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計人員職業發展與能力建設探析

2016-10-17 05:43張潔
2016年27期
關鍵詞:能力建設職業發展

張潔

摘 要:審計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應運而生,在30多年的時間里,各級審計機關通過發現違法線索,查處違規違紀行為,為促進國民經濟快速健康且有序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隨著審計全覆蓋的提出和國家對審計寄予多元化服務的需求,審計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也日益突顯,其中最為典型和嚴重的就是審計人員數量上的嚴重不足以及審計人員能力素質的諸多匱乏。

關鍵詞:審計人員;職業發展;能力建設

一、審計人員職業發展和能力建設現狀

(一)審計人員缺乏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七萬多個審計機構,專職審計機構三千多個,二十萬左右的審計人員,專職審計人員僅八萬左右。審計人員數量有限,而全國審計機構每年卻要完成上百萬個左右的審計項目。人少事多成為各級審計機關首要面對的突出矛盾。

(二)年齡結構偏老齡化

由于受機構編制的限制以及大背景因素的影響,審計機關人員組成中,有相當大部分來源于行政、企事業單位和軍隊轉業干部,他們進入系統已是人到中年,慢慢步入退休,整體年齡結構偏老齡化。很多審計機關多年來難進新人,特別是年輕人,呈現后繼乏人的苗頭。

(三)專業結構單一

審計機關成立30余載,其中的大部分審計人員都是畢業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財會專業,所以審計人員的專業背景中以會計、經濟管理類的居多,而金融、工程、計算機、法律類專業人才嚴重缺乏。

(四)專業能力匱乏

由于現代審計類型、審計方法、審計手段的轉變,對審計人員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和綜合分析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對知識結構單一,年齡大、學習能力偏弱的審計人員形成一種制約。并且現在很大一部分的審計人員都是“財務專家”,而非“審計專家”。

(五)身體素質不強

據調查,審計機關中,大部分的一線審計人員患有不同程度的頸椎病、腰椎病和視力問題,這些病與審計職業要求長時間坐著低頭查賬,人少事多,長期加班有密切的關系。

二、審計人員職業發展和能力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審計面臨新情況、新環境、新要求

就目前而言,審計工作需要面對更多的新情況,解決更多的新問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審計的地位和作用也隨之提高,審計監督的領域也越加的寬廣,審計機關身上肩負的單子也會更加沉重。除此以外,審計領域也在不斷拓展,除了傳統的審計,還有諸如績效審計、環境資源審計、跟蹤審計以及對領導的經濟責任審計等。同時,還需要配合紀檢、監察、檢察、法院等機關開展專案審計和專項檢查等。這些工作內容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審計機關的工作量,因此,更加突出了審計任務重和人手不足的矛盾。

(二)審計類型、審計方法、審計手段的轉變

隨著我國審計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們的審計類型將由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為主轉變為效益審計為主,審計方法由傳統的賬目基礎審計向制度基礎審計、風險基礎審計轉變,審計手段也從傳統的手工審計發展到電子信息化環境下充分使用信息技術的審計。這些變化將對審計人員的文化程度、知識背景、能力水平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

(三)審計隊伍建設的滯后

一是審計職業化建設的滯后。審計機關成立30余年,直到2014年才提出逐步推行審計職業化。二是審計人員梯隊培養的滯后。由于國家編制限制,現在各級審計機關,特別是基層審計機關引進新人相當困難,后繼無人現象日益突出。三是審計培訓教育的滯后。審計機關仍然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多元化、系統化的培訓明顯不足,知識更新速度不快,難以適應審計工作不斷變化的需要。

三、審計人員職業發展和能力建設的對策分析

(一)數量上,大力加強審計人員的選拔引進

1、嚴格把控人員選錄。嚴格遵守公開招錄的標準,開闊選人的視野,錄取人員必須通過相關考試以及對其能力和素質的考核;在接收軍轉干部安置上,可以從被動等待分配人員轉變為積極主動上門挑選,充分利用“雙向選擇”的政策優勢,使人員配置優化;在公務員內部選調上,注意挑選更多高層次、復合型的人才,提高審計機關人才的質素。

2、改善結構引進人員。嚴格參照審計署頒布的《關于加強機關公務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意見》,優先選錄財經審計、計算機、法律、金融、工程建設等相關專業的優秀年輕干部,注入更多年輕新鮮的血液,使目前審計隊伍專業結構不合理的狀況的到明顯有效的改善。

3、聘請中介吸收人員。審計人員不夠、審計力量不足與繁重的工作任務之間需要尋找有效的辦法進行調和,招錄和引進的工作人員存在一定的數量限制,并且存在“遠水解不了近渴”的問題。因此,注重臨時審計人員的聘請顯得十分有必要。審計機關可以通過聘用中介組織這個橋梁,吸收社會力量參與審計項目,確保審計任務的圓滿完成。

(二)質量上,全面加強審計人員的能力培養

1、創新培訓方法,全面加強審計人員的教育培訓。審計機關通過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生涯階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專業勝任能力的審計人員培訓需求的了解,制定落實針對性的培訓計劃。除了傳統的講授培訓法之外,還可以引入其他特色的培訓方法,例如案例研究法、角色扮演法、頭腦風暴法、拓展訓練法、網上培訓等。同時,還應將培訓與考核、獎勵甚至晉升結合起來,提高審計人員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增強培訓的效果。

2、拓寬鍛煉途徑,全面提升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審計機關在給審計人員交任務、壓擔子的同時,要采取以老帶新、以強扶弱的方法,實行結對幫學。遇到全員參與的專項審計或重大審計項目時,可以采取上掛、交叉、跟組的辦法,大家相互借鑒學習,揚長補短,共同進步。審計機關內部,要充分利用干部輪崗交流制度,定期輪崗,全面鍛煉審計干部,提升干部業務水平。

3、注重能力培養,全面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一是業務工作能力。業務工作能力不僅僅指查賬能力,還延伸包括計算機應用能力,查核問題能力。審計人員可以通過AO系統開展計算機審計,提供高質量的審計報告、應用實例,經驗交流發言等方式,全面提高業務綜合能力;二是綜合分析能力。審計人員要把審計關注點延伸到制度、機制、政策層面,通過查出的問題,從源頭上進行綜合分析,從而針對性地提出審計建議,服務國家治理,同時提升分析問題能力;三是學習創新能力。審計人員通過自學和研究,在工作中運用新知識,對新出現的審計理論、方法及時融會貫通,不斷提高工作創新能力;四是語言表達能力。體現在言談中,就是用恰當、準確、簡明扼要的語言,把自己的工作和意見清楚地表達出來。體現在文字上,能用書面形式,清楚、準確、及時的反映審計活動,總結工作經驗和不足。審計人員要通過審計信息、審計要情、審計理論文章的撰寫,提升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作者單位: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

參考文獻:

[1] 孫碩.我國審計行業人員發展現狀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2(01):235-236.

[2] 許娟.我國基層審計人員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探析[J].時代經貿(下旬刊),2008(05):45.

[3] 劉進 安徽省當涂縣審計局.加強基層審計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N].中國審計報,2012-10-15:008.

猜你喜歡
能力建設職業發展
淺析如何做好民生檢察服務熱線工作
高校關工委推進青年教師成長探討
社會組織能力建設的總體方向與具體路徑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大學生職業發展和創業就業中的思想引導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