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電站運維值班模式的探討與研究

2016-10-18 14:06林長青
科技視界 2016年22期
關鍵詞:運維變電站

林長青

【摘 要】結合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現有的變電站運維值班模式,分析國網莆田供電公司所轄變電運維班值班模式的優缺點,提出了值班模式的優化和改進措施。

【關鍵詞】變電站;運維;值班模式

0 引言

隨著國家電網公司“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大檢修”體系不斷發展,運維、檢修人員的不斷融合,人力資源的不斷優化,為積極穩妥深入開展運維一體化作業,強化過程管控和現場保障措施的落實,變電運維人員的值班模式需做出積極有效的調整。

1 主要的值班模式

1.1 值班模式簡要介紹和說明

(1)模式一:純三班一倒

該模式將運維人員分成3個班值,每個連續工作時間為24小時后休息2天,3天一輪,依次循環。周工作56小時。

(2)模式二:純四班一倒

該模式將運維人員分成4個班值,每個連續工作時間為24小時后休息3天,4天一輪,依次循環。周工作42小時。

(3)模式三:四班二倒

該模式將運維人員分成4個班值,當日白天8小時+隔日夜班16小時,4天一輪,依次循環。周工作42小時。

值班方式如表1(8時與16時可變動):

表1 “四班二倒”值班方式

(4)模式四:4+1

該模式將運維人員分成4個班值,每班上24小時倒班,次日白天轉為運維班(或先上運維班后轉24小時倒班),休息2天,4天一輪,依次循環;同時,執行隔班備班制度。周工作56小時。

先上運維班后轉24小時值班方式如表2(8時與16時可變動):

表2 “4+1”值班方式

(5)模式五:3+N

該模式將部分運維人員分成3個倒班班值(執行三班一倒),其他分為3個運維班及機動班,倒班與運維班每月輪換一次;具體上班方式如下:

倒班:連續工作時間為24小時后休息2天,3天一輪(即三班一倒),依次循環,周工作56小時。

運維班:上4天白天班(早上8時至下午17時)后休息2天,6天一輪,依次循環,周工作42小時。

機動班:按正常上班時間上班(即:周一~周五早上8時至下午17時),周六、日休息,依次循環,周工作時間45小時。

值班方式如表3:

表3 “3+N”值班方式

1.2 各種值班模式的優點與缺點

根據個值班模式的運行情況,綜合總結分析了各種值班模式的優點與缺點,具體如表4:

表4 各種值班模式的優點與缺點

2 各種值班模式的利弊分析

目前在崗運維人員60人。結合各種值班模式的優點、缺點對比,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由于要求人員多、機動靈活性差、調用調整困難等缺點明顯不適用于目前運維站人員結構。而在用的模式五“3+N”存有倒班班組工作壓力大,周工作時間較長;而模式四“4+1”又存有連續上班時間長,人員精力不足等因素。每種值班都有利弊,只是取舍的問題。

3 值班模式的優化與改進

通過長期摸索和探討,課題組設想提出在綜合上述各值班模式的基礎上,初設模式六“4+N”。該模式將運維人員分成10個組,每個組2~3人。其中4個組上正倒班,其余6個組上運維班,正倒班與運維班進行定期輪換,運維班組再細分為副倒班、操作班、巡視班、備班各小組。

3.1 模式六編排方式

正倒班:連續工作時間為24小時后休息3天,4天一輪(即四班一倒),依次循環。周工作時間42小時;

運維班組:每個班組上4天白天班(早上8時至下午17時),類型分為副倒班、操作班、巡視班、備班(即每日均有四種班組值班),休息兩天;6天一輪,依次循環。周工作時間42小時。副倒班班組每日進站后,優先參與正倒班班組工作。

正倒班班組的備班順序:副倒班>操作班>巡視班>備班

倒班方式如表5:

3.2 模式六具體班值設置

4個正倒班班值設3人(需12人),其余6個運維班值2~3人(根據各運維站人員具體情況細分)。

運維站A:管理人員4人,運維人員29人(含2名見習人員)。在扣除正倒班班組12人后,其余的17人可5組3人、1組2人進行配置。

運維站B:管理人員3人,運維人員24人(含2名見習人員)。在扣除正倒班班組12人后,其余的12人可每組2人配置。

則形成的每日值班人員情況如表6:

下表是之前模式五“3+N”每日值班人員表(供對比):

3.3 模式六的優點

模式六“4+N”與目前在用的模式四“4+1”、模式五“3+N”利弊對比分析,優點如下:

(1)正倒班班組備用的順序安排較為合理,機動性強:如上表中A組、F組及E組在1日因夜間或2日凌晨需倒閘操作時,可直接預留在站加強值班力量(因2日還需進站上班),進而避免夜間車輛接送問題。

(2)配有備班,可執行上級布置的專項排查等工作內容且排查交接工作無班組斷層。如1日至6日需開展某項工作排查,從1日的D組開始至6日的C組所涵蓋的各小組在1~6日均有在值班,對排查工作較熟悉,利于工作的開展。

(3)小班組人員較為固定,可根據人員性格、能力、年齡、性別等各方面因素細化搭檔,提高班組默契度。

(4)正倒班班組執行四班一倒模式,周工作由原來56小時縮減為42小時,減輕倒班人員工作壓力,避免運維人員產生倒班恐懼感,消除原倒班班組與運維班組的比較心理。

(5)在正倒班與運維班定期輪換周期內,各運維小組每6天參與一輪倒班,可一定程度上緩解長時間上運維班后進入倒班班組的生疏感。

3.4 模式六的缺點

正如所有值班模式一樣,每種值班模式都有利有弊,模式六也有缺點:

正倒班夜間人員無法滿足電網應急需要時,需要緊急調用副倒班、操作班人員,需要值班車輛配合。

上述值班人數是建立在所有人員都能在崗的理想狀態,實際運作中由于員工培訓、員工年休、病假、事假、產假等,且部分人員尚在見習,無法獨立承擔工作,因此會出現小組缺或不全(僅剩1人)等情況。

4 值班模式的選定

綜上各種值班模式的利弊分析,相對比較可行的值班模式有“4+1模式”、“3+N模式”、“彈性值班”(模式六)等,因各運維站現有人員狀況不同且短期內無法大幅改變,各運維站交通狀況不一、距離市區路途不同,對于運維站的值班模式不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應從提高運維效率、提高運維質量為出發點,各運維站應根據站點分布特點及人員狀況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的值班模式。城區運維站可選擇“4+1模式”、“3+N模式”,郊區運維站可選擇“3+N”模式、“彈性值班”模式,課題組人員探討研究的模式六“彈性值班”模式雖比“3+N”模式略優,但目前由于人員不足、培訓任務多、年休假多、病假、產假等缺員因素,可暫按“3+N”模式執行,待人員進一步補充后推行模式六“彈性值班”模式。

猜你喜歡
運維變電站
大型國有企業環保設施第三方運維的探索與實踐
運維技術研發決策中ITSS運維成熟度模型應用初探
關于變電站五防閉鎖裝置的探討
談電力運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超高壓變電站運行管理模式探討
基于ITIL的運維管理創新實踐淺析
220kV戶外變電站接地網的實用設計
變電站,城市中“無害”的鄰居
移動式變電站之應用
基于220KV變電站仿真系統的實踐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