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評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與膽囊改變的關系

2016-10-17 03:47于艷艷王大偉路會景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4期
關鍵詞:超聲

于艷艷 王大偉 路會景

【摘要】 目的 探究超聲檢查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與膽囊改變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4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級將A、B、C級患者分別作為A、B、C三組, 各16例;48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 經超聲評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與膽囊改變的關系。結果 肝功能分級與空腹膽囊壁厚度及餐后1 h膽囊壁增厚量呈正相關(P<0.05), 且與空腹膽囊前后徑及餐后1 h膽囊前后徑縮短量呈負相關(P<0.05)。肝功能分級與白蛋白呈負相關(P<0.05), 而與膽紅素以及門靜脈主干內徑、腹水、脾大、凝血酶原時間呈正相關(P<0.05)。結論 應用超聲檢查對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與膽囊前后徑及囊壁厚度改變的關系可給予有效的評價, 有助于鑒別肝硬化功能損害程度, 了解臨床治療的效果。

【關鍵詞】 超聲;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膽囊改變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22

目前, 臨床普遍認為慢性乙型肝炎的發生主要與原發或繼發免疫功能低下有著直接的關系, 該病如不及時治療容易演變為肝硬化, 甚者引發肝癌[1]。肝硬化常合并膽囊功能障礙及膽囊壁增厚, 具有較高的發生率[2]。以往對于膽囊功能的相關研究大多是基于脂肪餐后, 而對非脂肪餐后膽囊改變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超聲評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與膽囊改變的關系,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對2013年2月~2015年6月在本院診治的4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排除合并有糖尿病、肥胖癥、膽囊病變的患者。其中男36例, 女12例;年齡42~53歲, 平均年齡(47.61±4.51)歲, 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級將A、B、C級患者分別作為A、B、C三組, 各16例。其中A組男11例, 女5例;年齡43~53歲, 平均年齡(49.3±4.5)歲。B組男12例, 女4例;年齡42~55歲, 平均年齡(48.6±4.7)歲。C組男13例, 女3例;年齡43~52歲, 平均年齡(48.6±3.9)歲。選取同期體檢的48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 其中男34例, 女14例;年齡44~55歲, 平均年齡(48.41±4.72)歲。

1. 2 方法 應用荷蘭PHILIPS公司生產的PHILIPS-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超聲檢查, 線陣與凸陣探頭頻率為3~7、3~5 MHz。受檢者檢查當日均晨空腹, 取左側或平臥位, 以線陣或凸陣探頭于空腹及非脂肪餐后1 h對膽囊前后徑及體部前壁厚度進行測量, 膽囊體積用膽囊前后徑替代, 分別對膽囊壁增厚量和膽囊前后徑縮短量進行計算。入選患者均測量3次, 取其均值, 超過4 mm則視為膽囊壁增厚。于超聲檢查前后2 d內, 晨空腹采集靜脈血檢查血常規、肝腎及凝血功能。

1. 3 觀察指標 ①統計各組空腹、餐后膽囊壁前后徑和膽囊壁厚度改變情況, 分析其與肝功能分級的相關性。②分析肝功能測定指標值以及門靜脈主干內徑、腹水、脾大、凝血酶原時間與肝功能Child-Pugh分級的相關性。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膽囊功能和肝功能分級行Spearman秩相關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肝功能分級與各組空腹、餐后膽囊前后徑及膽囊壁厚度的相關性 A組空腹膽囊壁厚度及餐后1 h膽囊壁增厚量分別為(4.23±0.16)、(0.56±0.02)mm;B組分別為(9.00±0.16)、(0.51±0.01)mm;C組分別為(9.86±0.16)、(0.37±0.02)mm;對照組分別為(2.99±0.13)、(0.10±0.01)mm。A組空腹膽囊前后徑及餐后1 h膽囊前后徑縮短量分別為(22.06±6.46)、(5.37±1.54)mm;B組分別為(24.57±7.16)、(4.27±1.52)mm;C組分別為(29.55±7.15)、(3.23±1.62)mm;對照組分別為(23.16±7.45)、(8.49±2.35)mm。研究顯示, 肝功能分級與空腹膽囊壁厚度及餐后1 h膽囊壁增厚量呈正相關(P<0.05), 且與空腹膽囊前后徑及餐后1 h膽囊前后徑縮短量呈負相關(P<0.05)。

