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權價值評估方法的比較分析

2016-10-17 05:53魏巍
2016年27期

魏巍

摘 要:礦業權評估方法分為成本途徑評估方法、市場途徑評估方法和收益途徑評估方法三大類。本文就成本途徑評估方法、市場途徑評估方法和收益途徑評估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評估步驟、優勢劣勢以及使用范圍進行了分析,并對三大類方法進行了對比分析。

關鍵詞:成本途徑評估方法;市場途徑評估方法;收益途徑評估方法

一、成本途徑評估方法

成本途徑評估方法是指在在估算資產價值時,以資產的重置成本作為基礎,減去資產在使用期間所發生的各種損耗。美國評估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Appraisers)對成本途徑評估方法的定義是:運用一種或多種評估方法,礦山按照資產減去負債后的價值來決定經營組合、礦山所有者權益或礦山股票價值的常用評價方法。

成本途徑評估方法主要有賬面價值法、清算價值法、重置成本法、市場價值法、公平價值法等。其中重置成本法是在礦山現在所具有的條件下,以重新取得該項資產的所有成本為該項資產的價值。這種方法是將資產的價格變動融入在資本的變動中,可以相對精確地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

成本途徑評估方法的核心是資產負債表,因此,成本途徑評估方法的適用范圍應該是礦山的資產情況比較能夠客觀直接的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礦山是在籌建期間或剛完成建設,只存在籌建期間的資產;

(2)有形資產占礦山資產的比重很大,能夠在資產負債表上詳細列示;

(3)在選擇成本途徑評估方法進行礦權價值評估時,要考慮礦山的預期獲利能力;

(4)以持續經營為基礎對礦山進行價值評估時,不應僅采用成本途徑評估方法這一評估方法,要與其他評估方法結合使用。

成本途徑評估方法估算礦權價值時的核心是將礦山每一部分資產的估算價值的加和作為礦權價值,違背了礦山的整體思想,這就造成了礦權價值評估很大的局限性和不準確性。

成本途徑評估方法是在資產的重置基礎上減去了各項損耗后得出的礦權價值,這僅僅是根據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項目得出的關于礦山資產價值的簡單加和,這只是從靜態的角度確定礦權價值,并沒有涉及礦山的未來發展與現金流量的折現值,也沒有將其他未記入財務報表的要素融合其中,造成礦權價值低估的問題。

二、市場途徑評估方法

市場途徑評估方法是指將被評估資產與市場上最近買賣的相似資產進行對比,了解并調整其資產的價錢,進而確定被評估資產的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在用市場途徑評估方法進行價值評估時,要拋開其資產的賬面價值,完全以市場為導向。在市場的基礎上,考慮實體因素、地域因素等,對其資產的價值進行調整與評估。

市場途徑評估方法指參考市場上曾經買賣的、與被評估對象相同或相似資產的買賣價錢來決定重估資產價值的方法。市場途徑評估方法既然是在市場的基礎上進行的,那就必然需要一種適合的市場環境。在運用市場途徑評估方法進行價值評估時,市場必須是流動性很大的市場,其價格才能很容易的得到,其次,在運用市場途徑評估方法的時候,要保證參照物及其與被評估資產可比較的資料是可收集到的。

在用市場途徑評估方法估算礦權價值時,一般包括如下幾個步驟:

(1)市場調查,選擇參照物

要進行合理且充分的市場考察,收集與評估對象相近或相同的市場買賣的有關資料,通過分析有調整,選擇與被評估對象最為接近的參照物。

(2)因素比較,調整差異

被評估對象價值的確定與多方面要素有關,在運用市場途徑評估方法確定被評估對象的價值時,要逐一對比每一種影響因素,包括地域因素、出售價格、使用年限等,并對差異進行調整,綜合進行評價。

