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絞圈房子:曾是一座座大宅門

2016-10-17 18:10駱曉昀
瞭望東方周刊 2016年35期
關鍵詞:石庫門四合院房子

駱曉昀

能買下地造絞圈房子的人家,必然有不錯的營生,能養活一大家子幾十口人

年幼的萬全林經常唱著歌跑過自家的三進院落,最后一進的最后一間是家里老祖宗的住所。倚墻高,庭院深,燈光稀,從臨街的大門飛奔至最后一進的院子,對孩童來說,這是一段漫長的路程,他唱歌是為了壯膽。

70年回憶如梭,人去樓無。萬全林原有的老宅在如今青浦區練塘鎮,他幼時住的就是絞圈房子。

有這種建筑嗎

2013年3月31日《新民晚報》刊發了有關“絞圈房子”的文章,當時已經退休的建筑師徐大緯不禁向丈夫萬全林嘀咕:“我怎么不知道絞圈房子,有這種建筑嗎?”

萬全林脫口而出:“怎么沒有,我小時候住的就是這種房子?!?/p>

這句話讓徐大緯在上海奔波了兩年,“找絞圈房子不是興趣,而是責任”,徐大緯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她的責任來源于她是一位生于斯長于斯的上海女性建筑師。

徐大緯是近代科學家徐壽的玄孫女,其父徐寶彝13歲留學法國,1935偕在巴黎學習聲樂的夫人杭州名媛嵇元紅歸國。他回國后任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外科教授兼廣慈醫院外科主任。

作為建筑師,徐大緯45歲時就主導了人民廣場迪美購物中心的設計,并提案建設香港名店街,打通購物中心與地鐵一號線,是中國地下商業空間設計領域的先鋒人物之一。

“我童年在安福路的別墅中度過,父親是上海外科手術的第一把刀,診費用金條結算,家里條件非常好。學藝術的母親從小培養我和姐姐彈鋼琴、跳芭蕾,我小時候從沒有見過上海的絞圈房子?!毙齑缶曊f。

上世紀70年代初,徐大緯成了練塘的媳婦,丈夫是同濟大學畢業后在上海華東工業建筑設計院工作的萬全林。萬全林帶著她,從上海途經嘉善乘一艘小火輪回到家鄉練塘鎮,彼時街上人流攢動,小孩奔來奔去,熱鬧非凡。

作為新娘的她只匆匆呆了兩天。按當地習俗,婦道人家要守在家中不能到處串門。所以,徐大緯對練塘僅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印象而已,并未注意到絞圈房子。

2013年《新民晚報》上的信息引起徐大緯注意后,她隨先生回到古鎮,認真查看了幾處街上的老屋,漸漸地,絞圈房子在她的意識中清晰起來。

大戶人家

古鎮的大街上有廊棚,兩側的商號和百年老店比比皆是,馮阿寶百貨店、火燒場水果店、王同興咸肉店、德興館飯店、章明電廠、許家染坊、丁家布莊……

徐大緯在《凋零的練塘古鎮》一文中,記錄了鎮上的商鋪。繁盛的商業街景是根據萬全林回憶中的畫面而一一恢復的,每一個商家就是一套絞圈房子,大門進去的天井是從事生計的門面,賣著各色貨品,后面兩進用于自家居住。

“查看以前的地圖可以發現,上海人家過去買地,都為長條形,因此建造的房屋很少有寬門面,住宅狹長,一進進向后延伸?!毙齑缶曊f。

徐大緯尋找絞圈房子的方式相當現代,符合其玄祖的科學家風格。她從網上下載了衛星地圖,在上面找“洞”?!敖g圈房子體量夠大,每一進有一個天井,地圖上看來就是一個‘洞,如果是完整的三進就有三個‘洞?!彼虮究浾呓忉?。

萬全林建議她留意河道兩岸。在萬全林看來,能買下地造絞圈房子的人家,必然有不錯的營生,能養活一大家子幾十口人,貨物往來需靠漕運。以前古鎮上做生意的人家,都是船一靠岸,便信步回家,商住兩用的宅子離河不會太遠。

作為上海幾代同堂的大宅門,絞圈房子根據主人的經濟實力和子孫多寡,兩進和三進,三、五、七開間都有。能建造絞圈房子的人家,一般是人口較多的大戶人家。每家的客堂,甚至都有各自的堂名。家族內部的重大活動,都需在客堂里舉行。

萬家原是以米行為生,后來米行破產了。

“我婆婆的娘家是做豆腐的,因為做豆腐成本低些,所以米行歇業后,家里開始賣豆腐。我們結婚時,他家已敗落得差不多了?!毙齑缶曊f。

四合院衍生出來的一個分支

絞圈房子的“絞”滬語發音為“gao(三聲)”,實際上是“筶”這個字。有一種說法是“筶”字生僻,所以改成“絞”字,“筶圈”亦成了“絞圈”。

“筶”原義是占卜用具。用類似黃牛角的彎竹蔸剖半而成,占卜的人在神前先禱告,然后將其往上一拋,等它落地后看其正反,以定吉兇。在使用的時候,先要將兩塊合起來,所以“筶”也就引申為“合”的意思。

