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60例臨床分析

2016-10-17 05:33韓云清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4期
關鍵詞:下肢靜脈血栓婦科腫瘤急性

韓云清

【摘要】 目的 分析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原因、臨床表現及治療方式。方法 60例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 采用信封隨機法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30例。對照組采用保守治療, 實驗組采用聯合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有效率、死亡率及癥狀緩解時間。結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后有效率、死亡率分別為93.33%(28/30)、0, 均優于對照組的73.33%(22/30)、13.33%(4/30),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婦科腫瘤多數屬于良性腫瘤, 采用聯合方式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婦科腫瘤;急性;下肢靜脈血栓;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149

深靜脈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婦科腫瘤術后患者嚴重并發癥之一, 其在婦科惡性腫瘤或其他婦科疾病手術后發生率為7%~45%。栓子脫落可致肺栓塞, 而直接威脅患者生命。為了減少婦科腫瘤手術后深靜脈血栓的發生, 了解婦科腫瘤術后合并深靜脈血栓的病因, 對婦科腫瘤術后發生深靜脈血栓的高危人群進行預防, 對深靜脈血栓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 可有效地降低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隨著人們生活環境及生活方式的改變,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是臨床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 將會對患者產生一系列并發癥,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本院針對收治的婦科腫瘤合并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進行了觀察與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將其采用信封隨機法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3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5~78歲, 平均年齡(55.18±3.28)歲;實驗組患者年齡44~76歲, 平均年齡(55.10±3.0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采用保守治療, 告知患者臥床休息兩周, 將患者患肢抬起30°左右, 使得下肢血流恢復, 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加鹽酸川芎嗪對患者進行下靜脈滴注操作,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肝素滴注劑量, 連續治療2周, 2周后給予患者口服華法林;實驗組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采用聯合治療, 給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進行治療, 手術前12 h停止給藥, 采取導管術進行取栓, 手術中在患者大隱靜脈分支部位留置溶栓導管, 將導管留置時間控制在3 d左右, 手術后經由導管對患者滴注25萬單位的尿激酶, 進行溶栓處理, 操作2次/d, 直至患者下肢水腫消退為止, 待血管內膜修復完成后, 拔除導管, 手術結束后, 給予患者擴張血管、抗凝、溶栓等治療, 告知患者臥床休息2周、穿彈力襪, 使得組織加快消腫。

1. 3 觀察指標[2] 對比兩組患者的有效率、死亡率及癥狀緩解時間。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后有效率、死亡率分別為93.33%

(28/30)、0, 均優于對照組的73.33%(22/30)、13.33%(4/30),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原因為:靜脈血流高凝或緩慢、靜脈壁損傷等, 血栓是由多種原因共同造成的, 其中, 婦科盆腔手術是發生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高危原因及主要原因[3], 主要是由于手術過程中患者需采用麻醉措施, 導致患者下肢肌肉得到松弛, 加之手術后由于手術創傷、輸血、臥床、下肢靜脈穿刺、感染及補液量不足等原因均極易導致手術后出現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現象[4]。

臨床中, 部分學者認為, 針對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給予其抗凝治療即可, 但多數學者認為:單純進行抗凝治療不能使得已經形成的血栓出現溶解, 只能達到將凝血時間延長達到防止血栓再發的效果, 使用手術及藥物聯合進行治療的方式在手術后不會對患者產生任何后遺癥, 且復發現象較少, 能有效將病變范圍縮小, 緩解患者急性期各項臨床癥狀及表現, 使得血栓完全溶解。針對發病時間不長、符合手術指征的患者, 對患者實施氣囊導管取栓手術及保守療法聯合治療, 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 促進患者預后[5]。本次觀察的結果數據中顯示得出, 采用藥物及手術聯合治療的實驗組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治療后有效率、死亡率及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均明顯優于采用單純保守治療的對照組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 說明手術治療聯合藥物治療的臨床療效較為顯著, 安全可靠, 能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加快患者的恢復速度。本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患者治療后有效率、死亡率分別為93.33%, 均優于對照組的73.33%、13.33%,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原因多種, 針對此類患者給予藥物及手術聯合治療的臨床療效較為顯著, 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錦秀. 婦科腫瘤術后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10例臨床分析.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3, 17(19):152-153, 156.

[2] 王新波. 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47例患者臨床分析. 當代醫學, 2014, 21(13):25-26.

[3] 楊玉環, 董雁. 婦科良性腫瘤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9例分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2, 6(4):104.

[4] 劉朝陽. 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分析. 當代醫學, 2015, 21(23):33-34.

[5] 林梅艷, 肖惠琴. 婦科腫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14例臨床分析.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4, 25(22):5188-5189.

[收稿日期:2016-04-27]

猜你喜歡
下肢靜脈血栓婦科腫瘤急性
內鏡止血在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的應用
急性心包炎1例
電話出院指導聯合健康教育對婦科腫瘤患者療效的影響
下肢靜脈血栓診斷中D—二聚體定量檢測的應用價值評析
比較惡性腫瘤與非惡性腫瘤靜脈血栓患者肺栓塞發生率的差異
前瞻性護理在腦卒中患者下肢靜脈血栓預防中的應用分析
腫瘤標志物CA125和CEA在婦科腫瘤診治中的臨床價值分析
四肢循環泵預防腦血管病介入術后下肢靜脈血栓的臨床研究
婦科腫瘤術后深靜脈血栓預防中循證護理的應用研究
按摩治療兒童急性頸僵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