(3)綜合定價

在仔細地對各項不同進行分析與調整的基礎上,最終確定被評估對象的價值。

目前我國市場途徑評估方法主要有可比銷售法。其基本原理是:收入乘數,是資產價值與其產生收益的比率

即收入乘數=每股市價/每股銷售收入

被評估礦山每股價值=可比礦山平均收入乘數×被評估礦山每股銷售收入

該模型假定銷售收入是左右礦權價值的重要因素,礦權價值是銷售收入的正比例函數。

該模型不會出現負值,對市場價格政策和礦山戰略變動較為靈敏,較穩定。因為影響現金流量和價值的重要要素包含成本,但是此模型不能體現成本的變動,所以這種方法適用于銷售成本率較低的服務行業,或銷售成本率趨于行業水平的礦山。

三、收益途徑評估方法

收益途徑評估方法是指將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收益折現為現值,以折現值作為其價值的一種方法。它主要包含幾個基本要素:(1)被評估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2)折現率;(3)被評估資產取得收益的持續時間。因此,必須準確把握這三個基本要素,才能使用收益途徑評估方法。其使用條件:

(1)被評估資產的收益能夠預期,能夠用貨幣計量;

(2)資產所有者取得收益所要擔當的風險能夠預見,能夠用貨幣計量;

(3)被評估資產的持續取得收益的期間能夠確定。

收益途徑評估方法有折現現金流量法模型與收益權益法。

折現現金流量法是指預測未來現金流量和風險,在了解這兩個要素的基礎上,選擇適宜的折現率,將未來的現金流量折現。應用此方法要注意以下兩點:(1)對礦山存續期各年度的現金流量進行預測;(2)適宜的折現率。未來現金流量風險的大小是決定折現率的重要因素,這兩者成正比關系,風險越大,折現率越大,風險越小,折現率越小。

折現現金流量法的優勢主要有:(1)折現現金流量法基于資產本身,較少的考慮市場,較為直觀。(2)折現現金流量法是為礦山經營業務服務,忠于礦山內在特征。(3)流量折現法是從資產所能產生的現金流量出發來判斷資產的價值,較為符合人們的直觀感受。

折現現金流量法的不足在于折現現金流量法是估計礦山的內在價值,其需要更多的數據和信息,為其評估工作提供難度,而且,這些數據和信息較難獲得,資產價值的低估或高估難以避免,使其評估工作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收益權益法又稱收益還原法、收益現值法,是指將被評估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折算成現值,以此來評估被評估資產的價值的一種價值評估方法。對于資產的投資者來說,投資某項資產的成本,不應高于該資產或具有類似風險的相似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的現值,這也是投資者用來評價某資產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一項重要指標。收益權益法最為核心的就是資本化率,資本化率是指將資本投入到不動產所帶來的收益率,資本化率的確定對于礦山運用資本收益途徑評估方法來評估礦權價值是其成敗的關鍵。收益權益法常常是以某一年度的預測收益為基礎進行的價值估算,即通常是將預測收益與一個合適的比率相除或是與一個合適的乘數相乘。資本收益途徑評估方法運用時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程序:

(1)取得被評估礦山的財務歷史數據,然后將這些數據進行整理與剖析,對一些非經營性資產、溢余資產進行調整,得到較為準確、全面的數據。

(2)將用于資本化的收益進行計算。

(3)確定資本化率。資本化率的確定對礦山進行價值評估的成敗起著關鍵作用,確定資本化率的辦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市場提取法,該方法是通過收集市場上相似礦山的資本化率,然后確定自己所要采取的數據;二是無風險利率加風險調整法。