四合院是中國建筑文化中“合”的凸顯,其存在時間源遠流長,而考古發現也證實了這樣的悠久歷史:1974年考古發現陜西岐山鳳雛西周住宅遺址;漢代墓葬中有四合院形式祭品;唐三彩中也有四合院造型作品;《胡笳十八拍》和《清明上河圖》的細節中,都能看到四合院的存在。

中原地區是四合院的起源,隨著人口疏散,人的流動將建筑形式傳播四方。如今全國各地均有四合院演變的身影,比如,贛南有“廳屋式組合”民居,而在上海,就是絞圈房子了。

“上海的絞圈房子是中國四合院漫長發展歷史中的一個分支,是真正中國血統的建筑。圍合、左東右西、中軸對稱,在這種建筑形式中根深蒂固?!毙齑缶曊f。

絞圈房子研究者朱亞夫曾介紹,《續修鶴沙沛國朱氏宗譜》記載,大約清乾隆七年(1742年),在浦東鶴沙朱家潭子建有絞圈老宅,這可能是現在所知的上海早期絞圈房子之一。

當然,從四合院變成絞圈房子,是因地制宜的調整,以便適應上海的地理人文環境。最明顯便是屋頂、外墻相連,北方的四合院屋頂和外墻并非成45度角密閉相連,而上海多雨,絞圈房子下沉的庭心具有排水功能,相連的屋頂也可以更利于排水。

以五開間為例,絞圈房子的結構是:每一進平列有五間房子,第一進居中一間叫墻門間;墻門間左右各連著一間,都叫次間,是吃飯的地方;次間兩邊又各連著一間,都叫落葉,為臥室。第二進略高于第一進,居中的一間名為客堂,其余均同第一進。

前后落葉之間有豎向房子相連,便是廂房,東、西廂房是大小兒子的居住地。前后兩進中間則是庭心(天井)。

這是四合院絞圈房子的布局,而三合院布局的區別在于:第一進的墻門間、次間、落葉演變為了一整面墻,居中建門,適合經商。

“四合院型的絞圈房子多存于農村,他們的主人為富農,以農耕為生;而三合院在古鎮很常見,有錢的農民進城開始經商了?!毙齑缶暯忉?。

陶家大宅的改造

2014年6月,徐母嵇元紅過世。她是第一位在巴黎大劇院演出的中國人,歸國后曾任宋慶齡的法文秘書,丈夫去世后她便跟著女兒在上海生活,寸步不離,徐大緯上班都得推著輪椅帶她到辦公室。

“她過世后,我開始有時間滿上海奔波看絞圈房子的實物。起初目標便鎖定在南匯,有故事的地方才有絞圈房子?!毙齑缶曊f。

上海絞圈房子的分布規律和當地的經商史密切相關。以南匯為例,由于靠海,鹽業在元明時期達到鼎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人員大量遷入,并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后代,人口數量迅速增加。

南匯的地名中曾有六灶鎮、鹽倉鎮、大團鎮等。灶是當年燒鹽的灶頭;倉則是儲存鹽的地方;團便是看管鹽的隊伍。以鹽為生的地方就有富足的人家,徐大緯在這些有歷史淵源的古鎮和地區,一鎮一村地探秘,果然尋覓到不少現存的絞圈房子。

合慶鎮王橋路999號的陶長青故居讓徐大緯心儀許久,初時尋訪只窺見外觀,不久前才跟隨浦東電視臺采訪隊伍入內一探究竟。

陶長青是清末儒商,其故居始建于1908 年。隨著陶氏家族的衰落和遷移,百年大宅已一派荒涼。

解放后該地曾先后被川沙毛巾三廠、躍進中學、黎申五金塑料制品廠、星光日用化學品廠作為廠址或校址。2000年左右,中邦集團董事長衛平發現這座老宅時,它已破敗不堪,流浪漢棲息于此,也有鄉鎮青年在庭院中聚集賭博。

衛平小時候住的也是絞圈房子,祖屋被拆后他心有留念,想尋一處格局類似的建筑,翻新再造。買下陶長青宅后,衛平請了浙江的師傅拆除老宅,并把零件編號;將房屋地基整體提高15厘米后,再于原址重建。房屋的大部分零件都被用于重建,少數幾根木柱已爛,只能更換。

衛平的兒子留學澳洲,回國后見到這個宅子,驚呼:“爸爸你弄了個鬼屋??!”這讓衛平很受刺激,于是在內部裝修上采用現代風格:為了亮堂,他用銀箔嵌滿整面墻壁,還掛上了四五幅油畫,畫上裸肩的女子斜倚著西門慶造型的男人身上,煙視媚行。

