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開發對納孔村布依族傳統文化的影響研究

2016-10-17 05:32毛杰
2016年27期
關鍵詞:旅游開發布依族傳統文化

毛杰

摘 要:隨著旅游業的深入開展,人們在利用民族傳統文化發展旅游獲得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旅游目的地的傳統民族文化造成了很多負面影響。保護與開發這一矛盾在少數民族地區旅游發展中尤為明顯。本文在分析旅游開發對納孔村布依族傳統文化影響的基礎上,提出了少數民族鄉村地區應該在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保護之間尋找平衡的支點,在發展旅游的同時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得到有效傳承和持續發展。

關鍵詞:旅游開發;納孔村;布依族;傳統文化

納孔村位于貴州西南部,隸屬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村國土面積8.18平方公里,轄11個自然村寨,約有人口4497人,其中布依族占全村總人口數的63%。該村旅游發展的區位優勢明顯,是貞豐縣很有代表性的布依族村寨,村內有省級風景名勝區三岔河、布依民居古建筑群等,房屋造型、民族文化、語言服飾、民族節日等都富有特色。

2003年,貞豐縣舉辦了第一屆布依族“六月六”風情節,迅速提升了貞豐縣的知名度,納孔村的旅游業也借此時機快速發展,與此同時,該村布依族傳統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本文在分析了旅游開發對納孔村布依族傳統文化影響的基礎上,提出少數民族鄉村地區應該在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保護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在發展旅游的同時族傳統文化得到有效傳承和持續發展。

一、旅游開發為納孔村帶來的變化

(一)布依族的服飾變化

納孔村布依族的服飾獨具特色,幾乎由本族人自己加工,包括布料的紡織、染色,裁剪,以及樣式的設計等。婦女多包花格頭帕或白帕挽成盤頭式或角頭式;上裝窄領、寬胸、右側開扣、袖寬稍短;胸拴繡有各色圖案的花圍腰;下裝著吊襠直筒褲,腳穿繡花鞋[1]。但今天,這樣的傳統服飾只能在中年以上的婦女身上才能看到,年輕人大多追求時尚,服飾緊隨潮流,其身上很少有民族服飾的影子。

(二)語言的變化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納孔村的語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貞豐縣1995年的縣志顯示,納孔村的男性會布依族語的占到為83%,會漢語的大約有90%,女性會布依語的大約76%,會漢語的約占75%;現在經過調查發現整個納孔村漢語使用率高達99%[2]。這樣的語言環境帶來了布依族語言的流逝。這種現象主要源于旅游業的深度發展帶來了游人增加,當地為接待游客方便而形成的語言的自發演化現象。

(三)傳統節日的變化

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以其“本色”和“獨特”的原生態文化魅力吸引著游客,“六月六布依族歌節”就是布依族有代表性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納孔村村民會敲打銅鼓,跳起燈籠舞,下午村中各戶把準備好的飯菜集中擺放到廣場的長桌上,全村共享長桌宴,宴席過后大家集體唱歌跳舞[3]。當游人因時間原因看不到這樣的傳統節日時,村民們就用表演的形式將節日呈現出來,以滿足游客的需求,該村的民俗節日逐漸變異為盈利性的表演。受經濟利益的驅使,甚至有借用外地的民俗節日濫竽充數,搞虛假的商業炒作、杜撰或更改節日等現象,這對當地的傳統文化造成了不容忽視的損耗。

(四)傳統習俗的變化

布依人崇拜多神,認為萬物皆有神在支配,逢節日、疾病、災難都要求卦、祭神,一般都請摩師前來主持。原來,這些活動都是因家庭發生了事情才舉行,以求平安。在旅游發展的過程中,多數專家支持這種方式以傳承和保護文化,政府也支持這種方式的表演,借以吸引游客,村民進行表演則帶有精神寄托,同時賺取經濟收入。但是游客對此興趣非常濃厚,沒有考慮其是否具有迷信色彩,是否逆著時代發展,要一睹為快。因此村內專門設立了舉行表演的隊伍,來滿足游人的需求[4]。

