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

2016-10-19 01:30朱時懿
中國市場 2016年35期
關鍵詞:身體素質教學內容院校

朱時懿

(長沙衛生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

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

朱時懿

(長沙衛生職業學院,湖南長沙410100)

文章在闡述職業能力導向下高職體育教學重要性的基礎上,指出了現階段體育教學改革中在教學觀念、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等層面存在的不足,進而基于職業能力導向,提出了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內容以及注重職業保健等層面探討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職業能力;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教學改革

體育教育作為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有別于本科教育中的體育教學。本科教育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而高職院校則更強調職業性,要求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以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為出發點,積極的開展體育教學工作,不斷改善高職體育教學的質量。

1 職業能力導向下高職體育教學重要性研究

1.1有利于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體能的提升

職業工作者的職業能力直接關系到其對疲勞的抵御能力。職業體能是職業工作者必須要具備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時也是衡量職業工作者工作能力的標準之一,特別是對現代社會高等職業院校的畢業生來講,很多學生參加工作之后都面臨著繁重的工作內容和巨大的競爭壓力,外出工作和出差的概率很高,再加上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壓力,生活規律很容易被打亂,如果身體素質和適應能力較差,就極易導致身體健康問題的出現。

對于這種狀況,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就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高職院校的學生通過參加體育教學或參與體育活動,尤其是一些定期或不定期舉辦的運動項目,就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能水平,為提高畢業生的職業抗疲勞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大學結對的體育教育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和正確的體育意識,保證學生進入工作崗位之后,學會釋放工作壓力,緩解疲勞情緒,提高工作效率。

1.2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態度

一是,有效提高學生的靈活應變能力。高級職業教育階段的體育教學涉及很多體育游戲和體育競賽,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靈活應變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這剛好又與職業能力中的應變能力相互呼應。

二是,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高職教育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有很多游戲和競賽都是需要集體合作才能完成的,通過讓學生參與這些教學任務和體育活動,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這正好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讓學生走向工作崗位之后能夠更好地融入團體,積極正確地應對各類競爭。

2 現階段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不足

現階段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不足,集中體現在教學觀念、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等層面。具體如下:

一是,教學觀念較為落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的影響,新時代的高等職業院校教學改革在推行過程中起存在很多困難和不足,教師觀念落后,生搬套路,缺乏創新,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是,教學目標定位不明確。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應當以向社會輸入更多的具備較高素質和較強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為目標。但是,在目前許多高職院校中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的問題。這一點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也有所體現。教學目標偏離人才培養重點,甚至照搬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和教學內容,忽視了對學生應用能力和技術操作能力的培養,不能為企業培養出高素質的綜合技術型人才,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是,教學內容與職業聯系不緊密。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不能完全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落后,改革創新束手束腳,不夠徹底,體育課程注重學生的鍛煉,不能有效地聯系職業內容和職業要求,主次失調,致使很多學生盲目跟風,不能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此外,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在教學過程中也沒能對市場進行深入探究,不了解市場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極大地限制了體育課程和職業需求的關聯,不能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無法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3 職業能力導向下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3.1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思想觀念轉變

職業院校和普通院校在體育教學方面自始至終都保持著一致性,他們的基本目標都是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然而,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提出了彰顯職業特色的要求,將體育教育的教育、娛樂、強健體魄等功能貫穿到整個教育體系中去。

此外,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還明確要求體育課程的設置要符合職業和崗位需求,要符合就業方向和職業發展的具體需求。高職院校在開設體育課程時,應打破傳統束縛,應轉變觀念,合理地設置體育教學,凸顯體育教育的職業方向和本質特征,開展包含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綜合素質在內的職業性體育教學。

3.2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高等職業院校,不同學科專業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不同的要求,這就是所謂的“特殊身體素質”,要培養學生的“特殊身體素質”,學校就必須在教學設計上充分體現不同專業的職業特色,根據實際狀況制訂培養方案和目標,以便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的“特殊身體素質”。具體而言,可結合不同專業的職業方向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

一是,針對理工類專業,應注重耐力、平衡力、靈敏性的培養。例如,機電專業和工程類專業對學生的耐力和平衡能力要求極高,在設置體育課程時應多增設一些體操、動感單車類的教學內容;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由于要經常伏案畫圖或長期在外奔波,對肩部力量、身體耐力以及靈敏性有著較高的要求,可以考慮設置一些戶外拓展類的體育活動;計算機操作專業的學生對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反應速度以及爆發力都有極高的要求,因此,可以為他們安排武術、拳擊、羽毛球之類的課程,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二是,針對文科類專業,應注重耐心、注意力以及抗壓能力的培養。例如,對文秘和財經類的學生來說,將來從事的工作要求他們要有足夠的耐性以及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并且還要長期伏案工作,因此,可以考慮給他們安排一些高爾夫類的運動項目以增強背部力量和注意力;服務類課程對學生的應變能力以及抗壓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韻律體操、體育舞蹈等項目是他們最好的選擇。藝術類專業對學生的肺活量狀況要求較高,因此,適合為他們安排一些有氧搏擊操、野外生存之類的課程。

3.3以職業保健為指導,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

中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大多數都是從事一線工作,操作性強,工作量大,任務繁重,且工作時間長,長時間的從事這類工作極易導致身體亞健康和職業病的產生,因此,高校有責任也有義務教授給學生一定的保健養生知識,讓學生在具備了良好的職業操守和體育意識的同時,也具備相應的保健意識,為學生長久健康地從事本職工作打好基礎。

因此,高校在制訂職業教育方案時必須要細心規劃,根據各個專業的具體狀況和實際要求來制定教學內容,通過健康科學的體育教育來矯正未來學生在職業生涯中可能出現的身體健康問題。例如,長期從事計算機工作的人員,腰部、頸部就容易出現問題,因此可以通過扭轉頭頸部和腰椎部來緩解矯正;而對經常站立工作的人員來說,就可以通過慢跑和倒立來降低靜脈曲張出現的概率。

4 結 論

總之,以職業能力為導向開展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是高職院校體育學科的重要研究課題,是新形勢下的社會人才需求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之間深度結合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對應的解決策略,促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

[1]陳青.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實用性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研究[D].吉首:吉首大學,2012.

[2]劉力.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1(4):24-26.

10.13939/j.cnki.zgsc.2016.35.195

朱時懿(1987—),男,湖南長沙人,漢,就職于長沙衛生職業學院思政部,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猜你喜歡
身體素質教學內容院校
身體素質對籃球技戰術發揮的影響
體育教學與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研究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吉林省大學生身體素質調查
院校傳真
體育鍛煉也重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