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蘇州園林的造景美學

2016-10-15 23:21聶雅麗
今傳媒 2016年9期
關鍵詞:價值意義造景蘇州園林

聶雅麗?

摘 要:人類營造園林,是基于理想生活與自然融合協調,優美人居環境的實用要求。因此,在當代研究借鑒古代園林藝術的造景藝術對于造景設計是尤為重要的。在中國的古典園林中,蘇州園林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蘇州園林的主要理想是“天人合一”,它綜合了山水意境的自然美,采用豐富多樣的藝術手法,以中國傳統古典意境的美學思想為指導,在方寸之間的空間內巧妙安排山石樹木,亭臺、樓閣、小橋,使蘇州園林成為富有生境、畫境、意境的藝術效果。蘇州園林在中國園林乃至世界園林藝術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意義。

關鍵詞:蘇州園林;造景;藝術思想;美學;價值意義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9-0146-02

一、蘇州園林概述

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統稱為“蘇州四大名園”,它是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代表作。蘇州園林的美具有獨特性,它不僅體現在有山,水、植物、建筑構成的自然美和諧美之上,且體現在其所體現的意境美上。從總體上講,蘇州園林的美具有了自然美,而且更勝于自然美,充分的將“天人和一”的道家思想,融合到了園林的建筑之中,使園林的自然美和建筑美,人文美和諧統一起來,并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故而在我國的園林史上獨具一格。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羅綺...”唐詩里描述的小橋、流水、人家,顯示出蘇州很早就是一個寧靜而富足的城市。蘇州園林它傳承了我國悠久文化的諸多方面,品讀觀賞蘇州園林,是對傳統文化藝術的一次再訪,也是一次美的歷程。蘇州園林歷史悠久,它的藝術風格別具一格,以小中見大,因地制宜和充滿山水意境的設計美而著稱,它對中國后代園林的造景設計都有重大影響。蘇州園林是一種既有居住功能,又有多種藝術的綜合體。蘇州園林在設計的時候,一方面將建筑、樓閣、泉石花木、山水處理的和諧統一、別具一格;另一方面,則用“咫尺山林”再現大自然的風景。通過各種借景手法,使園景達到小中見大,以小勝多,在有限空間內獲得豐富的景色。

二、蘇州園林藝術的主要造景手法

1.園林中廊的造型藝術

蘇州園林的“廊”是中國古代園林中常用的“虛空間”或“灰空間”建筑形式,一般由兩排列柱頂著一個不太厚實的屋頂構成。曲廊在蘇州的各處園林中是十分常見的,它是園林建筑和自然綠地間的過渡空間,具有可長可短,可直可曲、隨形而彎、依勢而轉的特點,造型別致,高低錯落。廊的作用是使游人在其間可行可歇、可觀可戲,從而可以讓游人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園林,且增加了觀賞角度,給人更多的欣賞層次感。

2.園林中橋梁的造型藝術

蘇州造型園林中的橋,除了為了方便人們的日常行走,連接交通功能,與此同時園中許多造型優美、位置恰當的橋,構成了著名的風景點,且造型變化非常之豐富,有平橋、曲橋、拱橋、亭橋、廊橋等等。其中,小橋以平橋為主,常貼近水面布置,以取凌波行走之勢;中園常以曲折之橋跨越水面,增加水面的空間層次;大園則多將橋處理成獨立的景觀建筑,成為園林中的畫龍點睛之筆。園林中橋的造型不同,材質不同,共同構成了園林景觀藝術的豐富性和趣味性。

3.園林中樓的造型藝術

在蘇州的古代園林中,樓的造型獨特,形式多樣,樓與樓之間,往往相互呼應、互為因借。園中之樓大都離中心較遠,這既便于人們從高處俯察全園,并向園外借景,又可以豐富觀景視角。蘇州園林中的樓,多數體態輕盈,線條流暢,這些樓閣與周圍的景物、樓閣相互呼應,互為對比,又加深了自身的特點。如拙政園香洲、怡園畫舫齋憑水景顯得清純平和。樓的倒影,景的倒影,相互交眏,別有風情,給人以人工與自然巧妙結合在一起的和諧美妙之感。