二、從一系列變化看旅游開發對納孔村布依族傳統文化的影響

從旅游開發為納孔村帶來的變化看出,其對該村布依族傳統文化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旅游開發為納孔村的積極影響在于促進了布依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文化既是旅游業發展的基礎,也是吸引旅游者的關鍵因素之一。為了吸引旅游者,納孔村開發了豐富的文化旅游產品,這給納孔村居民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使他們發現了本民族文化存在的價值,增強了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認同感,使得一些瀕臨消失的文化因素重獲生機,有力的推動了布依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旅游開發對納孔村布依族傳統文化也帶來了消極影響,致使布依族傳統文化遭到侵蝕,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布依族文化的同化。隨著旅游的發展,異族異地文化的引入,使得布依傳統文化多多少少被淡化、同化,近幾年,該村布依族的傳統服飾、語言、節日等漢化現象十分嚴重。該村布依族傳統文化遭到侵蝕的另一明顯現象是文化的過度商品化。為了滿足游客的好奇心理,當地用現代藝術來包裝布依族的傳統節日,將其舞臺藝術化、程序化[5],有些表述本身帶有失真性,文化底蘊不足,文化再現偏頗,甚至有破壞式、掠奪式的過度開發,致使當地一些傳統文化價值觀退化、喪失,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內涵。

三、發展與保護對策

旅游業的發展既是對民族存在及其文化價值的肯定[6],又會使民族傳統文化被蠶食和分裂,落入現代發展與傳統保護相沖突的深淵中。因此,尋找現代旅游發展與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兩者之間的平衡,就成為少數民族鄉村發展旅游時重中之重的任務。本人認為,發展與保護納孔村布依族傳統文化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堅持依法保護、公眾參與。完善相關的保護性法規體系,使旅游開發有法可依,減少盲目、粗暴的開發方式,從而減少布依族文化所遭受的損害;鼓勵全體村民參與到文化保護中來,對村民進行文化保護的教育與宣傳,使村民認識到本民族文化是旅游發展之本,進而自覺執行相關的保護法規。

二要提高開發商和管理者的文化素養。只有意識到民族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才能使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同步進行。沒有相關專業知識的指導,人們無法意識到其行為的破壞性[7]。文化旅游區的開發能否忠實于它原有的傳統文化特色,是其能否保持生命力的關鍵所在[8]。因此,提高當地旅游開發相關人員的文化水平是實現本地區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三要正確引導游客,使其增強保護意識。大量慕名而來的游客,往往會影響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也會對當地生態造成不同程度損害。生態環境是文化賴以生存的載體,對環境的破壞必然會造成對文化的破壞[9]。應當引導游客尊重當地的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學會站在他者的角度,接受文化多元一體的人類社會現實。(作者單位: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管理科學分院旅游管理教研室)

參考文獻:

[1] 高翔.鄉村旅游開發的社會學思考——以貞豐縣納孔村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0.

[2] 高翔.鄉村旅游開發的社會學思考——以貞豐縣納孔村為例[C].“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與貴州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10.

[3] 張承洪.淺析民族地區旅游經濟對民族發展的影響——以貴州省貴定縣音寨布依族村為例[J].財經視點,2011年.

[4] 高翔.鄉村旅游開發的社會學思考——以貞豐縣納孔村為例[C].“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與貴州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10.

[5] 鄭小虎,劉平.論旅游開發對民族社區文化的影響——以花溪區石板鎮鎮山村為例[J].長沙大學學報,2011.

[6] 張翠萍.論西遞村的旅游開發與可持續發展[J].黑河學刊,2012.

[7] 伍錦昌.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變遷[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5.

[8] 李春萌.民族地區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的保護[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4.

[9] 韋仁忠.保護少數民族地區民俗旅游資源之我見[J].中國土族,2005.

猜你喜歡
旅游開發布依族傳統文化
貴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識的覺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為例
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探析
慶陽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路徑分析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
基于GIS的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生態旅游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