狀態與設備實際情況一致。

1.3豐富判研手段,尋找“最優化”策略方案

設備運行評價體系與SCADA歷史運行數據、OMS設備缺陷數據結合使用,極大地彌補了調控中心遠離一次現場的缺陷,配合在線監測系統和工業視頻等輔助監測手段,建立起一套“立體式”的判研體系。

1.4深化信息通慣,隱患“提前化”杜絕消滅

設備運行評價體系的建立,不僅為同一設備不同時期狀態提供了縱向對比,也為不同設備提供了橫向對比。多元化多層次縱橫對比,不僅有助于了解設備運行狀態,更有助于防微杜漸,防止同一類型的隱患在電網擴大,危害電網運行水平。

1.5完善設備分析,“系統化”評價電網設備運行狀況

為系統性分析溫州電網設備運行狀況,逐步開展設備運行評價及設備運行分析,通過各類設備專題分析、年度分析,查找電網設備薄弱環節,有助于調控機構更全面的了解電網設備狀態,計劃檢修、事故應急時為調控員負荷轉移增加輔助決策。

1.6加強技能培訓,鑄造“專業化”人員隊伍

為適應新的設備運行評價體系,從業人員的業務也需要相應提升。為此調控中心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實地教學和業務交流活動,組織設備運行評價體系應用專題授課培訓,并多次考核。為了促進員工更深刻的了解設備運行評價體系的重要性,調控中心不僅將設備運行評價系統作為輔助監測手段納入監控指導章程,更在反事故演習中加入了狀態測評的元素,確保每一位調控員熟練掌握和應用。

二、評估與成果

2.1.專業管理的評估

2.1.1人員角度

調控中心承擔著電網的安全、優質、經濟運行的重任,負責指揮市調調度管轄范圍內設備的運行、操作及電網的事故處理并參與系統性事故分析,提出改善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措施。設備運行評價體系涵蓋了溫州電網轄區內所有一次設備,極大的豐富了調控員對現場信息的掌控能力,提高了水平,增強了工作效率。

2.1.2設備角度

設備運行評價系統的建成,實現了通過信息數據反饋,提前發現設備故障和異常信息,將設備故障從“被動”處理向“主動”預判防范的轉變。缺陷在初期往往造成的影響較小,處理流程較為簡單,且風險較小,但若不能及時發現,造成重要或緊急缺陷,對設備和電網都是一種危害。設備運行評價體系的建立,有效的將缺陷扼殺在萌芽階段,減少了設備的損壞,提高使用壽命。

2.1.3電網角度

利用設備狀態運行評價體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降低電網安全隱患,促進電網規模和品質的提升。遇到惡劣天氣或突發事故造成電網失電,結合評價體系,可以制定出最優的解決方案,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

2.2主要成果

2.2.1加快事故處理,提升電網供電可靠性

設備運行評價體系投入使用后,調控中心全面、及時、準確掌握電網設備運行情況,事故處理流程進一步優化,結合評價體系梳擬定理最優化解決方案,事故處理效率明顯提升。

2.2.2提升優質服務,維護電力企業金牌形象

社會的和諧發展要求電力企業更好地擔負社會責任。實施全新的設備運行評價體系后,有力地助推溫州電網逐步由規模發展向品質提升的轉變,全面提高了電網設備的安全運行水平,實現了電網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大減輕了調控中心的工作量,尤其在迎峰度夏等敏感時期,可有效提升電力企業的優質服務水平,維護電力企業的金牌形象。

2.2.3降低電網風險,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為期一年的各種專項整改和建章立項,構筑了較完善設備運行評價體系,調控中心可以實時掌握設備運行水平,有效發現隱患規避缺陷設備重載等礦的發生,合理安排檢修計劃,有效規避因設備停役帶來的電網風險。

2.2.4創新管理模式,推進精益化管理水平

設備運行評價體系的實現,標志著調控中心由任務編組向管理架構整合的本質轉變,成為集業務融合、流程融合和管理融合的有機統一,調控中心對電網的駕馭和掌控能力顯著提升。運維單位也可專注于設備巡視、現場檢查、現場操作等,其專業化程度有效提高。業務流程的不斷優化,業務水平不斷互補,整個電網運行管理體系高效運行,精益化水平日益提升。

2.2.5加強學習,提升員工素質

新的應急操作機制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調控中心針對職責范圍和工作流程的變化,通過專題講座、現場實習、故障案例分析、無腳本演練等形式,切實加強調控員業務和技能培訓。

三、改進及對策

無論大局觀把握還是細節深化的需求,設備運行評價體系都有很多不足有待提升。

1)完善管理:結合公司和電網發展,不斷完善建設

下一步,需結合“大運行”新形勢,從管理、規范等角度入手,對設備運行評價體系各項細節、流程進行深入的研究,實現標準化作業,使其充分適應公司和電網發展面臨的新形勢,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可靠供電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2)技術創新:針對突出問題,強化薄弱環節

調控中心、運維檢修對于規范不夠熟悉,提供的設備信息表表仍存在較多不符合規范的地方,地調仍需組織專職人員投入大量精力用于審核維護。設備運行評價體系過于繁瑣,如何能更優化更直觀的將異常設備信息及時展示給調控員是接下來工作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徐向民,,等.標準化信息在現代辦公應用[J] 信息與信息處理,2002,31(2): 13- 15.

[2]盧毅封,周昱勇.電力系統自動化控制對策[J] 供用電,2002,19(4): 26- 28.

[3]陶偌捷,王守斌,徐英,等.自動化技術電網應用[J] 信息技術, 2004, 28(3): 10- 12.

作者簡介:陸千毅(1983—),男,浙江溫州人,工程師,從事電力系統調控運行工作;

朱金鳳(1983—),女,浙江溫州人,工程師,從事電力系統檢修工作;

陳 博(1987—),男,浙江溫州人,助理工程師,從事電力系統調控運行工作;

臧怡寧(1989—),男,河南商丘人,助理工程師,從事電力系統調控運行工作。

猜你喜歡
工作效率經濟效益
造價人員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中如何發揮積極作用
合理控制工程造價提高經濟效益的探討
提高森林資源監測工作效率和實用性的探索
如何提高農村合作社的經濟效益
新形勢下經濟效益審計的新措施
休閑產業的經濟效益分析
簡論提高統計工作效率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必須改掉的7種習慣
提高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效率途徑研究
對提高煤礦經濟效益措施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