4.園林中疊山的造景藝術

“咫尺山林,多方勝景”。在咫尺之地,突破空間的局限性,典型地再現了自然山水之美,而又不落人工斧鑿的痕跡,這是蘇州園林里疊山的重要特點。蘇州園林古代造園家就取法山水畫“咫尺萬里”的寫意手段,堆土疊石,模寫山川,對空間進行自由的收縮。園林設計利用不同的形式、色彩、紋理、質感的天然石,在園林中塑造成具有峰、巖、壑、洞和風格各異的假山,喚起人們對崇山峻嶺的聯想,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群山之中,有身臨其境的美感。

5.園林中水的造景藝術

蘇州地區河港縱橫,湖泊星羅,用水之便得天獨厚,因此鑿池引泉一直是蘇州造園的一大特色。由于人具有一定的親水性,在許多著名的園林中,建筑都依水而建,水特有的純凈之美,流動之美、虛涵之美,紋理之美給園林添加了許多靈動之美和意境之美??v觀園林用水,從布局上可分為分散與集中兩種形式,從形態上有動、靜之分。蘇州園林大小有異,園中水池聚散有別,所謂“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煙雨”,水面在園中處理手法多變,使得園林意境深遠且隱隱體現出道家清凈,無為,不爭的思想,水景不僅寬闊了游人的視野,而且使整個景觀整體性更強。

6.園林中植物的造景藝術

植物是園林重要的造景因素。蘇州園林中植物的造景作用是多方面的。作為文人寫意山水園林,在花木配置上直接或間接從我國傳統山水畫上得到啟發,造型以不整形不對稱的自然布置手法為依據,營造了處處如畫的園林風格;景觀用材蒼松細柳等剛柔并濟,樹葉形狀的疏密變化,大小對比,色調明暗,花木時節的不同等等構成了四季不同的景色,位置不同景色不同的視覺感受;以及蘇州園林中許多建筑物長以周圍花木命名,以表達景物的特點和寓意,這些無不體現出園林的建造者的匠心獨用之意。

三、蘇州園林主要造景美學思想解析

1.山水意境自然觀

自然美是園林富有“意境”的源泉和前提,山水花鳥、春夏秋冬、晴雨霧雪......這些都是園林主人們所崇尚所醉心得自然和生活。所以,山水成為園林自然美必不可少的要素。蘇州園林在園景形象中創造詩畫意境,貫注園主的審美情感于自然景物,運匠心于山池花卉之間,注情感于亭榭峰石之上,如《園冶》中所精辟概括的那樣:“片山多致,寸石生情”。蘇州園林的優秀作品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它不僅具備了自由變幻的園景要素及其趣味的形式美,而且其中包含著大量詩情畫意。所以說,山水意境是古人園林審美感受中的最高層次,往往包含著一種深沉的歷史感、人生感、宇宙感。

2.蘇州園林“天人合一”的思想

蘇州園林的住宅和園林布局充分體現了人與水的親和力。柔美、靈動的水,不僅僅是自然生命的源泉,也是情感幻想的源泉。水的靈氣秀美成為構景必不可少的要素,許多建筑又依水而展開,或穿宅而過、或相得益彰,充滿了藝術美感,蘊含了無限情趣。歷代文人墨客詩文里的“小橋、流水、人家”那種如詩如畫的意境,“門前石街人履步,屋后河中舟楫行”的景觀,正是中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也是蘇州園林產生、發展、成熟、臻至純美的文化土壤和根基。