如今陶長青宅已改建為一處會員制養生會所。宅內的空調管道和地暖都已鋪設完成,可以防止木質結構因潮濕而腐爛。

在徐大緯看來,陶長青宅可作為絞圈房子保護再利用的一個案例,修繕后煥發青春,也能取得經濟收益。

防倭寇的松江府

徐大緯找尋絞圈房子的計劃并不周密,她一開始就沒打算找出現存的每一處遺跡。所以在南匯找得差不多以后,她便向南、向北尋覓,定位還是經濟發達的古鎮。

清朝時上海僅有一府,便是松江府,舊府衙所在地是如今的松江秀南街,街上過往的主人家非富即貴,大量年代久遠的絞圈房子因此留存。

松江三合院建筑與別處不同,墻更高,通風、采光不甚理想。房子外觀也極為樸素,白墻黑門毫無裝飾;可跨進門回頭看,儀門上有各種雕刻,屋角上翹,繁復精美。

詢問當地老人得知,過去倭寇會在夜晚上岸,在松江府的街道中穿行搶劫。外觀一致的樸素建筑,讓他們無法分辨各家財富多寡,這樣的改造趨于防盜需求。

上海市中心天燈路的書隱樓,對于絞圈房子的研究尤為重要,但由于該處為私宅,徐大緯至今未能進入。

婁成浩是上海石庫門專家,原華東建筑院情報室主任,他在2002年出版《老上海經典建筑》時,就將書隱樓稱為絞圈房子。在徐大緯看來,婁成浩的注解更正式。

書隱樓傳為清乾隆時(1736~1795)江西學政沈初建所有,后為郭萬豐船號主人購得,其后裔居住至今。宅邸共五進,70余間。一至三進為宅邸花園,有轎廳、正廳、話雨軒、十字墻、船廳、戲臺及池沼、假山、花圃等;四進為藏書樓;五進起居室為“口”字形走馬樓建筑。

書隱樓現今的主人郭家,世代從事海上貿易,往來于閩、粵、臺與南洋諸島之間。清乾隆年間,郭氏家族看好上海港的位置,派出家族成員郭夢斗移居設行,很快創立了郭萬豐船號。后來又開設了瑞泰絲茶號、豐泰木行、長豐銀號、萬益錢莊。一時間買地置產,造園修宅,成為清代著名的船行巨子、上海灘炙手可熱的商賈大戶。

書隱樓是唯一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的私宅。

中國攝影協會會員潘昶永曾入內拍攝,從其作品看,里面多處樓梯已朽不可攀,許多雕花木構件也已塌落、朽毀。

絞圈房子與石庫門

作為上海民居,絞圈房子與上海另一種建筑石庫門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根據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副研究館員劉雪琴的相關研究,小刀會起義和太平天國東征之后,江南士紳等大量難民涌入租界,租界投機商人遂興建了一種聯排的、中西合璧的建筑——石庫門。

最早的石庫門興建于1872年的興仁里。

徐大緯說,英商最早建造的建筑應該為木板結構,不能防火,曾多次損毀。于是外國地產商們開始尋求一種既能讓中國有錢人喜歡又能防火的房子。他們到鄉紳的故居查探,三合院的絞圈房子中選,于是“石箍門”便被照搬過來。

在滬語中,把一種物件套在另一種物件之外稱為“箍”,故把用石條“箍門”的房屋叫做“石箍門”。早期“石箍門”承建木匠多來自寧波一帶,在寧波話中“箍”“庫”不分,由此訛傳作“石庫門”。

早期的石庫門建筑如今已蕩然無存。萬幸的是,董家渡花衣街拆遷時,地產商曾聘請同濟大學測繪隊,為每一間房子留下寶貴的測繪圖。從測繪圖可以發現,在未使用混凝土前,石庫門的整體結構為木質穿斗結構,與絞圈房子沒有差別。

早期的石庫門建筑分為先期和后期,先期的石庫門大門簡單無裝飾,與三合院的大門一般無二;后期外國建筑師裝點了羅馬柱和巴洛克門楣。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成為東方巴黎,西方審美觀滲透,各種彩磚、彩色玻璃、門楣雕飾精美至極。

2015年下半年起,上海市政府啟動了石庫門申遺可行性研究。

徐大緯說:“我已經70歲了,申遺需要15年,我或許等不到那一天。我現在的奢望就是能得到政府幫助,在上海城市規劃館有一間小小的陳列室,擺放絞圈房子的模型,用展板講述絞圈房子從四合院到三合院再到石庫門的演變,讓每一個人都知道它不是爛房子?!?/p>

白墻、黑瓦、錫山頂、山花、斗拱,這些中國建筑基因中的光華,都能在絞圈房子的遺跡中找尋到。

猜你喜歡
石庫門四合院房子
The beauty of quadrangle courtyards美麗的四合院
搶救并保護上海的文脈石庫門
孤獨的房子
四合院下的寶藏
山村民居
觸摸石庫門,找到真正的上海
漸行漸遠石庫門
當“房子”愛上賣萌耍寶以后
一百分等
走近世博,走進石庫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