2. 2 肝功能分級與肝功能測定指標值以及門靜脈主干內徑、腹水、脾大、凝血酶原時間的相關性 經分析顯示, 肝功能分級與白蛋白呈負相關(P<0.05), 而與膽紅素以及門靜脈主干內徑、腹水、脾大、凝血酶原時間呈正相關(P<0.05)。

3 討論

早期肝硬化起病較為隱匿, 臨床表現以及間接或直接血清生化指標診斷缺乏特異性, 病情評估滯后[3]。臨床上肝組織活體檢查被視為診斷肝硬化的金標準。及時對肝硬化分級進行準確的評估, 對其診斷和治療有著顯著的臨床意義。因此, 簡單快捷評估肝硬化損害的程度, 對于患者病情的判斷、療效的評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 肝功能分級與空腹膽囊壁厚度及餐后1 h膽囊壁增厚量呈正相關(P<0.05), 且與空腹膽囊前后徑及餐后1 h膽囊前后徑縮短量呈負相關(P<0.05), 這與莫如清[4]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說明膽囊壁增厚發生率與肝炎肝硬化損害嚴重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 兩者具有相關性??赡芘c肝硬化過程中機體功能出現系列病理改變, 致使膽囊壁厚度增加, 并對膽囊收縮排空功能產生進一步的影響, 造成餐后膽囊壁增厚量減少。同時膽囊在餐后1 h排出量最大, 之后主要處于充盈狀態, 從而可將餐后1 h膽囊壁增厚量作為評估肝硬化功能損害程度的輔助指標;肝功能分級與白蛋白呈負相關(P<0.05), 而與膽紅素以及門靜脈主干內徑、腹水、脾大、凝血酶原時間呈正相關(P<0.05), 說明腹水、低蛋白血癥等可能是導致膽囊壁增厚的原因。有研究顯示[5], 門靜脈壓力升高會使血管內皮受到損傷, 造成內皮細胞數量減少, 進而導致肝功能損傷, 容易引發門脈高壓, 而經相關臨床研究證實, 在門靜脈高壓癥及低蛋白的作用下膽囊壁會直接增厚。

綜上所述, 超聲檢查能夠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與膽囊改變的關系進行有效的評價, 對于患者病情的診斷以及臨床療效的評估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宋冰, 張麗娟. 彩色多普勒超聲半定量評分對早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診斷價值.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 7(22):67-68.

[2] 莫獻凌, 何芳. 超聲評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方法的臨床研究. 熱帶醫學雜志, 2014, 14(9):1162-1165.

[3] 陳新燕, 門永忠, 吳永娟. 慢性乙型肝炎與肝硬化患者膽囊病變的B超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5, 25(5):1103-1105.

[4] 莫如清. 超聲檢查在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膽囊改變中的應用價值. 浙江臨床醫學, 2016, 18(1):158-159.

[5] 莫獻凌, 何芳, 吳春燕. 肝硬化患者膽囊壁及前后徑超聲改變的探討. 中國中醫藥科技, 2014, 21(z1):281-282. `

[收稿日期:2016-05-12]

猜你喜歡
超聲
超聲脈沖回波理論下的影像物理學實驗設計研究
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頸部血管超聲特點分析
超聲在急腹癥診斷中的價值
超聲波作用下乳化炸藥和乳膠基質的破乳現象試驗研究
超聲檢測4~12歲女童子宮卵巢的臨床意義
超聲對急性穿孔性闌尾炎的診斷價值研究
健康體檢中超聲診斷甲狀腺結節的應用價值
新生兒黃疸超聲診斷的臨床應用
甲狀腺結節與甲狀腺癌的臨床評估和處理
超聲引導下股神經阻滯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