3.蘇州園林與隱逸思想

蘇州園林文化中帶有隱逸的思想,如船舫從某種程度上說,是隱逸文化的一種載體。在“學而優仕則”的封建社會里,年輕之時,滿船詩書,等蟾宮折掛后收拾行囊駕一葉扁舟隱逸于江南園林中,園林畫舫的更深層意境便涵納在其中。雖然這種意境不可能獨立存在,但它們融在園林的山水、建筑、花木中,融在空間布局中,融在詩詞歌賦中,融在游賞者的心境中,雖含蓄卻綿長。他們將園林看精神家園和休憩避世之所,但避世卻不離世,身處其中卻能志在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隱逸思想。

四、以蘇州拙政園造景為例賞析

拙政園位于蘇州城內東北,于明正德年間開建,歷代園主后又修建,其真意多是通過園林藝術來表明他們的官場失意,并非“為政殆有拙于岳者,”乃是因為知音不遇,名君不逢,借以抒發自己對朝政的不滿之情,表達自己潔身自好的君子品德、歸隱之樂。沿襲明代基礎的拙政園中部是精華所在,面積約13000平方米,水面約占三分之一。拙政園中的園景由其主要幾個景點所組成,例如園內的遠香堂、盆景園、倚虹亭、蘭雪堂、梧竹幽居、小滄浪與清華閣等??v觀園中部布局,池水為中心,水面有聚有分,其聚處如遠香堂北面以遼曠見長,分處如小滄浪一帶則以曲折取勝。整個水面既有分隔變化,又彼此貫通,互相聯系,并在東、西、南留有水口,伸出如水灣,有深遠不盡之意。園內建筑大多臨水,造型輕盈活潑,并盡量向四面透空,以便盡收山水之色??臻g劃分,妙于利用山池、樹木、房屋而少用圍墻,故園內空間處處溝通,互相穿插,形成豐富的景觀層次。

蘇州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的代表,拙政園又是蘇州園林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其中心思想內容是“拙者之為政”,其目的是“為政殆有拙于岳者,園所以識也”。它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學觀,造景設計應用了了我國古典造園理論中的處理手法,如借景、隔景、分景、等組織安排,形成了虛實相見、小中見大、和諧對稱又整體統一的觀景效果,它們既科學合理,又別具風格,既布局奇巧,又充滿詩情畫意,從而形成了所謂的“立體的畫,流動的詩”這一藝術效果,給人以美的享受和震撼,令游人流連其中,美不勝收且樂趣無窮。

五、結 論

蘇州園林的造景設計充分總結吸收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理念手法來進行造景設計,它反映了我國古代的文化特點,審美觀念和工藝水平,創造出了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環境,也反映了古代造園師的智慧和心血,創造了“城市山林”的居住生活空間,既提供了實用的居住環境,也美化了我們的生活環境,是集材料美、自然美、人文美為一體的藝術作品,這也奠定了蘇州園林在中國乃至世界園林藝術發展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學習探討蘇州園林的造景手法和文化內涵就顯得尤為有價值,學習研究蘇州園林的造景設計,不僅能使我們解了古典園林文化的內涵,感受其獨有的景觀特點,也為我們現代造景設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參考文獻:

[1] 劉敦楨.蘇州古典園林[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11).

[2] 衣學領,周蘇寧.沈亮等著.蘇州園林魅力十談[M].上海:三聯書店,2010.

[3]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1).

[4] 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5] 陳芬芳.江南私家園林空間量化分析[D].天津大學,2012.

[6] 何佳.中國傳統園林構成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07.

[7] 方劍娟.蘇州園林文化思想及藝術表達復雜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2.

[責任編輯:艾涓]

猜你喜歡
價值意義造景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景致與情思”課程設計
基于水族箱造景與水草養殖探究外界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蘇州園林的秋,美得太驚艷
使用說明方法的三個層次
狠剎“移石造景”的歪風
尋蹤美感 落足眷意
論習近平黨風廉政建設對實現中國夢的意義
翻轉課堂在遠程教育中的價值意義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