(4)將收益資本化以計算待估價值。

(5)將非經營性資產、溢余資產進行調整,最終確定被評估礦山的價值。

收益途徑評估方法在評估礦權價值時具有與其他評估方法獨特的優勢。(1)采用收益途徑評估方法進行價值評價時,評估對象不是由單一的資產組成的,它的評估對象是由多個或多種資產組合在一起的,評估結果更能體現礦山資產的組合優勢,使其評估結果更全面、準確。(2)收益途徑評估方法在評估礦權價值時,是以礦山資產的未來收益的現值作為最終目的,以未來的收益折現來估算礦權價值,能夠反映資產的盈利能力,使礦山管理者能夠清楚地知道礦山的運營狀況和管理效果。(3)收益途徑評估方法是從礦山獲利能力的角度來評估礦山的價值,符合經營者的角度,是建立在經濟學的效用理論基礎上的,更符合現代價值管理的理念,評估結果更能使投資人清楚地知道礦山的價值,更有利于做出投資決策。(4)收益途徑評估方法是以礦山資產的未來價值為基礎的,不反映礦山資產的現時價值,合乎礦山長期運營的戰略思想。

收益途徑評估方法在評估礦權價值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收益途徑評估方法是評估礦山的未來獲利能力,在運用時,要選擇有獲利能力的礦山。(2)收益途徑評估方法評估礦權價值時,要注意會計準則和會計方法的選用,運用適宜的辦法,對礦山的資產和被評估礦山的財務報表中的相關事項和具有重大影響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和調整,以確保評估結果的準確性與合理性。(3)收益途徑評估方法進行礦權價值評估時,要注意從被評估礦山的管理者或經營者獲取全面的有關礦山將來運營情況和經營業績預測的數據,并進行合理的分析,以確保評估結果的準確性。(4)使用收益途徑評估方法評估礦權價值時,要全面思考礦山的風險,以確保折現率的選用的合理性,還要思索礦山所在行業的宏觀經濟情況及未來發展能力,聯合礦山的運營情況和發展前景,合理確定礦山的收益期間及礦山的未來收益。

四、成本途徑評估方法、市場途徑評估方法和收益途徑評估方法的比較

礦山是在持續經營的狀況下對礦山進行的價值評估,在這一大前提下,收益途徑評估方法更反映了其本質,因此,收益途徑評估方法是礦權價值評估方法體系的核心。和成本途徑評估方法相比,收益途徑評估方法未將礦山分割成一個又一個的部分,反而將礦山作為一個整體,計算時更是以礦山的盈利能力為基礎,運用了很多能體現礦山盈利能的參數,其評估結果包含了礦山的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發展前景、經營狀況、商譽等,使其評估結果更全面,表現了礦山的整體素質。

成本途徑評估方法在礦權價值評估方法體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存在反映著礦權價值評估的發展歷程,盡管有其不足所在,但仍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尤其是在資本市場整體不發達的狀況下,成本途徑評估方法的使用是不可缺少的。

與成本途徑評估方法和收益途徑評估方法相比,市場途徑評估方法的獨特之處是其使用方法簡便,能夠快速取得被評估資產的價值,特別是在金融市場上有很多的可比資產存在且這些資產在均衡程度的定價準確時,被評估資產的價值就很容易根據市場上的可比資產的定價獲得。這種方法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在市場信息不發達或是市場信息不準確的情況下,市場途徑評估方法就失去了自身的優勢。

礦權價值評估中,每一種評估方法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對于我國的評估師來說,最先使用和接受的成本途徑評估方法,目前,在整個評估界,使用范圍最廣的為收益途徑評估方法,對于持續經營的礦山來說,收益途徑評估方法與市場途徑評估方法的使用更多一些。每一種評估方法都有自身的優點與不足,在進行礦權價值評估時,要根據被評估礦山的特點,選出合適與簡便的評估方法。盡管收益途徑評估方法也有其自身存在的不足,但其評估思想卻是最符合礦權價值評估原理的,它是以礦山的獲利能力的角度來對礦山的價值進行評估,符合礦權價值的特征,因此,使用最為廣泛的為收益途徑評估方法。(作者單位:河南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 王春秀.礦業權市場及礦業權價值評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3.

[2] 李志學.實物期權理論對礦權價值評估方法的改進[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5,05:32-34+47-48.

[3] 吳岑,段俊偉,呂立娜.收益法在礦權評估中的應用——以國外某大型鋯鈦礦為例[J].中國煤炭地質,2014,12:101-1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